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八卷
 
{返回 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569
第八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八面,看最后一段。最惧因地不真,道眼昏暗,或为世味所牵,或为邪师伪法所误,袈裟下失却人身。此予所以俯仰时流,而寤寐永叹也。

蕅益大师说,我们修行最怕两件事,还不怕你修行的行力不够,怕的是第一个、因地不真,你出了家以后没有真正地思惟轮转之苦而发起出离心乃至于菩提心,那么你只是为了世间的名闻利养而修行。发心不正,这个是最害怕的第一件事。第二个、道眼昏暗。我们发心出家修行以后,也没有如实地依止善知识学习经论,只是两个腿一盘、两个眼睛一闭,就开始修行了。什么因缘能够成佛作祖、什么因缘堕坑落堑,你完全不知道,你心里面在那边自己打妄想。这个也是最害怕的,邪知、没有正知正见的引导,盲修瞎练。这个是修行最可怕的两件事。

既然因地不真、道眼昏暗,就会发生两件的状况:第一个、或为世味所牵,世间的五欲的快乐所牵引,我修到最后就放弃了修行;或者——或为邪师伪法所误,为邪师邪见所耽误。结果呢,袈裟下失却人身­——你披上了袈裟,本来是这个是解脱衣、要成就解脱的圣道,结果你因为因地不真、道眼昏暗,结果为世味所牵、为邪师伪法所误,反而堕落到三恶道去了。这个是蕅益大师俯仰时流,俯是往下观察,仰是往上观察,就是观察现在的流弊,而感到寤寐永叹,寤就是觉醒的时候,寐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不管白天、不管晚上,我对这种当时的流弊——因地不真、道眼昏暗——这个修行的两大流弊,感到感叹、感到感叹。

我们能够来到三宝地,能够出家修行,这件事情是不容易的因缘,多少在过去生当中可以说是已承供养无量诸佛,植种德本,有一些善根、福德、资粮。由于这一个薄弱的善根、福德、因缘的支持,我们今生不管是在家、不管是出家,多数在顺境中捱过。捱过了以后呢,我们会产生一个错误的认知,以为我今生短暂的这样的一个经验就是生命的真相,原来生命是快乐的,原来生命是可以向这样一个地方安住下来,是一个皈依处,使令我们没有真实地发起出离心,没有出离心那谈不上菩提心。所以说呢,这个地方蕅益大师的金刚眼,他指出应该要以远大的慧眼旷观无始轮回,你应该在思考生命的时候要从你现前的身心世界超越出来,看到你过去在流转当中所受的痛苦,也看到你假设你不离开轮回你未来所将要面临的三恶道的痛苦,这个时候“此生,果从何来,死后当至何趣”,对三界当中生起真实的怖畏心、生起出离心。

出离心的生起它不是一种情绪的,哎呀……突然间你遇到了逆境、挫折,你发起出离心,其实那个是没有力量的。因为你这种情绪的因缘,会因为逆境而发出离心,一时的逆境,你也会因为一时的顺境而贪求娑婆世界。所以,这个出离心的如实的生起,是你很心平气和地、很寂静当中去旷观生死轮回,经过祖师和佛陀的法语,很冷静地去看到生命的真相,而这当中你真实地了解到“已作地狱业,云何安稳住”,生死当中的确是一个不安全感、不安稳感,你真实地要出离三界。是透过智慧的观察,不是一时的冲动,一时冲动那个不能持久的。所以这个地方的四圣谛、知苦,如实地了知三界的痛苦,这是一个关键,这个是发菩提心的一个方便。换句话说,菩提心它是这样——我们先观察你自身的痛苦,你自己在流转当中的痛苦,然后发起菩提心。然后再观察,一切的有情他也在三界里面流转,而这些都曾经是我的母亲,所以我自己要离开这个三界火宅,我也有一份的责任帮助一切有情离开三界火宅。所以,当我们苦谛的观察的所缘境是面对自身的苦,那叫出离心;而这个把自身的苦扩充到一切有情在流转当中的痛苦,而生起一个使命感,要度化他们的使命感,这个就叫作菩提心。所以,不管出离心、菩提心,都是依苦谛而建立起来的,都是依苦谛建立起来的。诸佛以苦为师,三世诸佛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的关键点是因为观察苦谛而引生的。所以这个地方,蕅益大师特别提出这样一个观念出来。这段论文大家有没有问题?

好,我们看下一段,看第三篇。请合掌。

(三)研真穷妄名之为学。盖能深造自得,则左右逢其源。故愈博而愈约,否则愈博愈无头绪,去道亦愈远矣!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由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所以三登九上,百城烟水,不惮其劳,念念了当大事,岂肯著相计名,寻行数墨,附叶攀枝,以徒资口耳哉。末世不然,名为欲续如来慧命,撑如来法门,而不知痛为生死,唯积学问,广见闻,冀可登座挥而已。嗟嗟!不与菩提大心相应,云代佛扬化,吾不信也。不与为生死心相应,云大菩提心,尤不信也。胜负情见不忘,仅成阿修罗法界;名利眷属意念不忘,仅成三途魔罗种子;随其所见所闻而起法执,不能舍弃名言习气,不达如来说法旨趣,不知种种四悉因缘,仅成凡外戏论窠窟。学问益多,害心益甚;学人益盛,正法益衰,吾所以每一念及,未尝不梦寐痛哭者也。[C1] 

好,我们把它分成三段来说明。第一段是说明我们修行的一个重点:研真穷妄名之为学。盖能深造自得,则左右逢其源。那么我们修学佛法当中有一个重点,就是“研真穷妄”,这是整个修学佛法的根本。这个“研”就是追求,追求什么呢?追求真如佛性。“穷”就是穷尽,停止的意思,停止什么呢?停止我们的无明妄想。换句话说,整个修行,我们讲“法法消归自性”,不管你持戒也好,学教、修止观乃至于做执事、修福,所有的资粮都应该要会归到现前一念心性,就是在一念心性当中做两件事:第一个、研真,对于佛性的追求,第二个、穷妄,对于妄想的调伏。你所有的解行二门要往这两个地方会归,这是个根本。“盖能深造自得,则左右逢其源。”如果你能够从一念心性当中去研真穷妄,“深造自得”,深入地去修学,那么你就能够左右逢源。根本能够抓得住,那么你在整个修学当中能够处处圆融无碍。华严宗的祖师贤首大师(当然华严宗所修的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等于是一心法界,一念的清净心变现一个重重无尽的法界),贤首国师他晚年的时候,在他的传记上说,说他晚年的时候他读《四书》废寝忘食。我们一般人看《四书》,那是“五乘格之,仅属人天”,那个克己复礼的功夫就是人天而已。但是贤首国师他能够从研真穷妄当中处处地往心性会的时候,那这个就是一个圆顿法门,圆人受法,无法不圆。就是说,我们刚开始能够把这个重点抓住,那么你学习一切法都是佛法。从这个现前一念心性当中去研真穷妄,到最后你自然左右逢源。你能够抓住这个根本,那么一切法都可以从这个地方去融通的。故愈博而愈约,否则愈博愈无头绪,去道亦愈远矣。我们能够掌握这个心性的修持的功夫,你经论看得越多,你这个修行越能够有一个会归处。你看《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虽然无量无边的法门,但是呢没关系,“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每一个方便法门都是一个明确的指归,要你干什么呢?就是要你研真穷妄,当然,由不同的角度切入。假设你不掌握这样一个根本的修行内涵,“愈博愈无头绪,去道亦愈远矣”。你看,唯识对法相起执着,中观对空起执着,你会觉得佛法是种种的矛盾,去道亦愈远。

这个地方倒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智者大师讲观心法门,他这个“教观”,智者大师讲这个“教”讲得非常的广泛详细,五时八教。他讲完五时八教以后,他强调观心,观察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就是你把这广泛的五时八教的内涵要会归到一念心性。如果我们刚开始学习佛法,不能从心性上去研真穷妄,你只是在做学术研究,你在佛法当中学久了以后,你很容易退失你的信心,很容易退失信心。就是这个佛法它是两个方向,第一个是向内安住,另一个是向外攀缘。如果你一开始就没有把方向弄正确,修学佛法只是在名相上分别,跟人家争高下,你会发现佛法里面很多矛盾;那么如果你能够一开始就能够往心地上去会,你会发觉佛法有无量无边的方便,这个是两个不同的方向。所以蕅益大师他老的慈悲啊,就告诉你:什么叫作“学”?他明确地指出学的方向、学习佛法的方向——“研真穷妄名之为学”,这是一个根本。这是讲到修行的一个根本、一个重点。

这第二段呢把古代的修行人跟现代的修行人做了比较。先看古代的修行人: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由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古代的人发心出家以后,他立定志向要好好地参学,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志向呢?这当中跟他的发心有关,因为他有三件的觉悟,第一个、痛念生死事大,他如实地观察到三恶道的痛苦,这件事情是大事情,观察生死的过患。生死事大,讲到生死的过患,其实在佛法当中它强调是生,生的过患。我们一般人害怕死亡,佛法是认为死亡是不可以避免的,死亡也不可怕,它只是一个正常的、自然的现象。但是佛法很害怕生,很害怕受生。我看《尊者阿加曼传》,尊者阿加曼他有一个晚上在大树下打坐,一念的相应慧,证得阿罗汉果。证阿罗汉果以后,诸天赞叹:世界上又出现了一个佛陀的圣弟子,降很多的曼陀罗花。那么那个时候,尊者阿加曼描述他的心情:第一个,他掉下眼泪。这个阿罗汉为什么掉眼泪呢?他说,他看到他无量劫的生死的痛苦,他今生这一个刹那结束了,他非常地感动。因为他看到了他每一次的轮回当中、每一次的受生、每一次的生命的开始到结束都累积很多的痛苦,每一次的受生都很多痛苦。那么对于“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的无量劫的生死的痛苦今生终于结束了,内心当中一种感叹,一种感恩的心情。第二个,他说,对佛陀真实地感恩。佛陀说的四圣谛是如此地真实,是真实地可以证到的。他说他愿意从现在开始尽未来际不断地顶礼佛陀。所以说呢,生死事大,关键在这个生。因为我们在三界里面,每一次的受生,就夹杂着老病死、各式各样的痛苦在里面,生是过患。生死事大,是对治我们对来世安乐的期待。第二个、无常迅速,这个是对治我们对今生安乐的贪求。今生是暂时的因缘,很快就过去了。我们不应该为过去的福报所障碍,因为今生的福报一下子就过去,我们马上要面对来生。应该有一个远见——无常迅速。第三、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这个是告诉我们要精进。这个是这样子啊,如果我们只是看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我们会理解到流转是痛苦的。但是呢我们会有一个懈怠的心,说反正离开流转也不急着今生,来生也可以做,再来生也可以做,就会有一个因循怠惰的心情。但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换句话说呢,我们不把握今生,你在流转当中你迟早还是要把这个生死解决,迟早,没有一个人能够帮助我们解脱生死。换句话说,调伏烦恼、修学圣道是很困难,但是你迟早要做的,你今生不做、来生要做,来生不做、以后要做,而你拖得越久,这个过程当中,你每一次的流转只有增加痛苦、增加堕落的因缘、增加更多的变数。那么既然这件事情是你自己迟早要做的,是不可以取代的,那么你倒不如就今生做个了断。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你真正能够把握的不是来生,是今生。来生是一个不可知的变数。所以,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就是说,当你真正觉悟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的时候,你应该要知道,这个生死的事情是今生要解决的,不能期待来生。那么这三个点是都有关系的。

那么有这样一个觉悟以后呢,所以三登九上,百城烟水,不惮其劳,念念了当大事。所以古人他们愿意参访善知识。“三登九上”,这个“三登九上”是讲雪峰禅师,雪峰禅师刚开始他不明白佛法的内涵,他三登投子山,投东西的投,三登投子山去参访大同禅师,“九上”是九上洞山去参访洞山良介禅师;“百城烟水”是讲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经过一百一十一个城镇的烟水,这些人家。那么他们为什么能够经过这样的辛劳呢?因为“念念了当大事”,认为这件事情是大事情。无量劫当中旷劫魇魔,无量劫当中好不容易得到人身,好不容易遇到佛法的住世,在无量当中出现一分的光明,这件事情要把握。所以,岂肯著相计名,寻行数墨,附叶攀枝,以徒资口耳哉。他们怎么愿意去只是做一些名相的分别、做一些附叶攀枝的事情,只是把佛法当作口耳、当学术研究、当作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论的话题而已。换句话说,古人他能够体验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所以他掌握了一个修行的方向,就是要研真穷妄,他掌握这个方向了。那么怎么研真、怎么穷妄,这个就是他们所要参访的目标。

末世不然,名为欲续如来慧命,撑如来法门,而不知痛为生死,唯积学问,广见闻,冀可登座挥而已。末法时代的人啊,他就不是这样的情况。他不能够掌握了脱生死、研真穷妄的这样一个目标,表面上他是延续如来慧命,表面上是撑持如来的法门,“而不知痛为生死”,不能真正在心地上的研真穷妄下功夫,只是在表面上的“积学问,广见闻,冀可登座挥塵而已”。这个“塵”是一个大鹿,就是一个大蹠的鹿,把这个大蹠的鹿的尾巴剪下来做成一个拂尘,古时候讲经、唱《炉香赞》,他就是用拂尘,譬喻能够佛法的力量能够涤除我们心中的污垢。

这段的意思就是说,古代的修行人的修行方向是向内的,他自己是向心地法门上去研真穷妄,现代修行人的弊端啊,他向外,向外去发展,发展他的事业,不知痛为生死。这两个就有不同的方向,也就有不同的果报。

那么蕅益大师就做出了感叹:嗟嗟,不与菩提大心相应,云代佛扬化,吾不信也。不与为生死心相应,云大菩提心,尤不信也。我们如果不能够跟菩提心相应,不是真正地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那么你说你是“代佛弘法,吾不信也”。弘法的事业它不是一个轻松的事业,它跟我们在平常在佛堂里面自己拜佛、打坐那种寂静的相貌是不同,那有很多的干扰。很多的干扰,你能够很坚定地做下去,这当中只有两种情况:第一个、你真正发菩提心了,你真正看到有情的流转痛苦,你有一份的使命感要帮助他们,这是一种情况;第二个、你为了名利心,你为了增长你的名闻利养,你做这件事情。除了这两种情况以外,没有第三种情况,没有第三种情况。你不是发菩提心,就是为了名利心,你才可能做弘法的事业,没有第三种情况。所以,你不是发菩提心,你就是为了名利心,为名利心你迟早是败坏佛法,因为你那个方向是错的,跟佛法研真穷妄的宗旨相违背。“不与为生死心相应,云大菩提心,尤不信也”,这个地方很重要,蕅益大师讲,这个菩提心是建立在出离心的基础。所以《广论》上也一再强调,你自己不能够体验流转的苦,你不可能帮助一切有情去解脱流转的痛苦,你不帮助有情解脱流转的痛苦,那你就是跟他攀缘感情,你对他没什么帮助。所以,没有生死心,你不可能有菩提心,这是两个重点。

胜负情见不忘,仅成阿修罗法界;名利眷属意念不忘,仅成三途魔罗种子;随其所见所闻而起法执,不能舍弃名言习气,不达如来说法旨趣,不知种种四悉因缘,仅成凡外戏论窠窟。

胜负情见不忘——如果我们今天修行,你一开始出家就去做一些弘法的事业,也没有能够去思惟流转的痛苦、没有一个方向、你也没有经过善知识的指导修我空观,完全是过去在家的那些老毛病、那些老的思考模式做佛教事业,你这个胜负情见不可能消灭掉,那个人我的对待。你看到别人有功德啊,你一定会有嫉妒心,甚至于会障碍别人。因为你在修习善法的当中出现了一个“我”在里面,你在这个自我当中而发动了善业,那么当这个“我”看到了别人比你更好的时候,你心中就会有痛苦的感受。所以,我们刚开始能够往心性上会啊,历事练心。菩萨道的本质不在于外境的成败。你行菩萨道,你只是在实践你心中的理想,实践你的菩提心而已。所以,如果你一开始的方向是弄正确了,是研真穷妄为诉求,你内心当中会有一个看法,就是——成事不必在我,随喜一切功德。有人做就可以了,我看到别人做,我随喜赞叹。因为,你能够调伏自我,你在修善业的时候你能够随喜一切的功德:“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我对于五乘的功德,对于慈济的修人天善业、对于修二乘的善法乃至于佛菩萨的功德,所有功德皆随喜。所以说这个地方啊这个关键点,你是不是一开始守住一个根本的关键——研真穷妄。否则,你就是一种斗争的心情:你拜两百拜,我拜三百拜,强过你。那么你在拜佛当中是以自我,这个自我是一个无明,无明缘行行缘识,那刚好是一个流转相,增长你的无明。所以这个地方关键点就是一个——刚开始没有抓住研真穷妄的宗旨。这个讲嗔心。

第二个讲贪心:名利眷属意念不忘,仅成三途魔罗种子。我们没有去真实地发菩提心、发出离心,名利眷属的意念不忘,修习的善业最后在三恶道里面得果报,在三恶道里面得到一些暂时的可乐果报,这是一些杂染的果报。

随其所见所闻而起法执,不能舍弃名言习气,不达如来说法旨趣,不知种种四悉因缘,仅成凡外戏论窠窟。前面的“胜负情见不忘”是嗔心,“名利眷属不忘”是贪心,这个地方是讲痴。那么我们不能够会归到一念心性,在法上起执着,相宗的说中观的偏空,中观的说相宗的着有,不能舍弃名言习气,不能明白佛陀说法的旨趣——一切的法门是以明心为要、一切的行门以净心为要,不能掌握四悉檀的善巧,只是成为戏论窠窟,佛法落入戏论的窠窟。窠是一个洞,树上的鸟巢叫窠;窟呢,是地上的洞穴。表示说我们落入到窠窟当中呢,我们就不能够自在,被法义所障碍,生起法执,不能够融汇贯通。

学问益多,害心益甚,学人益盛,正法益衰。吾所以每一念及,未尝不梦寐痛哭者也。我们没有真实地发起出离心、菩提心啊,那么学问只有增长自己的烦恼,贪嗔的烦恼。这种人越多,那对佛法是负面的。因为他烦恼没有调伏,他一路地修习资粮,善业福报越大,福报的力量又配合他烦恼的势力,那对佛教的伤害是不得了。所以,“每一念及,未尝不梦寐痛哭者也”,乃至于在睡觉当中都感到痛苦,佛法的衰。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就是——研真穷妄名之为学。你一开始出家就掌握这个宗旨。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在心地上调伏妄想,在心地上去追求佛性。以这样的根本宗旨来自利,以这个根本宗旨来利他,这才是成就菩提心的一个方向。

我们看最后的总结。请合掌。丙三、结示

吾今为诸昆仲彻底说破,若真为生死持戒,持戒亦必悟道;真为生死听经,听经亦必悟道;真为生死参禅,参禅亦必悟道;真为生死营福,营福亦必悟道。专修一法亦悟道,互相助成亦悟道,以因地真正故也。若想做律师受戒,想做法师听经,想做宗师参禅,想有权势营福,则受戒、听经、参禅、营福,必皆堕三恶趣。故智者大师云:“为利名发菩提心,是三途因。”毫厘有差,天地悬隔,错认定盘星,醍醐成毒药。

好,我们看这个脉络,我们分成三段。

吾今为诸昆仲彻底说破。昆是兄长,仲是其次,就是弟弟。兄弟指的是同参道友。蕅益大师他很真诚地为同参道友说破整个修行的真相,就是有些人为什么他成佛作祖、有些人他堕坑落堑,他的真正原因在哪里。以下讲出它的原因。

我们真为生死持戒,持戒亦必悟道;为了生死听经,听经也悟道;为了生死参禅、营福,都悟道;你专修一个法门也悟道,互相助成也悟道。为什么呢?“因地真正故也。”你一开始的发心就是为了圣道相应,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如果我们一开始是向外,是心向外求,就是为了要做律师而受戒、为了做法师而听经、为了做宗师而参禅、想有权势而营福,这受戒、听经、参禅、营福都能够堕落三恶道。这个地方,当然,受戒、听经、参禅、营福这个都没错,它都是一个善业的资粮,它是一个福报力。但是关键点是,你想做律师,你一开始就不是研真穷妄,你是想做律师、想做法师、想做宗师、想有权势而来做这件事情,这是关键点。所以,以下引证,智者大师云:“为利名发菩提心,是三途因。”为了利名而发起菩提心,那这个是三途的因地。

最后总结:毫厘有差,天地悬隔,错认定盘星,醍醐成毒药。你在因地的时候有点差,到了果报的时候那是天差地别,一个成佛作祖,一个堕坑落堑。“错认定盘星,醍醐成毒药”,定盘星是大海当中一个判定方向的仪器。我们修行当中如果方向弄错了,一开始没有在心地上的研真穷妄下功夫,只是向外去攀缘,想做律师、法师、宗师、权师,那么所有的醍醐,持戒、听经、参禅、营福都是醍醐,结果变成毒药。

关于这一点我们看附表,附表七——释“定盘星”。我们从两方面,第一个约平时,第二个约临终。

平时来说,我们刚开始的菩提心要如理作意。你刚开始出家一定是要如实地观察苦谛而发起菩提心。你可以立一个菩提本愿,比如说我刚开始出家,我立一个:持戒为本,净土为归,住持正法,续佛慧命,持戒念佛,研究教理,自己研究教理,一方面弘扬正法。那么依愿导行,你这个愿力就引导你去修行,那这样子的修行呢又加强你的愿力,由这个愿力更加坚强,然后再引导行。我们修行人没有愿力啊,没有愿力的支持会有两个情况:第一个,你也会主动积极地修行,但是你贪求名利,因为你没有目标;第二个,你就悠悠泛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你虽然也不造恶业,但是你可也不修善。所以说呢,有愿力的引导会让我们正确地引导我们的持戒、学教、参禅、修福,在这个修行当中又加强愿力。

那么平常的如是的辗转,到临终的时候就会有一个相貌出现,我们看第二:《普贤行愿品》云:“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我们临命终最后一刹那的时候,我们的诸根败坏。我们如果贪求色身的人啊,这个时候会死亡,我们的恩爱眷属也舍离,一切的威势,大和尚、方丈和尚、大法师、律师,这些威势都退失了,对我们都没有帮助了,辅相、大臣、宫城内外、种种的珍宝伏藏,一切都不相随,我们在有为法中的经营都不能够相随。这个时候在我们内心当中,我们真实的菩提本愿现前,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们看这个表,我们临命终的时候,假设没有愿力的人,那就随业流转,善业可能到人天果报,恶业到三恶道果报。那么如果我们平常就有愿力的支持,就能够从这个愿力在临命终的时候发现出来,往生极乐世界。当然,这个临终的愿力是平时栽培起来的。

所以我们再回到本文上来说,“错认定盘星,醍醐成毒药”,如果我们的方向没有正确地掌握,那么醍醐成毒药。这个醍醐成毒药,印光大师讲一个譬喻说,水是能够滋养色身,牛喝水、水变成牛奶,蛇吃水、水变成毒液,这个地方有差别。我们发心不正确,所有的资粮变成毒药;发心正确,所有的资粮变成一个成佛的资粮。这个是说明因地发心的重要性。

好,我们讲到这个地方。

 


 [C1]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四
法语四

示予正





{返回 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九卷
下一篇:《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七卷
 《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二十三卷
 摄大乘论讲记 第七卷
 《净土十疑论》导读 第三卷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二卷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二八卷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二二卷
 摄大乘论讲记 第十九卷
 精进·逆境最怕你下定决心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二六卷
 净土法门的特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弥陀佛何能以一身一时普遍接引十方念佛众生?[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不跟随众生颠倒[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The Taste of Freedom[栏目:Bodhi Bhikkhu]
 中道·和合论--论人、城市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文剑钢)[栏目:佛教与环保]
 成佛之道讲义 第三章、五乘共法[栏目:开仁法师]
 《弘明集》所反映的佛教观念[栏目:宋立道教授]
 学佛者的苦闷[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人神相处之道 恒顺众生之心[栏目:达真堪布]
 漫说《中阿含》(卷八)~B2 《侍者经》续[栏目:界定法师]
 应如何明自他相换义?[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