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我们不求生净土,会产生二种过失
 
{返回 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82

我们不求生净土,会产生二种过失

净界法师

    假设我们今天不考虑求生净土,菩萨会产生二种过失:
第一个、由邪师恶友的误导而退堕大乘,就是你容易遇到邪师恶友。你发了菩提心,你真的要成就佛道,但是你接触的人他有不同的看法,他今天跟你讲一句话、明天跟你讲一句话,这个法就是一种名言,名言的熏习会影响我们的思考模式。

    我讲实在话,大乘的思考模式是很难建立的。我们很容易生起人天的思考,反正我就是断恶修善;我们也很容易生起小乘的思考,我就观一切法空:我们很容易生起单向的思考。

    但是你要生起双向思考,我要无住又能够生心、又生心又无住,又要犹如莲华不着水、又如日月不住空,非常困难,菩萨种性很难生起,但是非常容易失掉,因为他这个概念思考太难了。你生起的时候,你本身就不坚固了,外面这些小人物说三道四的,就把你给误导了,所以你很容易遇到邪师恶友的误导而退堕大乘,这是第一个过失。

    第二个、颠倒善果的诱惑破坏胜德。什么叫做颠倒善果?菩萨因地的时候修智慧、也修福德,你也修布施、持戒、忍辱,来生变成一个大国王,这是一个善果。但是菩萨没有成就圣道之前,面对善果容易生起颠倒,产生放逸,那这个善果的诱惑,就破坏你戒定慧的功德,这样子也退失了菩提心。所以,假设不求生净土就会有邪师恶友的误导跟颠倒善果的诱惑,使令我们一个初心菩萨容易退堕。

    昙鸾大师讲出一个譬喻说:「譬如小树未成,经历暴雨,终为所折。」说你这个树,幼苗很小,你没有把它放在温室当中栽培,你就「诶,我一定要历练」,那这棵树在暴风雨当中,又是风又是雨的摧折,第二天早上起来看这棵树,完全被破坏了,你禁不起这么多的伤害的。所以到了末法时代,这个昙鸾大师其实已经在《往生论注》提出求生净土的概念。到了他的学生道绰大师,就把这个概念落实了,安立了圣道门、净土门;善导大师是道绰大师的学生,就把这个思想再发扬光大。

 


{返回 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观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下一篇:什么叫真实心呢?善导大师说:不求名闻利养之心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五四卷
 《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十八卷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十二卷
 《净土十疑论》导读 第二卷
 净土法门的特色
 摄大乘论讲记 第三六卷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五○卷
 摄大乘论讲记 第四二卷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二四卷
 追求安乐人之常情 今生后世要当兼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31、在家学佛的人,如何对待家庭问题?[栏目:居士学佛100问]
 三七 广目天宫[栏目:天宫事经 三 昼度树品]
 何为有德有能[栏目:仁焕法师]
 卫塞礼佛日[栏目:阿姜李·达摩达罗]
 无常[栏目:昂江扎西仁波切]
 四念处禅修开示 七、动中禅与受念处[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因果的真相 第十三章 如何走上成道之路?(一)要警醒那些不是全然发自慈悲心的假体谅与不善心[栏目:因果的真相]
 南传上座部佛教中的认知行为治疗(宁铂)[栏目:佛教心理学]
 试论宗杲看话禅的禅学背景[栏目:伍先林博士]
 If you eat meat you are indirectly responsible the..[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