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正宗分 教授殊胜
 
{返回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10

「教授殊胜」

甲二为令世人对教授生起恭敬心,所以要显示教法的优胜:

「显示教法的优胜处」的「法」便是这种教授的根本论典《菩提道灯论》。阿底峡尊者虽然撰造了多种论典,但是要以《菩提道灯论》最为根本圆满。第一,此论是总摄一切显密法要而作开示,所以内容圆满。第二,此论特重调心次第,容易实践。第三,此论是以两位精通二大车轨的上师(即是精通弥勒所传教授的金洲大师,与及精通文殊所传教授的小明杜鹃论师,梵:Vidyakokila,藏:Rig pa’I khu byugchung pa,别名阿哇都帝巴Avadhutipa)的教授作为庄严,所以胜于其他法轨。

学习这种教授者能产生四种功德: (一)认识一切圣教没有矛盾。(二)明了一切佛语皆是实修教授。(三)容易获得佛陀的密意。(四)极大罪行自然消灭。

乙一认识一切圣教没有矛盾:

何谓「圣教」?正如《般若灯论广释》(梵:Prajna-pradipa-tika,造论者是观誓论师Avalokitavrata,又作观音禁。此论是解释中观自续派清辨论师Bhavaviveka的《般若灯根本中论颂》梵:Prajna-pradipa-mula-madhyamaka-vrti) 所说:

圣教的意思便是正确开示人天有情求证甘露胜位(藏: bdud rtsi’i go ’phang。即无住大涅槃)所必须了知、必须断除、必须现证、必须修行的薄伽梵法语。

所以圣教就是胜者佛陀的善说。

「认识一切圣教没有矛盾」的意思便是(由《菩提道灯论》而)了知它们是一位凡夫众生的成佛道轨。(但对向不同众生而言,)其中一些是道轨的主体,一些则是道轨的不同支分。

由于菩萨的目标是要成就世间(一切有情众生)的(现前、究竟两种。现前意即暂时,究竟意即永久)义利,所以便要摄受(声闻,梵:sravaka、缘觉,梵:pratyekabuddha、菩萨,梵:bodhisattva) 三种根性不同的教化对象,因此必须学习这三种道轨。《释菩提心论》(梵:Bodhicitta-vivarana。龙树造)说:

自己生起定解后,才能令別人生起定解,所以智者们必须正确无谬地开示法义。

《释量论》(梵:Pramana-varttika-karika。法称Dharma kirti造)亦说:

自己尚未清楚“方便生”(苦谛、集谛)及其“因”(灭谛、道谛),便难以为别人说法。

意思是说自己未能正确理解便无法教导别人。通达三乘道轨是令菩萨达成目标的方法,弥勒菩萨曾说:

凡是希望利益众生者,皆是以“道种智”来成就世间的利益。

《薄伽梵母》(全名:《圣薄伽梵母般若波罗密多一万八千颂大乘经》,梵:Arya-astadasasahasri ka-praj naparami ta-nama -mahayanasutra)亦说:

菩萨应生起一切道轨,应认知一切道轨,也就是一切声闻道、一切独觉道、一切佛陀道。同样,菩萨应成办这些道轨的事业,令它们达至究竟圆满。

所以若说大乘行者不应学习小乘法藏,便是与菩萨的目标背道而驰。

进入大乘之道是有共与不共两种。既然「共同道」是小乘法藏所说的道轨,那怎可以不屑一顾?所以,除了追求自利寂灭解脱安乐等少数特点外,其他一切教法即使大乘行者也要修学,而这正是「方广菩萨藏」广泛开示一切三乘教法的理由。

再说,一位圆满正觉佛陀并不会仅断除部分过失及成就部分功德,而是尽断一切各种过失,圆满一切各种功德。大乘行者要成就这种目标亦要断除一切过失,生起一切功德,因此,大乘道是包含其他各乘的一切「断德」及「证德」,所以一切佛法皆属于大乘成佛之道的支分。从未听说有未断除某些过失或未成就某些功德的能仁(佛陀),所以其中没有任何一者是大乘行人不必修习的。

假如有人这样说:「虽然趣修波罗密多大乘是必须学习小乘法藏所说的道轨,但是对于趣修金刚乘的行者来说,波罗密多乘道并非共同,因为彼此的道轨并不一致。」(密续与杀、盗、淫、妄语、饮酒皆不遮禁,外表似与显乘相悖—译按。)

这种见解极不合理,因为波罗密多乘的道体是由「意乐」 (思想)及「行」(行为)组成,所谓「意乐」便是菩提发心,而「行」便是修学六种波罗密多(六度),若是这样的话,则一切皆须修学。正如《金刚顶续》(全名:《金刚顶大秘密瑜伽续》,梵:Vajra-síkhara-maha-guhya-yoga-tantra)所说:

即使为了活命也不可以舍弃菩提心。

又说:

六种波罗密多行,永远不可以舍弃。

除了这部经典外,其他密咒教典也有这种说法。

许多无上瑜伽在入曼陀罗时亦屡屡提到要受持共同、不共两种续部律仪,共同律仪便是菩萨律仪。受持律仪的意思便是誓愿受学「三聚戒」( 摄律仪戒nyes spyod sdompa ,又作制恶戒、摄善法戒dge ba chos bsdus 、饶益有情戒sems candon byed) 等各种菩萨学处,所以在波罗密多乘之中,除了在发起菩提心后,依所发誓愿修学菩萨行外,便没有其他的道轨。

又由于在接受密咒律仪时必须立誓受持一切正法,以上述的质难是毫无道理。《金刚空行》(梵:Sri-vajra–daka -nama-maha-tantra-raja)、《三补底》(梵:Samputi-nama- maha-tantra )、《金刚顶》 (梵:vajry- sikhara-maha- guhya -yoga-tantra) 三续与行者领受「无量光佛誓句」(即是五部誓句中的莲花部誓句)时,也是这样说:

应圆满受持外(事续、行续)、密(瑜伽续、无上瑜伽续)、三乘正法(即是外、密两类续部及被罗密多乘)。

所以,假如看见这些戒律在开遮(即是开许及遮禁)的地方有些不同,便认定它们像冷热一般互不相容,这显然是一种武断。

同样,除了少数开遮之处有分别外,一切佛法是极为一致的,所以,要进修三乘、五道的上品阶位,就必须具备低下各乘的修道功德。《圣般若波罗密多摄颂》(梵:Arya-pra jnaparamita-ratna–guna-sancaya-gatha。汉名《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密经》,又名《般若八千颂》)对于波罗密多道曾有这样的说法:

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之道,唯是波罗密多。

因此,「波罗密多」(六度)是成佛之道的中流砥柱,绝不可以舍弃。在「金刚乘」中亦多次宣说这个道理,所以「波罗密多」是经、续二乘的成佛共同道轨。

在这种共道之上再加上密咒乘的灌顶、三昧耶戒、二级次第(指下三续的有相瑜伽 、无相瑜伽或无上续部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及其辅属伴随修法等各种不共道,便能快速达至成佛,若然舍弃波罗密多乘共道便会犯下极大错误。假如不能理解这种意义,那当你们对于某种教法获得一点认识时,便会毁谤其他教法,尤其是对上乘(密乘)生起些微不其实的信解,便即舍弃「小乘」及「波罗密多乘」法藏,甚至在「密咒乘」中也会照样舍弃「下三部密续」,这样便会积集果报极为严重的深厚谤法罪障。由于这种做法能轻易导致这种罪障,所以非常危险。至于这种说法的出处根据,下文便会作出交待。

因此,应当依善知识,对于善知识所说的一切修法,应视为一位有情(梵:pudgala。音译补特迦罗,又作数取趣)的成佛因支(即各种成佛的辅助因素),对于所有道理皆应生起定解。那些现在能修习的佛法即应修习,即使现时尚未能真实进修或遮止,也不要因为自己暂时未能趣入便把它舍弃。应这样想:「不知在什么时候才能依照这些法门所教,真实从事修学或断除呢?」然后便要积集资粮,净治罪障、发愿启请,尽力为未来能修学这些教法做好准备。不久之后,智慧及能力便会逐渐增强,这时便能修学任何前时未能修学的教法。格西仲敦巴仁波切曾说:

我的师长(阿底峡)是一位能以四方道总摄一切佛法的人。

(如方桌、骰子一般不论从任何角度观看,也是方形。但阿噶雍增仁波切Akya yongs ’dzin,’又名雍增噶威罗着,曾说「四方」是指三种学处及密续道。)

应知这句说话是含有重大的意义。由于《菩提道灯论》这种教授能总摄显经密续的一切扼要,引导弟子迈向成佛之道,所以它具有能确认一切圣教没有矛盾的优点。

乙二明了一切佛语皆是实修教授:

总之,唯有胜者所说圣教才能提供求解脱者成办一切现前、究竟利乐的方便,唯有佛陀才能尽离错谬,开示一切取舍之处。所以《无上相续论》(梵:Mahayanot tara tantra-sastra。全名《大乘无上相续论》,即汉译《究竟一乘宝性论》)说:

世间没有任何人比胜者佛陀更加善巧,除佛陀外没有任何人能以遍智正确了知一切(诸法)及最胜真实(究竟实相),所以切勿扰乱大仙(即是佛陀)亲自设立的经藏,若破坏能仁的圣教教规,你们便会损害正法。

(索达吉堪布的译本是作:「何故较佛善巧者,于此世间一亦无,无余真如殊胜者,如理遍知知非他,是故大仙自安立,如是契经勿错乱,若坏能仁圣教规,故彼亦损圣教法。」见《大乘无上续论》第五品一译按。)

因此,胜者薄伽梵的宝贵经、续二藏教语皆是殊胜教授。然而,由于后世的学人若不依靠有正确理据的定量释论及善知识的教授,单凭自己的力量便难以获得佛所说经的密意,所以大车们才撰造各种释论和教授来阐释诸佛的密意。因此,只要是清淨的教授,就一定能带给我们对各种经论的确实理解。不管我们如何勤学某种教授,假如仍不能令我们对佛所说经及各大释论的理趣获得确定理解,又或它所说的道轨与经论相悖,那么它就只是一些要弃舍的东西。

有一些人认为一切经论只属于理论性的教法并没有实修要诀,而另有一些则是专门开示实修精要的教授,于是便以为正法是有两种不同:一种是作为讲解之用,而另一种是作为实修之用。

须知这种态度能阻碍我们对清净无垢的经续,与及阐明其密意的无谬释论生起大恭敬心。更应知道,若声称这些经论只是为了增加我们的表面认识和消除他人的误解,并不能显明深义,从而对这些经论不屑一顾,这样便会积集谤法业障。

所以,对于那些追求解脱的人来说,经论确实是殊胜无谬的教授,可是我们由于慧力低劣等因素,单凭经论实无法领悟这些教典便是殊胜教授。因此必须以这种想法来寻求教授:「应依善知识的教授来寻求这些经论的决定理解。」切勿这样想:「经论只能增加表面的认识,消除他人的误解,所以并无实质意义,而教授却能显示深义,所以才是最殊胜的。」大瑜伽师菩提宝(藏:Byang chub rinche)曾说:

所谓通达教授的意思,并不是说仅能清楚了解某部只有手掌般大的一小册经书,而是指能了解一切经教皆是实修教授。

大依怙之弟子修宝喇嘛(藏: sGom ba rin chen bla ma) 亦说:

阿底峡于一座修法中令身、语、意一切恶业碎为微尘的教授,让我了解到一切经论皆是实修教授。

所以我们也要达成这种了解。仲敦巴仁波切曾说:

假如我们在学习了许多教法之后,仍然需要另外寻求实修教法的方式,那便是一种错误。

由此可知,有一些人虽然花了很长时间学习许多教法,但是竟然全不知道如何实修教法,所以当他们要实修时,便要在其他地方寻找方法,这正是犯了上述所说的过失。这里所说的教法,就如世亲(梵:Vasubandhu) 的《阿毗达磨俱舍论》 (梵:Abhidharma-kosa) 所说:

大师(佛陀)的正法分为两类:一种是以教典为本质,一种是以体证为本质。

意思就是说,除了教、证二种正法,再没有其他正法。

「教正法」便是抉择我们所受教法的修法道轨。「证正法」便是依照这些已决定的道轨实践修习。所以,这两者可以比作因与果,譬如在跑马之前先显示马匹所跑的路径,在显示之后便要向着那里跑。若已经确定了这条路径,但是却跑了另一条,就会成为笑话。同样,试问怎会由闻思抉择这件事情,到实修时却又修习另一些事情呢?正如莲华戒大师于《修习次第三篇》(梵:Bhavana-krama)的后编所说:

再者,“修所成慧”所要修习的,正是“闻所成慧”及“思所成慧”所通达的事情,而非其他事情。就像先指出马匹所跑的路径,然后便依着路径奔驰。

所以,这些(道次第)教授能圆满总摄一切经论所说-从依止善知识至修习止观-的道轨扼要。这些教授以简明的修持次第引导我们,对于那些应要「安住修」的,便作「安住修」,要「观察修」的,便作「观察修」。

我们以这种做法便能明了一切经论皆是实修教授,否则便会缺乏「观慧」,花尽一生时间来修习某部分道体不圆满的道轨,不但没法明了经论是实修教授,还会认为它们只能够增加表面的认识,又或只能消除他人的误解,从而毁谤它们。

很明显,在经论所说的义理之中,大部分也需要以「观慧」来进行抉择,如果我们在实修的时候把它们舍弃,又怎能生起领悟它们是殊胜教授的定解?假如这些不是殊胜的教授,我们还可以从哪一位大师身上获得胜于这些经论的教授呢?

所以若能清楚看见甚深广大的经典及它们的论释皆是实修教授,亦会马上明了甚深续部的经论也是实修教授,这样便能确定它们皆是殊胜教授,能把认为「这些续典是可以舍弃的教法,并非真正的实修教授」的错误想法完全断除。

乙三容易获得佛陀的密意:

经论教典虽然是最极殊胜的教授,但是,对于那些未曾进行广大学习的凡夫初学者来说,倘若不依仗善知识的教授,那即使苦心钻研这些经论亦难以获得其中的密意。即使能获得,亦必须耗费极长时间和极大努力。但是,若能依仗师长的教授,便能轻易地认识其中的密意。

这些《菩提道灯论》的教授,能轻易给予对佛经及论典的扼要定解。其中的道理于下文各别章节之中详细解释。

乙四极大罪行自然消灭:

在《正法白莲华经》(梵: Sad-dharnapundarika-nama mahayana-sutra。汉译名《妙法莲华经》)及《谛者品》(梵: Saty aka -parivarta,即《圣菩萨行境变现方便境大乘经》Arya- bodhisattva-gocaropaya-visaya-vikurvana-nirdea-nama-mahayana-sutra 的第四品。汉译名《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曾说,一切佛说,不论是实说(直接彻底的说明)还是权说(间接不彻底的说明),皆是开示成佛的方便法门。有一些存有误解的人,错执某些教法是成佛方便,而男一些教法却是成佛的障碍,于是便对佛陀的教语产生了是非好坏,合不合理或大乘小乘的分别。认为菩萨应该学习这些而不应学习那些,最后便会认定某些教法必须舍弃,于是便会毁谤正法。《遍摄一切研磨经》(梵: Sarva-vaidalya-samgraha-sutra)说:

文殊师利!毁谤正法的业障是很微细的。文殊师利!假如你们把如来所说的教语,分为某些是善而某些是恶,这样就是谤法。由于谤法者毁谤正法,也就是蔑视如来,轻毁僧伽。若说: “这是合理,这不合理”这样就是为谤法。若说:“这是为菩萨宣说,这是为声闻宣说”这样就是谤法。若说:“这是为独觉宣说”这样就是谤法。若说:“这不是菩萨所学"这样就是谤法。

谤法的过患是非常严重的。《三摩地王》(梵: Samadhi raja-sutra)说:

毁谤经藏者的罪行,远比毁坏一切南瞻部洲的佛塔重大。毁谤经藏者的罪行,远比弑尽恒河沙数的阿罗汉重大。

总之,能导致谤法的方式虽有多种,但是以上文所说的最为严重,所以必须尽力把它断除。还有,只要我们能对上文所说的首两种优胜处(即是认识一切圣教没有矛盾及明了一切佛语皆是实修教授)获得决定了解,便能断除谤法,从而便能自然远离(谤法的)罪行。故应广泛研读《谛者品》及《正法白莲华经》来寻求这种定解,至于其他的谤法形式,可从《遍摄一切研磨经》中得知。


{返回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道前基础 听闻轨理
下一篇: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正宗分 造者殊胜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中册 上士道 学习四摄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中册 共中士道 思维集谛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中册 上士道 学习布施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中册 上士道 学菩萨行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共下士道 深信业果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目录 出版前言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中册 共中士道 解脱正道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中册 上士道 学习安忍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中册 共中士道 除邪分别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下册 学奢摩他法 修止资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哲学 佛教≠科学[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一切分别皆是[应破分](须破除者)者。宗喀巴大师破斥甚广,云何非理?[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虚空打破明心地 什么是禅[栏目:宣化上人]
 36.优填那王的赞叹──性欲的降服方法[栏目: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观呼吸与观四界 三、辨识色法的理论 10-3-1 壹、练习内观必须了知的法[栏目:佛法与内观系列]
 佛教养生观 四、止观与养生[栏目:佛教与养生]
 莲社五祖 唐乌龙少康大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法福才是福,明白佛理才是智慧[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五七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牟子理惑论 经典[栏目:牟子理惑论·白话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