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业的形成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00

业的形成 

「业」为世间结构下的产物,而世间结构又以五蕴为「能」,六尘为「所」,何以世间众生反以业为苦?业非五蕴六尘的直接产物,犹如众生亦非五蕴六尘的直接产物。世间生命是由五蕴六尘的相应而产生的排列组合,故而生命有森罗万象,众生即指此众缘和合而生的产物。业的产生亦然! 是五蕴与六尘在众缘和合之下的一种必然结果,此种结果对于众生的想行识之运作所产生的矛盾感,即是业。

换言之,五蕴与六尘的相应,在世间的结构中是无止尽的运作下去;因此,当前面所相应的结果,与后面的因缘产生矛盾时,果报之呈现即是「业」;此矛盾感有大有小、有正有负,此即「受」的定义, 即是苦受为「业苦」,而乐受为「福」。

而此五蕴六尘的相应运作,乃随外境的即六尘与内德(即五蕴)的相互作用,这当中,五蕴的运作为「能」──色、受、想、行、识,其中尤以「想、行、识」的主动性运作及目标性追求,为对法尘一再加工,以至于──自单一法尘、综合法尘(两个单一法尘以上的联结),乃至单一概念、综合概念,以至于意识形态、意识流等……,此皆想、行、识对法尘一再加工的结果;而此综合法尘以上的结构,纯属虚妄,此即为业!

当众生是生而为此求生,即是业惑之源,生而为苦! 而自出生以来,一念无明起,即与多生累劫以来的业惑相联结,故而苦果不断,是为根本无明也!!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愿力/行愿
下一篇:学着觉悟,才叫学佛
 静观
 修行与学问
 标准值的人
 佛教思想发展
 珍禽异兽亦位移现象
 修行目的在转凡成圣
 修行之道无奇
 佛经是觉者的言音
 佛经是全方位记载
 生命内在的体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天心明月 20.富贵常在、慧命永存[栏目:果煜法师]
 佛法以因果二字为关键[栏目:明真法师]
 佛法让生命更丰富——传喜法师应邀央视华人频道谈访[栏目:传喜法师]
 第三只眼看净土[栏目:菩提法师]
 我们为学佛修行付出过什么?(达真堪布)[栏目:六度万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