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见四众毁戒心生憍慢戒第六
道源老法师 讲述
{返回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04

  见四众毁戒心生憍慢戒第六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毁所受戒,心生憍慢,言:「我胜彼,彼不如我。」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毁所受戒〕:
  四众所受戒法不同,比丘为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为五百戒。优婆塞、优婆夷同为六重二十八轻戒,这是「在家菩萨戒」法。出家菩萨则有四百戒,而杀、盗、淫、妄、酒的五戒,则是所有佛弟子的共同戒法。
  四众所受的戒法至为绵密,而且都是日常生活行为上的琐事,一不小心,就可能犯戒了而不自知。因此,四众犯戒的机会,严格观察是很频繁的。
  〔心生憍慢〕:
  持戒多少,即得戒果多少,这是戒法上明文规定了的。持戒与犯戒都自我承当,与他人无重大关系。故对犯了戒的四众,除应发慈悲心,代为惋惜外,不可生憍慢心,以为「他不如我」、「我胜于他」。若如此,就犯戒了。
  「憍慢」是烦恼,是五上分结之一。自高凌物而不能容物,故易招致烦恼。俱舍论四说:「慢对他心举,憍由染自法,心高无所顾。」故「憍慢」是大结、是大染,必须去除。大集经二十说:「摧憍慢山,拔生死树。」由此可见「憍慢」被视为与「生死」同等,必须摧破的二件大事。
  【旨意】
  佛说因果,自作自受,持戒者得戒果;犯戒者得罪果。故见四众犯戒,应自警惕,或以慈悲心相待。若生憍慢心,即失戒法。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然。

 


{返回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不持六斋戒第七
下一篇: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见四众尊长不承礼拜戒第五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结文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犯国制戒第二十二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贰、释六重戒 结文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蓄猫狸戒第十五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行路见病舍去戒第二十八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贰、释六重戒 说四众过戒第五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见四众尊长不承礼拜戒第五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不持六斋戒第七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残食施四众戒第十四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受僧用物戒第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梦中梦因果问答 59 什么业力让我父亲被自己的雇员枪杀?往生后去...[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勇士——灵动如水,游舞人生[栏目:格桑扎西仁波切]
 因地立名,普度群萌(魏磊)[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念药师佛转化业命[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十二届:在开营式上的讲话(营员代表 杨松林)[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轮王七政宝[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观音心咒之功德[栏目:索达吉堪布]
 恒清法师访谈录[栏目:恒清法师]
 佛学问答类编 (心性第十)[栏目:李炳南居士]
 法尊法师与普化寺[栏目:温金玉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