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四、住持三宝的重大责任
 
{返回 任杰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33

第四、住持三宝的重大责任

住持三宝,是佛般涅槃后的佛法僧三宝。如佛像、三藏经典和贤圣僧宝尚住于世间,佛法僧宝继续在世弘传利益众生,故称住持三宝。

一、住持佛宝

以佛像为宝。历代所造的木质、泥塑、石刻、绘画,以及金银铜等各种佛像,及佛舍利遗形,都称为住持佛宝。如现在一些佛教寺庙中所供奉的三世佛,三方佛、三身佛、五佛、七佛以及千佛等佛像和一些石窟佛像,作为三宝弟子都应当尊重恭敬礼拜供养。如圣龙树菩萨的《亲友书》云:“随工巧拙木造等,智者应供善逝像。”是说对佛像应当恭敬礼拜供养,得诸佛加持,以培养自他信心,增长善根,获无量福慧功德。

佛陀虽然灭度,但佛陀的法身事业尽生死际尚在利益众生,佛陀的庄严妙相尚在人间为诸众生所恭敬尊重供养。如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时,优填王思念佛陀,用旃檀木造佛形像,佛从忉利天方下宝阶,旃檀像起立,礼敬迎接,世尊摩顶而对像言,未来住持广作佛事。又如《观佛三昧海经》卷七云:“时像合掌叉手为佛作礼,尔时世尊亦复长跪合掌向像时,虚空中百千化佛亦皆合掌长跪向像。尔时世尊而语像言,汝于来世大作佛事,我灭度后,我诸弟子以付嘱汝。空中化佛异口同音,咸作是言,若有众生于佛灭后造立形象,幡花众香持用供养,是人来世得念佛清净三昧,若有众生知佛下时种种相貌,系念思惟必自得见。佛告阿难,佛灭度后,佛诸弟子知佛如来下忉利天及见佛像,除却千劫极重恶业,如是观者名为正观”。这是佛在世时的第一尊佛像,佛已印可嘱累此像为未来住持广作佛事、利益众生。如《华严经》中演说十种佛,其中即有“住持佛”之称号。

佛灭度后,此旃檀像在古印度广受众生供养,如《大唐西域记》卷五云:“城内故宫中,有大精舍,高六十余尺,有刻檀佛像,上悬石盖,优陀衍那王(优填王)之所作也。”“初如来成正觉已,上升天宫为母说法三月不还,其王思慕,愿图形象,乃请尊者莫特伽罗子以神通力接工人上天宫,亲观妙相,雕刻旃檀,如来自天宫还也,刻檀之像起迎世尊,世尊慰曰:教化劳邪,开导末世,实此为冀。”上《记》卷十二云:“战地东行三十余里,至妣摩城,有雕檀立佛像,高二丈余,甚多灵应,时放光明,……闻之土俗曰:此像者昔佛在世,憍赏弥国,邬陀衍那王所作也。”

佛还为优填王说《造立形象福报经》(汉代和东晋时已译汉),又为诸王说《造像功德经》(唐代已译汉),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前,舍利子请问佛,佛升天为母说法人间众生思念圣容,如何造像量度,佛对舍利子说《造象量度经》,由此舍利子著《造像量度论》广传于世,后人造佛形象,皆依此《造像量度论》为准则。所以佛灭度后,古印度造立佛像甚为普遍,极为精美庄严。据《造像量度经》序(清乾隆时由藏译汉)云:“我佛中年之时,中天竺国瓶沙王,为遗远友,乞得世尊画容,为伥像之始。时工被佛神光射眼,眩目不能注视,乃请世尊令坐河岸,而谨取水中影像为式,描得圣容,因被微波,由作曲弯长相,故称谓:水丝衣佛。今你波罗国(尼泊尔)所出佛像,其摹似乎。”可见,在古印度诸国王造立像,都是依佛在世时,亲睹妙相,而雕塑绘画圣容,量度尺寸极其精确。

佛教自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从古印度来华贤圣大德,多携来佛像,特别是玄奘法师请回佛像百十余尊。所以自汉唐以来中国汉地造像,一般都合符量度,如敦煌石窟、龙门石窟等古代雕刻绘画,都极其精美庄严。

到了宋代、辽代造像就改变了圣容,如辽刻《契丹藏》扉页,及四川宝顶山宋刻佛像,将佛顶肉髻,移至顶门。

到了元代,“元世祖混一海宇之初,你波罗国(尼泊尔)匠人阿尼哥,善为西域梵像。”“以工巧称,而其门人刘正奉,以塑艺驰名天下,因特设梵像提举司,专董绘画佛像,及土木刻削之工,故其艺绝于古今。”(见《造像量度经》工布查布序。)当时造像要经鉴定合格乃能供于寺庙。所以现见元明代所造佛像,尺度不差,极其庄严。

清乾隆年间虽译出《造像量度经》,但未能弘传推广,塑画佛像已违元明尺度,将佛顶髻移至顶门,胸前刻一“卐”字,并是左旋。凡左旋者皆属外道,如西藏笨教。此“卐”字出自《华严经》,据《大周录》所记,是为武则天定为“万卐”字,以表万德庄严之义,在佛胸间不能外现。而在西藏一般用于法座,以表吉祥。

自清代改佛圣容,直到文化革命后,佛教寺庙恢复,所塑造的佛像,一般都出于泥水匠之手,擅改佛像,使人见之非常痛心。还有一些庄严古寺,塑一些土地王母等牛鬼蛇神,破坏了一座庄严古刹,失去了住持三宝的重大意义,其原因是对佛信心淡薄,没有辨别能力,塑工又无信仰,以讹传讹,导致乱造佛像,破坏了佛宝的形象。

佛教寺庙是住持三宝的圣地,寺庙修得庄严美观,佛像塑的合符量度,僧团如法如律,三宝即在人间。

二、住持法宝:

(一)序分

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弟子们在佛陀涅槃后将其结集成三藏经文,传译制目,刻版流通。使后世众生依之读诵修学,讲说弘传,令诸众生依法依律修行,积极培养善根,获得人天安乐之增上生和解脱涅槃之究竟胜,使法种不断,皆是住持法宝所摄。

佛教法藏在印度历史上有过三次结集的事实。如佛涅槃后,大迦叶尊者为审定佛语,令佛法久住,使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而不散失,令后世弟子有法可依,依法和合修行而证圣果,即召集五百阿罗汉第一次结集三藏,录成文字。如《三藏传》卷三云:“阿难升座诵经,诸众随口而录,录讫。”“三月安居中集三藏讫,书之贝叶,广遍流通”。此与西藏所说“笔之于书”相同。其后又有七百阿罗汉结集和一千阿罗汉结集法藏,还有菩萨结集大乘法藏的事实,以及大小乘贤圣众广作论著以解经律论义。

佛教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译到中国,历经一千余载的翻译。

在这一千余年的中间,除翻译外,还有许多先贤大德搜集、抄写、整理、校刊,编目者就有四十余家。佛教经籍的缕梓镌刻,最早始于北齐的磨岩石刻,逐步发展成隋代碑刻至明代末年的房山石经。自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在四川成都雕刻大藏经始,后经辽代、金代至近代刻印大藏经,总有十余次,才保存了现在的五千余卷经藉,这是无数先贤大德为正法久住,不惜身命,为法忘躯,才令这些经籍能流传至今。还有不少经籍未曾传译过来,已经传译的经籍有译无本者,约有千余卷(见《开元录》)。从中可以了知住持法宝,来之不易,是故应当尊重佛说的一切教法,及贤圣大德所作的论著,令其保存流传,久住世间,广利众生,以报佛恩。

僧人住持法宝,应当了知佛经的意义。佛经称为契经,一,契合时处,即叙说何时何处为何人所说;二,契合相性,即叙说世俗和胜义谛的相性;三,契合法,即叙说蕴处界等法数法相;四,契合义,即叙述深密义理。佛经或佛语,要具三义,一,佛陀亲口所说;二、佛加持菩萨等说,如《般若心经》佛入定加持观世音菩萨说;《华严经》佛只说了两品,其余各品都是佛加持菩萨所说;三,佛开许说,如《法集经》是佛教敕舍利子说,有些天龙八部在佛前发愿护持正法,利益众生,所说的咒语或愿文,都是佛语,收编在经藏中。但加持说或开许弟子说,必须需在佛前,经佛认可才算为经。《大智度论》中说“经通五人说”,有人误解此义,以为任何人说的都是“经”,这是大错。所以没有经佛认可,没有在佛前说,或佛灭度后,所出现的“经”,都是伪经。经目中弟子们作的佛传等,也有译作经者,但《开元释教录》都编入“西土东土贤圣集传”类,可见古德对经目审定的重视。

佛灭度后,小乘藏经过三次集结,集经的涵义,是通过集体审定佛语,非佛语者均不能入于经中。佛教自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翻译传播日盛,难免会有伪经出世,自释道安法师的《综理众经目录》一卷出世,就摘出伪经二十六部三十卷,法师非常悲痛曰:“见泾渭杂流,龙蛇并进,岂不耻之。”后各家经目无不刊校伪妄乱真,列伪经目录。如《大唐内典录》卷十说:“良足寒心,悲哉!没法遂及此乎。昔隋祖开皇创定经录,校阅伪经,卷经五百,已总焚除。今人中流传犹未铨叙,既是法秽不可略之,故隋代显明,庶知博观之弘益也。”这是道宣律师见前诸家经目,刊校伪经,于佛经之弘益的称谓。

到了《开元释教录》出,佛教传入中国,历经七百载,刊校经目已告定型,分为:般若部、宝积部、大集部、涅槃部和华严部,五大部类,以大小乘三藏及西土东土贤圣集传七大类编次。它将以前四十一家经目,作了全面审定刊校,是一部经目之本母,后来刻经皆依此录为准。在卷十八别录中疑惑再详录中,总结疑惑经十四部十九卷(《贞元录》同此),同卷总结伪妄乱真经,共三百九十二部,一千五十五卷。《贞元录》卷二十八的伪妄乱真经,共三百九十三部,一千四百九十一卷。审定伪经至此结束,因为经目已定,后来宋辽刻经藏,皆依《开元入藏录》,凡属伪经除国王旨定均不入藏,如《贞元录》中的《大佛名经》是奉国王旨意编入经目(此“经”是隋唐所撰,收编佛法僧名,供人尊仰,但此“经”有引《马头罗刹》伪经,故《开元录》作了详细说明,列入伪经目录)。又如明《北藏》属于官刻,将明孝皇后的《梦感经》刻于藏末。

关于诸经目录的“抄经”,亦应了知。凡属抄经,是从大藏经中抄出一品别行,又称别行经,故名。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妙法莲华经》中的一品,古代刻此品,都冠有《法华经》名的第二十五品。经目中抄经很多,如《阿含经》古代就分出许多部经,《开元录》将这些抄经都收归为《阿含经》内。所以凡属抄经,是将大经中某经抄出单独流通,便于持诵,但不能增减或修改一字,否则即是伪经(如齐竟陵王的抄经,诸目皆列疑经),如《开元录》卷十八云:“右华严经下,四十三部,二百九十八卷,勘校群录并是南齐司徒竟陵文宣王萧子良抄。”“参杂惑乱正文”。又如三阶教杂法二十二部二十九卷,“奉证圣元年恩敕,令入伪经。”见《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十五。

近代有人出自己见,妄列“伪经”,如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楞严百伪”之诤。现今有些佛教徒不知经目,乱印伪经,将一些民间俗语流传,妄加“如是我闻”等,经乱真经,虽出自好心“弘法”,但因无知妄造伪经,实属妄语,反造谤法恶业,实可悲哉!故此有必要谈谈佛教《大藏经》的结集、传译和刊刻。若欲广知,当读各家所著《印度佛教史》及《中国佛教史》。

(二)佛教《大藏经》的组成

佛教《大藏经》是佛陀示寂后,弟子们将佛陀一生所说的教法结集成一部全书的总称。其内容主要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总称“一切经”、“三藏经”和“大藏经”,分别称为经藏、律藏和论藏。将佛陀一生所说一切法的文义,分类总集于此三者之中,故称为“藏”,有容纳收藏之义。

总集一切经名为经藏。梵语修多罗或素呾缆,译之为经,或云契经,经有延贯佛法,令不散失之义。一切经总分为十二类,称为“三藏十二部经”,是指佛陀所说的全部契经,依经文体裁及其含义归纳为十二部分的总称。(见“法宝”中1、教法)

大小乘各有九部契经之称,谓十二部经中除去“方广经、授记经、自说经”三部,既是小乘教之九部契经。大乘教之九部经者,谓十二部经中除去“因缘经、譬喻经、论义经”三部者是。此为定学。

总集佛陀为七众弟子所制定的一切别解脱戒法,名为律藏,或名调伏藏,在经目中分:声闻调伏藏、菩萨调伏藏二类。梵语为毗奈耶,此译为灭,调伏和戒律,义为灭诸过非,止恶修善,调伏诸根,令其如法如律,如世间法律,必须遵守之规则,故称为律。此为律学。

律分为大乘律和小乘律二种,小乘律汉译最广,现存有五部律。

1.《萨婆多部》,译曰《十诵律》六十卷。鸠摩罗什共佛若多罗译。

2.《昙五德部》,译曰《四分律》四十卷或六十卷。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3.《沙弥塞部》,译曰《五分律》三十卷。佛陀什共竺道僧译。

4.《摩诃僧伽律》四十卷。佛陀罗共法显译。

5.《根本说一切有部律》五十卷。唐义净三藏译。

据《出三藏记集》梁僧祐律师著,卷三所载,有:《婆粗富罗部》,译言犊子,律本未传汉。

《迦叶唯部》戒相与《五分律》同,此土未传。若欲详知,当见《出三藏记集》、《开元释教录》及《贞元释教录》。唐义净法师为求《一切有部律》,遍游天竺,寻回此本,翻译最全。汉地所行为《四分律》,藏地所行为《一切有部律》。

论的梵语为阿毗达磨,简称“毗昙、阿毗昙”,义为对观,有对向涅槃诸谛之真实义;详明辨析,反复演说一一法等的真义;克敌制胜;依此能通达一切经义,以此四因,说明为对,此即胜法和对法之义。总集佛陀所说的一切对法,即名为论藏。弟子们所造的大小乘论著亦编者按入论藏。此为慧学。

总集一切佛语,若依所诠内容解释义理,如此即可分为戒学、定学和慧学;若能依诠解释文字体裁可分为三藏十二部经,或十二分教。将戒定慧和十二分教,总集于此三藏之中,故称为三藏经或大藏经。

(三)《大藏经》的结集分二:1小乘结集;2、大乘菩萨藏的结集

小乘藏的结集,一般都认为是佛灭后弟子们结集佛语,其实,佛在世时已有结集的记载,如佛令舍利弗为诸比丘说法,“时舍利弗对诸比丘说,今此波婆城,有尼乾子命终不久,其后弟子分为二部,常共诤讼,相求长短,迭相骂詈,各相是非。”“诸比丘,唯我释迦无上尊法,最为真正可得出要”,“诸比丘,我等今者宜集法律,以防诤讼,使禁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于是舍利弗即对诸比丘从一法说至十法,集诸法义,如来知已即予印可。“尔时世尊印可舍利弗所说”,如来称赞言:“善哉善哉”,“是佛所说”,“于此大集法门,受持读诵,宣通流布。”(见《长阿含经》卷八,《众集经》卷九,《十上经》及《大集法门经》。)

可见,结集三藏的宗旨,是审定佛语令佛法久住,使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而不散失,以防诤讼,令后世弟子有法可依,依法依律和合共住,修习圣道而证解脱涅槃。结集有诵、合诵、等诵之义,即选一人诵说,大众合诵,经过集体问答,确认为佛语者,经集体通过,分类编辑而成三藏,即名佛教大藏经。

第一次结集,是佛涅槃后由大迦叶召集五百大阿罗汉,共安居于王舍城外的七叶窟,以大迦叶为上座,先使优波离诵出毗尼藏,次使阿难诵出修多罗藏和阿毗达磨藏,集成三藏经,此称五百结集。

第二次结集,是佛灭度后约百年间,(藏文为一百一十年时)因毗舍离城比丘行十事非法,长老耶舍召集七百阿罗汉,依毗奈耶(律)制止非法,宣明圣教,此称七百结集。

第三次结集,是佛灭度百年之后,(藏文为一百三十七年),阿育王时,由大天五事非法而乱圣教,由目犍连子帝须为上座,会集千阿罗汉,于波吒利子城结集法藏。

第四次结集,是佛灭度后四百年时,五百圣贤结集三藏,释三藏各十万颂,此为有部宗所传。藏文只记三次结集,未见有第四。又因是有部一宗所传,经部宗不一定承认为佛语,所以这次结集一般不列入结集内。

小乘三藏的结集,虽有四次之说,但并非一次集成,每次结集都有所补充。如阿育王的事迹,本在佛灭度一百年之后,但小乘经中确有所记载。又小乘分派之后,各部派亦有所集,如义净法师在《南海寄归传》卷一说:“诸部流派,生起不同,西国相传,大纲唯四:一、圣大众部,分出七部,三藏各有十万颂,合三十万颂,唐译可成千卷;二、圣上座部,分出三部,三藏多少同前;三、圣根本说一切有部,分出四部,三藏多少同前;四、圣正量部,分出四部,三藏有三十万颂,律有三万颂。然而部执所传,多有异同,且依现事言其十八,分为五部,不闻于西域耳。”可见小乘各部派所传的三藏,多有同异,特别是律传五部,律藏虽是大同小异,但都属于小乘部派各部所集。

2.大乘菩萨藏的结集

(1)依《菩萨处胎经》所说,佛灭度后七日七夜,由大迦叶召集五百罗汉,“使阿难升七宝高座,大迦叶告阿难言:‘佛所说法一言一字,汝慎勿使有缺漏,菩萨藏者集著一处,声闻藏者集著一处,戒律藏者集著一处。’”“尔时阿难最初出经,胎化藏第一,中阴藏第二,摩诃衍方等藏第三,戒律藏第四,十住菩萨藏第五,杂藏第六,金刚藏第七,佛藏第八。是为释迦文佛经法具足矣。”这次共集成八藏。

(2)依《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复次慈氏,云何名为第三法宝,所谓过去无量殑伽沙等诸佛世尊所说正法,我今亦当作如是说。所谓八万四千诸妙法蕴,调伏纯熟有缘众生,而令阿难陀等诸大弟子,一闻于耳皆悉忆持,摄为五分:一素呾缆,二毗奈耶,三阿毗达磨,四般若波罗蜜多,五陀罗尼门。此五种藏教化有情,随所应度而为说之。”这是佛陀教示集为五藏。

(3)依《大智度论》卷一百所说,有文殊、弥勒诸大菩萨将阿难结集大乘三藏,谓之菩萨藏。如论云:“复次有人言,如摩诃迦叶,将诸比丘在耆阇崛中集三藏。佛灭度后,文殊师利、弥勒诸大菩萨,亦将阿难集是摩诃衍。”“摩诃衍经名大修多罗”,“以经大事异故别说,是故不在三藏之中。”这是说除声闻三藏外,别有大乘摩诃衍经,阐述大乘藏广大无量之义。

(4)依藏文记载:“佛示寂后七日,百万菩提萨埵,集王舍城南净生山中,由文殊诵阿毗昙藏,弥勒诵毗奈耶藏,金刚手诵修罗藏,笔之于书,称为大乘结集。”

(5)依清辩论师的《分别炽然论》所说:“是故大乘是佛所说,主要的结集者是普贤、文殊、秘密主和弥勒菩萨等故。”结集的方法和处所,如《白伞盖释》云:“结集圣教者,金刚手菩萨住柳叶宫时,眷属都是十地菩萨,即普贤和金刚法等,以五百上衣而敷其座,并启白云:‘转*轮经藏,善逝何处说,愿金刚汝说,愿智子汝说。’如是启白之后,结集主金刚手即说‘如是我闻’。”这在《显明灯》和其他教典里也有类似的说法,这主要是说明大乘非声闻的境界,唯有菩萨乃能结集。

(6)月称论师的《皈依七十颂》云:“依声闻增上,许为三藏教,以菩萨增上,决定彼非有。圣者西山说,及东山声闻,以菩萨增上,说为七藏是。如是菩萨藏,持明及经藏,毗奈耶对法,方广及本生,是名为七藏。”此即:菩萨藏、持明藏、经藏、毗奈耶藏、对法藏、方广藏和本生藏,共为七藏,说明小乘部派许为三藏,菩萨藏为七藏,大小乘对藏的结集虽有所不同,但大乘亦总摄为三藏,即称大乘三藏。

(四)汉译《大藏经》可分为:1.传译制目大藏经;2.刻本大藏经

1.传译制目大藏经

汉译佛教典籍,编制经目,历经千有余载,制目者总有四十一家(见《开元录》)。据诸家经录记载,佛教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竺摩腾译出《四十二章经》一卷开始,经汉桓帝汉灵帝以来,经典的翻译随之而兴,翻籍日富,部帙逐渐增多,于是使弘法之士,为了正法久住,护持法藏,便综理存亡,研核异同,因而则有编制《经目》的创制。自东汉明帝至东晋释道安时,近二百年间,虽有制目者十余家,但都以一寺所藏,一时期和一译师所出之经籍等各别制目。到了东晋释道安法师(312或314~385)的《综理众经目录》一卷出世,才为经录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出三藏记集》卷二说,“迩乃桓灵,经来稍广。安清朔佛之俦,支讦严调之属,翻译转梵,万里一契,离文合义,炳焕相接矣。*轮届心,莫或条叙,爰自安公,始述名录,铨品译才,标列岁月。妙典可征,实赖伊人。”卷五引安公自述:“此土众经出不一时,自孝灵光和(178~184)以来,迄今晋宁康二年(374),近二百载,值残出残,遇全出全,非是一人,难卒综理,为之录一卷。”

但《安公录》太简,早已亡佚,见存于《出三藏记集》。此录总分七种:一《经论录》,二《古异经录》,三《失译经录》,四《凉土异经录》,五《关中异经录》,六《疑经录》,七《注经录》。

梁僧祐律师(445~518)在《安录》的基础上,将近五百年的译经,进行全面搜集核对,详校前录,旁证博考,研核异同,新集经论,述其列传,撰成《出三藏记集》十五卷,全录总分四个部分:一《撰缘典》,二《诠名录》,三《总缘录》,四《述列传》。此是现存最早最完备的一部经目。

其后,隋开皇四年(584)沙门法经等二十大德撰《众经目录》七卷。

隋仁寿二年(602)翻经沙门及学士等撰《众经目录》五卷。

唐敬爱寺沙门静泰等撰《众经目录》五卷。此录是唐显庆际至龙朔三年(656~663)敕令写新旧所译经论八百一十六部,四千六十六卷入藏,古有目无本者随访随写而录。

唐麟德元年(664)西明寺沙门道宣律师撰《大唐内典录》十卷。唐大慈恩寺翻经沙门靖迈撰《古今译经图记》四卷,从东汉明帝至唐玄奘法师译经止,将历朝译师所译经论等,按其年次编辑而成。其后西崇福寺沙门智升将玄奘法师以后至开元金刚智译经止撰《续古今图记》一卷。

武后天册万岁元年(695)敕东都佛授记寺沙门明诠等撰《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十五卷。这次刊定是将以前诸家众经目录作了全面详细刊定,其刊校人数总有七十大德,都有是学识渊博的法师,其中翻经沙门有十八人,如三藏法师义净、菩提流支、宝思惟以及圆测、法宝和神英等,参与校刊,明佺任都检校,刊定经条及经真伪,其有五大德刊定真伪经,四十四大德为校经目僧,检校二人。辑制经目从释道安及《僧祐录》起,发展至此已达到成熟阶段。

唐开元十八年(730)崇福寺沙门智升在过去诸经录的基础上撰《开元释教录》二十卷,为广录。又总括广录撰《开元释教录略出》四卷,为入藏录,正式依《千字文》帙号编目,分为大乘三藏,小乘三藏,西土及东土贤圣集传七大类。此录自后汉永平十年至唐开元年间,将译经年代、译经人数及所译出处和所译经论部卷等,总括群经作了全面审定。如《录》卷一云:“自后汉孝明皇帝永平十年岁次丁卯,至大唐神武皇帝开元十八年庚午之岁,凡六百六十六载,中间传译缁素总一百七十六人,所出大小二乘三藏圣教,及贤圣集传并及失译,总二千二百七十八部,都合七千四十六卷,其见行缺本并该前数。”智升总览群录,详校刊定,“删繁略重”,将重复的经论作了归类。卷第十九入藏录:合大小乘经论及贤圣集传见入藏者,总一千七十六部,合五千四十八卷,成四百八十帙。《大藏经目》至此已成定型,为后来《经目》所依之本母。

自唐开元十八年以后,至贞元十年(794)又经六十五年间所译经论等,西明寺翻经沙门圆照奉旨修撰《贞元续开元释教录》三卷,至十六年(800)又撰《贞元新定释教录》三十卷,重新刊校《开元录》未收入及开元十八年后所译的经论。入藏录总一千二百五十八部,合五千三百九十卷,五百一十帙。

北宋太宗和真宗两朝译经,翰林学士杨亿等编《大中祥符法宝录》二十二卷。此录今残存。至祥符五年所译经律论三百八十四卷。宋仁宗天圣元年至五年(1023~1027),译经三藏法护、译经沙门惟净等共二十一人,奉旨编《天圣释教总录》三册。此录上册缺,中册残,中册“若”帙前缺四经,至“竟”帙后缺。今检上中册是依《开元释教录略出》帙号编辑,其《千字文》帙号与本目仅错后一号,则与《随函录》同。《天圣录》下册,收编的是《贞元续开元录》,按帙号缺前八帙,实收《贞元录》二十七帙,与《贞元录》一致。《天圣录》宋朝新译经律论,西方东土贤圣集传,见入藏者总二百三十二部,五百六十九卷,共六十帙,此是至祥符五年五月止。五年后所出经论总一十七部,一百七十卷,十一帙。

天圣五年之后所译经论,大学士吕夷简编修《景佑法宝录》二十卷,总录一卷,所记经律论十九部,一百五十卷。今检此录仅存十四卷。据《至元法宝勘同录》所载《景佑录》所记经律论十九部,一百五十卷。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1285~1287),召西番和汉僧大德二十九人,编撰《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十卷,除总集开元、贞元、祥符、景佑弘法入藏录诸家经目总数外,主要是汉文与藏文作对照勘同。如云:“自后汉孝明皇帝永平十年戊辰(丁卯为正)至大元圣世至元二十二年乙酉(67~1285),凡一千二百一十九年,中间译经朝代历二十二代,传译之人一百九十四人,所出经律论三藏,一千四百四十部,五千五百八十六卷。”但此录未提及《契丹藏》和辽代译经,并误以辽代译经为宋译。大藏辑目至此告终,明蕅益法师的《阅藏知津》仅是个人读经所记,其编次与《开元录》等不同,虽冠以华严为首的一宗之见,但亦可作为经目之列。

佛教经籍汉译仅有五千余卷,还有许多尚在西土未曾传译,已译入汉地有不少经论等已经遗失缺本,如《开元录》所记:“合大小乘经律论及贤圣集传缺本者。总一千一百四十八部,一千九百八十卷。”以此为鉴,我们对于先贤大德翻译的经律论著应尽力将其保存,出版流通,以防其孤本遗失。

自本世纪初,不少求法志士入藏求法,如能海上师、法尊法师、观空法师等近代高僧,他们费尽心髓血汗由藏译汉的大量经律论著和修法仪轨,以及其他译师从藏译汉的经论仪轨等,至今尚未能完整系统的整理出版。有些孤本仅存于个人手中,若尊师重法,为法久住流传者应将其贡献出来,以免先贤血汗付之东流,后人无以秉卷受益矣!

佛教经籍的镂锌镌刻,最初是摩崖石刻,逐步发展成碑刻,唐时亦有单本木刻经的出现。

木刻大藏经始自宋太祖开宝四年(971)敕张从信在四川益州雕造,至太平兴国八年(983)完成,世称《开宝藏》,亦称《蜀藏》或蜀板,内容本《开元释教录》同,但此藏早已亡佚,现存十余卷残篇。

在此之后,北方辽王朝又编制刻造《契丹藏》,亦称《辽藏》。约从统和至清宁(983~1064)历经圣宗、兴宗和道宗三代而编制刻成。此藏本包括《开元录》、《贞元录》,宋译三十帙,及广集经籍并辽代译经,从“天”至“灭”字帙,共五百七十九帙,比四百八十帙的《开元录》多出九十九帙,但此藏亦已亡佚。1978年在山西应县木塔佛像中发现十余卷残篇,经与《房山石经》对勘,石经与《契丹藏》完全相同,证明《房山石经》是《契丹藏》的复刻本无疑。《房山石经》辽、金刻经部分,现有二百二十九帙。

在北方金代又刻《天宁藏》,世称《金藏》或《赵城藏》,为女崔法珍断臂募刻,金太宗皇统九年(1149)刻于山西解州,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完成。此为私刻本,现存五千余卷,现在新编印的《中华大藏经》即依此藏为蓝本,缺本者则以其他藏本补之。

历代都有刻造《大藏经》的事业,如在南方北宋元丰三年至崇宁三年(1080~1104)刻造的《崇宁藏》。政和五年至绍兴二十年(1115~1150)刻造的《毗卢藏》。其后有《资福藏》,《圆觉藏》,《碛沙藏》。《普宁藏》是元世祖时在南北两地分刻。北方为至元十四年敕在北京弘法寺开雕,至元三十一年(1277~1294)完成,称为《弘法藏》。在南方浙江余杭县南山普宁寺,释道安、如一等募刻,称为《普宁藏》。明代有太祖洪武五年至宪宗成化元年(1372~1465),在南京刻造,称为《南藏》。明成祖永乐八年至英宗正统五年(1410~1440)刻造的《北藏》,后又有续刻。明紫柏大师发起募缘刻造的《径山藏》,易梵夹为方册,从“天”至“碣”帙,总六百二十七帙,现存。清代所刻《大藏经》称为《龙藏》,刻五百五十六函,现存。清宣统二年至民国二年,上海频伽精舍印《频伽藏》为方册本,现存。

汉译本辑刻制藏经目录,自后汉至开元年间,如《开元释教录》卷第十云:“合从古录至开元释教,新录取续补旧缺,总有四十一家。”但缺失很多,如云:“在从古录已以下三十一家,诸录之中虽皆备述,欲寻其本难可备焉,且列名题知其有据。”至于刻本藏经,自宋《开宝藏》至《频伽藏》出,总有十余种,但多已亡佚或存残篇,唯明《径山藏》、明南北二藏和清《龙藏》现存全。若欲广知历代辑目及刻经目录,可阅《大正藏》第五十五卷,日本《昭和法宝总录》共三册详。

(五)藏译《大藏经》的分类与比较

我国西藏佛教,自唐代传入,历代翻译三藏教典,极为丰富,今标刻本藏经目录函数,各家经目稍有不同,今以德格板经目录出供参考。

一《甘珠》部,译为佛说三藏四续经典汇编的一部丛书,全书约一百零二、一百零四或一百零八函左右,每函约译汉文三十卷。总分六大类,一律部十三函,二般若部二十一函,三华严部四函,四宝积部六函,五经部三十二函,六续(密)部1.十万颂续部二十函,2.古续部三函,3.时经疏部一函,4.陀罗尼集二函,总合一百零二函。

二《丹珠》部,译为论藏,全藏约二百一十五或二百一十八函左右。1.礼赞部一函,2.续(密)部七十八函,3.般若部十六函,4.中观部十七函,5.经疏部十函,6.唯识部十六函,7.阿毗达磨部十一函,8.律部十八函,9.本生部五函,10.书翰部一函,11.因明部二十函,12.声明部四函,13.医方明部五函,14.工巧明部,15.修身部共一函,16.杂部九函,17.阿底峡小部集一函,18.目录部二函。总计二百一十五函。总全《甘珠》、《丹珠》共三百一十七函。

可见藏译《大藏经》的分类与汉译《大藏经》不同:1.它以律经论编次,以表戒定慧顺次;2.不以大小乘三藏排列:《丹珠》以礼赞部为首,先礼赞佛法僧功德为主;次以部派经疏之分;再以书翰五明之分类。特别是五明论籍之丰富,是汉译本所缺。3.几乎没有异译本,如一本经论译出后经数次决择校刊而成,法相名辞亦多统一,而汉译本的异译本很多。但汉译本有而藏译本缺的经籍也不少,因此有寄于后哲发弘誓愿,广作汉藏互译补缺之弘法事业。

从《大藏经》的结集、弘传、翻译、制目和刊刻,可以了知无数先贤大德为住持如来圣教所作出的艰辛努力。以此为镜,时至教日西沉,众生苦恼日增的今天,身为佛子当发弘誓愿,不惜身命,以住持三宝为己任,以报三宝之深恩。

三、住持僧宝:

佛灭度后大小乘贤圣僧伽,如法如律行六和敬法,和合共住,世代相传,护持正法,利益众生,皆属于住持僧宝所摄。

作为住持僧宝,为了住持正法,绍隆三宝,应当了知佛灭度后大小乘诸贤圣者为住持如来圣教,结集三藏,先贤大德传译、搜集编目以及刻藏流通,弘扬圣教,教化众生,继承保护法藏而作出的广大业绩,作为自己的典范,继承先代遗业,令法藏流传不绝,作为己任。而且还应依法修行,学修并重,三学增上,次第不乱地亲身实践佛法。

如何能令佛陀正法久住呢?《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八云:“佛子,菩萨具有如是智慧,令三宝种永不断绝,所以者何?菩萨摩诃萨教诸众生发菩提心,是故能令佛种不断;常为众生开阐法藏,是故能令法种不断;善持教法无有乖违,是故能令僧种不断”。修六和敬法,于诸众生下佛种子,建设道场,护持正法,不惜身命,统理大众,无有疲倦,如法传戒,如法接引后学,令三宝种不断。故上经又云:“于去来今佛所说法,所制之戒,皆悉奉持心不舍离,是故能令佛法僧种永不断绝。菩萨如是绍隆三宝,一切所行无有过失,随有所作,皆以回向一切智门”。偈曰:“昼夜勤修无懈倦,令三宝种不断绝,所行一切白净法,悉以回向如来地”。

又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二:佛告“迦叶,有五因缘令如来法律不没不忘不退,何等为五?若比丘于大师所,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若法、若学、若随顺教、若诸梵行,大师所称叹者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与此五因缘相反,则能令如来正法沉没。故住持三宝的重大责任,主要在于住持僧宝的僧众具有担荷如来圣教住持正法的弘法大愿,如法如律修习梵行,有学有修有证,又能说法教化众生,宣扬佛法为人师表,如此方能令三宝久住世间。正如《俱舍论》中云:

佛正法有二,谓教证为体,

有持说行者,此便住世间。

总上颂义,是说住持佛法的僧伽,要广学多闻,精通教理,如法如律修行,有所证受。有持教者,讲说者,如法修行者,佛教方能久住。最根本的问题,是有接引出家弟子,传戒,学戒,安居诵戒等,如法如律修行的僧团,有这样的僧宝在世,佛法即在世间。佛陀制戒的目的是令正法久住,因过去有的佛未制戒佛法未曾久住,由舍利子的请求,佛乃制戒。佛在世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佛说“以戒为师”。别解脱戒是三乘人共学的戒律,如《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净戒,欲能坚持于净戒,是则如来赞叹。”现在有人提出“居士化佛教”,否定僧宝住持佛教的说法,值得大家注意。也许会说是指菩萨僧,但菩萨僧宝,是有菩萨示现在家居士相,不过一定要证圣位的菩萨或僧相,一个人才可算僧宝。凡夫僧一定要有五个比丘僧,能传戒安居诵戒,才能说僧宝,一个僧人只能称比丘,不能称僧宝。在家居士,个人或集体研习佛法,印经流通,宣扬教法,古今皆有。但要以护持三宝,护持僧人学法学律,修行弘扬佛法为宗旨,这就即可称作护持三宝的清净近士,是真正的佛弟子。如果否定僧人或凡夫僧宝,只是居士们学习一点佛言佛语,无修无证就谈不上佛法,更谈不上是护持三宝。


{返回 任杰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五、爱国爱教与人间佛教问题
下一篇: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三、皈依三宝的建立
 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二、别观佛法僧三宝
 《增一阿含经》(Ekottaragama-sutra)导读
 《般若经》与《现观庄严论》之注疏
 初衷如故 译作斐然——记任杰老师生平事迹
 回忆能海法师
 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三、皈依三宝的建立
 在日用逆顺境界中用功夫
 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五、爱国爱教与人间佛教问题
 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一、观三宝出现世间甚为稀有难值难遇..
 《般若经》中的法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四章 认识自我 第一节 人与人性的剖析[栏目:庄春江居士]
 一法才通法法周[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八大人觉经 第七觉悟 五欲过患觉[栏目:惟觉法师]
 大手印教言——催动空行心弦 皈依大礼拜[栏目:大手印教言·催动空行心弦]
 东林佛号念唱要点[栏目:大安法师]
 研习“杂阿含经”论增上慧学[栏目:蔡惠明居士]
 修行的定位[栏目:仁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