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九、二种无我
 
{返回 成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698

九、二种无我

二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

一、无我:这是正显一切法无我之义。以于前面所游的五位百法之中,一一去推求,都找不到有此二种我相可得。 我者,主宰、自在之义。如果有我,则应能作得了主、应能自在,则人应能于自身心及一切法,作得了主,不受生老病死等无穷之苦,应能长生、常住不灭、来去自如。但实在的情况是:人对自己的身心及一切法都不自在(不能令它不病、不老、不死、不烦恼),都作不了主,故知「人无我」。乃至一切诸法,不论有情、无情,各个也都无法令本身离于生、住、异、灭,且都依于因缘,而在「生住异减」中流转。因此,一切法中亦皆无我,此即是法无我。

二、补特伽罗无我:此又称为人无我。补特伽罗,义为有情、或数取趣,因为一切有情皆「数数起惑造业,而取诸趣」,故称有情众生为数取趣。数数是屡屡、多数、经常不断之义。趣,六趣,即六道。人无我,即是从前面所说的五位百法中去推求,则我实为色法、心法、心所法等五蕴假合,其中无有凡夫所执的能自主、自在之我相可得,亦无外道所计执之种我可

得,故是「人无我」。若达人无我,即是「生空」;证「生空智」即解脱俱生我执。

二法无我:法无我即是法空。依于俗谛,而假说心:心所、色、不相应行等种种差别之法;然而以真谛究竟之理而观,则诸法毫不可得:一切法但自心现,如幻如梦,非有似有,有即非有。又对有为,而假说无为:有为既虚,无为岂实?譬如依空而显现狂华:而此华实非有生灭,则此空岂能舌有或无?空若是有 ,空即非空—空若是无,则无此虚空,岂再能言空华?因此可知五位百法,无一法而有实自体性,唯心现故,唯识性故,故说若能于五位百法中,通达二无我理,证二空智,即是得百法明门。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竟

——二oo二年一月四日完稿于台北•大昆卢寺

——二oo二年五月十二日二校于美国•遍照寺

——二oo二年七月廿四日三校于美国•遍照寺

◆ 回向愒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眷

悉发菩提心

尽于未来际

修行无上道

大乘百法明门论令注

注 者:释成观法师

倡印者:大昆卢寺(台湾),遍照寺(美国)

发行者:昆卢出版社


{返回 成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福、惜福与檀波罗蜜
下一篇: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八、无为法(六种)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自序
 观所缘缘论义贯 第二章 释论文 第一节 破斥外道计执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三、五位
 地藏法门系列 四、地藏法门修行自我鉴定及成就次第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卷第四
 观所缘缘论义贯 观所缘缘论 陈那菩萨造
 楞严咒大意
 禅之甘露 第九章 习禅五阶(上)
 佛教徒如何面对生老病死与感情生活
 佛教徒:反叛命运的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自由的迷思 四、情绪的对治[栏目:创巴仁波切]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七0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情到深处人孤独 后记[栏目:黄威南居士]
 宁断千江水 不动道人心[栏目:昂江扎西仁波切]
 虚云和尚人间净土思想探微(海慧)[栏目: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
 替朋友书写消灾牌位,心中好像会挂碍,不知原因出在哪里?[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基本佛经选集一 序 1[栏目:佛法与内观系列]
 梦中梦因果问答 15 我父亲有什么业力才患了气喘?他的往生,是因气...[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了义炬·第一章 四共加行 四、因果业力[栏目:塔汤仁波切]
 当前发展佛教教育的“盲点”与“伪问题”(圣凯法师)[栏目:佛教与教育]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