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二章 译主引文
 
{返回 成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576

第二章 译主引文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

注 释:

护法等菩萨:这一句话是译主玄奘法师的叙述之词。世亲菩萨造论颂之后,先后有亲胜、火辩、德慧、安慧、难陀、净月、胜友、陈那、智月、护法等十大论师各造论文,解释世亲的三十论颂。其中以护法菩萨之论文,最为周详。

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约,以,按照。造,作,写作。成唯识,即成唯识论。成,即成就、建立。成唯识论,成就唯识大旨或唯识理论的论文。十大论师虽都是批注世亲的唯识三十论颂,但他们在各自的论文中,多少都有一些自己的见地或论点之发挥,因此各师之间,见解多少有些出入。玄奘大师本欲将十大论师之论文,一一译出,但其弟子窥基法师反对,而建议将十大论师之言,杂揉成一书。奘师欲要不从,又恐其辞职听说基师曾言,若其师不从,即将辞职,于是即依其言而作:以护法论师之论文为主,杂揉其它九家,成就一书,即名为成唯识论。鄙意以为:若当年玄奘大师能将十大论师之论文,一一译出,对于佛法,无疑将是一大盛事。又,若大师当年能坚持其本意,直译十大论师之原作,即使只译出其中一两部或三四部也好,以存其原貌;然后大师再以自己的见解,另自作一书,这应是最如法、最圆满的作法;如此,可让有志者,自己去奉读十大论师的原作,自己去抉择。退而言之,十大论师之说,即使有所差别,也还是依于世亲之原论,故应不致有太大偏差、或违于正理之处;若如此,则这一部唯识学中非常重要的论典唯识三十颂,便有许多权威且纯正的注释之论文可供参考,岂不洵美哉?然则玄奘大师的成唯识论仍不失为阐释唯识三十论颂最丰富、且集大成的一部伟构。

义 贯

护法等十位菩萨,约世亲菩萨所造之此三十颂而曾各造成唯识之释文论文。

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初二十四行颂,明唯识相,次一行颂,明唯识性,后五行颂,明唯识行位。

注 释 

今略标所以:标,标举、标示、提出。所以,所从事者。谓现在大略标举一下本论的内容、或篇章结构。本论即颂文共分为三大部分三章。

初二十四行颂,明唯识相:初,最初。明,阐明,显示。

唯识相,包含

1、三能变(阿赖耶识、末那识及前六识,三者合称亦即是八识)

2、八识的相应心所(共五一个)

3、三性(依他起性、计所执性、圆成实性)

4、三无性(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

这是本论的第一大部分,共二十四行(每一行即是一个偈子,共有四句)。

次一行颂,明唯识性:一行颂,即四句。唯识性,即真如性;真如性即是唯识实性。这是本论的第二大部分。

后五行颂,明唯识行位:行位,修行之地位。唯识的修行地位共有五位: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通达位,四、修习位,五、究竟位。这是本论的第三大部分,也就是最后一部分。

义 贯

今大略标示三十颂内容之所以。谓此三十颂中,最初之二十四行颂即九十六句,用来阐明唯识之四类相。次一行四句颂则阐明唯识之胜性圆成实性,亦即真如性,最后五行颂二十句则阐明依于唯识正理所起的修行之五种地位。

 


{返回 成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下一篇: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一章 释论题、论主、译主
 观所缘缘论义贯 观所缘缘论 陈那菩萨造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二、论文引言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二章 释颂文 第四节 第八识颂
 《心经系列》成观法师 作者简介
 佛教徒:反叛命运的人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二节 第二能变末那识
 地藏法门系列 二、地藏本尊十观法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五章 唯识修行五位 第三节 通达位
 禅之甘露 第四章 五味禅—心识之构成与弹之实践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六、色法(十一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8经 欢喜经[栏目:相应部 4.魔相应]
 心得自在[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傀儡[栏目: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
 恐惧什么[栏目:佛网文摘]
 唯识三字经释论 四、唯识三字经讲录(七)识之四分[栏目:唯识三字经释论]
 行由品第一[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用惭愧和谦虚来消融自我[栏目:圣严法师]
 如何克服自己的惰性?[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