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90~95)
 
{返回 傅味琴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32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90)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 2002.6.19)
 
摄取于僧是度脱众生,应引导众生安住戒中

提要:
 ·厌恶众生,留恋世俗,都是修行人心在造恶业
 ·未证果称僧人,已证果称僧宝,僧皆应走在朝向证果的清净路上
 ·摄取于僧是度脱众生,应引导众生安住戒中
 ·修行从戒修起,禅定亦应以戒生定

厌恶众生,留恋世俗,都是修行人心在造恶业

深信因果,清净无我,你们都要朝这三个方向去努力。我这个老师是尽我的力量帮助你,我每天带修禅定完了总要讲几句话,总希望你们进入圣人之流。你不证一个初果,今世也太可惜了,我只是给你们打打基础,修还要你们自己去修。

扰乱了大众,要起惭愧心:我背罪过了,要念念不忘因果两个字。身口意都会背因果,最最容易背因果的是意,修行人还不至于动手打人,开口骂人,可是心里边的意一直在造业,起了贪的念头,最好样样自己都占到,别人有没有从不考虑;起了烦恼,心里充满着瞋恨心;有时候灰心了,没劲了,乃至退心了,形成愚痴,贪心瞋心合起来就是痴。过去祖师说过:起心动念,无非造业。起一个平等心、团结心,起一个慈悲心、对别人的爱护心,这是善业;起一个贪吝心、瞋恨心、妒嫉心、讨厌心,看见众生不喜欢,乃至回想过去世俗的生活、留恋世俗全是恶业。

年轻人喜欢写日记,有的写了好多年,做别的事情意志力虽不强,写日记意志力很强,天天写,干什么?以后可以看看,回忆回忆。当然你保留自己的日记是可以的,可是别心掉在世俗里。别让过去世俗的一套又把你勾起来,那不是回忆世俗吗?世俗就是不清净,你心想着世俗,就不能做到清净无我。老话说: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现在修行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了,还留着干什么?那是愚痴人干的事情。修行人不应再留恋过去,也不幻想未来。

未证果称僧人,已证果称僧宝,
僧皆应走在朝向证果的清净路上

“未证果称僧人,已证果称僧宝”,按佛教的原则,达到这样标准才称僧宝。可是现在往往一出家就称僧宝,连出家以后思想动机不正,又不听法,又不清净,掉在名利的泥坑里,本身就很脏的人,如果你不恭敬他,他一开口就是“你不恭敬僧宝”,其实他只能称僧人。宝本质就是清净,譬如说珍珠、宝石、还有金刚钻,即使不小心掉在泥土里,一擦仍然干净。假的呢?没多久就变颜色了,怎么擦也擦不亮,这哪能称宝呢?即使是僧人,还要有这三条标准,你没有证果,也必须走在朝向证果的清净路上,要深信因果,要清净无我。

   ~摄取于僧,并非拉拢一些人来玩玩,而是摄引众生,度脱众生。凡夫自尚未度,也要做到未得戒者令其得戒,已得戒者令其安住戒中。

摄取于僧是度脱众生,凡夫自尚未度,
亦应引导众生安住戒中

“摄取于僧,并非拉拢一些人来玩玩,而是摄引众生,度脱众生”,目的是把他度脱苦海。

“凡夫自尚未度,也要做到未得戒者令其得戒,已得戒者令其安住戒中”,我们都是凡夫,发了菩提心,总想去度众生,度众生真正的要求是度他出生死轮回,他没跳出生死轮回,你度他的工作还没有圆满。咱们都在了生死这条路上修,刚刚累积一些修行经验,虽尚未自度,但可以引导他按照佛指定的道路往前进,未得戒者令其得戒,已得戒的要让他在戒上稳得住,不要烦恼起来了,又随便了,又犯了,即使偶然犯了,要督促他赶快忏悔还净。

修行从戒修起,禅定亦应以戒生定

戒定慧三学以戒为首,五分法身,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解脱法身、解脱知见法身,也是戒法身为首。我们还在解脱生死的路上,得到了解脱,就对解脱的路线、经验清清楚楚,就叫解脱知见法身。要成就五分法身,咱们现在努力的是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以戒为首,戒是第一个。所以修行怎么修?从戒修起,再修定修慧。所以我每次教禅定,不会随便教,哪怕给社会上的人教,我都是先要讲课。讲课就是讲止恶修善,告诉你,好事要尽量做,坏事不要做,哪些是好事,哪些是坏事,一样一样告诉你。这样你没有受戒,也明白了戒。必须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修禅定,所谓以戒生定。

你们今年暑期要上九峰寺去修禅定,你们法听了那么多,当然是可以了,但是对于外边来参加的,还是要照老规矩,先听法再修禅定。

今天就讲到这里。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91)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 2002.6.20)
 
佛弟子应以戒办事,依佛法来处理一切

提要:
 ·佛以戒度众生,不学戒定慧度不了众生
 ·以戒转变凡夫之无规则而成为佛弟子
 ·没有很强的组织性,没有严格的自我约束是很难克服自由散漫的
 ·佛弟子应以戒办事,依佛法来处理一切

未得戒者令其得戒~佛以戒度众生,并非手拉。以戒转变凡夫之无规则而成为佛弟子

已得戒者令其安住戒中~得戒后要安住戒中,念念于戒中,身口意三业均合于戒,偶犯要快快忏悔

和合共住~僧是和合团体。皈依三宝,深信因果,利他无我,有此三原则,才能组织僧团

男居士可与比丘共住,女居士须与男众庙别住,已证阿罗汉者可以,但不坏事相,而坏外相
 

 

佛以戒度众生,不学戒定慧度不了众生

制戒因缘的结戒十个意义中,第一个摄取于僧,主要有三个要点,“未得戒者令其得戒~佛以戒度众生,并非手拉”,把众生引入佛门,你光是引导,或者用拉拢的手段把他拉过来,效果不长的。这种人进佛门,一般都是为了求福报、保平安,假如不懂佛法、没有戒的摄持,那是不能稳定的。

有些人进佛门,他没有觉悟,也没有认识,是由于好朋友、小姐妹叫他一起来,他就随顺着来了,光停留在这个层面是不够的。今天好朋友信佛,他也跟着信佛,明天好朋友去信外道,他也跟着去信外道了。佛弟子不学戒定慧,是度不了众生,也跳不出生死轮回的。

以戒转变凡夫之无规则而成为佛弟子

“以戒转变凡夫之无规则而成为佛弟子”,凡夫自由散漫,每个人个性不同,思想不同,烦恼不同,各有各的主张。而且自身跟自身有时候也不统一,思想、情绪、主意经常在变,所以说凡夫是无规则的。看他的生活就没有规则的,一般人不是按时起床的,喜欢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晚上也不按时睡觉,吃饭也不按时间,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生活无规则,乱七八糟,因为自由散漫成为习惯了,样样依照我的爱好、我的习惯、我的烦恼来办事。成为佛弟子以后,这些都必须要改变。一个僧团必须要统一行动,集体生活里不可能各管各,早起的早起,晚睡的晚睡,那样就杂乱无章了。

社会上工厂就是用厂规,规定工作时间还有劳动纪律、工作态度,也是用规章制度把人摄持起来。还有名和利的刺激,你表现得好,地位就上升,工资也增加;表现得差,奖金也没有,乃至叫你回家,用这样的方法来把人们纳入轨道。

没有很强的组织性,没有严格的自我约束
是很难克服自由散漫的

佛弟子为了要修行了生脱死,好比军队去打仗消灭敌人,更不能疏忽不能随便。我们是跟烦恼打仗,烦恼这个敌人不容易消灭,如果没有很强的组织性,没有严格的自我约束,是很难克服自由散漫的。佛门就是用戒律的办法,居士放宽一点,但是五戒你总要做到;出家人离开了世俗,当然要求要提高。一般来说,如果两百五十条比丘戒律都能够做到,这个出家人不大会自由散漫的。假如做不到戒律的要求,就必然会存在自由散漫。

佛弟子应以戒办事,依佛法来处理一切

佛弟子无论到哪里,都应该按照戒律办事,都应该按照佛法的智慧来处理一切,那样,人家看到你就起信心。真正的出家人,哪怕一个举动跟社会上的人也是不同的。有些社会上人身子老是安定不下来,连眼睛也经常东看西看。以前在苏州有个年轻人,活跃得两只手从来没有停止过,说话时就好像公园里打猴拳的,腿也会动,手也会动,还不是小动,是大动。还有的人到一个新地方,眼睛四面八方不停地看,看得旁边人都很难受。

有一年我家来了三个温州那一带的客人,当时因为形势关系,一般出家人都不穿出家衣服。他们走了以后,我女儿就跟我说,“这三个人中间有一个出家人。”我说“你怎么知道,是哪一个?”“坐在窗口底下的一个。其他两个人眼睛东看西看,这个人坐着眼睛往下看,一动也不动,我就知道他是出家人。”所以佛弟子不光是生活要有规则,连眼睛都要有规则,不能随便乱看。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92)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 2002.6.20)
 
修行人身口意三业都要合于戒,
偶犯亦应忏悔还净

提要:
 ·已得戒者应念念于戒中,偶犯亦应忏悔还净
 ·经常犯戒,忏悔也来不及,只好退到三恶道去了
 ·修行人身口意三业都要合于戒,出家人身不摇动,不背大包小包
 ·师父要教育好徒弟,要讲戒、讲威仪,勿 忙做佛事赚钞票
 ·说话也要讲规则,语言是最容易刺伤人的

已得戒者应念念于戒中,偶犯亦应忏悔还净

“已得戒者令其安住戒中”,已经得到戒了,就要持戒,使他能够“念念于戒中”,自己所受的戒,心里要念念不忘。“身口意三业均合于戒,偶犯要快快忏悔”,忏悔就是还净。不通过忏悔,你是不会清净的。也不是一忏悔就能清净,要非常至诚恳切地忏悔到清净为止。不是随随便便,念念《忏悔文》就行了,那样作用也不大,因为忏悔并不在嘴巴里,忏悔是在心里,你心里不恳切,嘴巴唸得响也不起作用。这是指偶然有犯。

经常犯戒,忏悔也来不及,
只好退到三恶道去了

假如经常犯,我看忏悔也来不及。忏悔要比犯戒麻烦得多,你还来得及搞啦?应该是:最好不要犯,偶然犯了赶快忏悔,仅仅是偶然呀。譬如一个学生考试偶然有所疏忽,那么差一点分数还不要紧,老师再给你补补课,把你水平补上去。假如这个学生,题目差不多都错光了,这个老师怎么样子帮忙也帮不上,成绩太差了也辅导不上去,只好留级或者退级。也就是说,犯戒实在太多了,忏悔也来不及,只好从人道这一级退到三恶道去了。

修行人身口意三业都要合于戒,
出家人身不摇动,不背大包小包

修行人要使“身口意三业都合于戒”,出家人走路身子不能摇,一摇就不庄严,威仪就不好,出家人走路要像一阵风那样。法师讲经时提到“有时候路上看见出家人,有的穿了拖鞋,有的身上脏得很,有的背了一只塑料袋,这条街走那条街,摇摇晃晃,很难使社会上的人看了起恭敬心。”出家人除了为大众采购伙食,何必去背大包小包?不太好看啊。打一个比方,军人穿了军装在路上走,手提着大包小包,瓶瓶罐罐,这个军人样子也不好看呀!军人讲究军容,有一粒扣子没有扣上,就犯错误。

师父要教育好徒弟,要讲戒、讲威仪,
勿忙做佛事赚钞票

我们佛弟子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住坐卧。我在一个地方看到,有的小和尚坐在沙发上,一只脚跷得高高的,好看吗?有一天我在上海,一出门口就看见个小和尚,走路像跳舞那样,样子就不好看,原来旁边有个女孩子。这些都是师父没有好好地管教,师父也不跟他们讲戒、讲威仪,可能也没时间讲吧,都很忙啊,并不是教育工作忙,是做佛事赚钞票忙。

说话也要讲规则,语言是最容易刺伤人的

口,什么环境讲什么话,什么时候讲什么话,对什么人讲什么话,也要有规则。譬如咱们要严肃也要活泼。你们女众部有时候周末开小型的联欢,大家高兴得哈哈笑,假如有人说:“严肃一点,开联欢会不能笑。”这话就不对了。如果开批评会,被批评的人还嬉皮笑脸,这也不对。还有,看见自己的同学也用不着太客气,比如同学外面回来,又是招待又是倒水,这有必要吗?如果来了个新同学,长途旅行很辛苦,就要说几句慰问话,照顾好。

很多人的讲话都不合适,说句笑话,你早上见面了,总是说“早上好”,你晚上见面,还说“早上好”,那像话吗?他家妈八十高龄,请你去吃饭,你总要说几句好话呀,“老太太福气好,你吃素、修行,所以有这样的身体。”你千万不能讲:“老太太风烛残年,身体保重噢,一切都容易无常。”还说,“这是傅老师说的。”(众笑)我又不叫你在这种场面上说这种话。很多人一说话人家就不高兴,所以说语言是最容易刺伤人的。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93)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 2002.6.20)
 
要多转法的念头,
要极力排除贪嗔痴的妄念

提要:
 ·要多转法的念头,要极力排除贪瞋痴的妄念
 ·学佛不要连跳三级,妄念不排除,就把修行架空了
 ·疮未好要撕膏药,风筝一高就掉下,爱看书却成了空架子
 ·成绩好不录取,各有一套没次第,高得实在太玄虚
 ·高的法要讲得低一些,数食不饱的人要具体实际一些

要多转法的念头,要极力排除贪瞋痴的妄念

意呢?所谓妄想指的就是贪瞋痴,包括无聊的念头:有些念头也不算好,也不算坏,乱七八糟,想了也没有意思,可是偏偏会想,说贪也不见得,说瞋也不见得,这就是痴。众生的妄想无非是贪瞋痴,应该怎么办?心里要多转法的念头。经文不懂,听善知识讲经就懂了,这些法义经常要在心里去转。所谓有规则的意,就是只允许自己去想有智慧有觉悟的话,极力排除贪瞋痴的妄念,所以这个意并不等于一个念头也没有。

学佛不要连跳三级,妄念不排除,
就把修行架空了

有人一学佛就连跳三级,马上摆出自己的这一套,意思人家懂的水平没他高。人家刚刚讲到妄念不好,要用法的念头去排除妄念,他马上插进去:最好妄想,法义都不要,要“无念”,他以为这个境界最高。如果你真的做到无念了,你肯定打瞌睡了。打瞌睡也不是无念,细的妄想还是有。蛮好的有步骤的法他不要,把中间步骤抽掉,来一个高高在上,结果把修行人都架空了。

疮未好要撕膏药,风筝一高就掉下,
爱看书却成了空架子

现在很多修行人都把修行架空了,低的不肯修,高的拿不着,只会两个嘴唇皮翻来翻去讲,很少有人真正脚踏实地修到一个妄念也不起。譬如说他看到医生治疮,贴了一张膏药,又看到,这个人疮好了,把膏药丢掉了。他懂了:最最好是把膏药丢掉,如果没有把膏药丢掉,不算你病好了。所以医生给他贴膏药,他马上把膏药给掀掉、丢掉,说“好了好了”,真的好了吗?

现在有点文化的人什么书都看,许多好高骛远空架子的书,他也看得很有兴趣。好比春天的时候很多小孩子放风筝,你看人家放得高,你一放就掉下来,这全靠手里的功夫啊!人家放得高是学来的,每次放就是经验的累积。哪有学也没有学,经验也没有,就想放得高,那不是空想吗?

成绩好不录取,各有一套没次第,
高得实在太玄虚

最近有一个佛门里的高等学府招生,进去的人要考试。有个上海人,从前在我这儿学过法,据说考第一。他们一了解,是跟傅老师学的,就不录取。我就很奇怪,既然成绩考得好,不录取啥意思?他说可能看到傅老师的学生太厉害,有点害怕,这是他说的。

最近那个佛门的高等学府,有人学了一半不要学了,跑到我们这儿来学,前几天又来了一个,我也奇怪,我说“你为什么不想学下去?”回答说“没有次第,请来的人各讲各的一套。”没有次第,就没有步骤。有人很喜欢我讲的法,其中一个道理,从头看到底,没有一篇是高深莫测玄虚的。

高的法要讲得低一些,
数食不饱的人要具体实际一些

高的法你修不起来,对你有啥用?那叫数食不饱。你既不懂,也没有修过,也没有到这种境界,你把高深莫测的话一直唸啊背啊,记在心里。比如你老是在背,“假假真真,真真假假“,那么问你:“到底是真还是假?”你也说不出来了。你一边走路一边念,“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即是如来”,脚步一停,想想我现在停了,不来也不去,我就是如来。这能算至高无上的境界吗?几乎是在浪费时间了。讲得那么高,为什么不肯低就一点,稍微讲得具体实际一点呢?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94)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 2002.6.20)
 
佛弟子应和合共住,
可不要仅挂六和牌,处处闹矛盾

提要:
 ·要以正法对治烦恼,要以正念对治妄念
 ·要以智慧融化烦恼,初修没水平,烦恼越压跳得越高
 ·佛弟子应和合共住,可不要仅挂六和牌,处处闹矛盾
 ·皈依三宝,深信因果,利他无我,有此三原则,才能组织僧团

要以正法对治烦恼,要以正念对治妄念

所以要以正法去对治烦恼妄念,要对治得了你必须要做得起来。要做得起来,你必须要把法吃深吃透,似懂非懂你怎么去做?我22岁进佛门,进的是上海佛教青年会。说是说青年会,大都是老头老太,青年归到少年部里去了。我有一天在路上遇到少年部里一个女青年,我说“现在法藏寺,应慈老法师讲法讲得很好,你去听吗?”她说“我是唸佛的。”我说“唸佛也应该听经啊。”“听了经回来脑子里全是法师的话,唸佛念不好了,尽打妄想。”

要以智慧融化烦恼,初修没水平,
烦恼越压跳得越高

可见当时的佛教已经变成了“只要一句”,现在这种做法更是普及。把如来说的法称为妄想,那不是错了吗?应该讲清楚:法师的法语不是妄念,是正念。你没有正念的智慧去融化烦恼,去把人心觉悟,光靠一句佛号止住妄念,那是压的办法。没有水平的人越压它越跳得高,越到后来妄念越是不容易止住。

《佛说阿弥陀经》并没有说从年轻开始一直到临终,几十年来天天只要一句,样样不要,而是说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那么其他时间你就应该学佛法、断烦恼,要学戒、学定、学慧。年纪轻轻就把正法法语说成妄念,至少也有点谤佛谤法的嫌疑吧。

佛弟子应和合共住,
可不要仅挂六和牌,处处闹矛盾

第三句,“和合共住~僧是和合团体”,僧人就是和合团体中的成员。每个僧人都讲究和合,大家在一起,形成一个团体,就称为和合团体。不能理解成这个团体要和合,跟我有啥关系?很多人口里说六和,自己却不做到,僧团搞好了他进来享受,享受了,他还不和,还有道理,“我就不和,你们管你们和就是了。”不联系自己,这个僧团怎么和得起来?所以形成末法时期到处闹矛盾,一派对一派。

据说有个居士林,楼下是群众吵,楼上是领导吵,但是讲都会讲的,牌子还挂一个“六和”。里边不懂佛法,法都不懂,怎么搞六和啦?挂块牌子有啥意思?所以六和的精神要落实到僧团里每一个人身上,否则是搞不好的。

皈依三宝,深信因果,利他无我,
有此三原则,才能组织僧团

“皈依三宝,深信因果,利他无我,有此三原则,才能组织僧团”。要达到和,关键在于要深信因果,利他无我。利他就是要在大众中培福,佛弟子能做利益别人的事情,那就容易和起来。

但男女众之间要保持距离,“男居士可与比丘共住,女居士须与男众庙别住”,男居士可以在男众寺院里共住,女居士在男众庙里应该别住,戒律上就是这样规定的。所以给你们女众部砌了一道围墙,砌了围墙算是另外一个地方。

女居士在男僧庙里挂单,有的师父很慈悲,也允许你挂单,但不能挂长,一般挂个三天五天就叫你走。男居士到比丘尼庙里去,也不能住长,一个人绝对不能住,要两三个人方才能够住。

我有一年在九华山到一个比丘尼庙里去,那个比丘尼没有出家前,咱们就认得的,所以她见我去很高兴。可是我只有一个人,到了下午我就要走了,她想把我留住,我说“我一个人怎么好住比丘尼庙呢?”她说:“你虽然是一个人,可是咱们这儿比丘尼好几个了,可以住的。”我胆子小,还是跑掉了。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95)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 2002.6.20)
 
犯戒行为不能学,比丘要庄严,
修行人只学如何断烦恼

提要:
 ·烦恼断尽,虽遇境而不起贪爱,不坏事相而坏外相
 ·“和尚尼姑合板凳”、“抱女人如抱枯树”、“酒肉穿肠过”,没水平的人
  都不能做
 ·前人斩猫、劈佛像,后人都不能学,学了就犯戒
 ·袈裟着地并非一丝不挂,是不庄严,比丘不庄严,还像什么样子
 ·修行人只学如何断烦恼,学罗汉挖耳,学老师驼背,口说“善哉,善哉!”
  岂不令人奇怪

烦恼断尽,虽遇境而不起贪爱,
不坏事相而坏外相

“已证阿罗汉者可以,但不坏事相,而坏外相”。阿罗汉贪瞋痴都断尽了,完全是清净心,那可以,因为他没有烦恼了当然也不会出现烦恼的事相。虽然他不坏事相,可是坏外相,外面人看起来就不太好看了,所以叫坏外相。

有的出家男众,经常到比丘尼庙里去,可能他跟某个比丘尼从前认得,或者是同乡,还经常送一点东西去给她吃,这个就不恰当。比丘尼可以到男僧庙里去,因为要行八敬法。比丘跑到比丘尼庙里去,除非真有事情。说句笑话,哥哥跟妹妹也不得太亲近啊,否则妈就要说话的。出家人更是要注意,男女要隔离。

“和尚尼姑合板凳”、“抱女人如抱枯树”、
“酒肉穿肠过”,没水平的人都不能做

从前有句话,“只要心清净,尼姑和尚合板凳”,话是不错,你有这个水平吗?从前有个人问一个老和尚,“你怎么抱女人?”老修行朝他笑笑:“我没有抱女人,我抱的是一棵枯树啦。”即使有这样水平,不坏事相,也坏外相,社会上的人也要说闲话。从前有水平的个别人这么做,但是一般人不能学,你没有这样水平也去做,那还不是疯子?

历史上济公被称为疯僧,如果你有他这个水平,你也去装疯好了。人家都看见他在吃鸟,他不承认,他嘴巴一张,一只鸟飞出去了,你有这个水平吗?说起来“酒肉穿肠过”,没这水平也别说这话。济公也不是真疯,他是假疯,为的是不给别人看出他本来面目,他是罗汉转胎的,你凡夫要证到罗汉还早咧。

前人斩猫、劈佛像,
后人都不能学,学了就犯戒

所以我们对历史上有成就的人表现出的很难使人理解的行为,千万不能学。譬如说禅宗的公案里有一个禅师竟然斩猫,把一只活的猫一斩两半,这个学不得。有位禅师劈木头佛像,这倒也罢了,因为在他眼里,看成是泥塑木雕。一个活生生的猫有生命的,为了表现你无所畏惧,不执著,至少猫死了这个因果你也难逃,不能否定因果的,所以后人学不得,后人学了就是犯戒的行为。

袈裟着地并非一丝不挂,是不庄严,
比丘不庄严,还像什么样子

古来许多境界高的话,只能作个启发,给你点拨一下,可不是真的叫你去学着做。听说从前有两个出名的禅师,两人辩来辩去,不相上下。临走了,男禅师告别,没走几步,女的禅师就说了一句话:“仁者,袈裟着地了。”就是说你的袈裟拖在地上了。男的禅师就马上回头去撩袈裟,她在里边一拍桌子:“好一个一丝不挂。”你口里说“一丝不挂”,我只要说一句,你心就挂住了。这是启发性的点一点呀,可不能学,你一学,你们的袈裟拖在地上就不能去撩了,撩了就有所牵挂了,那大家都让袈裟拖在地上,还像什么样子啊?

修行人只学如何断烦恼,学罗汉挖耳,学老师驼背,
口说“善哉,善哉!”岂不令人奇怪

我们对于有成就的人,哪怕是阿罗汉,我们凡夫不要学他的这种外面形象,应该学他怎么断掉烦恼,这对修行才有好处。学他的形象有什么意思?有人画的罗汉像,各种样子都有,所以艺术文学,修行人不要投入进去,这些跟修行断烦恼没有关系的。可是现在知识分子或者说出家的知识分子,就喜欢这一套。

我记得有一个画家画过一幅图,叫罗汉挖耳朵,这有学的必要吗?假如有个老修行,说说话要挤挤眼睛的,他又改不掉,你也跟他学啊?我这个老师驼背的,你也跟我学驼背?所以我们只是学修行的方法,来断除烦恼,用不着去装模作样。说句笑话,你们假如学电视里的老和尚,看见居士来了,你也装模作样,一合掌:“施主驾到,近来可好?善哉善哉。”人家看见你不是很奇怪?今天讲到这里。
 

[转载自-佛教菩提心网]

 


{返回 傅味琴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律海十门》开示
下一篇: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80~89)
 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10~19)
 定学开导(110~119)
 企业家禅定营--怎样才能使员工感觉工作、生活是快乐的?(答企业家问)(..
 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2005释迦佛圣诞开示)..
 得暖位,先要修好欢喜心
 文殊愿
 定学开导(40~49)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120~129)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0~19)
 法我习气,坚执难转(10~19)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修开示 受念处 一、比丘如何了知受?[栏目:禅修开示·性空法师]
 僧伽礼仪及塔像建造 第一章 僧像致敬 第三节 立敬仪式 一、敬佛塔法[栏目:僧伽礼仪及塔像建造]
 普贤菩萨行愿品(广超法师讲解)[栏目:普贤菩萨·讲记释义]
 恩师难忘(释达义)[栏目:妙湛老和尚纪念文集]
 了义炬·第四章 圆成二资粮的献曼达 四、结论[栏目:塔汤仁波切]
 印度佛教说一切有部与根本说一切有部关系小考(思和)[栏目:原始部派小乘大乘·佛教理论综合研究]
 养成修行的习惯[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一一一、佛咒的力量[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诵经 The Significance of Paritta Chanting[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百喻经 57 蹋长者口喻 Putting His Foot In the Elder’s Mouth[栏目:百喻经 The Hundred Parables Sutra]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