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夏季课程‧《胜道宝鬘集》释论‧第四堂课
找上师,有三要
首先要看清上师真面目,第二要心服口服,第三要信得过上师。
日期:2010年06月19日下午
二、十项必须的事
第二、必须具有信心和精进,而奉行上师的教言。
第三、必须知道人的功过,而正确选择上师。
第四、必须具备智慧和信心,小心理解贤德上师的心意。以上几句都提到「上师」,
因此我想针对上师这部分,说一些话。
第二、必须具有信心和精进,而奉行上师的教言。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生长环境的修持者,在找寻和依止上师的时候,时常会遇到一些特别的困难;同时,上师在给予教学时,由于求法者根器、发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性,也需要具备更多的善巧方便。
以我自己为例,在和不同环境和文化背景的法友们分享佛法的时候,总希望能够符合大家的心意,讲出大家需要的法教。但这样做并不容易,例如有些针对藏族的说法方式和内容,因为藏族已经对佛法有信心,所以听得进去;但是西方人听起来好象是在命令你做这个、做那个而难以接受;有时为西方人讲法的时候,会说这个怎么样、那个如何、我的感觉怎么样、你的感觉是什么?藏族会觉得这样不像在说法,像是心得分享。这时会让我想起竹巴衮列大师曾说:
「说直了,让人生气;说真了,使人尴尬;说深了,别人不懂;不说话,又被别人当成傻子。」
如果你讲得太直接,例如你看到一个人举止傲慢,你就直接跟他说:「你太傲慢啰!」
对方一定会生气的。因此这时候,要懂得善巧方便,可能要绕个弯讲:「不同情况之下确实会有这样情绪,别再让自己痛苦了。」其实讲白了,就是要提醒这个傲慢的人要谦虚,如果讲得太直就会伤到他。
讲得太真实, 有时会满尴尬的。例如藏族讲法时强调谦虚, 会说: 「我没什么学问」、「我也没什么修持」,或者干脆说:「我啥都不行」,或者像是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说:「我写这部论典其实也没有要利益他人的想法(岂敢言利他)」。现代人听到会当真的,会想:「喔!你没学问又没修持,什么都不行,那我也不用去依止你了。」其实,有时候说真话,连自己都会不好意思的。
第三种说深了别人不懂,有时对佛法深思熟虑、做各种观察之后的体验,自己觉得真是太妙了,想要分享给别人,但别人根本听不懂。
第四种完全不说话,别人又把你当傻子。所以像是这次课程,挺不容易,看看在座的各位,一部分是外国人,一部分是藏族;平常我在讲法时,对外国人和对藏族的讲法和内容是不一样的,但现在又有外国人又有喇嘛,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还有更麻烦的是,有时候一次讲太多还会被翻译瞪,或许现在竹巴衮列大师要加上第五点: 说太多, 翻译会生气。
第三、必须知道人的功过,而正确选择上师。
「知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龙树菩萨在《龙树亲友书》中关于芒果的比喻,有些芒果外面熟了,里面打开却是生的;有的外在看起来是生的, 不能吃, 其实里面是熟的;还有的情况是外在和内在都是生的或都是熟的。有时一个恶人, 因为他善于装模作样,让我们误以为他很好、没什么问题;有些人内在善良,外表看来却不讨喜,例如马尔巴大师,他的性格很特别,传记中记载,他给予了他最具备虔信的弟子──密勒日巴尊者极大的苦行和考验,外在看来像是在折磨密勒日巴一样,但其实是对尊者的善巧方便。
凡人是无法轻易分辨他人的功过的,藏族有句谚语说:「若非乍看能了知,三天相处才能知。」意思是,仅仅是透过外貌、名声或自己的好恶,而轻率地去评判一个人,是不可能看清一个人的功过的,我们必须透过深刻的相处和接触才能真正认识对方。
多年前开始,我就一直思考着如何依止上师这个问题,因为法友们来找我,都会急切地询问我这个问题,要我指出上师在何处?在东边?南边?西边?北边?好象要我马上把上师带到他们的面前一样。
我们时常会谈论「上师」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是「具德的上师」?我们翻阅显密的典籍,会发现许多上师不同的定义,有很广的、中等的和简略的。有时经典告诉我们:最好是依止上等的上师;但如果找不到,退而求其次,可以依止二等或三等的上师。以现代话来说,就是如果找不到百分之百的具德上师,那么就可以依止百分之五十的上师,或百分之二十的上师。总之,经典中对于上师的定义,非常的多。
然而我们不是在研究上师,而是要依止上师。所以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我要怎么依止?依止的方法是什么?我是否具备能够依止具德上师的条件,这才是最重要的。这里有三点
是弟子找上师时应该具备的:首先要看到上师的真面目,第二是要心服口服,第三是要信得过上师。
第一,要能看到上师的真面目:
看到他的本质,俗语说:「黄铜和黄金易混淆。」远望黄铜可能以为是黄金,走进一看才知不是。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外在示现的假象,却没有看到上师的真面目。一位不具德的上师,可以装模作样成一个看起来有德行的上师,而一位具德的上师,也可能示现成一个看起来没什么德行的普通人。过去很多成就者是渔夫、猎人,示现成一个普通人,没有看到上师的真面目时,就会分不清楚这是猎人、渔夫、普通人,还是真正的上师。所以第一点要看到上师的真面目。
第二,要对上师心服口服:
上师的功德、德行要比你高尚,同时上师要能为你释疑解惑,如此你的身、口、意将会自然地对他生起信心,心服口服。
藏传佛教里有功夫喇嘛(可不是功夫熊猫),听说他们互相交朋友前,要先打一架,打到心服口服后, 才会成为朋友。我不是要大家跟上师打架,而是希望各位要好好观察上师,并且经过各种测验、考验上师的过程,直到自己心服口服之后,自然你的身口意就会信仰、皈依他。这时你就不再是一般的信仰,因为你已经经历过心服口服的过程,这时才能说得出「上师是我的顶严」。
第三点最重要,就是信得过:
只是嘴巴上说说「上师真慈悲呀!我皈依您呀!」是不够的,如果有人要你把心中的隐私或秘密,对上师说出来,你会说吗?我们要好好想想这一点。其实什么是上师?上师就是我们最亲密、最信得过的朋友。对于一个信得过的朋友,我们不是应该坦诚以对吗?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口头上说说上师很慈悲、很有智慧,但心中想的是:「如果跟上师说了我的秘密,上师会不会出卖我?会不会跟别人说?」心中存有疑虑,就不是真正的信赖。
信赖是根本,缺乏信赖地去依止上师,你将得不到任何利益。上师是指引我们今生、来生喜悦之道的人,如果缺乏对于上师的信任,你就不会按照上师说的方法去做,也就无法在今生、来生得到快乐,这是特别要注意的。
以上三点很重要:第一个如何依止上师就是看到上师真面目,第二个真的要心服口服,第三个真的要信得过。
上师和依止上师其实并不复杂。上师的藏文称为喇嘛,翻译成中文即是上师、或是GURU。这个名称不仅是藏传佛教里面有,在印度的佛教典籍中也看得到。但是在过分的渲染和过多的解释之下,喇嘛这个名词被滥用,甚至有些西方学者把藏传佛教说成「喇嘛教」, 结果是大家对于「喇嘛」这个字更不了解,对于如何依止一位上师也更加迷惑。
总而言之,寻找上师不是在寻找一个「好人」,而是在寻找一位「知己」,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走在修持的道路上, 或者说心灵修持旅程之上,我们需要一位能够指引方向、陪伴着你的好朋友,这就是找上师。
这并不复杂,找上师就是在找朋友,找一个真正是你能够交心、能够信赖得过的知己,就这么简单,大家可以放轻松了。不然现在一听要找上师,就会开始紧张、迷惑,以为要找那种会在天上飞或钻到地里的那种上师。
上师就是「善知识」,「知识」就是朋友的意思,然而佛法的朋友还要加一个「善」,意指是一个善良的朋友。上师、善知识不是一般世间的亲友,而是在佛法修持上的一位善良的知己。
当你了解上师的意思之后,如何找上师也会变得简单,其实你们都知道方法的,因为这就像问你们要怎么交朋友一样,你会走在路上随便看到一个人就说:你是我朋友,我们来交个朋友吗?不会这样子吧!你会花时间认识他,与他相处,互相了解之后,才会和他交朋友,其实找上师就是这样。
第四、必须具备智慧和信心,小心理解贤德上师的心意。
「智慧」不是知识或学问。藏文中说智慧是「些若」,「些」是认知,「若」是最好的,因此智慧的意思是「最好的认知」。什么是最好的认知、真正的智慧呢?就是明辨善恶取舍的道理,懂得什么是善而去行持、懂得什么对我们有伤害而予以断除,这就是此处所指的智慧。
智慧可分为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然而仅仅是表面上的闻、思、修,不一定能够带来真正的智慧。如何让闻、思、修的智慧成为真正的智慧呢?透过听闻佛法认识烦恼,透过思维佛法而降服烦恼,透过实际修持而根除烦恼。我们明了烦恼会伤害我们,烦恼是我们应该断除和对治的,慈悲等善法则是我们应该修持的;具有如此善恶取舍的认知之后,闻、思、修才能带来真正的智慧。
智慧很重要,有了明辨善恶取舍的智慧,才能真正理解上师的教法和心意,这时候上师的教法才能真正利益到弟子。
我们身处资讯、知识爆炸,物质科技进步的时代,有时候我们应该停下脚步想一想,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最开始只是很单纯为了建筑工程而使用的炸药,为什么变成了伤害生命的炸弹?我们拥有聪明才智,也有许多知识,但是会不会用错了地方?用在了我们根本不需要的地方呢?我们应该静下来想一想了。
聪明不一定是智慧,有学问的人也不一定是智者,讲到这里我想到一个故事。欧洲一个小镇的十字路口旁,住着一位老太太,没有人喜欢她,因为她啰嗦又爱管闲事,而且借东西永远不还。
一天老太太又要借东西,她来到隔壁邻居强生先生的家,敲门说:「我今天要出城,你的驴子可不可以借我?」强生一看是老太太就说:「驴子不在。」老太太说:「奇怪,我昨天才看到驴子在你家跑来跑去呀!」强生说:「不是这样的,今天早上我弟弟赶着驴子去城里拿东西了。」
这时,房子内传来驴子叫声。老太太一听气了:「你真是坏人,怎么能欺骗你的邻居呢?」强生先生聪明无比,回答说:「你才坏呢,你竟然相信驴话也不相信我这个邻居的人话?」
强生先生是个聪明人,现在科技发达,有知识的人也多了,然而有的时候,聪明不会减少烦恼,反而更增长烦恼。
总之我们应该静下来想一想了,如果再不反省,总有一天我们居住的地球,会被我们毁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