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僧食不公分戒第二十六
道源老法师 讲述
{返回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84

  僧食不公分戒第二十六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僧中付食,若偏为师,选择美好,过分与者,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僧中付食〕:
  所谓「僧中」是指有众多位比丘、比丘尼聚食之处,若单独一位,则不称「僧中」。「付食」就是供养饮、食或分配饮、食与在坐的比丘、比丘尼。
  〔若偏为师〕:
  「师」是指自己的皈依师、得戒师、羯摩、教授,开堂,引礼等师,或自己向所钦敬之师。「偏师」就是偏于上述诸师,对其他诸师恭敬之心有所疏失,此种心态有违佛陀平等精神。
  〔选择美好〕:
  「选择」就是于付食之时,分别某种食物为精、为美、为大、为多,以之付与自己偏爱之诸师。此种分别心,但是自己的障道因缘。若被付食之师,因而起贡高、我慢、贪得之心,则为障他因缘,自、他均所不利。
  「美好」者,「美」是指色美、味美、质美而言。美色障于眼。美味障于舌。美质障于四大五阴,使人易生贪毒。「好」是指色好、味好、质好,与「美」同义。
  「食」为保此身命延续,以闻听佛法,修学佛道,非为贪图口福之好,亦非延年益寿,故佛认食为药 对食之精、麤、味、质,不着味想、美想。故付食时,不需「选择美好」而有偏心。
  〔过分与者〕:
  「过分与」者有二种意义,一是超过公平分配食物质量,使亲者较多,疏者较少,二是因师之体质、病苦、食量不需太多食物,而强分与过多食物,使其难以处理,若将之食尽,则有伤健康;若令残存,则有损功德。所以「过分与」对自、他均损而无利。
  付食之时,既无斗秤衡量,自难公平,但付食之人,以目测即可,或以被付食之师示意为度,不可勉强。最要紧的是,付食之时,不作人、我想、亲疏想,则分别心不起,付食自然公平,而无「过分与」之虞。
  【旨意】
  付食诸师,若心生「偏」,则成自、他障道因缘,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然。


 


{返回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养蚕戒第二十七
下一篇: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在五众前行戒第二十五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贰、释六重戒 盗戒第二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僧食不公分戒第二十六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贰、释六重戒 邪淫戒第四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为财打人戒第十三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行路见病舍去戒第二十八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得新食不先供三宝戒第二十三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险难独行戒第十一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见四众尊长不承礼拜戒第五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见乞不与戒第四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受僧用物戒第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七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修身进德嘉言录选[栏目:佛教手机短信]
 略述净土信愿行 五、净业三福融圣道 了他即自享佛果[栏目:大安法师]
 会用钱的智慧[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法师说做人要中观,乐观难道不是更好吗?[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净空法师嘉言录(三) 九 谈习讲方式[栏目:净空法师·嘉言录]
 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一章•概论 第四节•几位伟人的母亲[栏目: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北朝佛教[栏目:佛教史略]
 《六祖坛经》的智慧真言(慧昭法师)[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五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