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心理学─唯识三字经释论 目次 一、自叙
 
{返回 唯识三字经释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236

佛教心理学
上惠下敏和尚讲于 2000年6月暑修会

目次

唯识三字经释论
一、自叙
二、唯识三字经
(一)心王(颂1~9)
(二)心所(颂10~23)
(三)识分(颂24~29)
(四)识变(颂30~33)
(五)四缘(颂34~37)
(六)三量(颂38~41)
(七)三境(颂42~49)
(八)三自性(颂50~52)
(九)三无性(颂53~57)
(十)所依经论(颂58~67)
(十一)西竺创宗(颂68~71)
(十二)震旦传承(颂72~81)
(十三)结劝修学(颂82~85)
三、唯识三字经释论
(一)心王(颂1~9)
(二)心所(颂10~23)
(三)识分(颂24~29)
(四)识变(颂30~33)
(五)四缘(颂34~37)
(六)三量(颂38~41)
(七)三境(颂42~49)
(八)三自性(颂50~52)
(九)三无性(颂53~57)
(十)所依经论(颂58~67)
(十一)西竺创宗(颂68~71)
(十二)震旦传承(颂72~81)
(十三)结劝修学(颂82~85)
四、唯识三字经讲录
(一)释作书之缘
(二)解唯识字义
(三)言唯识之学
(四)随释藏识
(五)前六识及第七第八识
(六)心所
(七)识之四分
(八)四缘
(九)三量
(十)三境
(十一)三自性
(十二)三无性
(十三)经论
(十四)历史及结论



佛教心理学─唯识三字经释论
唐大圆先生著
释惠敏讲于 2000年6月暑修会

一、自叙

昔世尊说经,多分是颂;弟子结集,欲明颂意,更作长行。至菩萨造论,如世亲有唯识三十颂及二十颂,或自造释论,或后人造,后人造者每不解颂主意,论即难定。又或依自识变,见与颂异,颂释意别,饮水分河。如明吹万老人作佛教三字经,意在启蒙,本既未善,后人作解,臭味尤别。余今以佛学之高妙在唯识,不可不有善巧方便,开示童蒙,因仿例作三字经一书。以经唯佛说,颂通菩萨,又经多是颂,匡谬正俗,当名三字颂。颂既即经,应自论释,以免他解纷歧,故颂后付论,顺经论式,亦不失俗,益夫俗教。孔子犹言:吾从众,无可无不可;或有教无类。至唯识之学,峻极无上,深言自利尚易,若浅言利他,欲有教无类,与无可无不可则难,是唯从众,名善方便矣。吾偶思墨子有经上下,复自作说;韩非内外储,亦别说经。彼皆俗士而乃有此,况吾学佛行菩萨道,不能不从众而随顺众生,故此藉三字经颂唯识,不可以已。吾又尝俯仰今古,慨然发愿曰:将使唯识之学行于此世,成为常识,则此三字经之颂,盖其权舆矣!

按金刚经云:「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法不能定说者,以对机不同故。对机亦有时处等种种差别,则此颂之释,亦可随读者讲者不同,而有无量方便。昔人说尧典二字至十万言,俗书随自犹尔。至佛法之方便利他,则繁不厌杂,各有其用。以是义故,今虽自释,仍俟海内外大善知识,见仁见智,随缘讲说,更成释论;或修改本颂,令臻完善,趾予望之矣。大圆释竟复记。


{返回 唯识三字经释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唯识三字经释论 二、唯识三字经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唯识三字经释论 二、唯识三字经
 唯识三字经释论 四、唯识三字经讲录(十二)三无性
 佛教心理学─唯识三字经释论 目次 一、自叙
 唯识三字经释论 四、唯识三字经讲录(十一)三自性
 唯识三字经释论 四、唯识三字经讲录(十)三境
 唯识三字经释论 四、唯识三字经讲录(十四)历史及结论
 唯识三字经释论 四、唯识三字经讲录(八)四缘
 唯识三字经释论 四、唯识三字经讲录(六)心所
 唯识三字经释论 四、唯识三字经讲录(五)前六识及第七第八识
 唯识三字经释论 四、唯识三字经讲录(一)释作书之缘(二)解唯识字义(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古今中外重走玄奘路大事记[栏目:玄奘研究]
 一点心光[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福德日记8月11日-认识烟供法[栏目:福德日记]
 月灯·不可思议之功德·第二十章 因陀罗幡幢王佛[栏目:创古仁波切]
 07-044大慈无量波罗蜜[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Then why do people sometimes practise such things ..[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石揆禅师之“痴绝”(甸甸)[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观法不净,勿须对立,但须努力[栏目:法藏法师]
 什么是戒相?[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相应175-184经 再一个暴流等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