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二九卷
 
{返回 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38

第二九卷

《大乘起信论》,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十三页,「丙四、修行信心分」。

本论的作者马鸣菩萨在前面的「因缘分」,讲到造论的因缘,是为了使令一切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那我们学习本论,就不只是增加一些文字上的知识,而是本论的法义经过我们的思惟,能够真实的生起大乘的信、解、行、证四种功德,假藉这四种功德,能够在内心当中破恶、生善,使令我们离苦得乐。这大乘的信解行证四种功德,它主要的根本就是菩提心。这菩提心由浅入深的次第,我们刚开始修学的菩提心叫做信成就发心。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在凡夫位的时候,在一个无明妄想的心中,要建立一个清净庄严的菩提心,我们依止的是一种大乘的信心。大乘信心的建立,主要是透过对于前面「一心、二门、三大」道理的观照。在大乘佛法当中的观照,它的一个重点,是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在观照这一念心性的时候,有二个重点要去观照:第一是从它的差别义来观照。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有二个相貌:第一个,我们依止有所得的心,也就是一种我相、人相对立的心,我们这样的心会创造很多很多的烦恼,也会引生很多很多的业力,招感很多很多痛苦的果报。这样的有所得心是生灭变化的,所以我们叫做生灭心。这个生灭心是一切生死痛苦的根源,这是我们内心的第一个相貌,所谓生灭心。第二个,假设我们依止的是无所得相应的心,这样的心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离诸对待的。这样的一个心性,它会成就法身、般若、解脱三种的功德,可以说是一切涅槃安乐的根本。所以我们从这个差别义,我们这一念心有二个相貌:一个是生灭心,是痛苦的根源;一个是真如的心,是安乐的根源。这是我们在观修现前一念心性的第一个重点,这样的第一个重点是约着差别义来观照的。其次,我们也可以根据它的通达义来观照,就是说其实这二个心的内涵:当我们是迷惑的时候,是全真取妄,整个真如的心,就变成生灭的心;当我们能够生起觉照的时候,就是全妄即真。所以这二个心基本上是「不二」的,所以古德说:「梦里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当我们产生颠倒,心外求法的时候,我们招感很多很多生死痛苦的果报,但是我们一念的回光返照,这些生死的果报就觅之了不可得。所以禅宗说:生灭心跟真如的心是不隔一条线。这是我们这一念打妄想的心,只要我们能够回光返照,去观照体、相、用三大的真理,我们的心就能够从生灭心而变成真如的心。所以我们透过对于这种的大乘正见,所谓染净不二的正见,我们发起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一个菩提心,这样的一个菩提心,是依止大乘的正见,所谓的大乘的信心所引生的。前面的菩提心,是完全依着对「一心、二门、三大」的一个理观而引生的菩提心,法藏大师说:前面是一个利根的人所能够成就的。这以下的「修行信心分」是约着钝根人,钝根人他只约着理观是不够的,他必须要有一些六度的事修的辅助,辅助他一心二门的观照,才能够成就他的菩提心,所以这个以下的「修行信心分」是钝根的众生,他必须有一些事相的修学来作灭恶生善的辅助。

丙四、修行信心分

丁一、结前起后

这当中有二科,先看「丁一、结前起后」,看论文:

已说解释分,次说修行信心分。

前面已经针对利根的菩萨宣说一心、二门、三大的道理,使利根的众生发起了菩提心,成就了大乘的正定。现在,马鸣菩萨的慈悲,为了带动这些钝根菩萨修行信心,为实施权,使令他的信心加强而引生菩提心。这当中先作一个总标,这以下「丁二、正说修信」,正式的说明修习信心的一个方法。

丁二、正说修信戊一、正明修习信心己一、总征

这当中有二科,先解释「修习信心」。我们所修的信心是什么?先看「总标」:

是中依未入正定聚众生,说修行信心。

这个地方是说明「修行信心」所加被的根机是谁呢?是「根」据「未入正定聚」的「众生」。就是说一个十信位不定聚的众生,有时候生起大乘善根,有时候退转大乘善根,他的大乘善根是不决定的,应该要「修行」这个「信心」分。我们作一个解释。前面的「信成就发心」,法藏大师说:他是一个根利遮轻的众生,他的大乘善根强,而且宿世所栽培的烦恼跟罪业也特别的轻薄,所以他只要透过对一心、二门、三大的一个理观,悟入内心染净不二的道理,他就能够生起真实的菩提心,而真实的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以下是根据这个根钝遮重,他的大乘善根本身就薄弱,而且无始劫来引生很多很多的烦恼罪业,所以他必须要透过这个「修行信心」来破除罪障,栽培他的善根,才能够悟入的,所谓的信成就发心的正定聚。所以这个地方是说,依止根钝遮重的不定聚众生来「说」明「修行信心」分。先说明这个法门所加被的根机。

何等信心?云何修行?

这以下就提出一个问,先说明我们今天修行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修行大乘的「信心」。「云何修行?」是说明它下手的方法,这以下的论文都是在回答这二个问题。

己二、别释庚一、释信心

先说明信心的功德、果地的功德,再说明因地的修学。先看第一科,这是「信心」的相貌。

略说信心有四种。云何为四?一者、信根本。所谓乐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行故。

这个地方,我们在修习信心的时候,先把我们所要成就的大乘信心作一个说明。这信心的基本定义,就是忍可随顺,也就是说我们对于整个大乘的真实功德,我们跟这个功德接触的时候,我们很任意的能够对它随顺归依。当你对大乘的功德能够随顺归依的时候,我们安立你对大乘佛法生起的「信心」。当然你能够对这个大乘功德随顺归依,这个大乘的功德就能够从你内心当中生起来。大乘的功德到底有哪些是我们所要归依的、所要随顺的呢?这以下「有四种」:第一个是根本,接下来是佛、法、僧,先看根本。「信根本。所谓乐念真如法故。」大乘的功德,主要有正报的庄严跟依报的庄严,这些庄严的功德,基本上都是依止真如法而生起,所以它是一切大乘佛法的根本,所以我们刚开始的归依,就是「乐念真如法故」。从本论的解释:我们众生有很多很多的烦恼,而且造了很多很多的罪业,而招感很多的痛苦。这些烦恼障、业障、报障,都不是上帝给我们的,就是我们内心当中的归依处有问题,就是我们凡夫对无明妄想有信心。就是我现在打一个妄想,我就随顺这个妄想去做了;我昨天打另外一个妄想,我就跟着另外一个妄想去活动:我们凡夫痛苦的根源,一言以蔽之,就是心随妄转,跟着我们的感觉来活动。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今天要生起大乘的功德,第一个要改造你内心的归依处,从现在开始,你要能够「乐念真如法故」,你不要再跟着妄想而活动,你要能够强迫自己去随顺、去忆念这种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一心真如,这是一切功德的根本。也就是说,我们过去的心欢喜向外攀缘,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强迫它把心带回家,回光返照我们内心深处的一心真如,这是我们所有大乘佛法功德的「根本」,就是你应该对你内心的这个归依处有所调整。

这个根本是大乘内在的善根,其他的佛、法、僧是外在的善根。再看第二个,「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前面是对内在的归依,这个地方是外在的归依。外在的归依,第一个是讲「佛」宝,在归依之前,先赞叹佛的功德。佛有无量的功德,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言以蔽之,佛陀有救护之义。我们在对佛陀归依之前,我们要思惟佛的「功德」。思惟佛的功德,宗大师强调二个观念:第一个,你要相信佛陀的功德是无所不在的──深信诸佛皆充满,你相信佛陀的功德是无所不在的;其次,你相信佛陀有救拔我们的力量,这个时候我们对佛陀的功德就能够产生归依。所以这是讲到第一个赞叹佛的功德。那应该怎么归依呢?「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我们应该要经「常」的去「亲近」佛陀,用种种的香、花、灯烛来「供养」,乃至于「恭敬」。这个「恭敬」包括礼拜、赞叹,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赞叹,透过这样的一个身、口、意的归依,来「发起」我们大乘的「善根」,成就「一切」种「智」。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亲近」这二个字,我们身为大乘的佛弟子,经常的亲近佛陀,这当然是非常重要,求佛力的加被。但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就是佛陀的应化身已经灭度了,我们怎么亲近呢?我们经常说是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从净土宗的角度,以弥陀的功德当作我们一个本尊的观修内涵,你要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你要归命之前,阿弥陀佛功德必须现前,否则你怎么归依呢?但是阿弥陀佛在十万亿佛土外,你怎么归依呢?所以就是我们在观修的时候,我们虽然观修深信诸佛皆充满、佛的功德是无所不在的,但是我们主要的应该观想佛的身像跟佛的名号,所以大乘佛法强调「名以召德」,或者是以他的身相来招感佛的功德。所以我们对于名号的忆念、对于身像的礼拜,这个就是「亲近」,所以第二个就是我们对佛功德的归依。这样子的归依,有帮助我们成就善根、成就智慧的力量。

「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蜜故。」前面的佛有救护,救拔、保护的意思;这个法有开启智慧的利益,能够使令我们内心当中,从黑暗当中出现光明,能够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我们对法应该怎么样的去归依呢?「常念修行诸波罗蜜故」,生起这种好乐的心,修习种种的波罗蜜,这个波罗蜜主要是六波罗蜜。

「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行故。」这大乘佛法的第四个归依,是对僧宝的归依。僧宝有住持的功德,他有住持正法、续佛慧命的功德。所以我们对于僧宝应该怎么归依呢?应该要经常「亲近」如法和合的「菩萨众」,依止这个大众的力量,来求学、来「如实」的依止这个教法修「行」。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佛有救护之恩,法有开慧之恩,僧有住持之恩,这是三宝的恩惠。这个僧宝的意思就是说,在修学过程当中,其实归依佛、归依法也就够了,但是为什么要归依僧呢?因为我们长时间的修行,我们内心的善根往往容易退转,所以我们依众靠众,依止大众的威德摄受,能够使令我们不退转。所以依止僧团而修学,基本上有助于我们对佛法的修学,所以我们也应该对僧宝的归依。法藏大师的意思:这个根本是内在的善根,是一个主修。我们经常的乐念真如、正念真如,这是成就大乘的善根。但是大乘善根在修学过程当中,我们会有一些遮障,我们依止外在的善根,对佛、法、僧宝的恭敬、礼拜、赞叹,来破除障碍。佛法的修学,有些内涵是共外道的,有些是不共外道的。比如说我们有对佛、法、僧三宝的礼拜、赞叹、供养;外道也有他们所谓的三宝,他们有他们的教主、有他们的教法、有他们的僧团,他们也是修礼拜、赞叹、供养。但是大乘佛法不共于外道的地方,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信根本」,就是相信我们这一念心,「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就是大乘的一个因地,从大乘佛法的角度,就是你要生起佛的功德,你要能够安住在大乘的因种。说是你今天要煮饭,你要拿米去煮饭;你拿沙去煮饭,顶多是一个热沙,不能成就饭。就是我们希望能够离苦得乐、成就佛的功德,你内心的依止处是非常重要的点。你要依止一心真如来称性起修,根据佛、法、僧三宝的法门来破障,但是主修还是根本,这个就是我们在成就大乘的四种信心。所以这个地方先把功德相标出来,当我们内心当中跟佛、法、僧接触的时候,能够生起归依的心,乃至于内心当中对于我们一心真如能够随顺忍可,这个就成就了大乘信心,你就有资格发菩提心了。前面的四种信心应该怎么成就呢?以下就讲到因地的修法。这当中,先看「总标」:

庚二、释修习辛一、总标

修行有五门,能成此信。云何为五?一者施门,二者戒门,三者忍门,四者进门,五者止观门。

我们希望能够对于佛、法、僧、根本,成就随顺归依,有五个法门。这五个法门就是六度,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第五个「止观」,这「止观」是正修,主要是修学根本。前面的四门,是依止三宝的修学来灭恶、生善,它是一个方便法门;这个「止观」,我们前面讲唯识止观的时候、或者说别教的止观的时候,这个止观的内涵是分开的,止观各有各的体性,各有它的操作方法。这个地方的大乘圆顿止观,止跟观是不能分开的,这后面会说明,就是你在止的时候是有观,在观的时候也是有止,在这个地方它把止观合成一门,就看得出来这个就是圆顿止观。

辛二、别释壬一、释施门

「别释」当中,我们先看成就大乘信心的第一个门──布施。首先我们对布施的定义作一个解释。什么叫布施呢?宗喀巴大师说:我们依着施舍的心所发起的身语二业,这个就是布施。比如说你现在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你不喜欢,你把这个不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这样子只是成就善业,不能说是本论的布施;这个地方的布施,要依止施舍无贪的心所造作的身业跟口业,才能够安立这个布施,也才能够生起我们对大乘的功德善根。所以这个地方的施,它不是依止你所布施的财物来安立的,是依止你能施舍的心。当你施舍的心生起的时候,你所做的身业跟口业,都是属于通达大乘善根,布施的法门。我们看论文:

云何修行施门?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务随力施与;以自舍悭贪,令彼欢喜。

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施与无畏。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能解,方便为说。不应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

我们依止「施舍」的心,来「修」习布「施」有三个内涵:第一个是财施,「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一切」众生他来跟我们乞「求」财物,或者是饮食、或者是生活的种种资具,这样的饮食跟「财物」资具,我们本身有多余的情况,就是我们有布施的能「力」,这个时候菩萨应该要随顺我们的能力,来布「施」给对方。这样的布施有什么好处呢?有二个功德:第一个,从成就内在的善根来说,「自舍悭贪」,能够对治我们的悭贪;第二个,从外在的福德来说,能够「令彼欢喜」,能够成就广结善缘,成就我们来世的福报受用。这个地方,我们在修习六度的着眼点,当然是成就内在的善根──「自舍悭贪」。这个「悭贪」,《瑜伽师地论》上说:一个人修布施的时候,你要能够成就内在无私的善根,你必须依止清净心来布施。什么叫依止清净心来布施呢?《瑜伽师地论》上说:你要具足三个法门:第一个施前欢喜。就是这个布施的因缘还没有成就之前,你想到你即将要布施,内心充满了期待欢喜──你即将要因为布施,而成就一个善根;你的生命会因为这个法的操作而更加的离苦得乐,这个时候你充满了期待欢喜。第二个施时清净。当你正式布施的时候,你内心不求回报,并没有因为这样的布施,而祈求对方的回报;你只是希望透过布施的操作,来栽培你内心无贪的善根,依止无贪的善根来加强你的菩提心,所以是不求回报的。第三个施后无悔。布施的法门也剎那剎那的生灭变化过去,当这个布施的法结束的时候,你回忆你过去布施的因缘,你内心不生悔恨。当然这个地方你要量力而为,你要念念的对布施的法门,产生随顺欢喜而不生悔恨。而当你能够施前欢喜、施时清净、施后无悔的时候,你所作的每一个布施,不管布施的东西是什么,都能够「自舍悭贪」,成就内在的善根。这是讲到财施。第二个讲到无畏施,「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施与无畏。」前面的布施,偏重在外在资具的缺乏,这是属于外在色身感受的痛苦;这个地方的布施,针对的是内心有忧愁的众生,他内心有障碍。我们「若见厄难、恐怖危逼」,众生在人世间活动,他遇到了很多的灾「难」,或者遇到一些「恐怖」,由于这个灾难跟恐怖的「危逼」,他内心忧愁不安,心有千千结。菩萨遇到这样的众生,应该「随」顺自「己」的能力,「施与无畏」。这个地方的「施无畏」,主要的意思是佛法。这个无畏施,在《瑜伽师地论》上说:有二个法门能够使令众生远离怖畏:第一个,你要依止无常、无我的道理来开导众生。就是众生会产生忧愁,主要的就是「指妄为真」,把这些生灭变化的因缘法当作是真实的,产生执着,所以他的生命就通不过去。就是说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是他内心当中挥之不去,这个时候你应该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道理来开导他,使他从内心的执着里面解脱出来,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你应该赞叹三宝的功德,使令他能够忆念三宝,祈求救护。这个时候他就能够从生命的灾难当中,得到安稳,这是无畏施。财施所破除的是众生外在资具的缺乏,无畏施所破除的是众生内心的障碍。第三个是法施,「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能解,方便为说。」如果这个「众生」他已经具足了听法的善根,而且具足了「求法」的仪轨,来向我们求法,我们应该用种种五乘的解脱法门来「为」他宣「说」。在《瑜伽师地论》上说:在所有布施当中,功德最为殊胜的就是法施。因为前面的财施跟无畏施,它只能够使令众生暂时的离苦得乐。他没有饭吃,你给他一碗饭;他得到了忧郁症,你用佛法的道理开导他,从忧郁症里面解脱出来。当然这都非常好,但是他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源来自于内心的愚痴,所以愚痴是生命当中最大的罪业。就是说你今天能够为他说法,他在黑暗的愚痴当中产生光明,让他知道什么样的因缘是一个功德相、什么样的因缘是过失相,你为什么会痛苦?你为什么会有快乐出现?你让他能够抉择是非。这样子在他的生命当中,就能够有一个努力的方向。他这样的利益,是生生世世的受益,这样才能够究竟离苦得乐。所以在《瑜伽师地论》当中,赞叹法施的功德能够利及来世,前面的财施跟无畏施只能够利及今世。这个地方是讲到布施的三个内涵,这以下说明布施内心的依止处,「不应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我们在施舍的时候,应该要远离「名利恭敬」,应该用这样的心情用来对治悭贪,令彼欢喜而「回向」无上「菩提」。大乘的布施法门,功德主要有二类:第一个,从内在的善根来说,是破除悭贪,成就施舍的心。我们在修菩提心的时候,除了我们能够正念真如这个根本法门以外,我们要注意这个障碍菩提心的法。就是你在内心的妄想当中,建立一个菩提心的幼苗,你要适当的保护;会障碍菩提的,这个地方所说的就是贪欲的烦恼,你对于资具、对于佛法的悭贪,会障碍你菩提心的增长。所以我们以施舍的法门,来破除这个悭贪的障碍,所以这是第一个善根,成就无贪的一个施舍心。第二个,成就广大的福报受用,这是兼带外在的福德。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本论所说的六度法门,跟我们过去的六度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个地方的六度,它的施设完全是以成就大乘善根而施设的,简单一句话就是要你莫向外求,就是藉事修心,假藉六度的修学来成就你大乘的善根,依止大乘的善根而增长你的菩提心。所以你每一个施舍的过程当中,每一个六度的过程当中,你就要生起观照力,否则只是成就人天的福报。

壬二、释戒门

在「戒门」当中,先解释持戒的定义。什么叫做大乘的持戒?宗喀巴大师说:遮止损害他,令欲起厌离。就是我们去伤害众生的心,要加以遮止;对于这种损害他的心,内心产生厌离之想,这叫做持戒。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持戒的意思,不是说你在非常顺利的人事,今天也没什么事,你心平气和,这个叫做持戒,这不是,这只是缘缺不生。就是我们的内心,在各式各样的人事因缘当中,我们内心能够产生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就是有这人事的境界来刺激你,我们第一个反应当然是起烦恼,一开始会颠倒,颠倒以后会起烦恼,一般人起烦恼就一直起下去了,这种人就是没有持戒的功德了。有持戒的人,他也会生起烦恼,但是他生起烦恼的时候,会产生一个警觉的功能,他内心当中有一种自动的警觉讯号产生,这种警觉功能生起的时候,就会产生防非止恶。当你遇到障碍现前的时候,你内心能够起动你的警觉功能──不可以,这个警觉功能的生起,就表示你有持戒的功德。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先把持戒作一个定义。好,我们看持戒的内涵:

云何修行戒门?所谓不杀、不盗、不淫、不二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远离贪嫉、欺诈、谄曲,瞋恚、邪见。若出家者,为折伏烦恼故,亦应远离愦闹,常处寂静;修习少欲、知足、头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惭愧改悔。不得轻于如来所制禁戒。当护讥嫌,不令众生妄起过罪故。

「修」习持「戒」的内涵,法藏大师以三聚净戒来作分判:第一个,先讲摄律仪戒。这个摄律仪戒,在这个地方是讲到远离十恶业──身业是「不杀、不盗、不淫」,口业是「不二舌、不妄言、不绮语」,意业是「远离贪、瞋」、痴。这个地方的十恶业,诸位应该都很清楚,我们就不说了,我讲一个重点就好。这个十恶业的业性呢,当然业的力量主要是由心来带动的,说「心为业主」。当然业的观点,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是这个地方我们是在修习大乘的善根,我们就从大乘菩提心的观点,来判定这个业性。《瑜伽师地论》上所说,是就着引生菩提心的角度来说。这个贪、瞋、痴的烦恼,过失最重的是愚痴。为什么依止愚痴造业是最重呢?因为愚痴的造业,是无惭无愧,所以你造业是没有期限。你无惭无愧,这个时候你这个业就相续下去,你就不能够有对治的力量出现,所以第一个愚痴造的业,对菩提心的伤害是最严重。第二个是瞋恚心。这个「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所以这个瞋心的发作,它是直接伤到我们的大悲心。而菩提心的基础是大悲心,以大悲心而引生菩提心,所以当你伤害到你的大悲心的时候,你的菩提心就消失了,好一点的转成小乘的出离心,差一点的连小乘的出离心也没有了,所以瞋心的严重是第二个。第三个是贪欲心,贪欲也会遮蔽障碍菩提心的增长。所以从成就大乘善根的角度,愚痴最重,瞋恚第二,贪欲第三。好,我们休息一下。

 


{返回 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三○卷
下一篇: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二八卷
 摄大乘论讲记 第十九卷
 染净不二 真妄和合
 障碍最怕你坚持
 观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二卷
 念佛的两大障碍
 你必须要对你的上师对你的祖师的传承有信心
 摄大乘论讲记 第四七卷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七卷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十七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菩提树的沧桑史[栏目:圣像灵异篇]
 圣一法师禅七开示[栏目:圣一法师]
 窍诀宝藏论释[栏目:索达吉堪布]
 法苑谈丛 第六章 漫谈佛画(一)佛画的起源[栏目:法苑谈丛]
 口孽淫孽,断送前程[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刹那定与观禅[栏目:帕奥禅师]
 大老板的药师经感应[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潮音草舍诗存(一)[栏目:太虚法师]
 助念团仪规(二)[栏目:法宣法师]
 印度之佛教 第十四章 虚妄唯识论[栏目:印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