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310.问曰:声闻、辟支佛法,是小乘,菩萨是大乘,云何言二乘智断,即是菩萨无生法忍?
 
{返回 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18

310.问曰:声闻、辟支佛法,是小乘,菩萨是大乘,云何言二乘智断,即是菩萨无生法忍?

答曰:所缘同,如、法性、实际亦同,利钝智慧为异。又有无量功德,及大悲心守护故胜。余种种说,是赞般若波罗蜜,行般若波罗蜜人,有上、中、下。下者闻般若波罗蜜,直信听受,不问中义;中者既闻已,问义而不能行;上者闻解能行。下者虽得人身,闻般若疑悔难悟,根钝福薄故。中者得人身,闻般若,一心信乐,能知义趣;从一日至四、五日,心能坚固,过是以往,不能信乐;或欲闻、或不欲闻,以其宿世虽解义,不能行,根钝福薄故。上者得人身,闻般若,心即深解,信乐不舍,常随法师。上二种菩萨,不能得上地故,当堕二乘,不为般若所守护故。为更明了是事故,佛于后品用譬喻。如大海水中船破,若得所依则能渡,不得所依则不能渡。

 

【大正藏】第25册{大智度论卷七十一}页555上

 


{返回 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311.问曰:佛无量阿僧祇劫来,习微妙法,所谓十八不共法,乃至无碍解脱,诸甚深业,何以但说苦、集、灭、道?
下一篇:309.问曰:四念处法,皆应观无常、苦、空、无我,何以故身观不净,受观是苦,心观无常,法观无我?
 214.问曰:十方空,何以名为大空?
 240.问曰:若入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即复是常,云何得离常颠倒?..
 397.问曰:佛何以故先放身光?
 94.问曰:行何方便,得禅波罗蜜?
 111.问曰:阿罗汉、辟支佛亦能到彼岸,何以不名波罗蜜?
 221.问曰:若一切法如是者,即是虚空,何以复以虚空为喻?
 法相卷第一 1.云何名比丘?
 223.问曰:诸法现有来,去可见,云何言不动相,无来无去?
 280.问曰:菩萨何以故不作是念:我以如意神通,飞到十方,供养恭敬恒河..
 344.问曰:若初发心回向时无菩提心者,何所回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八十四大成就者传 十二、咕噜香底巴传[栏目:八十四大成就者]
 The True Nature of Things[栏目:Handbook for Mankind]
 准提威神辨凶宅[栏目:准提咒感应记]
 《净治明相》导论[栏目:谈锡永居士]
 微笑是最好的分享方式[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十二章 中国佛教的真理观 第一节 印度佛教真理观概述[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Gratitude to Parents[栏目:Ajahn Sumedho]
 知过改过无过[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六祖的“三无”和“二三昧”[栏目:明海法师]
 改命法之一[栏目:仁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