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异熟因与异熟果
 
{返回 见悲青增格西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61

异熟因与异熟果
 
见悲青增
 
所谓异熟因要具备三个条件:1、必须是不善或有漏的善;2、必须是有情所摄,摄在心相续中;3、能引生出异熟果。
 
我们会说苦与乐都是善恶带来的,意思是我们有很多病痛是业障带来的,或是人的身体、或是畜生的身体都是前世善恶业导致的,这些由第六意识所摄的色、受、想都比较属于异熟,身受所摄的色受想行都较会是异熟果,内心就不是。所谓异熟果是要由前生,异熟因种下去,变成习气,后滋润出来,中间并无转折。

内心的感受是由种种想法而产生的苦,如看到某人很痛苦,心生不忍,这些内心的苦乐就不是异熟果;而身体的苦,特别是像地狱的身苦,就是直接从异熟因产生的,所以是异熟果。

总之,异熟因一定是善恶其一,不是无记,而异熟果一定是无记,这就是异熟的特质。


{返回 见悲青增格西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乘与小乘
下一篇:考古不是研究经论的方法
 五取蕴
 空正见才是一切过失的对治
 悲心可以无限增长
 以正知了解佛法、用正念精勤守护
 《菩提道次第广论》听闻轨理Ⅲ
 无常
 《菩提道次第广论》听闻轨理Ⅰ
 具悲摧苦故,勤修诸方便。方便生彼因,不现彼难说
 考古不是研究经论的方法
 唯识二十论讲记(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民国时期的佛教与政治(1912~1949)(陈仪深)[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207.问曰:此中何以但说二空名为法?[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五戒的现代意义之七[栏目:净因法师]
 四臂白观音灌顶开示 ——第十二世太锡度仁波切[栏目:密乘之门·灌顶开示选]
 为什么法师经常讲“先把人做好再来学佛”呢?[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兜率圣贤录[栏目:兜率圣贤录]
 念佛法语集成[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莫让痴念开诸漏门[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念念在净土得上品往生[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