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具悲摧苦故,勤修诸方便。方便生彼因,不现彼难说
 
{返回 见悲青增格西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70

 “具悲摧苦故,勤修诸方便。方便生彼因,不现彼难说”

见悲青增

    很多大德弘法时,常常会引用“具悲摧苦故,勤修诸方便。方便生彼因,不现彼难说”这个偈颂。我们通常会说为利有情要成就佛果。进一步来说,要利益有情,问题是自己现在还没办法利益有情,那么谁才能利益有情?有能力圆满利他者只有佛(僧宝则至少可以有正当的利益)。

   我们通常会说众生的想法及他适合什么等,也就是所化机的本性和想法,只有佛才如实的了解。汉系会说有情众生有自己的根器,藏系说众生有自己的戒、胜解、思想。也就是一定要成佛,不成佛的话没办法了解众生的戒、胜解、思想。不如实地了解这些情况,就没办法对症下药,所以前提必须要了解这些。对症下药的话,药才会有药效。如《释量论》说“具悲摧苦故,勤修诸方便。方便生彼因,不现彼难说。”即用“方便生彼因,不现彼难说”来解释(或证明)不成佛没法利生这件事。“方便生彼因”是说佛陀运用的方便、智慧等。

  此外,从比较大的范围去看,“方便生彼因”就变成像道、佛果这些。对众生说法要讲道,你不知道什么是道、不知道什么道可以产生三乘之果等因素的话,就没有办法讲。所以此处的方便包括六度、四摄,要了解六度、四摄,了解六度、四摄可以产生佛果。佛果这个果是从六度、四摄这个因产生的,这些要了解,不了解就无法跟他人讲。这又是一种解释。因此,讲法者会这样引用:我们一定要成佛,不成佛无法利生,为什么?就念这个偈颂,变成前面的解释。也可引用《释量论》编排的方式来说,即要了解六度、四摄,了解佛果是由六度四摄来的,不了解就无法自己修,也无法向他人讲。

  我们讲过大悲心,什么是大悲心?修悲和有大悲心不一样,前面的内容是说修悲心。怜悯心人人皆有,蚂蚁也有,怜悯心一直培养就可以变成大悲心。这在中文很难区分,中文都是“悲”,但是大悲和我们的悲不一样,所以前面的内容一直强调修我们具备的那种悲,这样就可以变成大悲心。刚开始可能产生悦意方面的悲;接着是很希望人家离苦的大悲心;接着会产生我来承担,由增上意乐带动的大悲,这样大概就可以产生菩提心。产生菩提心之后,能感同身受地有众生非常可怜,而且有由我来承担的感觉,问题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具悲摧苦故”:已产生了增上意乐的悲,所以自己要去帮众生解救这个苦。“勤修诸方便”:但一看自己什么方便都没有、什么方便都不会,因此就要修这些方便。为什么要修这些方便?因为对方便以及它所生的果,生这个果的因素,自己不了解的话,怎么教他人?也就是,产生增上意乐之悲时,就希望除苦,但自己没有方法。我们会讲菩提心有行心和愿心,这是指愿心的阶段。此时他才知道要有方便,没有学懂这些方便的话,怎么教他人方便。


{返回 见悲青增格西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上课如何回向
下一篇:万宗归一
 认识苦谛的重要
 火烧功德林
 色拉杰五部大论课程
 如何学佛
 如法学佛
 大悲心的重要
 文殊赞
 悲心可以无限增长
 末那阿赖耶颂
 认识苦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面对苦难生起悲心[栏目:传喜法师]
 《法华经》七喻[栏目:佛网文摘]
 劝人为善的智慧[栏目:蔡礼旭老师]
 当仁不让[栏目:禅林衲子心]
 净土法门的要义[净旻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何者为精进之自性?[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