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摄大乘论讲记 第十一卷
 
{返回 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24
第十一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页,「壬三、显生诸法有二缘起」。
 
本论是无著菩萨所作。在本论的修行当中,主要有三个重点:第一个是甚深见,第二个是广大行,第三个是究竟果。从大乘的次第来说,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第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内心的甚深见。为什么要有甚深见呢?我们作一个简单的说明。在大乘的修学,我们刚开始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的戒法,在整个菩萨戒的修学当中,有二个重要的次第:第一个就是我们要成就善业力。这个善业力就是说,我们刚开始行菩萨道,就是依止内心的信心,就是对三宝功德的信心,依止这个信心,我们来修布施、持戒、忍辱种种的善法。当然我们菩萨内心也会有一些烦恼欲望,这个时候,主要是依止我们的信心来克制、或者说是来压抑我们心中的烦恼。有时候信心比较坚固,我们内心就比较平静;但是有时候信心比较薄弱,这烦恼就在内心不断的波动,使令我们内心躁动不安。所以刚开始在修学善业力的阶段当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一个菩萨内心的情绪是变化很大的,他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严格来说,这个人修行是还没上路,内心还是跟烦恼欲望纠缠不清,只是说他比一般人好一点,就是有一分的信心,善加克制。这样的修行,我们就说:这个人开始在积集善业、忏悔业障,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阶段。
 
慢慢的,我们应该再修第二个阶段,就是成就正念力。前面善业力的修学,主要依止的是信心,慢慢的我们从信心,开始去听闻正法、如理思惟,这个时候内心产生一种智慧的光明,开始如实的观照内心烦恼的活动。透过教理的学习,我们知道内心的烦恼,其实是由内心所变现的一种剎那剎那的生灭之法,所以它的本性是毕竟空寂的。所以,我们从一种正念的观照,开始从这样的一种有相分别,而契入到清净的本性,开始了解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时候,我们对烦恼的调伏,就更加的有力量,我们的情绪也会变得比较稳定了。虽然有无量无边的烦恼还没有对治消灭,但是它是如梦如幻的生灭之法,不像以前那么样的可怕了。所以说,我们在修学正念的时候,透过止观的观察,了解到生命的真相,内心能够安住在我们本来的面目,这个时候我们的情绪、修行就正式的上路了,我们也开始稳定的、慢慢的趋向于无上菩提。所以说我们在行菩萨道的过程当中,从一种信心对烦恼的压抑,要提升到对烦恼的克服调治,所谓智慧的观照,这样的一个转变过程,主要就是靠甚深见。你就是对佛法的学习、对生命的观察更加的深入,你对于内心的调伏力就加强。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无著菩萨在本论当中,把甚深见安排在第一个次第,这是主要的原因。甚深见当中,本论有二科:一个是「所知依」,一个是「所知相」,先讲到生命的根源──所知依,再讲到这个生命的相貌。有情众生的生命根源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我们讲到有三相:「自相、因相、果相」,现在讲到「因相」。「因相」当中,把它作一个总结,这是「因相」的总结,讲到大乘的生起有二种缘起,这是阿赖耶识因相的总结。
 
壬三、显生诸法有二缘起(分三:癸一乘标缘起; 癸二说缘起别;癸三喻愚缘起) 癸一、乘标缘起
 
阿赖耶识的「缘起」有三科:「一、乘标缘起;二、说缘起别;三、喻愚缘起」。先作一个总标,把大乘的缘起相貌作一个总标。好,我们看论文:
 
如是缘起,于大乘中极细甚深。
 
在「大乘」佛法当中,讲到阿赖耶识的「缘起」,这样一个缘起的法,是非常微「细」、非常深入的探讨,不是凡夫、二乘所能了解的。在佛法的缘起论当中:小乘佛法所谈到的缘起,叫做「业感缘起」,在谈因果的时候,是偏重在业力,就是以这个行为的本身,来判定你的结果;大乘佛法在判定缘起,除了你的业力以外,你的心念,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业力跟心念的和合来探讨缘起,叫「赖耶缘起」。这样的「缘起」法,就「极细甚深」。
 
比如在经典上说:有二个女居士,这二个女居士,都到山中去采花,采了很多花以后,二个人希望把这个花供养佛陀。这个时候,其中一个居士,就把她自己的花,亲自一个人去供养佛陀;另外一个女居士,她把这个花平均分给很多人,带了很多人一起去供佛。这个时候有人就问:这二个女居士,一个是自己去供佛、一个是带很多人去供佛,这二个以后的果报是怎么样呢?问一个阿罗汉,这个汉说他不清楚。这个时候,阿罗汉就用神通力,带着这些人到了兜率天去问弥勒菩萨。弥勒菩萨说:这个单独供佛的居士,以后的果报是阿罗汉果;这个带了很多人去供佛的居士,以后是成就无上菩提、万德庄严的佛果。就是说,同样一个业力的造作,都是供佛;但是因为心念的不同,这个时候对果报会有不同的主导。而这样的缘起,以心念当作业力的主导,这样的缘起观,在大乘佛法是「极细甚深」的。你的一个起心动念,对我们的生命,都有重要的一个引导因素,而不只是看行为本身,这样的大乘缘起是「极细甚深」的。这当中是先作一个总说,我们再往下看:
 
癸二、说缘起别(分二:子一标;子二释) 子一、标
 
大乘佛法这么微细深入的「缘起」,到底是什么相貌呢?这当中有二科:「一、标;二、释」。先把名称作一个标示,第二段再加以解释。我们看「标」的地方:
 
又若略说有二缘起: 一者,分别自性缘起;二者,分别爱非爱缘起。
 
大乘佛法讲到生命的「缘起」,主要有「二」个重点:第一个是「分别自性缘起」,第二个是「分别爱非爱缘起」。这二个缘起:「分别自性缘起」,是引生诸法的一个亲因缘,它是一个亲因缘;「分别爱非爱缘起」,是引生诸法的增上缘,它是一个增上缘的角色。大致是这样一个相互的关系;详细的情形,我们看下一科:
 
子二、释(分二:丑一释自性缘起;丑二释爱非爱缘起) 丑一、释自性缘起
 
解「释」当中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自性缘起」,第二科解「释爱非爱缘起」。我们先解「释自性缘起」:
 
此中依止阿赖耶识,诸法生起,是名分别自性缘起。以能分别种种自性为缘性故。
 
什么叫做「自性缘起」呢?就是我们在生命当中,造了很多的业力,这个业力有的时候是布施、持戒的善业,有的时候是造了杀盗淫妄的罪业,这个业力都保存在阿赖耶识当中,而形成一个种子;这个种子,它能够生起诸法的现行,由善恶的种子生起的现行,叫做「分别自性缘起」。为什么叫做「分别自性缘起」呢?这以下解释它名称的由来。「以能分别种种自性为缘性故」,因为它能够「分别」,这个「分别」就是清楚分明不会错乱,它能够把每一个种子的自性(这个就是「自体」)它的差别自体表现出来。什么叫做种子的差别自体呢?比如说我们布施,这个布施的业,它种子的自体是能够招感财富;你修忍辱,这个忍辱业的自体是招感庄严;你修慈悲,这个慈悲的自体是招感长寿。它每一个业的种子,都有一个相应果报的招感自体,所以这个业种子,在阿赖耶识保存的时候,是个个差别的,你造什么业,这个业种子它招感的果报,就各式各样不同。同样是善业,但是这个善业的本身,也是各式各样。所以这个「自性缘起」就是:在阿赖耶识当中,有很多差别的业的自体,而这种业的自体,都是由种子的方式来保存的,所以叫做「自性缘起」。这是引生诸法的亲因缘,比如葡萄的种子,它一定产生葡萄;苹果的种子,就产生苹果:就是它有它差别的自体。
 
丑二、释爱非爱缘起
 
复有十二支缘起,是名分别爱非爱缘起。以于善趣恶趣,能分别爱、非爱种种自体为缘性故。
 
这个业种子,它要从种子转成正式果报,必须经过「十二」因缘的滋润。你一定有「无明」的滋润,才产生「行」。这个「行」业力的造作,它有它的种子,不能说「无明」产生「行」,而是因为「无明」的资助,它是一个助缘而产生「行」,「行」的助缘而产生「识」。所以十二缘起,是每一个都是一个增上缘。因为无明的滋润,产生了业力;由业力的滋润,产生阿赖耶识的种子;由这个阿赖耶识的种子,产生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等等,所以这个「十二缘起」,它是一个增上缘。这个地方,「十二缘起」主要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心,就是我们这个我执、法执的分别;由于我们我执、法执的分别,把这个业力的种子滋润以后,就产生了「分别爱、非爱」的果报,这个「分别」就是差别。这个时候,在三界六道当中,有很多可爱的果报,就是人天可爱的果报;或是有很多不可爱的三恶道果报出现。因为这种「善趣、恶趣」的果报,「能」够明确的「分别」可「爱」、不可爱的「自体」,它有它种种痛苦五蕴、安乐五蕴的自体,所以叫做「分别爱非爱缘起」。就是说它这个缘起,能够透过我们心中我执、法执的滋润,使令这个善恶的业种子,转成三界的果报。
 
这个地方讲到这个十二缘起,我们解释一下它是怎么个滋润法?这个十二缘起的解释就是:它能够把已经存在的业种子,滋润成一个正式的三界果报。它的滋润,在唯识学的专有名词叫做「熏习」,它有一种熏习的力量。这个十二缘起的熏习有二类:一个是微细的熏习,一个是比较粗显的熏习。这个微细的熏习就是无明,无明缘行。就是说,我们只是造了这个业力,不表示一定是在人天得果报、或者三恶道得果报,一定要有这个我执──自我意识,透过自我意识的分别,就能够把这些善恶的种子,累积成一个有漏的三界果报,这是第一个,无明的熏习,这是比较微细的熏习。其次,是爱取的熏习,这爱、取、有。我们对于这个生命,有不同的爱取,也会使令这个业种子,产生不同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变化。比如在《高僧传》上说:唐朝有一个僧藏法师(僧就是佛法僧的僧,藏就是法藏大师的藏),这个僧藏法师他出家以后,白天修福,晚上念佛,他的修行就是二个重点:修福念佛、念佛修福。到晚年临命终的时候,在《高僧传》上说:他的中阴身,六欲天次第来迎。一刚开始四天王天现前,他内心不动;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种诸天的安乐果报次第的现前,来迎接他去受生,他完全不为所动。他内心不动爱取,他对六欲天没有爱取,这个时候,种子不能得果报,这个时候六欲天的中阴身就消失了。最后阿弥陀佛现前,阿弥陀佛现前的时候,他内心当中产生强烈归依的心,这个时候跟弥陀感应道交,往生净土。
 
这个往生的公案,我们来了解一下。就是说,这个僧藏法师他平常的分别自性缘起,他的一个业种子,有持戒修福的种子、也有念佛的种子,这二个种子都有。我们说:这二个种子,都有成就安乐果报的功能。但是问题是说:他持戒念佛的种子,到底是在人天享受福乐,或者是到极乐世界享受清净的功德庄严?这个时候,分别爱非爱缘起是一个关键点,这是十二支的缘起。就是你心中无明的浅深,你心中对于整个生命的爱取,你到底是对娑婆世界比较爱取?或者是对极乐世界比较爱取?这爱取的差别,对我们内心的业力,就有主导的功能。就是说,同样是一种善业,这个善业到底是投生到净土去得果报?或者在人天得果报?这个时候,你心中的爱取,它是居于一个主导的地位了。这个地方就是说随业往生跟随念的差别。我们一般正常人,他的这个心念,当然是爱着娑婆,所以他最后的善业,就是由这个心念的引导,在三界得果报。净土宗它临终的时候,重要在正念分明,临终深信、切愿、持佛名号,他临终的时候,心不贪恋、意不颠倒,那个正念力就能够引导这些善业,跟弥陀的功德感应道交。
 
诸位看《弥陀要解》,蕅益大师讲到净土宗的修学纲要,所谓的净土三资粮,他说:「往生与否,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在持名之浅深。」这一句话是修习净土宗的至理名言,你修净土宗不可以不知道的。就是说你往生以后的品位高下,那是由你的善业力──分别自性缘起,你佛号念得愈多,你往生品位愈高;但是你能不能够往生,这跟你念佛的多少,没有直接的关系。就是你心中的信愿,你心中有什么希望!如果你对来生的期待,是希望继续在人天享受这种福乐,你念佛的种子,就变成人天福报了。所以他的意思就是:信愿是一个主导者;持名它是一个跟随者,它是一个脚;信愿是一个人的眼睛,它有主导的作用。
 
理论上来说,你念一句佛号,就可以往生──临终一念就可以往生。蕅益大师讲:「若信愿具足,临终十念,乃至一念,也可以往生。」就是说一句佛号,只要你正确的对净土爱取滋润,用信愿具足来滋润这一句佛号,它也可以引导你跟弥陀感应道交。如果你对净土宗没有爱取,对净土法门没有信愿,你这个佛号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亦无得生之理」。这个地方就是说,在大乘佛法当中,讲到随业跟随念。当然我们所积集的业力,这个很重要,所谓的「此中依止阿赖耶识」,能够「生起诸法」的差别果报,这是一个「分别自性缘起」。第二个,依止「十二缘起」中爱取的滋润,而使令这个业种子变成一种差别的「爱、非爱」果报,这是一个重要的增上缘。这个是从大乘的角度,来解释生命缘起的二个重点: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念。
 
癸三、喻愚缘起(分三:子一愚二种;子二举喻;子三合法) 子一、愚二种(分二:丑一愚第一缘起; 丑二愚第二缘起) 丑一、愚第一缘起
 
前面是讲到大乘正见,这以下是讲凡夫外道的邪见。
 
凡夫外道对缘起是什么看法?分成三科:「一、愚二种;二、举喻;三、合法」。对于「二种」缘起的疑惑,又分二科:第一个「愚第一缘起」,第二个「愚第二缘起」。我们先看对「第一缘起」的疑惑是什么相貌:
 
于阿赖耶识中,若愚第一缘起,或有分别自性为因,或有分别宿作为因,或有分别自在变化为因,或有分别实我为因,或有分别无因无缘。
 
假设我们对一切法生起的亲因缘,所谓「阿赖耶识」的种子产生疑惑,就会产生类似外道五种错误的邪见。先看「第一」个,「或有分别自性为因」,这个是数论外道(数学的数)。这个数论外道,他认为一切法生起的因是「自性」,这个「自性」当中,又有另外一个叫做神我。假设这个神我是造了善业,这个自性就会创造安乐的五蕴,来让神我受用;假设这个神我造了罪业,这个自性就创造了痛苦的五蕴,来让这个神我受用。换句话说,这个宇宙万法生起的因缘是「自性」,这个自性是不生不灭的。那这是违背大乘佛法的思想,大乘佛法是认为:阿赖耶识的种子是生起的因,而阿赖耶识的种子是生灭变化的,它是受熏的。比如说你今天犯了罪,但是你内心当中惭愧心生起的时候,你那个罪业的种子就变化,由大而变小。就是说一切法生因的种子,应该是可以去受熏的、可以去改造的;但是外道宇宙的生因──自性,是不能改造的,它是固定的,永远就是自性。这个地方,佛法是不同意的,宇宙万法的生因是不生不灭,这个是不合道理的,这样子,你要改造生命是不可能的。
 
「或有分别宿作为因」,这个「宿作」就是过去的业力,就是尼犍子外道。尼犍子外道认为:生命是由业力所决定,而这个业力是不可以改变的,除非你不做,你做了以后,这个业是永远不能改变,你忏悔也没有用。因为尼犍子外道这样的一个定业思想,这个宿命论,就造成了他苦行的修学。他认为:我们在三界不断的流转,每一个人都带了很多的罪业来投胎,而这些罪业都是不能改变的,你修止观也没办法改变,忏悔也不能改变。那怎么办呢?赶快把这个罪业消掉。怎么样消掉呢?修苦行。从今以后,你不能再睡床铺,拿那个有刺的木头来睡觉。就是用种种的苦行,赶快把这个罪业消除掉。像这样子,佛法是不同意的。佛法是说「祸福由因,改变在缘。」你前生有罪业是因,但是你这个心念的改造、这样不同的滋润,这个业种子就有变化。你可以透过你的忏悔、透过止观心念的调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所以「宿作为因」这样的定业论,当然是邪见,就造成了心外求法的苦行外道。
 
「或有分别自在变化为因」,说宇宙万法的生起,是自在变化,就是大自在天(就是摩醯首罗天),它是整个万法的生因;所以我们想要离苦得乐、趋吉避凶,你修行是没有用的,你持戒也没有用。你应该怎么办呢?向大自在天祈祷,因为他能够决定你的快乐跟痛苦,当然这个是邪见。
 
「或有分别实我为因」,这个「实我」,是属于胜论外道(殊胜的胜)。这个胜论外道,他的思想是「实我」叫做梵(大梵天的梵),这个梵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梵当中有一个小我,这个「我」是很痛苦的,是个小我;梵是一个大我,是安乐的境界。我们想离苦得乐怎么办呢?应该要透过修习禅定、冥想,把这个小我跟大我合在一起,梵我一如。梵我一如就是他们《奥义书》所说的一个最高的意境,离苦得乐。不过这个地方跟佛教有一点混滥。佛法也认为:有一个生灭门的个体生灭的生命,有一个真如门的我空、法空的真理,我们修行就是从生灭门趋向真如门。不同的是:佛法的真如门、生灭门,这二个都是没有真实体性的,是不二的;但是外道的梵我,二个都是有实体的,大我是有实体、小我也是有实体,所以这个有实体的小我,趋向大我,这是不合道理的。
 
「或有分别无因无缘」,前面的四种都是有因缘论,这第五个是无因缘论。什么叫「无因缘论」呢?他认为说:生命的快乐跟痛苦,都是没有理由的。也就是说,生命只是一个偶然,就像树叶从这个树上飘下来,它往东边跑、往西边跑,是没有任何理由的。当然无因无缘,就会造成断灭见,就是没有来生;既然只有今生,你归依三宝,持戒修行都没有意义,所以只好及时行乐。这个是无因缘论。
 
总而言之,外道对于诸法的生因,他们认为是一个有实体的东西,或者自性、或者实我,而这个实体是不能改变的。不像我们佛法说:这个种子是剎那剎那的生灭,它会因为你行为思想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丑二、愚第二缘起
 
若愚第二缘起,复有分别我为作者,我为受者。
 
这是对于种子的增上缘产生迷惑。对于十二缘起,所谓爱非爱这样一个熏习缘起的错误,就会认为在内心当中有一个「我」,「我」来造作业力,也是由「我」来受用果报。当然业力会变化,在流转当中,这三界的生命会有不同的变化;但是这个「我」是不能改变的。这个地方的「分别爱非爱缘起」,这个我见是比较粗的我见,这是分别我见。
 
这个地方我们作一个说明。在印光大师的《文钞》当中,他说: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拜佛愈多,他的烦恼反而更重,瞋心、慢心更重。印光大师说:为什么一个人念佛,没有使令他内心改造呢?就是这个人修行──心外求法。他内心当中,没有产生正念的观照,观察我空的真理,也就是说,他内心当中的想法是:有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个「我」积集很多的善业,使令我以后的生命,因为这个善业的力量,得到安乐的果报。这个自我,以前没有善业、没有资粮的时候,他当然很低调的;但是他现在不同,他现在一天拜五百拜、一千拜,他的善业力加强以后,也就把这个自我膨胀。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他愈修行,烦恼愈重、瞋心愈重、高慢心愈重的道理,就是他没有回光返照。
 
那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了,诸位可以看看所谓外道的学者,外道也是深信因果,但是他没有我空、法空的正见。比如我过去认识一个外道,差不多十年前他的个性是这样子;你十年后再看,他的个性还是这样子。就是十年前跟十年后的差别?这个人修了一点善业,如此而已。他的个性没有办法改变,他以前是什么脾气,现在就是什么脾气。为什么佛弟子能够很快的自我突破呢?因为他修我空观。修我空观,他内心调柔。就是「我不可得」,所以所有的烦恼都是可以改造的、都是因缘法。我们先相信这个真理,我们先相信我们心中贪瞋痴的烦恼是可以改造的,它的本性都是毕竟空的。这个时候,对你的修行有很大的加持力。你一直认为你内心当中那个我──我的个性就是这样子,没办法改变的,这就是我嘛!那你这样的思考,就没办法改变了,的确不能改变。这就是外道说「分别我为作者,我为受者」,由我来积集业力,也是由这个我来得果报,那这是对于爱非爱缘起的一个「愚」痴。前面的二段是法说;这以下「举」出一个譬「喻」,来看外道对生命的观察,产生的错误认知。
 
子二、举喻
 
譬如众多生盲士夫未曾见象,复有以象说而示之。彼诸生盲,有触象鼻,有触其牙,有触其耳,有触其足,有触其尾,有触脊梁。诸有问言:象为何相?或有说言象如犁柄,或说如杵,或说如箕,或说如臼,或说如帚,或有说言象如石山。
 
这个地方讲一个譬喻说:有「众多」的「生盲」者,有些人天生就瞎了眼睛,所以他一生当中都没有看过「象」。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牵来一只「象」,告诉这些生盲的人说:这就是一只象,你们来摸摸看。这些人分别摸到「象」的「鼻」子、或者牙齿、或者「耳」朵、或者脚、「尾」巴、或者它的「脊」椎。摸完以后,这个人就问他们说:像是什么相貌呢?摸到象鼻的人说:「象如犁柄」,就像耕田器具的犁,犁中间那个直直的木柄。假设摸到的是象牙,就说:这个象就像一个「杵」,一个舂米的器具,一边比较宽,一边比较细,舂米的器具。「或说如箕」,摸到象耳朵的人就说:这个象就像是一个畚箕,扫地的时候装泥土的器具。「或说如臼」,摸到象脚的人,就说这个象就像是一个直直的木头。「或说如帚」,摸到象尾巴的人说:象呢就像这个扫帚,一根一根的。「或有说言象如石山」,摸到象「脊梁」的人,就说象就像一座石头山。
 
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外道对生命的邪见,基本上是似是而非。你不能说他完全错了,因为佛在世的时候,所有的外道,大部分都是深信因果,他们都相信有生死轮回,他们也相信善业能够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这一部分佛法是认同的。只是,这个善业如何能够创造安乐的果报?这个业是不是可以变化?一切法最初的生因,所谓的所知依,这一部分的认知有错误了。就是什么是生命的根源?这一部分外道弄错了。但是生命的这些枝末,业果的思想,他们是弄对了。意思就是说,你说他摸到象的脚,说象它像一支木头,你也不能说错,它也是象的一部分,所以这叫做似是而非,他也讲到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对全盘生命的缘起,没有完全的彻底了解,如此而已。最后的「合法」:
 
子三、合法
 
若不解了此二缘起,无明生盲,亦复如是。 或有计执自性为因,或有计执宿作为因,或有计执自在为因,或有计执实我为因,或有计执无因无缘,或有计执我为作者,我为受者。阿赖耶识自性、因性及果性等,如所不了象之自性。
 
身为一个修行者,我们对于大乘的「二」种「缘起」──分别自性缘起、分别爱非爱缘起,假设「不」能够理「解」,就像是一个「生盲」,生下来就瞎了眼睛的人一样,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生死流转的因缘,也不知道什么是涅槃的因缘,也不知道什么是往生净土的因缘!你不知道因缘,你就是盲修瞎练,跟着感觉走,你的修行就是靠运气,运气好一点就往生,运气不好就没办法往生。没有看到生命的真相,就会执着,以「自性为因」、以所做为因、以自在天为因、或者以梵我为因,乃至于「无因无缘」,这是迷第一缘起;假设迷第二缘起,认为「我为作者,我为受者」:这二种都是对于整个「阿赖耶识」的「自相、因相、果相」「不了」解,正「如」一个人瞎子摸象一样,「不」能够全盘的「了」解到「象」的「自性」,只是摸到象的一部分而已。
 
所以我们在蕅益大师、或者祖师的开示当中,古德经常说:我们看外道,他也是努力的在修行,你看他持戒、苦行──他能够持牛戒,他一生跟牛学习,这个人的行力也不得了,他修起苦行来的时候,一天吃一麻一麦,这个人也满有道心的,他也是想要离苦得乐。但问题是:他不知道痛苦是怎么产生的?安乐是怎么产生的?他就是不知道这一点。因为不知道这一点,所以就盲修瞎练了。在《楞严经》上说:外道修行就像这个绳结,打了一个结的绳子,他往二边拉,愈拉这个绳结愈紧;佛教的修行,是从中间把这个绳结解开来,找到真实的因缘。所以智者大师在《天台止观》上说:「外道修行,有因无果。」你说他有没有因地呢?他的因地比我们努力,他的持戒苦行、他的加行力、资粮力都比我们高;但是,空空的,没有结果。你说持牛戒,持牛戒结果是怎么样呢?也没怎么样,持得不好到三恶道去,持得好一点,来生做一只牛。你跟牛的思想学,顶多就是善业力,变成一只大福报的牛,就是你没有找到正确解脱的因缘。我们今天在学佛的过程当中,虽然不可能马上断除所有的恶、修习所有的善;但是你刚开始的时候,你整个人生的布局,你要很清楚的知道:你的方向在哪里。你很清楚这个正确的因缘是什么,整个地图很清楚,你现在走到整个生命地图的哪一个点,你很清楚。那这就是为什么要培养甚深见的主要理由。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返回 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摄大乘论讲记 第十二卷
下一篇:摄大乘论讲记 第一○卷
 把生命的树慢慢往西方倾倒
 摄大乘论讲记 第三六卷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十七卷
 佛遗教经讲记 十二
 摄大乘论讲记 第三八卷
 我们怎么去皈依阿弥陀佛的功德?
 摄大乘论讲记 第四一卷
 摄大乘论讲记 第六一卷
 佛遗教经讲记 一
 你要知道你的资粮方向在哪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藏传净土法 第八十七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生活中怎样做到善[栏目:圣旭法师]
 为何癌症患者应当选择素食[栏目:素食与健康]
 学佛要有聪明[栏目:王骧陆居士]
 16 -Affection(Dh.209-220) 十六、喜爱品[栏目:法句经·中英对照]
 续高僧传卷第九[栏目:续高僧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四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6)[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过失(刚晓)[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大悲咒句偈 23.摩诃菩提萨埵 MWO HE PU TI SA TWO[栏目:大悲咒句偈·宣化上人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