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入门 三十一·四摄法与四弘誓愿
 
{返回 佛教入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14

三十一·四摄法与四弘誓愿 

  梵语菩萨,华言"觉有情",即是觉悟的有情众生,因他能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自利,下化众生属利他,须修习四摄的法门及具四弘誓愿,同时内必须以四无量心为根本,才能表里合一。四无量心已述于前,现述四摄的法门,而四弘誓愿亦略述于后。

  一、布施摄:有财施、法施、无畏施。即在经济上、学识上、精神上帮助他人,叫做布施,你要摄化他人,必须自有方法。你将财力、学力、体力帮助他人,对方受了你的恩惠,对你自然发生好感,信仰你所说的话,听从你的指挥。就是不大合情理的话,他都会迁就,何况你说的是合情理的正法。人是感情的动物,帮助他人是最能联络感情的。有了感情,做事就顺利,举办义务教育,以及福利社会的慈善事业,都是属于布施摄众生的法子。发菩萨心学佛的人,于此不可不注意及之。

  二、爱语摄:就是用极和爱的话与人谈论,使人听之入神,引之入胜,和爱的话,可以包括三种:

  (一)慰喻语,要是有人生病或受到灾难,受到恐怖,绝不可幸灾乐祸,须要用慈爱和悦的颜色和话语去劝勉他,使他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虽然没有多大的力量帮忙他,但这温柔的言语,同情的态度,也可以使他感激你,和你发生好的感情。

  (二)庆悦语,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就是坏人也有好的地方。凡有好地方,我们都应该赞叹他、鼓励他、激发他,使之欢喜,即是助成他向好的地方发展。就是坏的人,也会因此走上好的途径。

  (三)胜益语,是使听了你的话,可以辗转增胜增益。如得少为足的人,你可以勉励他,使他再进一步地求胜。能布施的引之再持戒;学小乘的开导他再学大乘。这些话,都属于胜而益善的。有时不但以柔语劝勉,亦可以硬语呵责,使之感悟,励精图治,只要态度诚恳,都可以摄化他,使他能接受你好意的教导。

  三、利行摄:是自己做的事情,使人得到好处,便是有利于行。父母教养子女,注意子女的身心利益,自能获得子女的孝顺;老师教导学生,如处处为学生的利益著想,也必能得到学生的信仰;长官能顾到部下的利益,也会得到部下的拥戴;菩萨能随顺众生,为众生的利益做诸善事,自然也会得到众生的感荷,而来服从他的化导。

  从前欧洲有个特长于养野兽的人,整天与狮虎为伍,野兽也不害他。有人问他的缘故,为何不被狮虎所伤?他说:这有什么奇怪,你待它好,没有伤害它的意思,它自然也会服从你的指导,不会伤害你了。野蛮的兽群,亦可以感化服从,何况说是人类?所以菩萨要摄化众生,就不可不注意利行的工作。

  四、同事摄: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去共同做事,共同担任工作,共同生活,共同甘苦。譬如说:你没有过商人生活,你说的话商人未必都懂,都接受;你没有过农夫生活,你说的话,农夫也未必都懂,都信受。所以菩萨为了方便度人,示现与各阶层的人物共同生活,共同任事,潜移默化,得到成功。观音大士三十二应身,地藏大士和弥勒大士的化身千百亿,都是菩萨示现和众生同事的模样。

  这四个法子,实是摄受人、领导人的最根本最好的方法;就是世间人事,也不能违反这种原则。我们能以此来宏扬佛法,摄化众生,一定很容易见效。自己虽然修行佛法,或教化人,而说的话不能感动别人,不能使更多的人信受,原因何在呢?一定是自己没有学到这四种方法,或虽学而没有做得好。这是自己可以考验得出来的。

  又菩萨初发心时,必须缘四圣谛,发四弘誓愿,以广心量,以明趣向。第一、缘苦谛;对于六道有情,受无量苦,发"众生无边誓愿度"之愿。第二、缘集谛,对于无始以来,所积集的烦恼,发"烦恼无尽誓愿断"之愿。第三、缘道谛,对于修道途程中的种种法门,发法"门无量誓愿学"之愿。第四、缘灭谛,对于清净寂灭的涅槃极果,发"佛道无上誓愿成"之愿。凡是修菩萨道的,皆依此四弘誓愿,为自利利他的启导。
 


{返回 佛教入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入门 三十二·佛教基本教理
下一篇:佛教入门 三十·四无量心
 佛教入门 二·释尊八相示现
 佛教入门 二十六·实践八正道
 佛教入门 二十七·五蕴浅说
 佛教入门 一·释迦牟尼佛简史
 佛教入门 四十二·法相名词及佛教常识
 佛教入门 三十二·佛教基本教理
 佛教入门 三·佛陀的族姓简释
 佛教入门 十九·人天二乘和五戒十善
 佛教入门 七·卫塞节或佛陀日的意义
 佛教入门 十七·宇宙器界概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诞开示 Let Us Emulate the Buddha’s Indomitable Spiri..[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从〈点头顽石话生公〉谈道生法师之思想[栏目:悟殷法师]
 做你自己[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时观念起处,细察己过失[栏目:达真堪布]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集]
 学修问答(汇集八)[栏目:达真堪布]
 《菩提道次第摄颂》(略本)[栏目:菩提道次第专题·根本论述]
 我对佛教宗教师的一些建议[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自信教人信 担当向前行[栏目:慧净法师]
 不去计较、嗔恨就是安忍[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