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天
之前我们讲到以如意树为喻赞叹菩提心的功德。“一切余善不久如芭蕉,一次生果凋谢不再生。”善法若无菩提心摄持,善业很快就会干涸;若在菩提心摄持下,所做善法虽然微小,善业却没有穷尽,会辗转地增长。《三主要道》里也讲,如果没有菩提心摄持,我们所作的一切善法均不会成为成佛之因;只有在菩提心摄持下,所作善业能成就我们未来的佛果。
如作极恶难容诸重罪 须依有力勇者脱诸怖
若于谁人归投即蒙救 诸谨畏者于彼何不归
这段颂文是以勇士来比喻菩提心。倘若在道路上有一位勇士可以依傍,遇到强盗之类也自然也不会害怕。“如作极恶难容诸重罪”,往昔造作的五无间罪、谤法等极大重罪,一旦果报成熟,我们是无法忍受的。想要脱离这种重罪果报,就好像行路时需要勇士护持一般,需要一颗菩提心。通过生起菩提心的力量,可以帮我们彻底脱离这些恶业的怖畏,亦即“若于谁人归投即蒙赦,诸谨畏者于彼何不归?”
菩提妙心犹如劫尽火 刹那能焚诸罪尽无余
此颂是以劫末之火来比喻菩提心。劫末的火一旦燃烧起来,初禅天以下的世界都将会被焚尽。而菩提心便如劫火般,能刹那间将诸多罪业,如刚才所讲之五无间罪等焚烧无余。
是故发心功德量无边 慈氏依怙广为善财说
此处是《华严经》中广赞菩提心的功德。经中,弥勒菩萨对善财童子详细地讲说了发菩提心的无量无边功德。前面说过,菩提心的比喻分为六个方面,第五个喻如劫火,第六个是慈氏菩萨对善财童子的开示,都在《华严经》中,这里便不再列举了。经中另有许多比喻来赞叹菩提心的功德,如说菩提心是一切善法的种子,能增长一切众生的善业;又如能滋养万物的田地;由于万事万物都依大地而生长,又说菩提心如大地一般;财宝天王能斩断一切贫穷,故而菩提心又如财宝天王;又如父亲一般;又如摩尼宝王能成就你一切的希愿;又如如意宝瓶能让人心想事成;又如利剑一般,能遮除一切的烦恼敌;又像盔甲一般,把非理的意念悉皆破除……《华严经》中有很多很多的比喻来赞叹菩提心的功德。
我们刚才讲的比喻里,有说菩提心为一切佛法种子。佛陀的功德,需要福德与智慧两方面来成就。其中佛的色身——报身与化身最主要的因即是世俗菩提心,这是不共的因。倘若没有种子,就算具足肥沃的土壤与上等的肥料亦无法生出稻谷。同样,若无菩提心,再广大的智慧也无法成就佛陀的圆满色身。
为什么又说菩提心像田地?我们在田里播种下什么,便能生长什么。依菩提心为根基,菩萨从进入资粮道开始,一切功德均要倚菩提心来生发、增长,乃至成佛。而就算小乘的声闻、缘觉所修的三十七道品以及其它各种各样的功德均是靠听闻佛法而成——佛法源于佛陀,而佛陀则是因菩提心生出。故而一切众生善法增长的机缘均依靠田地一般的菩提心而生成。
如上文所说,一切佛法、善法均是依菩提心这个根本而出生。我们一定要知道它的果并不是那么重要,关键的是它的因。经典里也说,我们不用去礼拜圆满的月亮,它并不重要;而增长过程中的月牙比十五的满月还要重要。这便是说最开始的因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佛陀具足圆满的功德,这个功德最根本生长的地方正是大地一样的菩提心。世间万事万物均依附于大地而生长,同样菩提心也像大地一样,众生一切的安乐一定是建立在利他的菩提心上面。如果内心充满着贪欲、嗔心及诸多烦恼的话,就不可能得到平和与快乐。一切众生赖以获得安乐的根本基础正是大地一般的菩提心。
另,我们又说菩提心像财宝天王,是因为他能令一切有情远离贫穷。菩提心亦能如此,令众生远离贫乏获得安乐。维持生存的吃喝我们自己可以得到,而对于快乐,我们是贫乏的;对于善法,我们也是贫乏的。而菩提心可以让我们在安乐上富足,不会在安乐上匮乏,就像财宝天王一样。
为什么菩提心又像父亲一样?菩萨之所以被称为菩萨,就是因为他的菩提心,并不在于他是否证悟了空性。空性的智慧又称为大般若佛母,母亲可以生出各种各样的孩子,然而世间人判定孩子的种族、姓氏均是随其父,如父亲是藏族孩子也是藏族,父亲的姓氏孩子亦要继承。因而对于智慧而言,空性是共同的因,不共的因就是菩提心。以父亲作喻意义何在?正是说明菩提心是“菩萨”最根本安立的地方。像声闻、缘觉的圣者也证得空性,却因为缺乏菩提心的缘故,不能被称作菩萨。
像如意宝又怎样理解呢?如意宝现在没有,然而在贤劫即圆满劫人的福德非常强大时,是有如意宝的。倘若将其供奉起来祈祷,自己一切的希愿它都能成办。如如意宝王一般,菩提心也能成就你一切的利益、安乐。
又说菩提心像如意宝瓶。宝瓶也能满足人的一切愿望。就菩萨而言,因为他有菩提心的缘故,也如如意宝瓶一般。即使我们损害他,他反倒会无边地利益我们,满足我们一切的希愿。在《本生记》里也有说过,即使是要对方头目脑髓,这样无理的要求他也能够满足。
菩提心又像短剑。锋锐的短剑可以消灭敌人,菩提心正如短剑般能击败一切烦恼。我们为什么有那么多外在的敌人?就是因我们内在的烦恼没有调伏,如果内在烦恼被调伏,外在敌人也就随之消失。释迦牟尼佛成道时,有众多魔军前来扰乱,然而凭着佛祖慈悲的力量,那些利箭化作花朵抛向他。表面看,外界似乎有许多对不起我们的人,那其实只是内在的烦恼作祟罢了。一旦内在的烦恼被调伏,外敌也就自然消失。
菩提心又像是能防护一切非理作意的盔甲。非理作意,就是各种各样的烦恼、我执、我爱执等。有了盔甲,便能抵御外在的一切伤害。同样,有了菩提心的话,无论我们遇到顺缘也好逆缘也好,都能把我执、我爱执这样的烦恼压制下去,不令其起来,自然会欢喜地面对各类境界,不去产生烦恼的情绪。
还有以利剑、斧头与兵器来赞叹菩提心。能斩断烦恼的头颅,如利剑一样;能斩断烦恼之树,像斧头一样。一般世人总住于贪嗔中,对自己生起贪心,对其他人生起嗔心,也就是心不平等。诸佛菩萨有菩提心,能平等对待有情,贪嗔也就自然不会产生。在善心力量的加持下,外在的伤害自然就熄灭了。佛陀在世时,有很多人想要伤害佛,有的气势汹汹拿着兵器冲到佛陀跟前,可临到面前自然就举不起兵器,滑落到地上。这是因为佛陀完全对他人充满了大悲的菩提心,因此外在的攻击完全伤害不到他。
通过赞叹菩提心的利益,最关键的就是让我们发起一种好乐的心。无论是自己想得到安乐,还是想利益别人,或想成就各种各样的功德,都需要这颗菩提心。大家要反复去认真思维,并在菩提心上努力用功,否则我们美好的愿望都难以实现。如是反复思维菩提心的功德,尽自己所能去修行。
刚才讲到暇满人身这样难得,修习善法的意乐心要生起又非常困难,只有在佛陀慈悲、智慧的加持下,普通的凡夫才非常短暂地生起一点善心。如此善业不仅数量极少,力量亦非常微弱;而相应的恶业却数量庞大、力量甚巨。为此,我们若想忏悔往昔的恶业,一般的善业便很难与它抗衡,只有菩提心才有力量摧破它。当然,要完全生起清净的、毫无造作的菩提心,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至少应发起这样的心念:尽己全力,哪怕在生起一点造作的菩提心上也要去努力和用心。
经典上讲“定业难转”,如五无间罪般的极恶业倘若没有经过四力忏悔的话,即会成为定业,而定业一定会感果。尽管定业难转,但若依四力的方式去忏悔,是可以净化掉的。在很多经典里也说,如依四力忏悔,即使定业也可以转变。善心的利益,我们自身也能感受到。如果一个人心地善良,会得到大家的赞叹。乃至于动物,倘若我们以善良的心去待它,它也会有感应,会很亲切的对你。我们与人为善,他人亦会与我们为善。由此知道菩提心是最伟大的善心,因此用这么多的比喻一再赞叹菩提心的功德利益。
我们想要生起各种功德,必须有菩提心作摄持。诸佛菩萨往昔同我们一样,无始以来流转于轮回中,如今他们已然成就,我们却仍是凡夫众生,原因在哪里?正是因为诸佛菩萨在过去认识到菩提心的利益,并开始在这方面去修行,因此积聚了无量无边的功德。而我们连世出世间的一点功德都没有具足,正是因为没有在菩提心上去修持。利益他人是一切功德之根本,贪爱自身是一切过患之根本。而菩提心正好可以实行自他相换,将我爱执这个祸患的根源彻底破除。生起菩提心后,未来一切的功德都能自然生长。特别是作为修行人,内心一定要在菩提心上精进用功,令自己在菩提心上生出一定觉受。我们之前讲过,如果心性善良,一切功德都会生长起来,因此要培养善心。善心生出后,我们身心各类疾病乃至外在的伤害均会慢慢减少。如今我们一切的违缘均是由恶业所感,有了殊胜的善心力量便会无时无刻地积累福德,如此我们身心的疾病灾障及各类内外违缘便会自然消失。
总摄而言菩提心 应知有二种差别
谓即发起菩提愿 及与趣入菩提行
这里即讲菩提心的差别。菩提心有不同的分类差别:从资粮道到佛陀果位,共二十二种比喻来形容,如大地、纯金等说明菩提心差别;或按登地前后来区分。此处简单地依菩提心的体性分为两种:即愿、行菩提心。大乘发心的性相,即是为利益他人而求正等菩提。
“总摄而言菩提心,应知有二种差别。”种种分类法下的菩提心差别,总得来说也就这两种。为利益众生而发起菩提心,这是“愿菩提心”,此时行者生活中尚无菩萨的行持,并未切实地实践利生事业,仅是一种愿望而已。“及与趣入菩提行”,一旦趣入菩提心,则是行菩提心,一定会践行利生之事业。至于“愿菩提心”都为哪些阶段所摄含呢?说法不一。一般说法是,发起愿菩提心便安立为入大乘资粮道,而从资粮道菩萨到七地菩萨之间,既有愿菩提心,也有行菩提心;八地以上便完全是行菩提心的摄持,也就是说愿菩提心完全融入行菩提心之中。
另有一种说法,便是“甘蔗味的菩提心”,又称“蔗皮菩提心”,即我们常说的“造作的菩提心”。这也是菩提心的一种,但还不属于“愿菩提心”的范畴,亦不属资粮道,属于世俗菩提心下面的一层,也就是说有点菩提心的味道。愿菩提心是一定已经进入资粮道菩萨之上,八地菩萨之下。“蔗皮菩提心”,见到这个名词我们便知其含义,即是像甘蔗味。依此比喻的造作菩提心属于哪个阶段呢?当我们在修七重因果教授时,在“增上心”后边真正生起菩提心中间的那个阶段,如甘蔗味一般有点菩提心的味道,但不是完全清净的菩提心,便是属于这个阶段。
这里解释的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是不同的。愿菩提心,是无菩萨戒摄持的愿心;而行菩提心则是受菩萨戒后的心。菩提心的差别,随不同大德的注释有各各不同的定义,如果细心的话,我们可以对此展开仔细地学习一下。但总的来说,菩提心分为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