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说盂兰盆经》讲记(10~19)
 
{返回 傅味琴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30

佛说盂兰盆经 (10)

◎ 傅味琴讲于福鼎佛协文教部 2000.8.14 下午
2000年农历七月十五佛欢喜日

修定要修观,修行要修心

提要:

■ 修定要修观,修行要修心
■ 饿鬼因恶业形成了障碍
■ 贪心又小气是饿鬼的因
■ 舍不得给人吃就像狗脾气
■ 越学越多,疑也明白了
■ 贪吃的人饭量越吃越大
■ 肚子吃大了,收不小了
■ 目犍连以钵盛饭供养母亲

修定要修观,修行要修心

所以修禅定的人就是修观,观蔚蓝色天空,观太阳,观月亮。修净土法门的要修十六观,在《观无量寿佛经》里有观“悬日如鼓”。修行全靠心的能力,不修心你光磕头,额皮磕厚也不能断烦恼了生死,修行是修心。

饿鬼因恶业形成了障碍

目犍连定中用天眼观天上人间,三恶道,结果他见到他已死的母亲生在饿鬼中。佛经里称三恶道有畜生道,飞禽走兽,牛羊马,包括水里的鱼,飞的昆虫,全是畜生道;地狱道在《地藏经》讲得很详细;饿鬼道一直在饥饿中,就是找不到吃的,因为过去造了恶业,形成障碍,不仅自己身体有障碍,外面环境也有障碍。看见前面有河,有清水,你口渴去喝水,过去一看,是石灰,是小便。凡是能吃的东西在你面前发生变化,这叫外障。内障是自己身体障碍,喉咙像针那么细,肚子像水缸那么大,即使有吃,能吃多少?好比人类中喉咙最细的就像生食道癌的人,可真苦啊!肚子饿,想吃吃不下,喝点水都很困难,硬是吃下去,到胃部还会回上来,饿鬼的大概情况就是这么样。终年饱受饥渴之苦,因为有障碍啊!

贪心又小气是饿鬼的因

曾听法师讲经说:“好东西么不要在房里一个人吃,拿出来给大家吃,免得掉到饿鬼里去。”饿鬼就是这样的因,有东西不肯给人家吃,这种心态既贪又小气,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不是你的。

舍不得给人吃就像狗脾气

业障不太重,生畜生道还比较好一点。一只狗,哪怕一根骨头,它嘴巴一张,一咬就逃,因为它怕别的狗看见了来抢它,逃到角落里,它方才敢吃,看见别的狗来了,它又跑,连根骨头也一点没有布施心。所以好东西一个人吃,那就像狗脾气啦。

越学越多,疑也明白了

众生的疑心烦恼最难断,对于佛讲的话,也知道佛智慧圆满,彻底觉悟,虽没有大疑也有小疑,知识分子疑心多得很。还好我有办法,我不理解、有怀疑的地方暂时旁边一放,那些我喜欢学的我就努力地学,越学越多,原来不懂的也懂了,原来怀疑的也明白了,加上生活中细细观察,各种各样的事实证明,佛讲的话实在没错。

贪吃的人饭量越吃越大

60年代自然灾害,很多没吃的人到别的地方去要饭,但谁会有多余的给你吃呢?那时我经常坐船,船上吃饭不收粮票。在船上餐厅,看到很多人站在饭桌旁等着,不是等座位,等你吃完了,剩下的他全吃光。有人奇怪地问:“你在那边吃了很多,在这儿还要等饭吃啊?你一天到底要吃多少?”他说:“我能吃八大碗。”像我这个饭量,一小碗就饱了,他吃不到八大碗不会饱,连菜连带汤全喝下去。

肚子吃大了,收不小了

为什么能吃八大碗还经常吃不饱?给我想明白了,本来他吃一大碗够饱了,其它剩下的饭菜本该让别人没吃的吃,他就是不肯走,心想:“这也该我吃,也许晚上吃不饱呢,再吃下去免得晚上肚子饿。”胃有膨胀性,就这样天天膨胀把胃扩张大了,一定要胀到那么样他才觉得饱了,不吃到八大碗就难受。看到这种情况我才明白饿鬼的因就由于贪吝,不肯给人家吃,自己拼命地吃,肚子越吃越大,大了以后收不小了,所以像水缸那样。

目犍连以钵盛饭供养母亲

“不见饮食”,饥饿的时候想吃吃不着,连看都看不到。“皮骨连立”,瘦得来皮包骨头。“目连悲哀”,看到母亲这样,当然儿子非常悲哀。“即以钵盛饭”,比丘的饭碗就是一只钵,佛在世比丘都托钵乞食。汉地比丘不托钵乞食,斋堂里有的比丘还用钵,这个钵也变得像碗那么小,也许考虑到现在人胃口没这么大。佛在世比丘的钵有这么大!是铁的,敲不坏。


佛说盂兰盆经 (11)

◎ 傅味琴讲于福鼎佛协文教部 2000.8.14 下午
2000年农历七月十五佛欢喜日

善神保护人,邪魔搞破坏

提要:

■ 母得钵饭,左手障钵,化成火炭
■ 外星人也会把我们看成神
■ 神是天人,可以恭敬不必抬高
■ 善神保护人,邪魔搞破坏

母得钵饭,左手障钵,化成火炭

目犍连在自己的钵里盛了饭,“往饷其母”,用神通的力量送到母亲那里,想给母亲吃饭,救济母亲的饥饿。有神通的人天上能去,三恶道也能去。“母得钵饭”,母亲接过盛满饭的钵,“便以左手障钵”,左手把钵障起来,怕别的饿鬼看见了来抢。饿鬼看饭是宝,舍不得分给人吃,老脾气难改。好比小姑娘写作文,见到旁边有人稍微停一停,一只手一遮,怕自己写得不好,给人看了难为情,这种都叫习气。“右手抟食”,用右手去抓饭,“食未入口”,还没有吃到口,“化成火炭”,饭变火了,怎么饭会变火呢?因为业障重都会变,不要不相信,就像人没病的时候吃东西味道好,一生病,他吃不下去,没味道,变掉了。“遂不得食”,仍然吃不到。“目连大叫”,看到这个情况,不由大叫起来!觉得母亲这么苦啊,饭都会变火啊!“悲号涕泣”,号啕大哭,哭得鼻涕都流出来,后来低声沉痛哭泣,伤心极了。“驰还白佛”,他赶快回到精舍去跟佛讲这件事情,驰是跑得快,还是回去,从饿鬼道回到佛那里。“具陈如此”,具体向佛呈白这一件事。“佛言”,佛就说了:“汝母罪根深结”,你母亲的罪根深蒂固啊!“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就是你,不是你个人力量所能够救得出来的。“汝虽孝顺”,你虽然孝顺母亲,“声动天地”,你的孝心能感动天地。一个人孝父母能够感动天地。释迦太子往世行菩萨道时,甚至割身上肉给父母吃,所以帝释天经常受感动,在他面前出现。“天神,地诋,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说你的孝心确实天神都会感动,可是不论是天神、地祗、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他们对你母亲的罪报也没有办法,无可奈何啊!

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叫毗沙门天王,就是拿把伞的,他最富,据说他指甲里的一点肮脏掉到人间来,你一辈子也用不完,中国民间的财神据说是他的儿子。因为下三恶道的众生罪实在太重,所以四天王也不能奈何。

外星人也会把我们看成神

天神是天上的人,或称天人。宇宙有很多星球,地球在虚空中,地球底下也有星球,我们称它下方世界。因为咱们眼睛只能看到天,地球下方虚空里的星球咱们看不见。晚上看星星,白天看太阳,总是往天上看,所以咱们就称这些星球上的人为天人,也可称神,这没多大关系。好比我们地球上的人,我们自己不称神,也许其它星球上的人也会称我们是神。

听说毛泽东有一天问旁边的人:“神有没有?”那人回答:“没有。”毛泽东说:“我看是有的。”他解释:“我们把别的星球上的人看成神,那么别的星球上的人也会把我们看成神啊。”

神是天人,可以恭敬不必抬高

如果天上有神,人间也有神,佛说人间是人,天上也是人,有什么两样呢?只是能力的差别不同,所以翻译成“天人”就是好。

譬如海外通常称男的“先生”,结过婚女的称“太太”,没结过婚女的称“小姐”。中国解放后“先生”换了“同志”,“太太”叫“爱人”。现在开放了,照样称先生、小姐。外国人一讲话,一开口就是“Ladies and gentlemen”(众笑),就是“女士先生们”。先称女士是因为尊重女权,尊重女权是好的,假如把女权偏高了就不太好,不平等了。

善神保护人,邪魔搞破坏

地祗,土地神,在人间的时候他们是极好的人,死后由于他有福气,有功德,他不想离开自己的本土,他就对本土的人进行一些保护,人们就称为土地神。

邪魔,印度话叫魔罗,译汉文叫破坏,意思是专门破坏好事。你修行,他搞破坏;你讲经说法度众生,他搞破坏。凡是破坏信佛、修行、讲经说法、度众生,全是魔。现在佛门里也有这样的情况,对发菩提心的事业不支持、不帮忙倒也罢了,还搞破坏!


佛说盂兰盆经 (12)

◎ 傅味琴讲于福鼎佛协文教部 2000.8.14 下午
2000年农历七月十五佛欢喜日

魔最反对众生听释迦佛的法

提要:

■ 修行要远离五欲,魔最反对
■ 佛教好,儿子信佛他反对,因贪
■ 魔最反对众生听释迦佛的法
■ 外道求生天,和佛教两条路
■ 不要把外道塞进佛门来
■ 佛、儒、道本是三家
■ 对天神地衹要恭敬供养
■ 佛弟子身份高,对神要恭敬行礼,不磕头

修行要远离五欲,魔最反对

魔为什么要这么破坏呢?因为他反对释迦佛,他跟释迦佛走的是两条路,他邪知邪见。你讲经说法,魔很不高兴,因为众生没有贪心了;你讲如何发财,如何享受,如何信鬼神,魔就高兴,对路了。所以巫婆神汉大多是得到鬼神、魔加持。修行要了脱生死,远离五欲,魔最反对。

佛教好,儿子信佛他反对,因贪

以前上海禅定班有个学生的爸爸跟我说:“佛教是好,但我儿子不能学佛。”奇怪,既然好为什么不赞成呢?他说:“我要儿子到日本去开大酒家,要发财,信了佛要老老实实做生意,发得了财吗?还要布施供养,还要满脑子少赚一点,生活么搞得那么清苦,有钱也不会花。”为了要他儿子到日本去当大老板,赚大钱,所以他搞破坏,即使好也不能信。这个例子足够启发的。

魔最反对众生听释迦佛的法

有的人虽信佛,因为知见偏了,观点不对,在佛门里搞破坏。佛叫弟子要多闻,你要去听经,他反对:“越听越糟糕!”还到处串门叫人家不要去听,大家不去听嘛讲经法会讲不成,这种破转*轮的罪很重,都是得到魔加持。魔最好佛弟子不懂佛法,贪五欲,搞迷信,佛门搞得乱七八糟,那么释迦佛的事业就垮掉了。

外道求生天,和佛教两条路

外道道士,是指印度那个时候的外道。道士就是修外道的人,佛教以外都称外道。外道求生天,到天上享福,道教修神仙,和佛教的解脱是两条路。

不要把外道塞进佛门来

得到魔加持的人,反对你信佛是明的,说外道比佛教好,慢慢把外道东西塞进佛教来,让你头脑里装进去,这是暗的。佛门可不能信《太上老君感应篇》,那是外道啊!佛弟子“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否则就破皈依戒。别的宗教不是佛教,儒教也不是佛教。封建社会是人压人,所谓“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由于封建吃人的礼教使多少人受苦,多少人被礼教吃掉,后来就出现了“五四运动”。再说,古代的文化虽有好的一面,好也比不上佛说的好,佛是圆满的,还要外道来补充“漏洞”啊?利用讲佛经的讲台讲外道,简直糟透了,很多信佛的人竟然醒不过来。

佛、儒、道本是三家

我有个义父书香门第,他给我取的名字叫“味,滋味的味,琴,弹琴的琴”,诗意甚浓。那时,我常在上海佛教青年会听经,有一天义父跟我说:“你比我几个儿子强啊,我几个儿子经书是一窍不通,佛教、儒教、道教本是一家。”我回答他:“不是一家,是三家。”他气呼呼跟我说:“你如果是我亲生儿子,我一个耳光打过来。”可见学儒教的人烦恼也很重,只有佛教才讲要断尽烦恼,了脱生死。“三教本一家”岂不笑话?如果有人讲《了凡四训》,我不干涉,可是我讲佛法你也不要干涉我,要平等对待。希望佛弟子学好佛法再论辩。

对天神地衹要恭敬供养

对天神地衹要恭敬供养,比如说初八那天会供,会供就是大家聚会在一起供佛诵经,供完供品大家平等分。分完后,要修地神供,供养地神,叫大家布施,随你布施饼干、水果、糖果,放在盆里供土地神。

佛弟子身份高,对神要恭敬行礼,不磕头

佛弟子身份比土地神高,凡是天神地衹看见如来弟子都要恭敬行礼,好比文武百官看到皇太子要磕头,其实皇太子还是小孩啦。哪怕你刚皈依,听法,还像个小孩,可你也是如来弟子,身份高啊!我们看不见土地神,他可看见我们,他起来迎接,所以我们要还礼,也要对土地神合掌问讯,不必磕头,一磕头,土地奶奶吓坏了(众笑),赶紧趴在地上“不敢当,不敢当”(众笑)。假如去了十个佛弟子,每人磕三个头,土地公公趴在地上要磕三十个头啦,太累了,年纪大了,免了免了。

(未完待续)


佛说盂兰盆经 (13)

◎ 傅味琴讲于福鼎佛协文教部 2000.8.14 下午
2000年农历七月十五佛欢喜日

看见比丘比丘尼
要恭敬合掌不可握手

提要:

■ 真正佛弟子受神尊重护持,但心不可傲慢
■ 不了解情况不要说闲话
■ 佛弟子不能行道教礼
■ 男女居士看见比丘比丘尼要合掌恭敬,不可握手
■ 对别的宗教要有礼貌

真正佛弟子受神尊重护持,但心不可傲慢

如果你真是一个如来弟子,懂佛法信因果,事情没有做错,戒律清净,没有破戒,到阎罗王那里去,阎罗王就来迎接你:“如来弟子驾到,有何见教?”(众笑)。见了四天王,也要恭敬合掌行个礼,意思说:“四大天王,您好,祝你健康。”哪有如来弟子跟神磕头的?当然啰,看见太上老君、王母娘娘也不磕头,看见道士也不磕头,但是心里不要傲慢,合掌问讯一下,礼节也是要的。

不了解情况不要说人闲话

我那一年去参加成都昭觉寺方丈升座,来的人多啊!方丈就是清定上师。基督教、天主教、道教都来祝贺,全都招待,那个时候有人听说我一天只吃一顿,就传开去了,可真的苦了我。有一次在昭觉寺下午参加会供,清定上师讲会供供品分到手可以就吃,以求加持,我当时就吃了点供品,会供完了,上海有个女居士,两手叉腰跟我说:“嗨,给我看见了,你在吃东西了。”说了几句闲话,所以我干脆跟大家讲清楚:“你们要给我宣传,就说我三顿全吃,就没事了,人家就不会说我闲话了。”人的嘴巴要特别小心。

佛弟子不能行道教礼

清定上师升座那个时候,傍晚没事,几个人陪我出去走走,有个老道士也怪,也许看见我比较老,就直接往我这个方向走过来,到我的面前马上行礼(师学道教行礼状,众笑),我马上就还礼(师作合掌状),不能搞错。如果老道士这么一来(师学道教行礼状),那么你也这么一来(师学道教行礼状),要给人笑话。道教唸:无量天尊;唸佛的人唸:阿弥陀佛,不能唸错,唸错了闹笑话。

男女居士看见比丘、比丘尼要合掌恭敬,不可握手

还有礼节也要注意,男居士看见比丘尼,一律合掌问讯,不可握手,握手是世俗的礼节。女居士跟比丘不能拉手,一拉手比丘认为这只手就不清净了,所以只能合掌,许多比丘尼看见男同志特别小心,你稍微靠拢一点,她就往后退,保持距离,就好像开卡车,保持车距,免出车祸(众笑)。这些礼节大家也要注意。

对别的宗教要有礼貌

天上天下无如佛,虽然我们佛弟子身份很高,但是对别的宗教,也要注意有礼貌。今天就讲到这儿,咱们再把《盂兰盆经》念诵一遍。 (完)


佛说盂兰盆经 (14)

傅味琴讲于福鼎佛协文教部 2000.8.14 下午
2000年农历七月十五佛欢喜日

业力并非神通所能解救

提要:

■ 《佛说盂兰盆经》是讲七月十五怎样报父母恩
■ 在佛经里没有烧纸和锡箔冥钱
■ 在佛门做错事,因果更大,罪更重
■ 目犍连出家证果,未忘母亲乳哺之恩
■ 目犍连母亲因业力而堕入饿鬼道
■ 因业力故,饥饿时饭成火炭
■ 业力并非神通所能解救

《佛说盂兰盆经》是讲七月十五怎样报父母恩

昨天是七月十五佛欢喜日,我们开始讲《佛说盂兰盆经》,使佛弟子能够了解七月十五这一天该怎么样报父母恩,佛是怎么说的,叫我们怎么做的,不要把事情搞错了,并讲一讲它的重要意义。

在佛经里没有烧纸和锡箔冥钱

以往每年七月十五,一般人忙着烧纸来报父母的恩,其实我们把《佛说盂兰盆经》从头念到底,也看不到要给死人烧黄纸、锡箔、纸衣、纸家具等,这跟佛教没有关系,把它搞到七月十五来,那不是搞错了吗?所以佛弟子不听经会把事情搞错,佛叫你做的你不做,佛没有叫做的你做得起劲,这到底有功德还是有罪过呀?

在佛门做错事,因果更大,罪更重

世间上来说,事情做好了有奖励,做错了要处罚。末法时期佛弟子进了佛门后,实在太随便。其实佛教最讲因果,在佛门里边做错了事,因果更大,罪更重,所以听经非常重要,听了以后我们就可以照佛说的方法来报父母恩。

目犍连出家证果,未忘母亲乳哺之恩

《佛说盂兰盆经》是从目犍连要救度自己亲生母亲的因缘开始,佛讲了一个救度父母亲的办法,使后世众生也能照这个办法去做。经文一开始说:“闻如是”,我是这样听佛说的,“一时”,有一个时候,“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这个地方。“大目犍连始得六通”,得了六通就是证阿罗汉果,外道只有五通,没有第六通,第六通叫漏尽通,烦恼断尽就是到彼岸,烦恼断尽的果就是阿罗汉果,能够跳出生死轮回,不在六道里受苦。那个时候佛的一个大弟子叫大目犍连刚刚得到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心里就忆念父母,父亲已经生天了,母亲死了不知道到哪里了,为了要报母亲的恩,他就用天眼在世间上找,“世间”不只是人世间,天上、饿鬼、地狱、畜生他也找。凡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全称世间,天上也称世间,因为都是凡夫,都有生老病死,都要受苦。

目犍连母亲因业力而堕入饿鬼道

这样找下来,“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他看见自己母亲死后生在饿鬼里。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这三道是最苦的。“不见饮食,皮骨连立”,找不到吃的,也找不到水喝,因为业障太重了,没吃没喝,即使找到了,饮食和水都会发生变化,而且自己身体也有种种障碍,吃不下去,饿鬼的形态,喉咙细得像根针,肚子大得像水缸,这怎么吃得饱?长年累月就这样受饥饿的苦。

因业力故,饥饿时饭成火炭

“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所以目犍连看到了非常悲哀,为了解救母亲的饥饿,就以他自己的钵装了饭,以神通力量送到母亲面前,想给母亲吃。“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抟食。”母亲心里非常欢喜,就左手拿着钵,还用手把钵掩盖起来,右手伸进去抓饭吃。“食未入口,化成火炭。”这就是环境障碍,明明是饭,可是到了她的手里就变成火了,“遂不得食”,所以仍然吃不到。

业力并非神通所能解救

“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目犍连看到这个情况悲哀得大叫,就很快回到了佛那里,具体地陈白这些情况。“佛言:汝母罪根深结。”佛说:由于你母亲往世造的罪实在太深厚了,很难拔得出来,“非汝一人力所奈何”,不是你一个人能力所能够救她的,“汝虽孝顺,声动天地”,你孝母亲的这颗心,能够感动天地。可是非但你救不了她,“天神、地衹、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天神虽受感动,想帮你救母亲也救不了;地神也救不了;邪魔、外道、道士都救不了;乃至于护持佛法的四天王也救不了。

 

佛说盂兰盆经 (15)

傅味琴讲于福鼎佛协文教部 2000.8.14 下午
2000年农历七月十五佛欢喜日

神通有利修行,却不能得解脱

提要:

■ 不忏悔恶业众生很难脱离恶道
■ 世人造恶,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业力比神通力量大
■ 神通有利修行,却不能得解脱
■ 威,是指持戒清净的比丘僧
■ 戒定慧称功德,力量大称神

不忏悔恶业众生很难脱离恶道

今天继续讲下去。善业生天,恶业下堕,目犍连母亲堕入饿鬼道,这是她恶业的业力。饿鬼道虽然比地狱道好一点,可是与畜生道相比苦得多了。佛经里常说:一个众生如果掉下三恶道,要跳出来是很难的。因为凡是掉入三恶道的人全是罪业很深,如果不通过忏悔的话,也许“永无出期”,永远没有跳出来的时候,可怕到这样。有人会想众生都可得度,怎么会永无出期呢?要通过忏悔才有希望跳出来。佛在世时,有一天对阿难说:“你看这只蚂蚁,死了又做蚂蚁,蚂蚁死了又做蚂蚁,一直跳不出来,七尊佛出世它还在做蚂蚁。”这个时间长不长?

释迦佛灭度以后,来娑婆世界成佛的就是弥勒菩萨,人们称他弥勒佛,其实他还没有成佛,也称未来佛,要再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才下生到娑婆世界成佛,补释迦佛的位置。那么七尊佛出世,想想时间有多长,可是这只蚂蚁还在做蚂蚁,所以无论如何三恶道是不能掉下去的。众生如果不修行,谁有把握?

世人造恶,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佛说过,以佛眼观娑婆世界的众生,死了以后失人身者如大地土,释迦佛从地上抓一点土,还能做人的只有那么一点。这当然是个比喻,说明众生如果不修行,死后大都下三恶道,能够再做人的已经极少了,生天的也就更少了。所以今天能进佛门是极大的福气啊!这是过去世深厚的善根因缘,可是偏偏进了佛门不想修行,不想听佛法,仅仅进佛门来看看,参观参观。进佛门仅仅是磕头、烧香,不喜欢听法,也不想修行,越简单越好,这就叫业障。这种业障使你枉为做人,你不修行,凭着这样的业障也会下三恶道。所以凡是下三恶道的人,都是往世恶业造得很厉害。

业力比神通力量大

佛告诉目犍连,天神地祗,邪魔外道,乃至于佛法里的护法四天王神,都对你母亲没有办法。也就是说对于业障,天神、邪魔、都是没有办法的。佛在世时,弟子问佛:“神通力量大,还是业力大?”佛回答:“业力比神通力量大。”所以目犍连大神通,天神、外道也有神通,四天王也有神通,都没有办法。

神通有利修行,却不能得解脱

现在有不少年轻的佛弟子喜欢求神通,你修出神通,造了恶业依然掉在三恶道里,因为业力比神通力量还要大。但神通也能有利于你修行,例如,五台山上空一万菩萨天天在听文殊菩萨讲法,我们就听不到,有了天耳通就能天天听到。有天眼通就能看到极乐世界,你修禅定作观就观得起来了。但神通不能解脱生死轮回,也不能帮助你不下三恶道。哪怕像四天王那样的神通,都对下三恶道的众生没有办法。

威,是指持戒清净的比丘僧

从这里开始,佛就讲出一个救度母亲的办法来。“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目犍连虽出家修行,是一位比丘,证了阿罗汉果,得大神通还是不行,须靠有威神之力的大众力量,并不是功德、戒行、定力都不够的大众。威,威德指的是戒律清净。四众弟子比丘为首,如果说比丘持两百五十条戒不犯,或者犯了戒能忏悔清净,反而修不好,持了五戒的居士可以娶老婆、生孩子,能修得好,这岂不是在贬低比丘僧,否定出家功德吗?如果“出家修不好,在家修得好”,这种论调被人们相信了,讲经也没办法讲了,因为所有佛经里全是赞叹比丘僧的功德,佛从未说过“出家修不好,在家修得好”。所以这“威神之力”指的是清净的比丘僧。

戒定慧称功德,力量大称神

神,是有极大的力量称神,功德大力量就大。一般人常把培福称功德,其实功德是指修行的功德,戒定慧的功德。要了脱生死,要广度众生就得靠戒的功德,定的功德,智慧的力量。如果是真修行的话,居士与比丘,还是比丘能修得好,因为比丘在两百五十条戒上修,基础就好,居士只是在五戒上修;出家人已经出家了,居士还要回家;出家人已经放下了,咱们还放不下。所以在七月十五安居圆满那一天,比丘们能虚心接受批评,忏悔自己的过错,佛生大欢喜,这一天你为报父母恩,能供养持戒清净,具足禅定、智慧、修行功德的大众比丘僧,必能获大福报得大利益。

佛说盂兰盆经 (16)

傅味琴讲于福鼎佛协文教部 2000.8.14 下午
2000年农历七月十五佛欢喜日

请赶经忏和尚超度反增亡人罪

提要:

■ 没有十一方,十方圆满了也就没有方
■ 十方僧众要和合,不懂佛法的人做不到
■ 十方僧众在一起修行的寺院称“丛林”
■ 请赶经忏和尚超度反增亡人罪
■ 福鼎佛协够好的了
■ 佛最喜欢比丘能接受批评和自我批评

没有十一方,十方圆满了也就没有方

十方,东南西北四方,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面八方,加上方下方,十方一讲就圆满了,圆满了也就没有方。有句土话:“和尚吃十方,你吃十一方。”(众笑)意思是和尚应该受十方信众的供养,而你一个在家人却靠和尚来养你。居士到庙里去吃饭,一听不要钱,胃口大开,吃得特别多,可是忘了供养,成了吃十一方。佛教讲报恩,可不能在三宝那里占便宜。

十方僧众要和合,不懂佛法的人做不到

十方僧众都是佛弟子,受的同样的戒,学的同样是释迦牟尼佛的法,生活在一起,以后不要再分别这些和尚是南方的,那些和尚是北方的;咱们修显教的,他们修密教的;那是坐禅的,咱们是修净土的。佛叫我们皈依十方佛,皈依十方法,皈依十方僧,从没有讲过只皈依九方,有一方不皈依,所以十方的僧众在一起都是一家人,成为一个僧团,叫“僧伽”。四众弟子修的各种法门都是佛法,大家要和合,能够这样做就不会发生矛盾。不要你说我,我说他,以为末法时期唯有这一宗派好,这就不懂佛法。十方就是叫我们观点要全面,不要有分别心,各方面都包括在里边了。

十方僧众在一起修行的寺院称“丛林”

很多出家人在一起修行的寺院称为“丛林”。二木为林,丛林当然树更多了,寺院是十方僧众都可以住。但中国佛教后来出现子孙庙,是我徒弟就是我的子孙,可以住,不是我徒弟,就把他挤出去,所以一个庙全是当家的徒子徒孙。从子孙庙发展到子孙山,一个山头全是他的徒子徒孙,这样不叫十方丛林了,也失去了佛教的平等心,也失去了佛弟子是一家的团结精神。

请赶经忏和尚超度反增亡人罪

“十方众僧威神之力”,是指真正在修行的僧众。你们心里会问:现在赶经忏的和尚算不算修行?说不算修行他也在唸经,拜啊烧啊敲啊。这要问一句,他为什么要唸?说是超度亡人,且不论他有什么威神之力来超度,有的是假和尚,有老婆,喝酒吃肉的,只有酒肉之力,可没有威神之力(笑声)。即使他在唸经,他修什么呀?修钞票。最近我看了《妙智》杂志的创刊号,有界诠法师写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学佛者的知见》,批判赶经忏是不务正业,把自己出家以后要好好修行、学法、弘法,正当的事业全忘了。佛对文殊菩萨讲过,末法时期信佛的人为超度亲人,叫那些戒律不清净,喝酒吃肉的出家人为亡人唸经,反而增加亡人的罪过,就是说这个败坏佛门清净的恶业还要算到死人头上去。很多人不管是真和尚还是假和尚,也不管是酒肉和尚还是娶老婆和尚,什么也不问,以为只要会吹打就能超度,那真是看见胡子就叫爸。

福鼎佛协够好的了

坐火车曾听人说,“现在国内佛教协会最有钱。”(众笑)福鼎佛教协会可没钱,我们佛教协会文化教育部成立的时候,佛教协会只拨来了两千块钱,一买椅子板凳全花光了,连门都装不起来,等到天冷了才装上门。佛教协会在普光寺,年久失修,想重建,当然需要钱,我们凑了三千块钱去,结果法师怎么也不收,很令人感动啊!在末法时期对比一下够好的了。

佛最喜欢比丘能接受批评和自我批评

“我今当说救济之法”,今天我就给你说救济母亲的方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使一切受苦的众生,包括你母亲所受的一切苦难,都能离开苦。“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七月十五那一天是安居圆满,大众比丘僧通过三个月的修行,功德增长很快。为什么要安居呢?一方面一年中抽三个月专门用功,另一方面由于印度天热,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地上有很多虫蚁,出外托钵,会伤害很多生命,由于慈悲心关系,这三个月就别出去了,好好用功,安居圆满这一天是七月十五,这一天比丘都要自我检查,还可以请求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现在的话,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自己有错,或戒律中哪一条不清净,本人在这一天就要向大众比丘僧忏悔,忏悔后就成了清净比丘僧,所以这一天比丘们对自己的错误有勇气说出来,有勇气改正,表现了佛弟子的觉悟,是佛最欢喜的日子,所以称为佛欢喜日。


佛说盂兰盆经 (17)

傅味琴讲于福鼎佛协文教部 2000.8.14 下午
2000年农历七月十五佛欢喜日

四众弟子六和生活,
以释迦佛的教导来统一矛盾

提要:

■ 佛弟子不要强调个人,要合众
■ 不遵守制度的人大都孤高和激动,想的都是别人的错
■ 四众弟子六和生活,以释迦佛的教导来统一矛盾

佛弟子不要强调个人,要合众

僧是一个团体,至少要有四位比丘方才能称僧,印度话叫“僧伽”。广义来说,四众弟子聚在一起也称僧,这是指佛弟子的一个团体,僧伽翻译成汉文是“和合众”的意思,和合是说团结得很好,大众在一起,能合得起来。能共同生活,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行为,走同样的道路,吃同样的饭,能做到这样就叫合众。世间上也主张少数服从多数,才能够解决矛盾。作为一个佛弟子,应该要合众,不要太强调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爱好,自己的个性,自己的脾气,自己的习惯,那你怎么合众啊?比如拿我们文教部所订的规章制度都是属于整体的,大家都应该要遵守,你遵守了就合众了。

不遵守制度的人大都孤高和激动, 想的都是别人的错

不能遵守规章制度的人有两种表现,一种认错改过,一种强调理由。强调自己性格脾气的人,大都是“自命清高”,这些都是知识分子的通病。从前知识分子称为“文人雅士”,喝酒作诗赏花,最欣赏的是菊花,花盆里往往是一朵花(众笑),文人雅士把一朵菊花形容成是孤高,“孤”,一朵,“高”,菊花的头仰着,这叫“孤高人欣赏孤高花”,(众笑)这样子修行可不行呢。还有一种表现,脾气厉害,火气大,稍微有点摩擦,就激动了,不冷静了,头脑里想的全是人家错。不能合众的人啊,我看就是这么两种,对于这样的修行人怎么办呢?只有耐心等待他自己觉悟转变。

四众弟子六和生活,以释迦佛的教导来统一矛盾

居士虽然在家学佛,也是僧团里的一份子。四众弟子都要和合,尤其是当头的,寺院的方丈、当家、知客、维那,都应该统理大众,一切无碍。“身和同住”,身子同住在一个地方,大家和和气气。“口和无诤”,不要争来争去嘴凶,有道理好好开会解决。“意和同悦”,心里要发欢喜心,你对他欢喜,他对你欢喜,心情就舒畅。在集体生活里有一个人不欢喜,会影响旁边人也高兴不出来。“戒和同修”,居士五戒,比丘两百五十条戒,不准持外道的戒。五戒就是五戒,不能多加一条戒,没有六戒。八戒就是八戒,也不能再加一条,没有九戒。否则你五戒,他六戒,你八戒,他九戒,还能和合得起来吗?不准吃树皮草根,不准辟谷、天天吃黄瓜,这是外道方法。有的人严格遵守不吃油盐酱醋,他算在修行,这样大众就不和了嘛。“见和同解”,现在各有各的见解,不统一闹矛盾啊,我说要统一起来,统一到释迦佛那里去,大家都听释迦佛的话,照释迦佛的话来理解,照释迦佛的话来说话,一点矛盾也不会有。

举个例子,中国人在一起说中国话,有什么矛盾?假如有一个说英语,有一个说日本话,弄得大家听不懂,听不懂就统一不起来了。再举个例子,什么叫“南无”,一个人说南无就是好心,一个人说南无就是南方没有,佛经上的“南无”就是恭敬的意思。纠正了错误的观点就能统一到正确上来。佛是印度人,印度小孩回家,一看家里来了客人,就很有礼貌的两手合掌,口里说一句:南无,就是我向你敬礼,不能按照汉字来解说成南方没有。有的人还讲出理由呢,南无阿弥陀佛,南方没有阿弥陀佛,对的嘛,阿弥陀佛在西方嘛(众笑)。

“利和同均”,这一条最容易解说了,你们每次来参加会供,分供品都分得一模一样。有时还会发生误会,分供品的人去看看这个人的口袋,有人就不高兴了,“我没有多拿,就是一只嘛”,人家是来看看你少了没有。众生对别人总是从不好的方面去猜测,很少从好的方面去猜测,所以容易起烦恼心。

 

佛说盂兰盆经 (18)

傅味琴讲于福鼎佛协文教部 2000.8.14 下午
2000年农历七月十五佛欢喜日

不修行,不弘法,修建寺院也不起作用

提要:

■ 往世父母及现在父母都在苦难中
■ 要以百味五果供养比丘僧
■ 比丘不睡大床
■ 佛弟子平等心,不必过分讨好有钱人
■ 供养要“尽世甘美”
■ 高僧修行高,大德戒定慧功德大
■ 不修行、不弘法、修建寺院也不起作用

往世父母及现在父母都在苦难中

“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七世这个七,在印度风俗里不一定是指七,也可以解说为很多世的父母及现在父母,正在受苦受难中的。现在父母也有苦难啊,生病,家里不团结,子女遇到麻烦,炒股票赚两万,赔五万,东奔西走借钱还债,有的父母高血压,一面头晕一面还在搓麻将,中风了更是苦。

要以百味五果供养比丘僧

“具饭百味五果”供养比丘僧,百味是说各种味道都很好的饮食饭菜,五果,五也不一定是五种,就是各种水果。“汲灌盆器”,生活用品,古时候用水要汲水,盆器是装东西的,拿现在来说就是肥皂、毛巾、面盆,碗筷等,生活用品。“香油锭烛”,一方面是燃灯供佛,一方面煮菜用油,古时候没有电灯,全靠油灯蜡烛。当然,如果这个寺庙还没有装电灯,你给他装电灯,那就更好了,因为电灯比油灯还要亮,不要死板板的理解。比如五百块钱可装电灯,电线一接就亮了,你不给他装电灯,偏要买五百块钱蜡烛去供养,就太死板了。

比丘不睡大床

“床敷卧具”,睡的床,因为比丘僧安居圆满了他可以到别的地方去参学,路上备个床比较方便,是什么床?用绳子做的绳床,一收起来就很小,放在包里,走到一个地方,把绳子在两棵树上一挂就睡觉了,可不是席梦思,榻榻米啊。修行人不睡大床,只睡小床,睡大床的睡到八点钟可能还醒不过来。

佛弟子平等心,不必过分讨好有钱人

有的地方搞上客堂招待贵宾,贵宾如果是有声望的,有地位的人来,这还可以。按照我的观点,凡是信佛的都不要搞特殊,大老板大富翁也应该睡睡小床硬板床,就好像我们到少数民族那里去,也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其实大老板或许倒没有这个要求,何必过分讨好有钱人。真正比丘睡的卧具,在佛教里规定,就是比这个狭的桌子稍微再宽一点,而且睡硬板床特别好,一醒来就可坐起来修禅定。弹簧床一坐就凹下去了,你稍微动一动,盘盘腿,人好像在虚空中摇晃了(众笑)。睡榻榻米容易一塌糊涂,要迷掉(众笑)。所以供养出家人床敷卧具也要注意一点。

供养要“尽世甘美”

“尽世甘美”,世间上好的东西要拿出来供养,不要把坏了的东西供养出去。有一次,有人供养我一大包人参,我也推不了,只好收下来,拿回去一看,虫有这么长了,爬出来(众笑),我可苦了,他供养我些虫叫我去代他处理。

高僧修行高,大德戒定慧功德大

“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有威神之力的称大德,极大的功德。有的不是高僧,因为他皈依弟子多,名气大,也被人随口称他为高僧大德,这叫名僧!不叫高僧!高僧修行高,大德功德大,什么功德?戒定慧功德,断智悲功德。

不修行、不弘法、修建寺院也不起作用

有些人出钱修建寺院,自己不修行,和尚也请不到,只有两个在家人在看庙,有的庙还给气功师占领了,过去有个居士,他自己说,他为寺院设计图样一分钱也不拿,经过他设计而修建的寺院大概有四十座,自以为功德很大,他跟一位法师说:“我这也算是引进法门,有了庙大家好来烧香啊。”法师告诉他:“要有开悟的人树立法幢才能建寺。”现在大家喜欢建寺庙,建了寺庙又没有人去弘法,起什么作用?所以大德是指他能断烦恼、有智慧、有正知正见、能弘扬佛法、能教导年轻一代培养人才,方称大德。

“当此之日,一切圣众”,在这一天,一切圣众,圣众指证果的比丘或指一向努力精进修行,功德巍巍,具足威神之力的大德。


佛说盂兰盆经 (19)

傅味琴讲于福鼎佛协文教部 2000.8.14 下午
2000年农历七月十五佛欢喜日

要得四道果,必须要有定的力量

提要:

■ 高山地基牢固,山间禅定能得大定
■ 要得四道果,必须要有定的力量
■ 经行是动中修,既用功又助消化
■ 得漏尽通即能以智慧教化声闻缘觉
■ 菩萨化现比丘现出家相
■ 大众一心,走清净道,其德汪洋

高山地基牢固,山间禅定能得大定

“或在山间禅定”,我们九峰寺禅定进修苑就在山间,以后居士同学们也可以到九峰寺去参加禅定,打个禅七。佛弟子哪可不修禅定?哪有不修禅定的高僧大德?为什么要在山间禅定?因为安静,没有噪声,高山地基牢固,修禅定能得大定。城市有马路,车辆开过,房子也在微微的振动,即使入定,也不能得大定,山间即使有公路,车子开过,高山的地也不动。入定必须身定心定,全身不能动,嘴唇舌头都不能动,一心不乱就是定的境界。念佛要嘴巴不动,心念才能入定。

要得四道果,必须要有定的力量

“或得四道果”,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必须要有定的力量,定好比火,土坯要在火里烧一烧才能成器。《金刚经》说,得初果的人要眼耳鼻舌身意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一切好看的东西,好听的声音,心不要投进去,不要起贪心,那就必须在生活中磨练,必须要有定的力量才能得到亲证。“道”是指趣向证果的道,四果四向称四双八辈,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初果并非究竟,要证四果才究竟,因为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不等于你没有妄想,真正起作用要入定,才能产生极大的力量。念佛的人经常打妄想,就难起作用,或者第一句第二句没打妄想,第三句打妄想了,仅仅几秒钟的能力,哪能行呢?《佛说阿弥陀经》说,要若一日若二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才能往生极乐世界。

经行是动中修,既用功又助消化

“或在树下经行”,经行也是修行。打坐是静中修,经行是动中修。为什么要经行?世间上的人吃饱了要散步,佛教利用散步来修行叫经行,为了帮助消化,维护身体健康,把运动跟修行结合起来,不浪费时间。经行不一定排着队大家绕圈子,一个人也可以经行。

得漏尽通即能以智慧教化声闻缘觉

“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有的比丘得到六通自在。由于六通自在,他有能力教化声闻缘觉。前五通是神通,第六漏尽通是智慧,断尽烦恼的人不可能没有智慧,没有智慧怎么断烦恼?断尽烦恼才能了脱生死,有了智慧才能度众生,把智慧传给众生,让他们从断烦恼中觉悟。

菩萨化现比丘现出家相

“或十地菩萨大人”,菩萨修大乘法登初地,初地修完登二地,乃至超九地登佛地。比丘僧是声闻弟子,其中会有菩萨吗?菩萨有在家菩萨、出家菩萨,菩萨化现比丘僧多得很!我们佛堂中间供的一尊文殊菩萨就是比丘相,可他是大菩萨。菩萨化现比丘,教导比丘;化现居士,教导居士。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你是什么身份,他就化现什么身份来度你。寒山、拾得两个小和尚,就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化身,平时看不出来,据说是个老修行在定中才知道。

菩萨称大人,不根据年纪。发菩提心的人称大人,因为他修大乘法。

“权现比丘”,菩萨为应机,所以示现比丘。

大众一心,走清净道,其德汪洋

“在大众中,皆同一心。”这些比丘僧或是出家菩萨,在大众里边都是一心。一心就是不摇摆,心全在修行度众生上,所谓出离心、菩提心。有的居士是三心二意,来听经之前也不知道有几颗心了:“我今天要去听经”,“看样子要下雨了”,“到底去不去?”“我还有点事情没有办好”,心总是定不下来。心定得下来才能修行。有位法师赞叹文教部的年青人说:“你们没有剃头也算出家了。”其实叫离家,不能算出家。修行可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就慢了。

“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那一天自恣,忏悔清净,接受供养的饭。

“圣众之道,其德汪洋”,清净的比丘僧、证果的圣僧功德像大海那样。佛一再赞叹比丘僧,赞叹戒律清净、修禅定、有智慧,走向初果、二果、到彼岸的比丘僧众。如果能够供养这样的比丘僧,才能够有威神之力救出三恶道众生的苦。今天讲到这里。


 


{返回 傅味琴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说盂兰盆经》讲记(20~27)
下一篇:《佛说盂兰盆经》讲记(1~9)
 缘起性空,转染成净(40~49)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80~89)
 念佛开示
 《佛说盂兰盆经》讲记(10~19)
 缘起性空,转染成净(10~19)
 向释迦佛学习成佛就快了(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开示)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讲解(40~49)
 舍利子与显中有密
 企业家禅定营--了解缘起性空,才能了解如来真实义(答企业家问)(72~..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10~19)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法让我心清心静心宽心明[栏目:莲心慧语]
 公平与不争[栏目:惠空法师]
 我总感觉自己这半辈子太苦了。请问,有没有办法改变下半辈子的命运?[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请问,常寂光净土是什么境界?[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学佛前后[栏目:邹相美文]
 僧人的品德[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请问念诵呼唤上师《速获大悲》的功能或功德是什么?[栏目:阿松仁波切·利乐问答]
 如何保证往生一心不乱[栏目:吴立民居士]
 字母的唱诵训练[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密法]
 阿弥陀佛的救度[栏目:慧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