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四章 学佛的婚姻误区 第三节 消极与积极
 
{返回 佛法与婚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87

第三节、消极与积极

一、消极的误区

在一般人的眼里,佛教是消极的、悲观的。

事实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如基于督教信徒,总是给人乐观向上的印象;佛教徒则给人消极无为的印象。乃至一些学佛的青年,都不敢在单位和社会上,公开自己的居士身份,怕别人议论为头脑不正常。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看到,一些学佛居士,学佛很认真,工作不努力;节衣又缩食,布施挺大方;热衷跑寺庙,家中缺和睦。

纵观社会各阶层、各种类型的学佛人,确实存在着许多人,不善处理婚姻家庭的问题,以至不少人学佛后,反而失去了家庭和睦与喜乐,这种现象似乎在城市中青年家庭比例较高。如一些人学佛后,执着种种苦行,效仿古代修行者,吃得差,穿得旧,不看电影、电视、报纸,弄得灰头土脸,了无喜乐。如台湾星云法师言:脸上无喜色,胸中无热情。

以至当他(她)们向别人宣讲佛法的《四圣谛》中“苦谛”时,往往会得到别人的讪笑:“用不着说人世间的苦,看你们的脸就知道人世间是苦的了……”

一般人不学佛,固然有许多执着,但学佛后,有的人又多出了新的执着:这样不对,那样又不符合佛教规矩;整天头上安头,无事找事。没学佛时,喝酒、跳舞、打麻将,门门参加,样样不少。学佛后,则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加之有了宗教戒律的放大镜、显微镜:看这个男的有问题,看那个女的又穿得象妖精;回到家,这样不能吃,那样不能做;电视有污染,书刊有色情。结果弄得家庭了无乐趣,与工作同事也甚少交往。

还有的学佛者,崇尚“苦行”,家庭摆设往往简陋之至,犹如贫苦家庭;但宗教用品一应俱全,整天家中香烟缭绕,看上去家不象家,庙不象庙。而外形穿着乍一看:则男不男,女不女;僧不僧,俗不俗。思想观念上:排斥现代科技、文明;资汛——孤陋寡闻;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毫无热情。

对这些居士而言,学佛俨然成了生活的全部。其实,这样的修行已经出了偏差,不能为家庭和社会,带来喜乐祥和。如果再遇上丈夫(妻子)不学佛的话,其偏激行为,则有可能成为婚姻危机的导火索。

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再说明一下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佛教如何看待消极与积极的。

辩证地说,佛教徒既有消极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从世俗的生活角度看,佛教徒是消极的;就人生的追求而言,佛教徒则是积极的。

1、佛教徒应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每位佛菩萨的成就都来自于他们的发心和愿力,正如佛教“四宏誓愿”所说的那样:“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也是所有学佛者应当树立的人生目标,因为学佛就是要学佛所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常人的目标往往只是局限于个人或家庭,非常狭隘;而佛教徒的人生理想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学佛不仅是为了个人的解脱,还要帮助更多的人寻求解脱。

历史上有多少高僧大德为了弘扬佛法不辞劳苦、舍生忘死,正是他们不屈的努力,才使得佛法从印度传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使更多的人因为听闻佛法而获得解脱。

我们所熟悉的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为将佛法传播到日本,在交通条件极其简陋的时代,六次东渡,其间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随行的弟子相继被风浪和疾病夺去了生命,他本人也因长途跋涉的艰辛而双目失明,但依旧锲而不舍,终于在六十六岁的高龄踏上了遥远的异邦,成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是什么支撑着他在茫茫的大海上漂流?就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传法事大,浩淼大海何足为惧?”在他决定东渡伊始,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在一次次的挫折中百折不挠,他所凭借的,正是为法捐躯的的赤诚之心,正是普渡众生的积极追求。

2、佛教徒要积极的研究经教,以探索真理为己任

如果说菩提心是成佛的种子,那一切善法的修行就是成佛的助缘,愿力还要通过具体的实践去完成。学佛是追求真理的过程,佛法甚深微妙,只有积极研究经教,才能从中探索出人生的真谛。

且不说佛陀在因地时,为求半偈不惜舍身,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翻开《高僧传》,每一位前贤都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当年,玄奘大师在国内遍访各地善知识后,感于汉地流传的佛法义理派别众多,译文尚欠完备,毅然背井离乡,踏上了西行求法的征途。在那样的年代,西去印度谈何容易,往往是“去者成百归无十”。

在漫长的旅程中,他无数次死里逃生,终于来到佛法的发源地,又在印度学习了十七年之久。大师的博闻强记和锐利思辩使印度各宗僧众都为之叹服,声誉之隆,一时无双。但大师学法的目的是为了济世度人,为了将佛法的智慧传遍东土。因此,在求得正法之后,再一次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回到汉地,开始了中国佛教史上规模空前的佛经翻译事业。大师的一生都积极致力于经教的研究,以探索真理为己任,真正体现了大乘佛教救世之真精神。

3、佛教徒要积极止恶,积极行善

当今的社会,普遍存在着:“不敢叫恶人住手,但却要弱者住口”的现象,对此,佛教徒要有止恶行善的决心和勇气。

人间有善、恶两种力量。在我们的人格里,这两种力量也同样存在。学佛,就是要开发生命中善的力量,使我们的起心动念,都和善法相应,使我们的慈悲念念增长。

《华严经》中有一著名的偈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当年,白居易在向鸟巢禅师问法时,禅师正是以此偈作答,白居易问:此言三岁小儿皆知。禅师意味深长地答言:虽三岁小儿皆知,但八十岁老翁犹不能行。由此可见实践的重要性,正如俗语云:说得好,不如做得好。

佛法固然博大精深,但在具体行持中,又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勿因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中国《易经》亦云:“积善之家有余庆,积不善之家有余殃。”

佛教强调持戒,即“诸恶莫作”,事实上,持戒本身就是一种行善的方式。如果每个人都能不杀生,我们就不必担心受到他人的伤害;如果每个人都能不偷盗,我们就可以夜不闭户;如果每个人都能不邪淫,就少了许多家庭纠纷;如果每个人都能不妄语,我们就不必担心上当受骗;如果每个人都不饮酒,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很多悲剧就可以避免。

而佛教菩萨乘更强调“众善奉行”,不仅要以持戒来利益众生,还要积极行善。善事不论大小,凡是自己能够做到的,都应随分、随力、随时去做。像观音菩萨那样“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只要众生有困苦,就积极主动地为人分忧解难。对所有众生都视如己出,无有分别,众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众生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不求回报,不论得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

4、佛教徒要积极完善人格,济世度人

我们要像佛菩萨那样去济世度人,先必须完善自己的人格。而完善人格,又必须从克服自身的烦恼做起。

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是因为生命中存在着很多烦恼。烦恼是来自于生命的内在,而客观条件只是造成烦恼的外缘。面对逆境是否生起烦恼,与我们的观念和修养有关。一个没有贪欲的人,欲望不会成为他的牵挂;一个没有嗔恨的人,嗔恨的种子不会在他心中发芽;一个没有愚痴的人,无明不会遮蔽他智慧的眼睛。

学佛是一项生命改造工程,佛陀是圆满了断德、智德、悲德的觉悟者。所谓断德,就是断除人类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杂染。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本有的清净自性才能得到显现,人格才能得到进一步完善,而这正是济世度人的基础。

行菩萨道,不仅要说法度人,更要以自己的德行和实际行动去感召他人,让所有人感受到菩萨的慈悲和智慧。菩萨的心量是常人难以度量的,菩萨在行布施时,不仅要施舍财物,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布施如此,六度万行莫不如此,为了众生的利益,牺牲一切都在所不惜。所以说,真正行菩萨道就意味着彻底的奉献。这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要尽未来际无有间断,广度众生无有疲厌。

综上所述,作为佛弟子,就是以佛菩萨为榜样,以佛菩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明确人生目标的前提下,积极追求真理,传播真理,从这个意义来说,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三、佛教徒的责任误区

依人间佛教的精神,佛教、佛教徒应尽三个层次的责任:

第一、佛教徒应尽好普通人应尽的家庭责任,这是每个佛教徒最起码责任;第二、佛教徒应尽到社会责任,搞好本职工作,服务社会,造福大众;第三、佛教,还应负起指引人类文明航向,以佛的觉智教化世人向善向上,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佛教徒应避免出现以下误区:

1、家庭责任误区

佛教徒应尽好普通人应尽的家庭责任,这是最起码责任。

在家佛教徒在家庭中应敦伦尽分,孝养父母,教育子女,和睦家庭,关心帮助亲朋邻居、同学同事,待人热情礼貌,为人坦诚谦和。总之,要在家庭中做到人道无亏。如有的居士结婚后不愿生育,认为生育小孩会影响修行,结果酿成家庭矛盾。

举一个我亲见的事例:一对学佛夫妻,向道心切,结婚后双方约定:为学佛故,终生不生育。开头近十年,倒相安无事,逐渐地双方父母便有非议,并且日益矛盾加剧,最后见之便骂:“你们学的什么佛,弄得我们抱不了孙子,太自私了!学佛是不是就要学得断子绝孙?……”

夫妻俩不堪其扰,最后决定向父母妥协“投降”,但因妻子年龄偏大,过了最佳生育期,无奈,抱养了别人的一个女儿,才平息了家庭大战。

婚姻不仅涉及两性、义务、道德、责任等,在中国,婚姻不还涉及两个家族等世俗关系;不可只顾自己和小家庭,还应该关心父母的感受和期望!婚姻、小孩可以成为各种烦恼的源头,但未必障碍人成为好的修行者。

有的中青年学佛后,对家中小孩关心甚少,个别人甚至到寺庙去闭关、静修,小孩则托付给亲友照顾,时间往往长达数月或更久。最糟糕的是,还好一些有孩子的中青年女居士也这样做。不知她们在修什么?放弃家庭责任“去修行”,这种行为不仅不是修行,可说是极其不负家庭责任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还常发现一些佛教居士,对应尽的家庭责任未尽到,而对宗教的又投入太多,以至影响家庭生计。如有的居士入佛门后,热心各种布施及公益慈善,乐于捐款,热心助人。但对家庭则照顾太少;并且,在布施中执著事相、功德,有好大喜功之倾向,其布施不量力而行,而过多的捐款,往往招来家庭责难与非议。这些都是过分执著的结果。

作为一个学佛居士,经常布施是很好的,有助于克服我们无始以来悭贪的习气,从而改变我们的心性;但是,布施的功德大小与发心有关,与金钱、财物的多寡则非正比关系。切不可在布施多少上相互攀比,量力而行就好,不要因布施影响家庭生计,甚至酿成家庭矛盾。

2、社会责任误区

就我所知,有些居士,当他们信佛学佛之后,竟与他们的社会关系疏远了、冷淡了、隔阂了,甚至被人视为孤独、冷漠、不近情理的怪物了。当然,这是由于他们的慕道心切,他们一心向往解脱之道的出世生活,所以跟他们的社会关系,渐渐地脱节了,接不上了。但这不是一个居士应有的态度,修道的居士,对于名利物欲,固然要冷,对于社会公益,仍当要热。切不可演变成“心中无热力,脸上无喜色”之人。

事实上,在佛教史上凡是有大成就,证大果位的人,对于社会的大众,无一不是热烘烘的。这种热,就是悲心——菩提心的流露。信佛学佛,是为发菩提心,信佛学佛之后的居士,反而放下了菩提心,岂不成了背道而驰?

最低限度,一个居士,不该是惹人讨厌的对象。要不然,那就是他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乃至是亏辱了职守!既然不尽职守,仍然享受职守上的待遇或权利,便是一种债务,便是一种罪过,便是一种因果!那绝不是一个居士的本色。有生活的义务,即使出了家的人,也不能例外。一个佛教徒的本色,应该是多尽义务,少享权利,才能获得他人的爱戴。

佛教徒应尽到的社会责任,主要是搞好本职工作,服务社会,造福大众。

学佛青年中,一部人学得不错,学佛、工作和家庭,皆能融洽处理好;另有一部人则学出了毛病。上学的不好好学习,工作的不好好工作。还有个别人,为学佛而辞了工作,丢了饭碗,弄得像个乞丐。由于言行处处与众不同,使人觉得特别,因而被社会大众瞧不起,与群众远离。

他们的过失在于“定位”失误——在家好修出家法!结果却变成“欲速而不达”。

其实,在家青年学佛的重心,在“了生”的根本上,通过学修,真实发菩提心,获得正确生活的知识,掌握好工作的技能。青年学佛应特别注意处理好工作、感情、婚姻家庭等问题,不宜将过多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学佛上,言行亦宜社会化、大众化。

首先,要树立远大理想,发菩提心。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树立远大理想,立定明确的志向,是青年做好人的第一步。

其次,努力学习,掌握过好生活的本领才干。青年应努力学习,掌握为社会服务的知识技术、本领才干,以从事正当的职业。自己尚无法生存,岂能谈得上学佛修道?

第三,在家佛徒应努力学习、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社会创造献物质、精神财富。现在有些学佛的人,只知为自己速了生死、得成就打算,不顾家庭社会,工作的也不认真上班。

有一位学佛女居士,其所在单位福利好,工作轻松,报酬高,是普通人期望进入的行业;她未学佛前,倒是与群众打成一片,吃火锅,打麻将赌钱等,样样参加,处处不缺。学佛后,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过去的娱乐活动一概不参加了,转而非常执着而认真地念佛、诵经。甚至定下每天诵念六部《无量寿经》的任务,而每诵一部需要一个多小时,如要完成任务,需每天诵经八个小时以上。于是,她上班就把经书放在办公桌抽屉里,埋头诵读,经常一诵就是一两小时。曾有居士劝她别在上班时间诵经,以免影响工作,但她完全听不进去,回答说:反正没事干,别人都在聊天,我这样做不是很有意义吗?

结果,单位同事都觉得她行为怪异,但由于她个性强,无人愿给她指出;过了一段时间,领导终于出面干预,并找她丈夫谈话,丈夫大为气恼,回家斥责:“你搞什么名堂?我的脸都被你丢尽了!”从此,她再也不敢上班诵经了。

一个佛弟子,如果连社会上一般好人能尽的社会责任都尽不到,其结果不仅是自己生活过不好,受到家人、社会的指责,更会连累佛教,使社会人士误解佛教,认为是佛教把人教坏了,这岂不是以身谤法,罪过不浅?!

这种人待人处世,道德水平往往不及社会上较好的人,并且大多不通人情世故,不考虑别人的观点及利益。

他们虽然在学佛修行方面,下功费时不少,但多收效甚微,甚至常出这样那样的怪毛病。其根本原因便是没有先做好人,生活过不好,社会责任尽不到。学佛的出发点,本来是为破除我执、我爱,而以强烈“我执”来学佛,岂能平心静气放下一切而入定发慧?尤其是拿薪水而不上班或上班而不尽责,更是违犯偷盗戒,这样过一天便增一份饿鬼业因,戒基未立,何来定慧?须知佛是福慧极大之人,要从做好人修起,连人都成不了,谈何成佛!

3、佛教徒还应负起以身作则,教化世人向善向上,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

促进精神文明,平衡社会人心,培养英雄贤圣,乃佛教对国家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一责任要由每个佛教徒来承担,首先从教化自己做起,依佛法修持,尽职尽责,生活得好,奉献得多,表现出高尚的精神、完美的人格、超群的、利人助人的赤肠热心,自然会成为周围人众的榜样,佛法的光辉,便会从自己身上向外辐射,如日普照,吸引带动人们向善学佛。

按佛经中的要求,一个在家佛弟子除自己精勤修行外,还应时常主动地以“四摄法”摄引、教化周围的众生,“随所住处为众说法”,随众生的过失和接受能力导以正道,若不如此,是为失职,“而是菩萨则为诸佛之所呵责”。

当今社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泛滥成灾,价值失范,道德沦丧,贪污腐化、物欲横流成为公害,不少人在纸醉金迷中荒芜了精神田园,迷失了人生航向,需要佛法的指点迷津,给人们提供可靠的安身立命之本,予社会建设以深刻启迪。

佛教徒应自觉肩负这一光荣的文化使命,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开阔视野,以开放的心态、清醒的时代意识,紧扣人类文化重建的根本问题、切要问题,以种种方便努力弘扬佛法,使世人广泛了知佛法的智慧。这是佛教对人类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返回 佛法与婚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五章 菩萨道与婚姻 第一节 佛菩萨的故事
下一篇:第四章 学佛的婚姻误区 第二节 出家与在家
 第六章 常见问题答疑 基础篇 家庭篇 修行篇 疑难篇
 第四章 学佛的婚姻误区 第三节 消极与积极
 第二章 家庭与婚姻 第一节 夫妻和谐之道
 第五章 菩萨道与婚姻 第一节 佛菩萨的故事
 第三章 修行与婚姻 第一节 修行与婚姻责任
 第三章 修行与婚姻 第二节 学佛青年如何对待爱情、婚姻
 第二章 家庭与婚姻 第二节 孝敬老人、管教子女
 第三章 修行与婚姻 第三节 家庭与社会
 第四章 学佛的婚姻误区 第一节 节欲与禁欲
 第一章 佛教的婚姻观 第三节 五乘婚姻观概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句经要义 第十五品 乐品 波斯匿王节制饮食 四种最上[栏目:法句经要义]
 空性不离缘起之智慧[栏目:传喜法师]
 相应6经 遮罗经[栏目:相应部 5.比丘尼相应]
 大乘中观释论卷第九[栏目:安慧论师]
 04 占察善恶业报经(隋菩提登译)[栏目:01 经典]
 梵动经第二十一[栏目:阿含典籍·长阿含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栏目:宣化上人]
 让火山止熄(舍弃我禅师)[栏目:[南传]其它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