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21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04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21讲

2010年5月9日晚上

接下来请看到第198页,的第三行。在之前这个科判当中分两个部分,一、正说后重要,二、教授应以菩提心作为教授的核心。我们所介绍的是第二个部分,「教授应以菩提心作为教授的核心」。这个部分当中的内容又分二,一、须作为修持的心要。故如响那穹敦巴云:「于尊者前虽请教授,终唯教云:『舍弃世间,修菩提心。』」格西敦巴笑曰:「此是掘出尊者教授核心。」之前有一位尊者,他名叫做响那穹敦巴,他每次在阿底峡尊者的面前,祈请教授的时候,阿底峡尊者始终告诉他说,应该要「弃舍世间,修菩提心」。这时候他就开始发唠骚,而对格巴敦巴说:每一次我请教授,阿底峡尊者都对我说同样的内容。而这时候格巴敦巴就笑他说:「此是掘出尊者教授核心」,其实你已经挖掘出,阿底峡尊者所有教授当中的核心。为什么这两句话这么的重要?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弃舍世间」,我们心心念念所求、所缘都是以今生作为出发点,我们当下所做的任何行为,都没有办法称之为是清净的正法。而更进一步的,如果我们想让所行的善行,它不仅能够成为正法,而且更进一步的,成为大乘法的话,这时候能否生起菩提心,就是最主要的关键,因此这两句话它是非常重要的。「弃舍世间,修菩提心。」此是了知正法之要义也。这就表示种敦巴尊者,他能够了解正法的核心要义。

第二个部分,唯此最难获得定解,如果想对于菩提心生起坚固的定解,实际上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故须数数集资、净罪,研阅《华严经》等经论,寻求坚固定解,如吉祥敬母云:「尊心宝即是,这当中的「尊心宝」指的就是诸佛您的心续当中所拥有的菩提心,正等菩提种,这样的一颗菩提心,他是正等菩提的种子,唯尊知心要,对于这一点,只有您的一切遍智才有办法了解,余凡莫能晓。」而其余的凡夫,对于这一点,是没有办法了解,也没有办法生起定解的。以上所为各位介绍的部分,是之前我们所谈到的,「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的这个部分。

接下来第二个科判,「诸余因果为其因、果之理」。在之前第一个科判当中「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这个科判里面,最主要告诉我们的内涵,是七因果教授当中最主要的核心,也可以称之为是大乘的根本即是大悲。在认识了这一点之后,我们更进一步的去了解,七因果的教授当中,哪一些法是生起大悲的因?哪一些法是透由大悲所生的果?所以判断因果的基础,应该是从大悲来作判断。透由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生起大悲?而藉由大悲,必须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成办菩提心?要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了解七因果的教授。

虽然七因果教授本身,前前是后后的因,后后是前前的果,这一点是没有错的。但是光透由这一点,想要了解七因果的教授,实际上是没有办法的。因此过去,我一开始在学习道次第的这一位老师,也就是当时的甘丹赤巴,他在教我的时候,他就有如此的告诉我:既然宗大师在科判的时候,明确的讲出这一点,也就是「大悲是根本,从这当中我们去探讨它因果的道理」,所以我们在思惟的时候,也必须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思惟。

癸二、诸余因果为其因、果之理(分二)

子一、从知母至慈心为因之理

子二、增上意乐及发心为果之理

子一、从知母至慈心为因之理(199页)

接下来从这个科前当中,分二,一「从知母至慈心为因之理」,二「增上意乐及发心为果之理」。在之前七因果教授当中,最主要的根本是大悲。要透由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生起大悲呢?在第一个科判当中,介绍到从知母至慈心,这当中包含了知母、念恩、报恩。这当中的慈心,指的是悦意慈心。所以在还没有生起大悲之前,所必须要准备的前行,包括了知母、念恩、报恩以及悦意慈,这四点。

第二个科判当中,「增上意乐及发心为果之理」。去除了悲心,在悲心之后,所必须要生起的则是增上意乐,以及发起菩提心,因此这两者,都是悲心的果。首先我们看第一个科判,从知母至慈心为因之理。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五:一、生起强烈欲令有情离苦之心。正文当中,总说仅欲令他离苦之心,倘若数数思彼有情之苦,虽能生起,我们一般的人,看到别人受苦的时候,如果你去想他人当下所受的这种苦受,你内心或多或少都会生起,希望他人能够离苦的这种感受。然若欲令此心易生、猛厉及坚固者,则须先于彼有情现悦意、珍爱之相。但是如果进一步的,我们想要让内心当中,希望他人离苦的这颗心,很容易的就生起来,或者希望它生起的当下,它是很强烈的,并且是很坚固的话,这时候我们必须要先对于「彼有情」,也就是受苦的这一位有情,现起悦意、珍爱之相。

所谓的「悦意、珍爱之相」就有如同是一位慈母,在面对自己的独子的时候,所现起的形相。为什么我们必须要先生起这样的一种形相,先生起这样的一种影像呢?它的原因为何?譬如亲友有苦不能安忍;怨敌有苦心生欢喜;非亲敌者有苦多生弃舍。就比方说,如果我们最要好的朋友,或者是我们的家人,他面临痛苦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在内心生起不忍的感受。而我们的敌人,他在遭遇痛苦的折磨时,我们却心生欢喜。为什么我们在面对敌人跟面对亲人的当下,会有这两种不同的感受?这完全是因为,我们对于亲人能够现起悦意珍爱之相,但是在面对敌人的时候,我们却没有办法现起这样的一种感觉。相同的道理,「非亲敌者」对于一般的陌生人来说,「有苦多生弃舍」纵使这些陌生人他遇到了一些痛苦,但是我们心里面不会把它当成是一回事。所以从这个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在面对一个受苦的有情,内心是否能够生起强烈、而且坚固的悲心,最主要的关键就是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在对方身上,现起悦意珍爱之相。

接下来第二个部分,于亲敌而非亲敌,生不生悦意的差别。也就是在面对亲人、敌人,以及陌生人的时候,在内心中是否能够生起悦意的差别为何?正文当中,此中初者,因现可爱相故,这当中的「初者」指的就是亲人。我们对于亲人在受苦的当下,心中会很自然的生起不忍的感受,是因为我们在面对亲人的时候,能够现起可爱之相。因现可爱相故,于彼能有几许珍爱,则于彼苦生起尔许不忍。所以我们对于这个亲人,有多一分的珍爱心,这时候对于他所受的苦,就能够生起多一分的不忍,所以在下面有提到,中、下珍爱,生小不忍;若极珍爱,虽于微苦亦能生起大不忍故。如果我们对于这个亲人,所生起来的这一种珍爱的感受,以大、中、小三者来作区分的话,中跟下的这种珍爱心,它能够生起小小的不忍。但是如果我们对于对方所现起来的感受是极为珍爱的,我们非常的爱护对方的话,这时候就有如同是一位慈母,他非常爱护他自己的独子,这时候纵使这个孩子他只是受了轻微的一点小伤,「虽于微苦亦能生起大忍故」,这是对于亲友。若见怨敌有苦,非但不生欲令离苦之心,反愿更甚并愿不离彼苦,但是在面对我们的敌人的时候,当我们的敌人遭遇到了痛苦,这时我们在内心不仅没有办法生起希望他能离苦的这颗心,反而还希望他再遭遇更多的痛苦,「并愿不离彼苦」,全是不悦意相所致;此又以其不悦意之大小,而于所受之苦心生大小欢喜。甚至如果这个敌人我们真的是非常的厌恶、非常的讨厌他的话,这时候当他受苦时,我们的内心那种欢喜的感受是会倍增的。于非亲非敌者之苦,既无不忍,亦无欢喜,此是无有悦、不悦意相所致。但是对于一般的陌生来人说,纵使今天他遭遇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某种的痛苦,这时我们面对他,内心也不会生起不忍,但是也不会生起欢喜,这是因为我们对这个陌生人并没有所谓的悦意相,或者是不悦意相而导致的。 

在之前我们有稍微的介绍到,如果想要在内心当中,生起坚固而且强烈的悲心,这时候必须要对于受苦的有情众生,现起悦意珍爱之相。而更进一步的,在下一段当中提到,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对于这些受苦的有情,生起悦意之相呢?所以在附加的科判当中,三、以知母、念恩、报恩三相成办悦意之相,于此而生大慈大悲。正文当中,如是修诸有情皆为亲友,是为生起悦意之相。在七因果的教授当中,之所以要观修一切的有情皆是我们的亲友,甚至他们都是我的母亲,之所以要作这样的一种观修,是为了要生起悦意之相。亲之究竟为母,故修知母、忆念母恩、报恩三者,而在所有的亲人当中,跟我们的关系最蜜切的,不外乎就是我们的母亲,因此在七因果的教授里面,有特别的提到「知母」,「忆念母恩」也就是念恩,「报恩」这三者,则能成办悦意、珍爱之心。于诸有情爱如独子之慈,为彼三者之果,所以这当中的「慈」指的就是七因果教授当中的悦意慈。当我们能够生起悦意的慈心,这时候面对其余的一切有情,就有如同是慈母看待独子一般,会生起悦意的感受。因此这样的一种悦意慈心,是之前知母、念恩、报恩这三者的果,由此能令生起悲心。

接下来第四个部分,慈悲二者,因果无定。平时我们在介绍慈心的时候,所谓的「慈心」指的就是,希望他人与乐相遇的一种心,我们称之为是慈心。而所谓的「悲心」是希望他人离苦的一颗心,我们称之为是悲心。一般来说,希望他人与乐相遇的慈心,以及希望他人远离痛苦的悲心,这两者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因果的关系。所以在正文当中提到了,欲与乐遇之慈与悲二者因果无定。为什么在这个地方,要特别的强调这句话呢?因为之前我们所介绍的悦意慈,也就是七因果教授当中的慈心,指的是悦意慈心。悦意慈心跟悲心这两者之间,是有因果关系的。如果要生起强烈的悲心,在此之前必须要先生起悦意的慈心。而这当中所谓的悦意慈心,并不是指希望他人与乐相遇的一种慈心,而是面对一切有情时,生起悦意珍爱之相的一颗心。所以悦意的慈心,跟慈心这两者的内涵是不相同的。所以一般来说,所谓的慈心跟悲心,这两者并没有因果的关系。但是七因果教授当中的悦意慈心跟悲心,却是因果的关系。

虽然在这个地方宗大师有明确的告诉我们,慈、悲这两者并没有因果的关系,但是在其它道次第的论著,比方说妙音教授里面,却没有清楚的分辨慈心跟悦意慈心这两者的差别。所以在有些地方会提到,「透由慈心而生起悲心」的这种词句会产生出来。但是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一种观点,其实也是有它的原因在的。为什么呢?因为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谈到慈心跟悲心的时候,以修习的次第来说,他先介绍了慈心的内涵,也就是慈心它的所缘为何?它的形相为何?之后在探讨了慈心之后,更进一步的提到了,应该藉由什么样的方式来修学悲心?所以既然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有这样明确的提到修习的次第,是先提到慈心,再提到悲心,所以有很多的袓师们,他们也认为慈心为因,悲心为果。但实际上,这两者以这个地方宗大师的解释来说,他们并没有所谓的因果关系。虽然在讲说的时候,先讲了修习慈心的内涵,而更进一步的提到了修学悲心的内容,但是他们在内心生起的时候,并不会有所谓的因果关系。比方说我们在面对同样的一个友情,我们希望他离苦的当下,这时候我们的心,会很自然的也希望他人能够获得快乐。或者是我们希望他人获得快乐的同时,我们也会希望他人离苦,所以这两颗心并没有一定说,哪一者要先生起,哪一者要后生起,所以慈心跟悲心这两者并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而我们这个地方所介绍的悦意慈,它也并不需要另外的来作观修,也就是透由之前的知母、念恩、报恩这三者,它自然能够在内心中生起悦意的慈心,所以悦意的慈心是不需要另外作观修的。这是第四个部分。

接下来第五个部分,此口诀是谁的主张?修诸有情皆是亲友,此为发心之因,是月称论师、大德月论师及莲花戒论师所说。总说这样的一个教授,也就是七因果的教授,是从弥勒菩萨传给无著菩萨的。而之后透由月称论师、大德月论师以及莲花戒论师等,将这样的一种殊胜的教授传至现今。

子二、增上意乐及发心为果之理(200页)

接下来第二个科判「增上意乐及发心为果之理」,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二:一、疑问,二、回答。在之前简单的介绍了,从知母直到悲心的这个部分,有一些人对于这个部分,会产生了疑惑。若作是念:「如是渐次修心,若起悲心,便能发起为利有情而欲成佛之心,仅此即可,何故于此中加入增上意乐耶?」在生起了悲心之后,以自宗的角度来说,七因果的教授里,加入了增上意乐的这一颗心,透由增上意乐的力量,而发起菩提心。但是有很多的人,他会对于这一点产生怀疑,他觉得既然我能够面对一切的有情,生起希望他们离苦的这颗悲心的话,自然而然的想要解决众生的苦,就必须要成佛。因此在悲心之后,直接生起菩提心,也是可以的,不见得要生起增上意乐,所以有人提出了这样的一种疑问。而对于这样的疑问,自宗作了以下的回答。

二、回答。回答的方式分为两种:一、虽有悲无量,但没有能承担的增上意乐。愿有情遇乐、离苦之慈、悲无量,声闻、独觉亦有,然能担负一切有情引乐、除苦之重担者,除大乘之人外无有他者,故须发起心力强大之增上意乐。这个时候自宗就回答:希望有情们,能够遇乐的慈无量,以及希望他们能够远离痛苦的悲无量,也就是慈、悲无量的这两颗心,小乘的行者声闻、独觉亦有。但是为什么小乘的行者,他没有办法藉此而生起菩提心?大乘的行者却能够藉此而生起菩提心?最主要的关键,最主要的差别是在哪呢?「然能担负一切有情引乐、除苦之重担者,除大乘之人外无有他者」,大乘的行者,除了能够生起悲心之外,他能够更进一步的生起,我不仅希望众生能够离苦,而且众生要离苦的这个责任,是应该由我来承担的,所以他能够一肩扛起众生的苦乐问题。而这样的一种信念,除了修学大乘法的人之外,其它的人是没办法生起的。因此在生起了悲心,还未生起菩提心之前,必须要先生起增上意乐。也就是生起一颗,我不仅希望他人能够离苦得乐,我希望他人离苦得乐的这件事情,是由我来承担的这种强大的心力,因而提到「故须发起心力强大之增上意乐」。此者应从《相续本母论释》中所引《海慧请问经》而作了知。

在《菩提道次第略论》的原文当中,虽然没有引出《海慧请问经》的原文,但是这段文,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有将它引出来。而这一段经文当中,最主要提到的内容是,有一对父母,他有一个孩子,当这个孩子到外面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掉到了泥沼里。这时候父母亲同时看见自己的爱子,掉入了泥沼当中时,内心都会感到不忍。但是父亲他会更进一步的跳进泥沼当中,希望将自己的爱子能够早一点救出来。但是母亲虽然她的心中对于孩子还是会心生不忍,但是在她还没有跳进之前,她会稍微作怀疑,她会疑怀:我真的能够把他救出来吗?所以虽然他们内心,看到自己的爱子遭遇痛苦的时候,都希望他能离苦,但是父亲他会毫不犹豫的跳入泥沼当中,希望解决他孩子的痛苦,这就是父亲跟母亲的差别点。相同的,声闻以及独觉的「悲」,就有如同是母亲的悲心,虽然她也希望众生能够离苦,但是更进一步的,她没有办法担负起希望一切众生都离苦的重担。但是大乘的菩萨,他不仅希望众生能够离苦,而且他愿意来担负起这样的一种重担,这就是他们的差别所在。

在之前的这段文当中,我们有稍微的提到,在生起悲心之后,之所以要生起增上意乐的原因。这个地方,以自宗的角度他提到了,之所以要生起增上意乐,是因为声闻、独觉,他也能够生起慈悲无量。但之所以没有办法生起菩提心,是因为他没有办法生起增上意乐。其实对于这一段文,在藏传的佛教界里面,各派对于这一段文的解释方式是不同的。有一些人认为,透由这一段文中的文义,可以来证明声闻以及独觉行者的心续中,是有办法生起大悲心的。从字面上的角度来看,确实也是如此。如果透由这一段文,没办法证明声闻、独觉的心续中,有办法生起大悲心的话,其实他的回答,跟问题本身就会产生矛盾。之前对方所提出来的问题,是七因果教授当中的悲心,指的就是大悲心。在生起了大悲心之后,为什么要加上增上意乐,才能够生起菩提心?而不是生起大悲心,就直接跳到菩提心呢?这时候自宗的回答是,因为声闻跟独觉也能够生起慈悲无量,但是没办法生起增上意乐的缘故,所以他没有办法生起菩提心。从这样的回答当中,确实字面上它虽然用了慈悲无量的这个字眼,来代替大悲心或者是大慈心,但是既然对方是问到说,在生起大悲心之后,为什么要加上增上意乐,才能够生起菩提心?这时候这样的回答,确实就代表声闻跟独觉的心续中是有大悲心,但是由于进一步没有办法生起增上意乐的缘故,所以没有办法生起菩提心。因此对于「昆谦蒋扬谢巴」的这位大成就者,在他的论著里面,就引了宗大师所造的这段文,而来证成说,声闻跟独觉的心续中,是可以生起大悲心的。

但是另外一派的人,比方以福称大师而言,在福称大师所造的论著里面,他强调小乘的行者是没有办法生起大悲心的。那他有什么样的根据呢?其实这个根据,在我们之前介绍大悲心的时候,就已经有介绍到。在介绍大悲心的初、中、后三者重要的这个部分,在后重要197页,「诸佛获得果位之时,亦不如同小乘住于寂灭,而于尽虚空前,利益众生,亦是大悲之力。若无此者同声闻故」。如果没有大悲心的话,这样的一尊佛,他就犹如同是声闻一样,他会沉浸在定的这样的一种乐受里面。从这段文当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来,小乘的行者,不管是声闻或者是独觉,他是没有办法生起大悲心的。所以其实各宗各派,在探讨小乘的行者,是否能够生起大悲心的时候,都是有他的根据,都是有他的依寻之处。

福称大师他是如何的来辨别何谓大悲心?何谓悲无量呢?他认为说,所谓的大悲心,它的所缘应该缘着一切的有情。而悲无量,它的所缘只要缘着很多,也就是多数的有情这样就可以了,它不见得要缘着一切的有情。所以以心量来说的话,大悲心它的心量是比悲无量的心量,还要来得更广一些。但是不管怎么说,如果将悲无量跟大悲心,这两者来作区分的话,这个地方,也就是我们之前所提到的这个问题,跟他的回答,这本身是兜不起来的,所以这个地方是有待考虑的一点。也就是小乘的行者,他是否能够生起大悲的这一点,是有待考虑的。但不管怎么说,如果我们能够探讨这些内涵,更进一步的去了解七因果教授当中的大悲心为何?纵使短时间之内,我们的心续不见得能够生起大悲心,但是他至少可以留下一个相当好的习气。我们可以透由了解悲心所带来的胜利,以及生起悲心的方式,不断的去思惟、串习,在我们的心续中,自然能够留下一个习气,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学习到同样的法门时,这时候你的心续中,就能够很自然的,或者是比较容易的生起大悲心。

接下来第二段当中,二、由增上意乐引发菩提心之理。如是若生度脱有情之心,应念:「我今如此,纵于一有情之义利,尚且无法圆满成办;如果我们对于有情生起了悲心,并且更进一步的,生起了我想要让他离苦得乐的这种增上意乐。这时候更进一步的思惟到,以现今的我而言,不要说是一切的有情,纵使是一位有情的义利,我也没有办法圆满的成办。非仅如此,纵得二种罗汉果位,亦仅能利少数有情,不要说是我了,纵使是获得两种罗汉的果位,也就是声闻的罗汉,或者是独觉的罗汉,「亦仅能利少数有情」他们也没有办法利益一切的有情。其利亦唯能成解脱,纵使他要利益有情,也只能够让他们获得一己的解脱,不能置于一切智中。没有办法将他们安置在一切智的佛果当中。故有谁能圆满无量有情之现前、究竟一切义利?」如果连小乘的罗汉,都没有办法利益一切的有情,那这个世间上,到底有谁具备了这样的一种圆满的能力,能够利益一切的有情,现前究竟所有的义利呢?如是思惟,则知唯佛方有此能,思惟之后我们才了解到,这个世间上除了佛之外,就没有其它的人具备有这样的一种能力,遂起为利有情而欲成佛之心。当我们看到了这一点之后,这时我们对于佛果就会生起强烈的希求,而生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

壬二、依次正修(分三)

癸一、修习希求利他之心(分二)

子一、修习生起此心所依(分二)

丑一、于诸有情修平等心

丑二、修此一切成悦意相

子二、正发此心

癸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

癸三、明辨发心为所修果

丑一、于诸有情修平等心(201页)

接下来看到第二段「依次正修」分三,一「修习希求利他之心」,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三「明辨发心为所修果」。这个部分最主要提到的是「正修菩提心」。对于菩提心的定义,在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当中有提到,「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这两句话里面有提到菩提心的定义。第一句当中提到的是「发心为利他」,为了利益他人而发心。这个部分最主要谈到的发心,是谈到了希求利他之心,以希求利他之心为因,而生起希求菩提之心的果。所以希求利他之心,跟希求菩提之心,这两者的关系,是因果的关系。所以在第一句话里面,「发心为利他」指的就是希求利他之心;第二句话「欲正等菩提」,为了要利益他人而发心,而更进一步的想要求得无上的正等菩提,所以在第二句话里面,他最主要强调的是希求菩提之心。所以我们必须先了解,如果想要生起菩提心,而且是一颗具量的菩提心的话,他必须要以希求利他之心为因,而生起希求菩提之心为果,具备有这样的两种希求之心,才有办法称之为是具量的菩提心。

第一部分「修习希求利他之心」分二:一「修习生起此心所依」,二「正发此心」。这当中的「修习生起此心所依」指的是,如果想要生起希求利他之心的话,它的基础为何?第二个部分「正发此心」,所谓的正发此心,指的就是发起希求利他之心。在七因果的教授当中,悲心以及增上意乐,这两者是最主要的希求利他之心,而附带的提到的,是希望他人能够遇乐的慈心,他也能够称之为是希求利他之心。所以希望他人遇乐的慈心;以及离苦的悲心;以及他人离苦得乐的重担,应该由我来承担的增上意乐,这三者就是我们之前所介绍的希求利他之心。

而第一个部分,「修习生起此心所依」分二,如果想要生起希求利他之心,它的基础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于诸有情修平等心」,这是在还未修学七因果教授之前的基础。二「修此一切成悦意相」,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就包含了七因果教授当中的知母、念恩,以及报恩,以及最后的悦意慈。

首先我们先看到第一个科判「于诸有情修平等心」,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二,一、前行的次第,二、修平等舍之理。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个部分,前行的次第。如前下、中士时所说前行等诸次第,于此亦应取而修习。在还未正修平等舍之前,我们必须把之前在下士道以及中士道所说的这些内涵先作观修。比方在中士道的时候,有提到轮回的总苦跟轮回的别苦。在众多的苦当中,修学平等舍的这个部分,我们最主要要修习的是「亲敌无定的过患」这一点,也就是亲人跟敌人他所呈现出来的现状,是没有绝对的。

我们一般的人之所以会去分亲人跟敌人,这完全是我们内心当中对于某一个人会生起过度的贪爱,你会觉得有一些人他曾经利益过我、帮助过我,所以自然而然的你会对他心生好感,久而久之你在面对这个境界的同时,也会容易生起贪爱之心。相反的,有一些人曾经伤害过你,这时你在面对他的当下,你的内心就会心生不悦,久而久之你看到他,你的内心就会生起瞋念。而在修学平等心之前,我们必须要先遮止面对亲友所生的贪,以及面对敌人所生的瞋,唯有遮止贪瞋我们才有办法修学平等舍,而更进一步的修学知母、念恩、报恩的内涵。 

如果我们没有办法遮止这一点的话,这时我们对于有情就没办法一视同仁,而在此同时,我们想要修学慈心、悲心,这都是不可能的。纵使你能够生起些许的感受,但这也都只是片面的,面对某一些特定的有情时,你会生起慈心跟悲心,但是面对一切的有情的时候,你却没有办法一视同仁。我们所要遮止的,是遮止面对亲友的贪,以及面对敌人的瞋,并不是遮止掉亲人跟敌人的这一点。对方是我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亲人,对方他是我们的敌人,他就是我们的敌人,所以这一点是没有办法否认的,我们所要遮止的并不是这一点,而是遮止掉面对亲人时所生的贪,以及面对敌人时所生的瞋。这是我们在修学平等舍的时候,需要灭除的地方。

提到了亲人跟敌人,我们在之前有提到无定的过患,也就是他们所呈现出来的面貌,并不是绝对的。有一些有情在今生,虽然是我们的敌人,但是他曾经在过去生也曾经做过我们的亲人。相同的,在今生我们四周围,我们所要好的朋友,或者是亲人,他在过去生也曾经多次的做过我的敌人。所以从这样的的一种角度来作分析,不管是我们今生所遭遇到的敌人,或者是我们所面对的亲人,其实他人在做我们的亲人以及敌人的数量,可以说都是相等的。所以在面对这些有情的当下,我们要告诉自己,不需要刻意的生起贪念,或者是瞋念。甚至以今生而言,我们在面对敌人的时候,总是觉得光听到「敌人」的这个词,你心里面就会有一种不高兴的感觉会生起。

但是你换一种角度来作思惟的话,甚至是以佛法的角度,尤其是以大乘法的角度来作思惟,到底敌人对于我们修学大乘法比较用帮助,还是我们的亲人对于我们修学大乘法比较有帮助?这个时候,你可能要仔细的思考这个问题。说实在的,对于一个修学大乘法的行者来说,敌人对于他所做出的这些考验,反而是他修学大乘法的另外一种动力。甚至各位也都多次的听过,如果没有敌人,我们就没有修学忍辱的对象,而事实也是如此。而亲人能够在我们修学大乘法的时候,产生什么样的帮助呢?这个时候我们仔细的思考这个问题,你会觉得可能敌人他比亲人,对于我修学大乘法来说,他的帮助是更大的。这是有可能的一件事。

而在这个地方,为什么我们要特别的提到平等舍的这一颗心。就有如同是一个农夫,他要种某一种的农作物,在播种之前他必须要先整地;在整地之后,要洒水;洒水之后他再将种子播下去。这时候在整过地的这块田地上面,如果能够洒水,并且播种的话,这个种子它发芽,甚至开花结果的机率就会比较大。相同的道理,平等心它就有如同是一块大地,如果我们能够在如同大地的平等心之上,洒下慈心的水,并且播下悲心的种,藉由外在的因缘配合的情况下,我们就能够开出菩提心的这种果实。

接下来我们看到正文,第二个部分是提到了修平等舍之理。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修学平等舍,或者修学平等的这颗心呢?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五:一遮止贪瞋令心平等。此中最初若不遮止分类,而于一类有情生贪,一类起瞋,不修平等之心,则所生之慈悲皆有类别,如果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不遮止我们内心对于有情所作的分类,而对于一类的有情生起强烈的贪,对于另外一类的有情生起强烈的瞋,不修平等之心。「则所生之慈悲皆有类别」,这时候我们心中所生起来的慈悲,绝大部分都是对于亲人所生起的慈悲,对于敌人我们是没有办法生起等量的慈悲心。缘不分类则不能生,由于我们心中的慈悲都是有分类的,因此在缘着不分类的,也就是不分亲敌的一切有情的当下,就没办法生起慈悲心。是故应修平等舍心。所以为了要能够一视同仁,在面对一切的有情,都能够生起等量的慈悲,所以在这之前,我们必须要修学平等舍心,这是第一个部分,遮止贪瞋令心平等。

第二个部分,修何种平等舍?如果我们在遮止了贪瞋之后,要准备修习平等舍,我们要修学哪一种的平等舍?此复说有二种:一、修诸有情无贪、瞋等烦恼之相。以我们所观修的有情,也就是我们所面对的这些有情,他们彼此之间是没有贪瞋的,这是以我们观修的境来作探讨,而提到了「修诸有情无贪、瞋等烦恼之相」。我们周遭的这些有情,他们彼此之间,在面对彼此的当下,是不会生起贪瞋的,这是第一种的修习方式。二、自身于有情众远离贪、瞋,令心平等。此是后者。第二种的平等舍,是当我们自己在面对其它有情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遮止对亲友所生的贪,以及对敌人所生起的瞋,让我们的心处在一种平静、平等的状况下。「此是后者」,我们在这个地方所要修学的平等心,是后面的这一点。

其实对于这一点,在经论当中,提到慈悲喜舍四种的无量的时候,他的排列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慈、悲、喜、舍。第二种,它先将「舍」调到前面,而之后提到了慈、悲、喜,这三种的无量。之所以会有这两种不同的呈现方式,最主要就是跟我们这边的内容是有关联性的。第一种提到慈悲喜舍,为什么它将舍放在最后面呢?因为在前面有提到,慈心、悲心以及喜的这三种的无量心。这三种的无量心,他是希望能够在内心,在面对有情的当下,希望有情能够遇到快乐,能够与乐相遇,并且远离痛苦。而更进一步的探讨到,为什么有情他没有办法获得快乐,没有办法远离痛苦,是因为有情的心中,有贪念、有瞋念的缘故。所以为了让有情能够离苦得乐,我们更进一步的,来观修我们当下所面对的这些有情,我希望他的心续当中,都能够远离贪瞋。所以提到了,「修诸有情无贪、瞋等烦恼之相」,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介绍慈悲喜舍。另外一种将「舍」调到最前面,就是我们这个地方所要为各位介绍的,先修平等舍,而更进一步的对于有情生起等量的慈心、悲心以及喜心。所以这个地方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来作介绍。

接下来第三个部分,修习之次第。修习此之次第:为易于生起故,先以一未作利害之非亲敌者为所缘境,如果我们想要快速的生起平等舍心,一开始我们所要缘的众生,是以缘着非亲、非敌的陌生人,作为我们的所缘境。其后去除贪、瞋,修平等心,纵使对方他是陌生人,但实际上从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里面,我们会发现,纵使对方我们不认识他,也不了解他,甚至从来没有看过他。但有一些有情,我们乍看之下,我们的内心就会觉得很舒服,甚至觉得很顺眼;有一些有情,我们看的时候,就会觉得这个人看起来怪怪的,或者是觉得这个人怎么看都是不顺眼的。明明就是不认识对方,但是为什么在乍看之下,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生起?这是因为我们过去所累积的业力,而感得的一种果报。当下你也说不出一个原因,讲不出一个理由,但是你的内心对于不认识的有情,你就会有你的分别,有一些有情你就是会喜欢他,有一些你就是会厌恶他。

当我们知道这一切,都是来自于过去所造的业力,而感得的一种果报的时候,进一步的我们对于这样的一种现象,去除我们内心当中的贪瞋,修平等心。若能于此心生平等,次缘亲友修平等心;如果我们能够对于陌生人生起平等之心,接下来缘着我们的亲友,来修平等心。若于亲友心未平等,或由贪、瞋而作分类,或因贪有大小,则令其心不平。如果我们面对自己的亲友,内心没有办法平等,甚至对于亲友当中,有一些人生贪,有一些人起瞋,而更进一步的来作分类。或者是你对于亲友,都是生起贪念,但是贪这当中又有它的大小程度的差别的话,「则令其心不平」这时候你的心,也是处在一种不平等的状态。于此若心平等,次于怨敌修平等心;如果对于亲友我们的内心能够平等的话,接下来面对怨敌来修习平等心。于此若心未平,则专看不合之处而起瞋恚。如果面对敌人,我们的心没有办法平静下来的话,这时候我们就会专门去挑别人的毛病,而在内心当中生起瞋恚。于此心平等已,则于一切有情修平等心。因此这个地方修习平等心的次第,一开始是面对非亲非敌的陌生人,接下来面对自己的亲友,再来是面对敌人,接下来是面对一切的有情,修习平等之心。

接下来第四个部分要修何法才可以遮止贪瞋?此复有二:一、就有情面,念云:「一切皆欲安乐,不欲痛苦,故于一类执为亲近而作饶益;于另一类执为疏远而作伤害,或不饶益,不合道理。」以有情的角度我们来作思惟的话,一切的有情都想要离苦得乐,因此在面对一切的有情的同时,我们分为亲、敌。对于一类的有情,我们进一步的去饶益他们,而对于另外一类的有情,我们刻意的疏远,或者是伤害,或者是不饶益他们,其实这是不合理的,这是从有情的角度来作思惟。二、就自身面,以自己的角度,应思:「无始以来,于轮回中,无一有情未曾百次为我亲友,是故于谁应贪?于谁当瞋?」从无始以来在轮回当中,没有一位有情他不曾经百次的做过我的亲友,所以在这当中,我并不用刻意的对谁生起贪,不用对谁生起瞋念,此是《修次中篇》所说。

又于亲友起贪爱时,如《月上童女请问经》云:「我昔曾杀汝一切,我昔亦被汝砍杀,互为怨敌作杀害,汝等如何起贪心?」我在过去生,曾经杀害过你,也曾经被你所杀害过,所以我们彼此之间是怨敌,而且我们互相的伤害。所以不管是你,或者是我,我们都不应该对于对方生起过度的贪念。并如前说无定过时,思惟一切亲、敌迅速转变之理,由此遮止贪、瞋二心。这是第四个部分。

第五个部分,虽不遮亲敌之心,但遮贪瞋,这个部分我们之前有稍微的提到过。此取亲、敌为差别事而修,在这个部分我们修学平等心的时候,「此取亲、敌为差别事」指的是我们将亲人以及敌人,作为我们观修的对境,而来修学平等心,故不须遮亲、敌之心,所以在修学平等心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遮止对方是我们的亲人,或者对方是我们的敌人的这一颗心,是灭由执亲、敌为因所起贪、瞋分类之心。这个部分我们所要灭除的,所要遮止的,是执着着对方是我们的亲人为原因,而生起的贪;而对方是我们的敌人作为原因,所生起的瞋。我们所要遮止是缘着亲、敌所生的贪、瞋,而不是缘着对境的亲、敌。

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校稿中)

 


{返回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第22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第20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6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16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3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2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17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26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21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5讲
 皈依发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魔鬼与天使[栏目:生命的密码·迷悟之间]
 禅门开悟诗200首 第三十章 洞山万里无寸草[栏目:禅门开悟诗200首]
 菩萨如树[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佛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地位(果戒)[栏目:其它法师]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0[栏目: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
 佛教信仰及其认同模式——兼论中国佛教的社会建设功能[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四章 金刚藏菩萨所问章[栏目:超然法师]
 Excellence of the Three Birth, & Cause and Effect ..[栏目:Teachings in Chinese Buddhism]
 人间佛教的经证 精进[栏目:人间佛教的经证]
 佛识慧集 <七八>心经来历[栏目:佛识慧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