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94
 
{返回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22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94)

1994年10月31日讲于隆昌寺僧伽培训班 傅味琴
 
  修行应从戒开始,别别解脱戒是佛教的根本

提要:
 ·达到了证果的水平就称果,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就叫向
 ·有了正知正见,修行就不应该再放逸
 ·修行应从戒开始,别别解脱戒是佛教的根本
 ·戒律各不相同,开许要依原则

达到了证果的水平就称果,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就叫向

这儿说的四果四向啥个意思?四果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达到证了果的水平就称果;你还没有到,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走,这叫向。简单说叫四果,详细地说就是四果四向。又称四双八辈,向与果为一双,四个向四个果共八个。四果就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我们从凡夫修起,朝着四果方向走,还没有走到初果的果位上叫须陀洹向,到了,叫须陀洹果,也就是证初果了。又往前走,依次是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所以叫四双八辈,即分成八个阶段。

有了正知正见,修行就不应该再放逸

这儿讲的正知正见,能够使你知道证果的功德,知道怎么样走上这条路,既然知道了,留下来的事情就靠我们自己要好好的往前走,要修。所以修行的人要大大不放逸。一个人放逸了,他就会无所成就。可以说出很多放逸的事情。城市里的人习惯于逛马路,就是放逸,喝酒也是放逸,喝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不是浪费掉了?抽烟,放逸,抽烟跟修行有啥关系?听音乐,看电视全是放逸,有的人无事就抖起二郞腿,你越抖越不能定啊,那也叫放逸。有的老人留了长胡子,没事摸摸胡须,放逸。被窝里多躺了几分钟,放逸。多说几句闲话,放逸。

放逸很严重啊,酒戒就是放逸戒,酒戒不能不受,因为一个人放逸了,他所有成就的希望全没了。

即此清净出离慧引起,正知正见大大不放逸,这二句讲的是灭谛,下二句讲的是道谛。

修行应从戒开始,别别解脱戒是佛教的根本

“圣教根本别别解脱戒”,为了要达到灭谛的境界,我们就要持好戒。灭就是把烦恼灭掉,把生死灭掉,该怎么办?首先要羡慕灭谛,灭谛真好,断了烦恼没有生死的境界真好啊!越想越欢喜,羡慕心就起来了,这叫慕灭。既然羡慕灭谛的安乐,该怎么去达到?就要修道,所以叫“慕灭乃修道”,你对灭谛不喜欢,你咋会去修了脱生死的法,咋会走了生脱死的路?所以首先要羡慕灭谛。

修道怎么修?这一句就是突出了修行应该从戒律开始,这是佛教的根本,圣教就是佛教,佛教的根本就是戒律。

             1994年11月1日讲

能海上师说:别别解脱戒,谓七众之戒。众生根机各别,欲令各各解脱,不能以一法而度之。如贪大者戒贪,瞋大者戒瞋,佛之制戒,皆为对治烦恼也。修行无戒,如无基之墙,所谓空中楼阁,不能实现也。
  清定上师说:佛以持戒度人,非以手拉,非以净水洗人罪恶。
  (摘自《文殊法》笔记》)
  圣教~佛的胜现量教 解脱~包解脱 戒~三学以戒为根本

戒律各不相同,开许要依原则

昨天我们讲到“圣教根本别别解脱戒”。什么叫“别别解脱戒”?佛弟子一共有七众,戒律各不相同。为什么要分得那么细?因为佛大慈大悲,要度各种不同的人得到解脱,所以要根据各人的情况制定戒律。

居士五戒杀盗淫妄是根本戒,酒戒是放逸戒。如果我们修大乘的法门,以大乘心广度众生,一切为众生考虑,自苦他安乐,那么某些戒可以开戒。可是开戒不是为你自己的需要。现在很多人以为既然许可开戒,那我就开,那样理解就脱离了佛的原则。每一个法,如果要有灵活度,一定要有原则标准。末法时期所以修不好,就因为法不全了,理解也不全面,就等于自说自话。
 


{返回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95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93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9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72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7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14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18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77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12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31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13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87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还债[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二]
 佛性·本心·良知——陆王心学与佛学[栏目:赖永海教授]
 印光大师法要 别序[栏目:智随法师]
 大乘佛教如何定义“善恶”?[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瑜伽菩萨戒要义 二、四十三轻 12、倒说菩萨法戒[栏目:瑜伽菩萨戒]
 观呼吸与观四界 二、如何培养四界观 10-2-6 陆、如何辨识时节生色法[栏目:佛法与内观系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五节 道教的功过格[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七五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94.宝华山隆昌寺 Visiting Lung Chang Monastery on Pau Hua..[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观智进程 I、戒清净[栏目:观智进程·马哈希尊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