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以本尊的功德为你的自我
 
{返回 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31

以本尊的功德为你的自我

净界法师

    你在持戒、修定、修慧之前,你要知道你生命的目标、方向在哪里。方向错了,你以后还要调整一次。

    所以,我们受菩萨戒,受菩萨戒你是怎么样呢?你在内心当中,建立菩提心,以四弘誓愿当做菩提心。所以菩萨是以菩提心为自我,为他整个生命的归元;我们凡夫是以阿赖耶识为自我,以自我意识来修习善业,以自我意识来得果报;菩萨是以菩提心来修习六波罗蜜,也是以菩提心来成就无上菩提。

    所以在经典上,有一次,很多菩萨赞叹说:文殊菩萨!你能够善巧说法、广度众生,你真是善哉!文殊菩萨说:其实这个我是没什么善哉的啦!我能够演说妙法,是因为我内心当中有菩提心,是那个菩提心在演说妙法,不是那个我在演说妙法。

    所以说大乘的思考,它是用转变的方式、用取代的方式,来改造阿赖耶识,不是完全的随顺、也不是完全的消灭。所以你受了菩萨戒以后,你生命的根源就是菩提心了,你因地的时候,就跟诸佛同一鼻孔出气、同一个种姓。

    如果你修净土宗,那你是以本尊的功德为你的自我,以本尊的功德。

    如果诸位看过善导大师对净土宗的开示,善导大师很强调一个观念:你不管修习什么善法,你都要把功德回归到本尊的加持。你说:诶,我刚刚打坐、静坐的时候,念佛念得很好,不是我能够念佛,是因为弥陀本尊的加持。我为什么能够把戒持得好呢?也不是有一个我能够把戒持好,是因为弥陀的加持。

    所以印光大师经常强调:净土宗强调的就是「即众生心,投大觉海。」就是你的心跟佛的功德要达到不二,自他不二。所以我们了解阿赖耶识以后,我们开始用另外一个清净的功德,来取代阿赖耶识,而这个功德也是一样相续变化;但是它已经不是一种自我意识的思考。或者你希望以菩提心、以四弘誓愿,来重新启动你新的生命;或者你愿意用弥陀的功德大海,来当作你生命的依止处。当你生命的依止处改变了,你生命的方向就有所改变。

 


{返回 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们来看看印祖是怎样弘法利生的
下一篇:你只要努力一生,就能够彻底的把无始的生死解决
 摄大乘论讲记 第六五卷
 你不想要痛苦,你就不应该造罪业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六卷
 摄大乘论讲记 第十八卷
 念佛之前所要具足的信心
 棺材是装死人的 不是装老人的
 什么叫真实心呢?善导大师说:不求名闻利养之心
 我们不求生净土,会产生二种过失
 《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三卷
 摄大乘论讲记 第三○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睡前总结[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佛教入门 四十·学佛目的与任务[栏目:佛教入门]
 慧能的劝善止恶伦理思想试析[栏目:杨曾文教授]
 调服现有 挽回劫运[栏目:传喜法师]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前言[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欲界人类的祖先是堕落天人[栏目:月悟法师]
 第三次闭关随笔 理入[栏目:能弘法师]
 八识转染成净[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三十七道品讲义:四正勤篇[栏目:证严法师]
 凡事都能看破、放下,那其他国家拿飞机大炮掠夺我们怎么办?难道就对其听之任之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