快乐的心,健康的身体
人类独具的身、语、意,提供了独特的能力,以利从事建设性的行为。
-一蒋贡·康楚·罗卓泰耶,《了义炬》
佛教徒与现代科学家大致都同意,心的状态能够对身体造成某种程度的影响。举一个日常生活的例子,如果你在白天跟别人发生争执,或者因为没缴电费而收到停电通知,那么,晚上你大概没办法睡好觉了,又例如你正要做一价商业计划,或跟老板讨论你目前所遭遇
的难题,你大概也会感到肌肉紧绷,胃部也不舒服,或突然间就头痛得要命。
近年才开始出现许多支持心的状态与生理经验有所关联的科学证据。理查·大卫森对企业员工所进行的研究,还谨慎地设计过,让禅修训练结束时,正好是公司年度流行性感冒疫苗的注射时间。当再度采取受试者的血液样本时,理查·大卫森发现,曾接受禅修训练的受试者流行性感冒抗体,比未受训练的受试者明显高出许多。换句话说,脑部左前额叶活动发生重大改变的人,免疫系统显然也增强了。
这样的结果显示,现代科学已向前跨进了一大步。和我交谈过的许多科学家们早就猜测到心和身体之间有所关联,但在得到这个研究结果之前,却没有任何证据能够清楚指出这样的关联性。
在漫长且成果斐然的科学历史中,科学界几乎一面倒地在钻研心与身体的负而现象,反而疏忽了对正面现象的研究。不过,这样的情形最近有了改变,有愈来愈多的科学家开始对快乐、健康的人进行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详尽观察与研究。
过去数年中,已有相当多的研究结果显示,正面的心理状态与各种生理疾病的缓解和预防有着非常强烈的关联。举例来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人类发展及卫生系助理教授库桑斯基博士( Dr. Laura D.Kubzansky)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小组追踪调查了大约1300位男士过去10年的病史。这些研究对象原本是退伍军人,他们获得的医疗照颐通常比一般人要好,因此他们的病历相当完整,也易于长期追踪。
由于“快乐”和“不快乐”的含意过于笼统广泛,为了让研究内容更清楚,库桑斯基博士于是把焦点集中在乐观和悲观情绪的特定表现上。这两种情绪的特性是以标准性向测验(Standardized personality test)来定义:所谓“乐观”,就是相信你的未来大有展望,因为你认为自己对重要事件的结果有一定程度的掌控力,而“悲观”则是相信你正在经历的所有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你认为自己的命运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研究结束后,库桑斯基博士发现,对年纪、性别、社会背景、运动状况、饮酒和抽烟习惯等因素进行统计上的调整之后,被归类为乐观者的研究对象,罹患某种心脏病的几率,比所谓的悲观者少了50%。“我虽然是个乐观主义者,”库桑斯基博士在最近一次访谈中说道,“但这样的结果却也非常出乎我意料之外!”
此外,由杜克大学心理学助理研究教授罗拉·斯马特·理查曼( Dr. Laura Smart Richman)所主持的一项调查研究中,也观察了“希望”和“好奇心”这两种跟快乐相关的正面情绪对生理状态的影响。将近1050位综合诊所的病患同意参与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了他们的情绪状态、行为模式,以及个人收入、教育程度等资讯。
理查曼博士和她的研究小组追踪了这些病患的病历长达两年。同样地,经过前面所提到的,对控制因素进行统计上的调整后,理查曼博士发现,抱持较高希望与好奇心的人,罹患糖尿病、高血压和呼吸道感染的几率较低。理杏曼博士以刻意降低耸动性的典型谨慎科学语言,为她的研究下了结论:绺果显示“正面性情绪可能可以在疾病形成前扮演保卫者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