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见乞不与戒第四
道源老法师 讲述
{返回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26

  见乞不与戒第四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见有乞者,不能多少随宜(句-口+亡,音丐)分与,空遣还者,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乞者〕:
  「乞者」有三解:一是乞食,即贫穷或伤、残、病、苦之人,无以自活而乞取食物、财物以活命,此类之人俗称为「乞丐」。二是乞法,根钝、愚痴、作恶忏悔之人,乞求佛法,请求开示法义或乞与经书、佛像以为读诵、供养。三是乞力,因感自力不足,请求随喜鼎助,帮以一臂之力,以解其困。
  凡有乞于我者,若是善事,都应以慈悲心助之、与之。但若是恶事相乞,则不得助、与,并应予以劝止。
  〔不能多少随宜(句-口+亡)分与〕:
  (句-口+亡)与「丐」,音相同,义亦相近,是请求帮助的意思。「分」就是将自己之所有,分给他人,「与」就是给与。凡有向我行乞之人,应多多少少随自身方便,随喜帮助、分送、给与行乞者,使其愿心得以满足,以解其困。
  〔空遣还〕:
  凡向我行乞,无论其乞食、乞财、乞法、乞力,其必有不能自解之困难,若自身却不多少随宜丐、分、与,而竟视而不顾,听而不闻,甚至以恶言、恶行相加,以手势、言词或其它表情予以遣还,使乞者求乞的心愿落空。
  【旨意】
  受戒之优婆塞、优婆夷,应以慈悲为第一,乞者多为贫、病、苦、无助之人,本宜自动予以拔苦与乐,方为正信佛子所应为。若乞而不与,空遣还去,是有违慈悲之心。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者,其所受罪恶如第一轻戒者然。

 


{返回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见四众尊长不承礼拜戒第五
下一篇: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不瞻病苦戒第三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不蓄三衣、钵、杖戒第十七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险难独行戒第十一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见四众毁戒心生憍慢戒第六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贰、释六重戒 酤酒戒第六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不持六斋戒第七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饮虫水戒第十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叁、释二十八轻戒 不供养父母师长戒第一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见四众尊长不承礼拜戒第五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非时非处行欲戒第二十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僧不听说法辄自作戒第二十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早起修法的良好习惯[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第三章 供养佛菩萨的法器 (华)[栏目:佛教的法器]
 圣赞智泉法师法语精选之一[栏目:智泉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一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七集]
 体悟无常、缘起的人,未必做到无我的境界,对吗?[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漫说《杂阿含》(卷十)~A 第256经~258经(无明经)[栏目:界定法师]
 言行合一说弘一(金星)[栏目:弘一法师思想研究]
 月灯·三摩地之本质·第七章 法忍行[栏目:创古仁波切]
 近佛知见之法[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教法之东来[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