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一页。我们这一科讲到「明离染心次第」。在大乘佛法当中讲到心地法门,是有所破坏、有所建设。就是说我们在修止观之前,你要知道我们内心当中有三个相貌:所谓的真如、无明跟染心。我们所对治的是染心跟无明,所要肯定的是我们的真如。这一段讲到我们刚开始的修学止观,是先对治这个染心。染心有六种染心,前面的三种是第六意识相应的染心,所谓的分别我法二执。这以下我们讲第八识相应的染心,这个是俱生的烦恼,俱生的我法二执。
四者、现色不相应染。依色自在地,能离故。
这个「色自在地」是八地菩萨,八地菩萨他能够以色法得大自在,他内心止观的力量,能够把外在的瓦片变做黄金等等,他能够在色法中得大自在。一个人会得自在,就是他心中障碍有破除;他障碍不破除就不能得自在,他一定是被烦恼所障住了。这八地菩萨他就是解脱了「现色不相应染」。
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依心自在地,能离故。
「心自在地」就是九地的善慧地。善慧地他能够成就四无碍智: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所以这个九地菩萨,他一方面能够深入法义通达善巧,对于大小乘法门的义理跟他修学的方便法门都能够通达;第二个对
于众生他能够恒顺众生、广设方便:所以他的心得大自在,他能够摄受众生得大自在。这个「自在」是约着智慧,这个四无碍智主要是约智慧,智慧得大自在。
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
「菩萨尽地」是指十地的法云地(法云地,就是他这一念心是大法智云,含众德水。),他这一念心,摄受无量无边的波罗蜜,乃至进一步到成佛以后。成佛以后,那一念清净光明的心现前的时后,所谓的「金刚道后异熟空」,这无量无边的生死业力全部消灭掉。佛陀没有所谓的业力这件事情,佛陀来到三界都是依止清净的愿力,所以这「根本业不相应染」,要到佛的时候才穷尽、才真实的业尽情空。
这六种染心,法藏大师说:「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就是四五六这三种不相应染,它生起的因缘是由不觉,就是一种人我对立的心情,这都非常的微细的。一二三生起的因缘,是由境界的刺激而引生的。所以这意思说,我们刚开始在修大乘止观,是要以持戒作基础。也就是说我们遵循佛陀的制教,我们在我们的生命当中能够划分一道的界限,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刚开始先远离杂染的环境,就是在你的这一念心当中先建立一道的保护墙。在保护墙当中,你不能只是停留在持戒,你在身口的持戒作基础之下,你内心当中还有很多的执相应染、不断相应染、分别智相应染,在那个地方不断的活动,只是说它没有环境的刺激而已。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进一步修无住,修我空、法空的法门。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假设没有经过大乘止观的训练,要按我们过去的等流习性,我们这一念心是有所住。有些人是住在色法,有些人是住在感受,稍为高明一点的住在思想,就是这样子,或者是跟着你外表的色身来活动,或者跟着感觉走,或者跟着思想走。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每一个人所住的因缘各式各样,带动各式各样的业力。所以我们刚开始就是用我空观、法空观,把心中所执取的这个色受想行识的这些自性执,慢慢慢慢的把它消灭掉。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说:「今人辄论六度万行,而以破执法门,曾不究心,求出轮回,不亦难乎!」就是我们现在末法时代的众生发菩提心以后,刚开始就去修善法,「辄论六度万行」;对于心中的「破执」,从来不下工夫,这样子「求出轮回,不亦难乎!」就是说我们如果刚开始只是停留在持戒,靠着信心来持戒,内心当中对于所谓的执相应染,不断相应染,分别智相应染,那个我执法执的内心、有所住的心没有消灭,那这个持戒只是一个善法。这个持戒会让你来生依止这个善业的力量,变现一个安乐的果报,但是我们内心当中的烦恼是存在的,跟安乐果报接触的时候就开始造业了。所以我们在持戒的基础之下要修无住,这个无住的法门在临命终非常重要。就是说我们如果平常对于自己的五蕴有很坚固的执取,你临命终的时候虽然念佛也会构成障碍。所以憨山大师说:你这个五蕴的执取是熟境界,你对阿弥陀佛圣号的忆念是生疏的境界,结果是强者先牵。所以我们平常修净土不是到临命终才修习,就是你平常静坐的时候要经常修我空观、法空观,把我们内心当中对五蕴感受思想的执取,每天松脱一点、松脱一点,慢慢慢慢你就能够不随妄转,等到临命终你念佛的时候,你对佛号的归依的力量就很强。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刚开始先破执,破执这是第一点。
巳二、明离不觉次第
前面是对治染心;这个地方是对治根本无明,比较微细的。我们看论文:
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入净心地,随分得离。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
这个无明的相貌就是「不了一法界义者」,就是我们在整个平等的生命当中,虚妄的生起人我的对立,这个就是无明。这个无明什么时候断呢?「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这个地方要注意了!虽然无明是微细的,但是你从刚开始发心而成就信的时候,你就要去观察我们这一念心具足体相用三大,而慢慢地去对治,断除人我的对立,它不是在后面,我们待会再说明。到初欢喜地(初地)以后慢慢真实的远离,然后慢慢的破一分的无明,证一分的法身,到成佛的「如来地」才「究竟」的远「离」。前面的破执法门是偏重在达妄本空,这个地方是偏重在知真本有。就是说破执法门,我们所破的是妄想,以我空观、法空观来破除由无明所带动的我执跟法执;这个地方远离根本无明,他是忆念真如、正念真如,不断的忆念平等不二的真如,来消灭我们对立的根本无明,是这个意思。这二个法藏大师说:我们刚开始在达妄本空的时候是对治染心,远离不觉的时候是正念真如。这二个法藏大师说是「说有前后,治断同时。」就是说我们在言说的时候,喔!前面是对治染心,后面远离根本不觉;但是在治断的时候是同时的。这地方怎么说呢?就是说大乘止观跟小乘止观,刚开始下手都是在破除我执、法执,这个地方的方便法门是没有差别的。没有差别,那大乘不共于小乘的地方在哪里呢?大乘的止观的特色在于不二法门,悟入不二法门。就是说我们在破除我执、法执而悟入到无住的时候,我们同时会生心,无住而生心。譬如说小乘的学者证得我空法空以后,他松脱了对五蕴的执取以后,他就不再造作了,就入了不生不灭的涅槃了;大乘佛法也是假藉小乘的我空观、法空观,来松脱对五蕴的执取。但是五蕴的执取松脱以后,干什么呢?说我这个五蕴里面没有一个主宰者、没有一个自我意识,我们后面的生命应该怎么办呢?应该怎么走下去?就是依止愿力。这个时候我们从一种对感受的执取、对思想的执取松脱以后,取而代之的是内心当中生起三种誓愿: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这个时候我们生命的造作,就用三种目标来引导我们,以断恶、修善、度众生来当做整个菩萨的三大修学目标。所以大乘佛法的重点在于一个中庸之道,它破坏执取以后,它要建立依止真如而显现出来的誓愿力,在这个地方有所不同。这个地方,应该说远离不觉的次第是大乘的不共法门,前面的对治染心应该是共小乘的修学。这个地方我们讲到修习悟净的因缘,就是一方面达妄本空,有所破坏;一方面知真本有,有所肯定。
辰二、转释相应不相应义
把我们对治这个烦恼有相应跟不相应作一个说明。
言相应义者,谓心念法异,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不相应义者,即心不觉,常无别异,不同知相缘相故。
先解释「相应」。有的烦恼叫相应染,有的叫不相应染,所谓的「相应」就是「心念」,这个心念是能缘的心,这个「法」是所缘的境。说我们能缘的心跟所缘的境,这二个法是有差别的,叫做「异」。但是约着「染净」的因缘来说,这个「知相」,这个能缘能心跟所缘的境的「缘相」,这二个是相随顺的,这叫做「相应」。也就是说前面的三种染心,它会随环境而「相应」:你接触到杂染的环境,这三种染心就会增长;你接触清净的环境,这三种染心就会减少,这叫做「相应」,「知相」跟「缘相」是相随顺的这叫「相应」。反过来,「不相应义者,即心不觉,常无别异,不同知相缘相故。」「不相应义」就是依止着「即心不觉」,这个「即心不觉」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它虽然是「不觉」,但是它是不离开真如的「不觉」,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所引生的烦恼,它的体性没有所谓的差别相,它不管遇到什么环境,它的心都是无记的,环境对它的烦恼不会增长,也不会减少,这叫做「不相应」。
卯三、结示二障
我们把前面所对治的不觉跟染心作一个总结:
又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
这个「染心」是第六意识所分别的、引生的我执、法执,它是一种「烦恼」障,产生烦恼「障」碍「真如」的二空之理,这「根本智」就是我空、法空的根本智。这个「无明」,这个一念的妄动产生人我的对立,这个叫做「智碍」,障碍我们的后得智,「障碍世间」的「自然业智故」。这个地方先作一个总说,以下把这道理开展出来。
此义云何?
为什么这样讲呢?
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
先说明这个染心对我们的障碍。我们「依」止这六种「染心」所谓的「能见能现」,刚开始有人我的对立而产生我相、人相的对立,这个「能见能现」是后三种微细的不相应烦恼;「妄取境界」是前面三种相应的烦恼:这些都是「违」背我空、法空的「平等性」,所以障碍我们根本智的生起。再讲到这个「无明」,「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一切法的本性本来是寂「静」的,这个寂静就是平等不二:「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本来是没有所谓的佛陀、众生这些染净的差别,没有这种生灭的起动相,但是因为一念的「无明」妄动以后,「妄与法违」,就虚妄的跟真如寂静的法相违背,就「不能随顺」平等的道理,所以对于这「世间」的差别相貌,就不能随顺「一切境界」的差别,而生起了「种种」的了「知」,对于差别相就有障碍,障碍后得智。这个后得智的障碍,看本论的意思,主要是一种对立的心情产生。
我们如果研究《易经》,中国文化里面讲到《易经》这个文王八卦,就是你想要知道某一件事情会不会出现,你在卜卦的时后,有些人卜卦会成功,有些人会失败。关键点在哪里呢?如果你卜卦的时候,你的心不平等,起心动念,这个时候你的卦象就不准了,就是你那个心念去干扰这个卦象;如果你在卜卦的时候,能够保持平等心,远离我相、人相的对立,以平常心来卜卦,这个卦象就非常准。也就是说这一切法的存在,它有一个自然的轨则在运作。这个自然轨则,它就会去引导这个卦出现什么相貌,你从这个相貌当中,就知道一些消息。但是如果你内心当中不平等,这个时候这个卦象就受到你的心的干扰,它就有问题,产生障碍了。当然这个卜卦是世间法,很多佛法的道理都是这样。你看这个密宗的本尊相应法,本尊相应法有二种修法:第一个是事相的归依,说我是业障凡夫,阿弥陀佛是万德庄严。当然这是种对立的观念,是一种事持,但是没关系!我是业障凡夫,阿弥陀佛是万德庄严,我对你通身靠倒,我祈求你的救拔。当然刚开始能这样子就很不错了,依止信心来念佛。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面强调:你应该再提升,你要相信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念佛也好、持大悲咒、修观世音菩萨本尊相应、或者你是修文殊菩萨本尊相应,你在持本尊咒或者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你内心当中要一念不生。就是你的心进入到本尊的心性,本尊的心也进入到你的心性,这个时候平等不二。你以平等不二的心来念阿弥陀佛的圣号,那这个时候套一句印光大师的话:「即众生心,投大觉海。」这个时候你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是不可思议的。从理论上来说,十方诸佛对我们都有很大的悲悯心,很想要加持我们;但是这当中有障碍,就是我们的心不平等,他的力量加持不下来。所以「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这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但是「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我们自己在平等法界当中,我们一定要去创造一个对立相:你是佛、我是众生,你怎么样、我怎么样,所以就不能够「随顺世间一切」的「境界」差别,而生起「种种」的了「知」,乃至于得到诸佛的加持,这个就是所谓的「智碍」,障碍我们后得智的生起。这个地方是把染心跟无明所引生的一个障碍作一个总结。
子三、辨生灭之相丑一、正辨
这个地方的「生灭」心,是偏重在六种染心的「相」貌作一个「辨」别,这当中分成二科,先看「丑一」的「正辨」,正式的辨别。
复次,生灭相者,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粗,与心相应故。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
这个「生灭」心广泛来说,包括了根本无明,包括了六种染心,这个地方论文「二」个都提到了。看这个「粗,与心相应故。」与心相应当然就是跟外在的环境相应,这个地方是第六意识相应的;「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就是外在的环境跟心所法不相应,这是阿赖耶识,第八识相应的。先作粗跟细的大判,再把它细分成四种:
又麤中之麤,凡夫境界;粗中之细,及细中粗,菩萨境界;细中之细,是佛境界。
把染心的差别分成四种:「粗中之粗」是指这六种染心的第一个染心,叫执相应染,执相应染是分别我执引生的,对于五取蕴相的执取,这个是「凡夫」能够对治、够觉悟的「境界」。「粗中之细」是指的第二跟第三,就是不断相应染跟分别智相应染,叫「粗中之细」。「细中之粗」是指的第四跟第五个染心,现色不相应染跟能见心不相应染。这四种染心都是「菩萨」所觉悟的「境界」。「细中之细,是佛境界」,这个「细中之细」是指最后的染心,最微细的根本业不相应染,这个是等觉菩萨入金刚喻定的时候所对治的,是佛的境界。下面作一个总结:
此二种生灭,依于无明熏习而有,所谓依因依缘。依因者,不觉义故;依缘者,妄作境界义故。若因灭则缘灭。因灭故,不相应心灭。缘灭故,相应心灭。
这「二种生灭」相,包括粗的生灭相跟细的生灭相, 它是怎么产生呢?是「依」止「无明」的「熏习而有」的 ,所谓的「依因依缘」,这个因是指内因力,一个是外缘 力。「依因者」,什么叫「依因」呢?是「不觉义故」, 是由不觉引生的。「依缘者,妄作境界义故」,这个「作 」就是执取,由对境界的执取而产生的。所以这个「因」 产生三细的烦恼,依止「缘」就产生六粗的烦恼。「若因 灭则缘灭。因灭故,不相应心灭。缘灭故,相应心灭。」 假设我们今天是直接从一种不觉,从人我的对立心消失, 外在的因缘就消灭。「因灭故,不相应心灭」,就是说你 这个不觉的功能被破坏以后,后三种微细的染心就消失了 ,阿赖耶识的染心就消失了。如果是「缘灭故,相应心灭 」,前面的三种染心也就消失了。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 。「若因灭则缘灭」这句话,我相信很多人会产生疑惑。 这个「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当然一念不 觉是一个因,这个境界是一个缘。这染心的生起有二个: 一个是内因力,一个是外缘力。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先 破坏这个缘,因为这个境界为缘长六粗,这个是比较粗的 。所以法藏大师说:「因灭则缘灭」,这个地方是约道理 上来说的,从道理上说因灭则缘灭。从实际的修证上来说 ,应该是要先缘灭则因灭。譬如说:十二因缘的流转跟还 灭。我们经常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 六入,乃至于生老病死,流转门是这样子。还灭门我们会 说: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生老病死灭。但 正式理论上来说,没有一个人修行是直接破无明的,没有 这回事情。就是说流转门的修学次第,一定是先断爱取, 取灭则爱灭,爱灭然后再破名色灭。就是说烦恼的生起是 从细到粗,但是对治烦恼是从粗到细。但是我们在理论上 经常会说: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但是你修行不是 这样修的。法藏大师讲出一个譬喻:你有一件衣服弄脏了 ,这个灰尘是怎么回事呢?它是一层一层卡上去的。第一 层灰尘,第二层灰尘,到第九层灰尘,三细六粗。但是你 洗的时候,一定是先洗外面的灰尘,第九层,再洗第八层 ,再洗第七层,你不可能直接洗第一层,不可能。所以你洗衣服的时候是从外面洗进去,但是你生起灰尘是从内而到外。所以这个地方因灭则缘灭是约理论上说,但是实际修证是缘灭则因灭。所以你要先断外境引生的烦恼,再对治你内心根本不觉的烦恼。从马鸣菩萨的这个观念,我们学大乘止观会有一个心得,说是「境界为缘长六粗」,看这个意思,如果我们有志于成就解脱(当然我们每一个人来到三宝的境界,成就种种的功德,三宝如大海。但是如果你要得到的宝是比较大的宝,是解脱,而不是成就人天福报,你要能够出家,这件事情你占了便宜。),这个境界为缘长六粗,就是你在出家的因缘当中,整天跟三宝相应,你要调伏粗重的我法二执比较容易。因为在家居士一天到晚被这个环境刺激,你没办法生起对治力了。所以这个地方就是缘灭则因灭,这个地方的次第不能弄错。
丑二、释疑
有关因缘的消灭,这个地方提出一个疑问:
问曰:若心灭者,云何相续?若相续者,云何说究竟灭?
这个地方对对「灭」这句话有疑惑,说是「心灭」,假设我们的心在修我空观、法空观的时候消失了,这个生命就不能「相续」,大乘佛法所谓无量生命的观念就不能建立了。如果说我们一定要建立一个生命的「相续」,说成佛以后还有生命,那你怎么说是有所谓的「灭」这个字?这个「灭」跟「相续」好象产生冲突了,提出这个疑问。我们看马鸣菩萨怎么回答:
答曰:所言灭者,唯心相灭,非心体灭。
先作一个总答。我们修大乘止观的时候要注意,你所消「灭」的是内「心」的杂染「相」,就是这个依止五取蕴相的执取。譬如说:有些人对自己色身的贪爱特别厉害,跟贪爱有关、跟他色身有关系的,乃至于去造业都无所谓,就是他用色身来主导他的生命;有些人依止感受;有些人依止思想。那这种对五取蕴的执取要完全消灭。但是能执取那个明了的心性,这个「心体」不能消「灭」,是这个意思。先作一个总答。好,我们看第二段的详答。详答当中,马鸣菩萨先讲出一个譬喻:
如风依水而有动相,若水灭者,则风相断绝,无所依止。以水不灭,风相相续。唯风灭故,动相随灭,非是水灭。
这个譬喻当中有三个法:第一个是「风」;第二个是「水」;第三个是「动相」,这个动相就是波浪。说我们刚开始的心就像「水」,就是一个湿性,一个真如的湿性,它是非动非静。这个湿性的「水」,莫名其妙的吹了一阵的无明「风」,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这风一吹以后就产生波浪了,就变成染心。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呢?怎么把水这个波浪恢复本来面目呢?「若水灭者,则风相断绝,无所依止。」这个地方就是讲到修证的过程当中,二乘人的态度。二乘人看到这个波浪是非常不好,结果他在消灭波浪的时候,连这个「水」的湿性也消灭,这个时候不管是「风」,还有风所起的波浪,乃至于这湿性的水都消
灭了,这个时候生命就变成「无所依止」了。说这个人他的确不能造恶业,但是他可也不能造善业,所以这个人的心从有情转成无情,灰身泯智,这个是二乘人对治的方法。第二个讲到凡夫,「以水不灭,风相相续。」当然凡夫更糟糕了,凡夫就是完全的放纵,跟着感觉走,跟着思想走,虽然湿性没有消灭,但是他的风相,他的无明风也没有消灭,他没有错损菩提,但是可也没办法对治烦恼,当然是不断的流转下去,凡夫的相貌是这样。菩萨的相貌,「唯风灭故,动相随灭,非是水灭。」菩萨有善巧,他在修止观之前能够通达整个内心的正见,所以他知道他所对治的是风,把这个「风」的无明消「灭」,那么波浪也消灭,但是这个湿性是保存下来,他依止菩提心,修六波罗蜜等善法的这个明了心性保存下。这个地方是譬喻,以下合法。
无明亦尔,依心体而动。若心体灭者,则众生断绝,无所依止。以体不灭,心得相续。唯痴灭故,心相随灭,非心智灭。
「无明」的生灭道理也是这样,就是它有清净的「心体」,而一念的妄「动」;如果你今天把「心体」消「灭」,你这个「众生」的生命就「断绝,无所依止」了。所以我们正确的方法是:「心体」,这个清净明了心性的心体「不」能消「灭」,这样子使令我们的「心」能够「相续」,我们能够成佛以后尽未来际的广度众生;所消「灭的是内心的愚「痴」,我执、法执的障碍。这种扰乱我们清净心的这些我执、法执的「心相」消「灭」,但是内「有能力救拔我,我对心」清净的「智」慧是不消「灭」的,它是有所破坏、有所承当的一个中庸之道。这个地方讲到整个大乘的止观的一个修习次第。所以我们讲说:大乘佛法,你刚开始依止信心(当然我们的信心刚开始就是对三宝的信心),相信我们是业障凡夫,十方诸佛是万德庄严,他们一定能够救拔我们,这样子一个对立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没关系,我是业障凡夫没关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通身靠倒,刚开始的心态都是心外求法,刚开始是这样子的。信佛、信法、信僧,祈求三宝的救拔。但是我们慢慢慢慢开始会发觉:原来我这个业障凡夫的这一念心,他的本性也不可思议,他的心跟诸佛是平等的,他这一念心「如来藏具足无漏性空德故,能生一切世出世间善因果故」,他也能够生起功德的,跟十方诸佛没有差别。这个时候我们从对三宝的归依,开始也对自己根本清净的本性产生了信心,产生了归依。这个时候我们在修学佛法的心态,套一句幽溪大师的话是:「托彼依正,显我自性。」「托彼依正」,假藉外在三宝庄严的因缘,来启发我们的自性;但是也不能没有三宝,「托彼依正,显我自性」,这个时候就是进入到信四种法──信根本,信佛、信法、信僧。这个论文大义如此。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