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七月廿五日
今学此论、应知四义:
一者,不惊不怖不畏。惊者,谓诸外道,闻说般若,如箭穿心。怖者,谓佛弟子先于学修觉有所获,味著其事,闻说般若,一切皆扫除,因是生怖。故机不响应,不许说般若。畏者,学般若非易事,要于不可说之法中,寻出路径。文相甚广,六百卷大经,念一次亦非容易。义理精微,法相浩繁,或畏难,或畏多,或畏繁。或以为今生不能学,且待来生。或认为虽学不能记忆,生死关头无有把握。或以般若与普通教理不同,因而生疑生谤。或以为习惯执我执常执实,令去其执,深感不便。佛之知见,趣入不易,故多生畏。
二者,不骄不慢。虚妄分别实执,为入理之障,去之则于佛法易入。故学般若,较学其它尤为捷近。但有人才说无四相,我相更甚。因般若理细,欲加阐明,不得不与他宗比较。不比较难生信心,比较则易生骄慢。自己本无真修实证,不过借用佛法之显微镜望远镜,比他人所见稍胜,便自恃轻他,必出魔障。此是学般若难过之关头。故诸上师谆谆教诫,勿起我慢。应时时警惕,严守秘密。弘宣要待时机,不可随便显露,密法亦从此出也。
三者,将护他宗。自宗即大般若宗,亦即佛法正宗。护他宗者,不使他宗人忧恼,引生争论,或损害他宗。一切法门,皆是佛法般若,不过未收入此书。凡夫执宗派为最深之我所执,伤其宗派即伤其我所,故易起争。然正理不能曲说,为阐明自宗,即不能不以绳墨弹。故应观机方便善巧,不能轻易说般若也。
四者,敬重自宗。应恭敬,应细学。或以为宗派是门户之见,应当弃舍。佛法广大,若无路线,则腹行无方,不能定出修行计划。若愿自宗兴盛,破坏他宗,不择手段,于佛法中反造五无间业。爱自宗,不是打倒他宗。弘扬自宗心要,不可从有罪行为上去作。每一宗派,皆从创始者真修实践勤苦所创。自宗要努力自修,方能光扬。自各于般若经如法学修,勿徒于佛法中树怨敌也。
【狮子贤义疏】:
大觉佛佛子个个顶礼
今于般若波罗密,彼中文品所作者,一切庄严成就师,众解释者恭敬礼。
贪利有情成大贪,圣者无著救怙主,不败尊前亲听闻,本论指导造广说。
天亲根支行义等,以自胜解立主要,是处内识之所知,正真依于净解脱。
圣者陇补之派流,受持清净解脱行,此中应作不知见,住中慧行教相外。
如是以下解脱类,住信心地知识等,本论究竟未寻求,随自思见作广论。
【清凉记】:
皈依颂者,狮子贤论师造疏之前,皈依经及诸造释论者也。初一颂总皈敬,次一颂皈敬无著,次一颂天亲,次一颂陇补流派(陇补义多不翻),次一颂解脱类。现证庄严论自弥勒传无著后,印土释家以千记,译为藏文者有三十余种。作者虽多,狮子贤归纳为四类,举其代表者,即概其余也。“今于般若波罗密,彼中文品所作者”,文品、谓经论及疏释之文相。大般若经汉译十六分,印度有三种广中略,最广者五百卷,次十余万颂,皆未传来。最略者心经,未收入十六会。汉译前六分,即是二个广中略。自初分至第五分,次第收小。第六分总摄前诸分之义,文相略不同。第七曼殊师利分多说法空。第八那伽室利分多说缘起。第九能断金刚明行法。其序分“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云云,为余分所无。那伽室利分亦从文殊菩萨托钵起。此有密意。舍利弗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言食即摄一切资生所需。托钵者显净命,谓般若成就要依别解脱戒为先。制戒依三世业报智,唯佛一人方能制戒,由证般若故。般若与别解脱,理事必须合修。义疏多发明此义,其意深厚。第十理趣分,初明大、法、业、三昧耶、四曼茶,后说大乐曼茶那组织修法。大藏中解释经论甚多,唯修法失传。西藏则修胜乐、密集、威德三尊,极为通行,著述甚多。或说密法是婆罗门教,未看理趣分之过也。理趣分明陀罗尼门总持道理。后六分明六波罗密,破小立大。法无大小,惟是一乘。小大只是先后次第之分。人有大小,见地小,心量小,在佛法中只将顺自己的一分取持,即是小乘人。摄修之法,四阿含摄归六念,大乘摄归六度,皆应日日六次修。
学般若经及本论之法,当依论通经,依经释论。解般若之论,主要为现证庄严论及中观论。现证庄严论主要明法相次第,俗谛边事,在各各法相上指示无生,与大经合。中观论多明法空,真谛边事,遮止俗谛,令悟无生,了经密意。即不了义与了义。学中观不依现证庄严论,中观不能得,以不依法性不能证自性故。二者合学方有门路。论之与经,同而不同。由论指示,于经能趣入,论中未尽之义,又当于经中求之。学此论须再再听闻。三大寺以为常课,日日辩论。义理即熟,如理思维摄持,随法作观久修,修十法行。(普贤礼敬等十法行,或书写读诵等十法行,或本论所说一切种智之十法,皆所应修。)读现证庄严论义疏,随行之经为大般若第三、四、五分。至少须自备一种,以便对照。
“文品”有经之文品及论之文品。经之文品难分,以随机问答而起,不立文字,弟子随闻记持,故不易寻出线索,安立次第。不似其它方广经,其安立品名,多依人事时地等,以经义难明故。又前后文多参互重出。如说发菩提心、空义教授等,皆多次多处说,而每次义非重复,对看各有不共意义。惟初学无导引,则不能辨识方向。无著因此求见弥勒菩萨,听学此颂。弥勒菩萨是般若会上人,故能总摄经义,显示其次第组织,将佛一代时教归纳于镜(三智)、行(四加行)、果(法身)、八法七十义。且明其名诠次第,修行难易第。经文散说,论起整理系统之作用,非于经文另有增益也。中观论解法空理。二者皆为入般若之门。依此读经,法相、法性、渐能了解,阅藏亦有线索,如人有目,则能明见一切也。
“一切庄严成就师,众解释者恭敬礼。”本论名庄严,以为经之庄严。主要皈敬弥勒。后之弘扬疏释学修者,皆兼礼也。诸疏之中,狮子贤论师义疏,文特简老,一字两字,亦成一句,前人亦多不学,以难解故。宗大师三十余岁时作释,名金鬘论,二函,若译为汉文,约有百卷,抉择法相亦兼明修行。五十余岁时,又作释名心庄严论,多明修行。三大寺学修抉择,皆依金鬘论。二大扎仓复各有解释,又较易解。于每一法相义理,二大扎仓各作不同解释。如有情是否尽成佛,弥勒是否已成佛等,各作异解。理以辨而愈明,以后遇人问难,即能无畏。辩论最后之决定,以金鬘论、及心庄严论为准。此外藏人注疏,有千种以上,悉不许到拉萨流通。在拉萨流通,非经三大寺辩论决定不可,防杂冗也。此颂总皈敬造论作释修行成就者。“众解释者”,即包含未成就者、有无证悟、修证深浅,解释圆满与否,皆是好心,皆是般若会上人,故总皆敬礼也。
次一颂,赞无著及同于无著一派之造释者。“贪利有情成大贪”,贪是烦恼,贪利他即是大悲,大悲即是菩提心体,为诸圣所欢喜。故《真实名经》云“大供养者大贪欲”,以大悲为无上供养也。成就超出世间无漏功德,称为圣者。以极大出离心,依八正道精进断烦恼,亦称圣者。无著菩萨为南洲庄严,于造本论之前,已造《瑜伽师地论》及慈氏五论等释。悲心荷担圣教,佛所授记。加持大,可为依止师,故称“怙主”。“不败”者不退义,即是圣者。弥勒位居补处,故称不退。八地虽称不退,仍有小退。如阿罗汉病缘多仍有退,惟刹那即恢复。不退补处,十八不共法等毫不减色也。弥勒即已成佛,何故在兜率天,不来南洲?要待众生机熟,方来南洲示现成佛故。无著到兜率天,亲承弥勒,由成就神变力故。宗大师抉择,得神变必须修行,待自发现,须到何时?无著菩萨修密集金刚成就也。此第三句示本论渊源有自。佛三转*轮度五比丘,以后四十九年说法,开示修行始终次第,令堪能士夫知取舍方便。南洲弘扬力大者,厥惟无著。廿年修定,亲见弥勒,作本论为指导,令后人依之进入甚深般若。最要者,有慈氏五论,无著皆有解。二辩二庄严,皆解大般若者所应知。经庄严论惟是颂文,摄《瑜伽师地论》之菩萨地。此外有《宝性论》,藏文名《无上相续论》,无上即指三宝,此论明如来藏自性三宝。学《现证庄严论》必依余四部。学余四部,应以《现证庄严论》为主。宗喀巴大师说,无著师所释《辩中边论》及《辩法及法性论》,俱是唯识见,许二现(内心、外境、见分、相分)真实成就及三性道理。《经庄严论》,广说大小乘体道果建立,显大乘殊胜,法空义未广说。《宝性论》亦二现之见,唯许大乘法性自在,与三乘五性之说不同。亦未说了不了义真见。《现证庄严论》抉择空性,显示三乘次第人手,于广中略般若悉作显明指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