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二六卷
 
{返回 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32
第二六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八十六页,我们看「戊二」的「释名」。(己一)这一科是解「释三」相名称安立的由来,这当中我们先看第一小科,「庚一、依他起性」。「依他起」的法,简单的说,就是由业力跟心中的思想所变现的一切法,也就是说,所有色心的果报诸法都叫依他起。「依他起」这个「依他」有二层意思:第一个是依他而生,第二个依他而住;从这二个道理当中,说这个法是依他而起的。
 
依他起的生起,在《唯识三十颂》,天亲菩萨有一个偈颂加以说明,他说:「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就是说依他起的生起,有二个主要的因素:第一个「由诸业习气」,这个「习气」就是种子,就是这些业力(善业、恶业)的种子;第二个「二取」,「二取」的种子,就是能取跟所取,简单的说就是心中的爱取。就是说我们在果报的变换当中,第一个是由善恶的业力,第二个是由心中爱取的和合,使前一个果报结束的时候,又创造一个果报,使令依他起的果报相续不断。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佛陀在说法的时候,很多的弟子来听法,有天、人、阿修罗、饿鬼、大蟒蛇等等。为什么有些人不来听法?有些人可以来听法?第一个,这些人对三宝有强烈归依的心,就是有爱取,他心中对三宝曾经种下深厚的信心,曾经有礼拜、赞叹、供养的善根,所以能够遇到佛陀的出世、能够听闻佛法,这是他的缘起的第一个理由,跟佛陀相遇。同样跟佛陀相遇,为什么有些人现天人相、有些人现饿鬼相、有些人现蟒蛇相呢?这个跟他业力有关系。有些人学了佛法以后,遵循佛陀的教法、遵循佛陀的制教,去作断恶、修善,所以他善业强、果报庄严。有些人对三宝是有信心,他看到三宝的时候,礼拜、赞叹、供养,但是他离开三宝的时候,就开始放逸造业;有善根,可也有烦恼,所以他造了罪业,他就现出丑陋卑贱的相貌来听法。这是解释宇宙万法,为什么有些人能够跟三宝相遇,有些人现出尊贵相,主要有二个因素:第一个你的业力,第二个你心中的爱取。
 
比如说,有些人他不到净土去,二个同参道友,他们「相约在来生」,希望来生再见面。这个宇宙万法,我们死了以后,心识随业力飘动,你怎么知道你们二个业力会飘在一起呢?有二个因素要记住:第一个,你们要有共同的业力,要能够相约在来生,二个人都要有做人的业力;你要是做三恶道的业力,怎么可能相约相见?相见的话,可能一个是人,一个是狗,对不对?所以二个人要同时做人、二个人要同时相遇,你要有共同的业力。第二个,要有一个坚定的爱取,彼此间有共同的希望,我也想见到你,你也想见到我,互相的忆念。由于业力跟心中爱取的和合,这个果报就会出现:「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这个理论是从《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开展出来。
 
《念佛圆通章》它的本意是说:有些人很容易生长在有佛的世界、有些人就很难跟佛见面,这当然不是佛陀的偏心。在经典上的解释是说:佛陀的内心,「十方诸佛悯念众生,如母忆子」,做母亲的是不断的去忆念儿子,希望跟儿子见面;但问题这不是单方面,就是儿子很少去忆念母亲: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能够生长在佛世,有些人生长在没有佛出世的地方。所以从《念佛圆通章》里面,开展出你来生要生到净土,有二个重要的因素:「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见佛有二个因素:第一个,你今生见佛,现生见佛,现前;或者当来,临终的时候,往生净土:这当中,都必须要忆佛,你心中对佛陀有很大的意乐、归依的心情,就是信愿具足。第二个,你要创造一个念佛持名的业力。所以依他起的法:第一个,你心中有强大的希望,你希望能够到净土去、你希望来生做大国王、你希望你来生做什么事情,你一定要有一个希望来引导你的业力,当希望跟业力和合的时候,这个依他起就出现了。因为它的出现,是依托你的业力跟心中的爱取,所以这个果报本身,它自己不能生起,它自己不能生起,所以依他起,这个道理是这样子的。
 
庚二、遍计所执性(分二: 辛一问所解法及所释词; 辛二答所释词摄所解法) 辛一、问所解法及所释词
 
这当中的内容,也是一个问,「问所解法及所释词」,这个法是怎么生起的?名称是怎么安立的?回答当中,也是回答一个……。它名称的安立,就收摄这个法是怎么生起。我们看问的部分:
 
若遍计所执自性,依依他起,实无所有似义显现。云何成遍计所执?何因缘故,名遍计所执?
 
「遍计所执」,我们是面对「依他起」这些色心的果报,产生一个「似义显现」,在无所有的体性当中,产生一个相「似」的我相、法相的境相出「现」,就是「似义显现」,既然是「遍计执」,简单的说就是「似义显现」。它是怎么成立的?它又是什么理由而安立「遍计执」?提出二个问题。这当中,也是以一个问答,来总摄二个问题,就是「答所释」的「词」,这名称是怎么安立的?
 
辛二、答所释词摄所解法(分二:壬一由生颠倒; 壬二由无自体) 壬一、由生颠倒
 
这当中有二段:「一、由生颠倒;二、由无自体」。它的生起是「由颠倒」而「生」的,我们看论文:
 
无量行相意识遍计,颠倒生相故,名遍计所执。
 
这个「遍计所执」,它的生起有一个因跟果,它为什么会有遍计所执呢?就是他内心这个第六「意识」,我们先看「意识」这二个字,这个「意识」就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它能够生起「无量行相」的「遍计」,这个「遍计」就是普遍种种的计度分别。第六意识它有所谓的计度分别,所以它能够攀缘过去、现在、未来,在空间上攀缘十法界,所以它的计度是「无量行相」的,没有障碍的,没有时空障碍的计度,这是「遍计执」之所以生起,就是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它要计度分别,一定要跟依他起的色心诸法接触,接触了以后,产生一个「颠倒生相」,结果就产生一个「颠倒」。「颠倒」就是说,本来它是黑的
 
,你看做是白的,这叫「颠倒」。就是一个错误的我相、法相的相貌生起,这个就叫「遍计执」。这个「颠倒」,比如说我们在晚上看到一个绳子盘绕在地上,我们的眼睛看到绳子的时候,竟然在内心产生一个蛇的影像。这蛇的影像是怎么回事呢?叫做「颠倒」,因为它本来是绳子,结果出现蛇的影像,这个就是「遍计所执」,它的生起是由「颠倒」而生。
 
壬二、由无自体
 
自相实无,唯有遍计所执可得,是故说名遍计所执。
 
这个「遍计执」,它自己的体相是不存在的。不存在那怎么有呢?是由于心中「遍计所执」的妄想,才有影像的;就是说它这个相貌,是在「遍计所执」的妄想才可以得到,当妄想消失的时候,这个影像就消失了,这个情况叫做「情有理无」。当我们情执生起的时候,它影像是出现的;但是当这个情执消失了以后,这个影像就消失;它只存在我们心中的遍计执当中,这个影像才会出现。所以我们修止观的时候,要把依他起跟遍计执分清楚。依他起是由阿赖耶识的种子生起的,不管你是不是起情执,它就是会生起的;但遍计执不是。所以依他起叫因缘有,遍计执是颠倒有。你面对依他起的时候,加上你自己的名言分别,产生一个错误名言的计度分别,它才出现的。
 
我们佛学院,几年前有一个居士来挂单。很凑巧,他来挂单一个礼拜左右,有一个法师的贵重物品丢掉了。这个在僧团是件大事情,杀、盗、淫、妄是根本重戒。在僧团是这样,我们无事不惹事,但是有事也不能怕事,有事就要处理、就要面对,就召开执事会议。这到底怎么回事?后来有一个执事法师说:这个居士,我以前认识他,这个人有很多的偷窃前科。他就描述很多的过程。这当中,种种的证据,都显示这个贵重物品,很可能是那个新来的居士偷的,只差没有直接的证据而已。这个执事会议开完以后,你说奇不奇怪?我们以后看到这个居士,就看他像个贼的样子(众笑),看他的走路的姿势、看他的眼神、看他的讲话,诶,这个人就是个贼相。后来,这个贵重物品找到了(诃──)。找到以后,我再去看他:诶,这个人很善良啊!(众笑)那你说当初那个贼的影像是怎么生起的呢?就是你心中的妄想──那个影像,你那个妄想消失的时候,那个影像就没有了,那个影像是你心中捏造出来的,这个就是遍计执。
 
我们一个人的生命当中,几乎百分之九十九,都活在遍计执。比如说你看这个花,你只有在第一剎那看到这个花的自相、看到它的依他起──第一剎那。等到你第六意识活动的时候,你说:诶,这个花很漂亮!我上次也看到一朵花跟这个花一样。你就开始攀缘这个花怎么样,它多少钱,这个花我可以拿来供佛,怎么样……,你就开始活在心中的妄想。所以依他起的法,它只是一时的刺激,就是前五识的自性分别,只有一剎那;后面的因缘,都是活在遍计执,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遍计执当中打转。这个遍计执,它是由颠倒所生,而且它是没有自性的,它没有自体的;依他起的法,你不能说它没有自体,它虽然剎那剎那生灭,但是有它暂时存在的假名、假相、假用,这个是不能忽略的。因为你行菩萨道,你还是要靠依他起来摄受众生;但是遍计执是一文不值,是我们所要对治的,修止观所对治的就是遍计执。
 
庚三、圆成实性(分二: 辛一问所解法及所释词; 辛二答所释词摄所解法) 辛一、问所解法及所释词
 
这当中也是一个「问」跟「答」,我们先看「问」:
 
若圆成实自性,是遍计所执永无有相。 云可成圆成实?何因缘故,名圆成实?
 
「圆成实」就是在「依他起」当中,我们修学我空观、法空观,消灭心中的「遍计执」──心中由妄想所捏造的我相、法相,使令这个我相、法相,这个错谬的影像,「永无有相」,究竟消灭,这就是所谓的「圆成实」。「圆成实」就是「遍计本空,依他如幻,悟入圆成实」。那这「圆成实」是怎么安立的呢?提出这个「问」,这以下回「答」:
 
辛二、答所释词摄所解法(分二:壬一由无变异性; 壬二由最胜义) 壬一、由无变异性
 
这当中有二科:「一、由无变异性;二、由最胜义」。这个科打错了,「壬二」的第二科是「由最胜义」,它是有最殊胜的义理。好,我们先看第一科「由无变异性」。这个圆成实的安立,第一个理由是:
 
由无变异性故,名圆成实。
 
这个法之所以能够称为圆满成就的真实法,是因为它没有「变」化「性」。就是说,依他起这个世俗谛的法是变化的,因为它是一个果报诸法。比如说,你现在的身心世界是个人,但是你来生不一定是个人、你前生也不一定是个人,我们的果报体,有时候是天人相、有时候是人相、有时候变成一只蚂蚁,所以依他起是不断的剎那剎那变化,随顺业力跟思想变化;但是在变化当中,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法,这个就是「圆成实」,就是我空、法空的真理,这个是「无变异性」。
 
壬二、由最胜义
 
又由清净所缘性故,一切善法最胜性故, 由最胜义,名圆成实。
 
这个「圆成实」,它是圣人的「清净」心,就是所谓的无分别智,它是由圣人无分别智所攀缘的境界,不是凡夫有所得的心所能够攀缘的。而且在「一切」的「善法」当中,是「最」为殊「胜」的,因为它「最」殊「胜」,所以称为「圆」满「成」就真「实」之法。我们一般所造的善法,叫做有为的善法;圆成实的法是无为的善法。有为的善法招感人天,无为的善法招感涅槃。这个地方要注意──「依他起」,不管怎么样的庄严、怎么样的安乐,这个地方是不能当依止处的。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不管你一生当中度了多少众生,你广度众生如无相好佛、你盖了八万四千个大塔、你积集了无量无边的善法,这个都不能当作归依处,因为这都是迁流之法。那我们菩萨云何应住呢?就是圆成实性,我空、法空的真理。为什么依他起不能安住呢?因为依他起,它有所得,就会有所失。你有快乐,你一定会有痛苦;你有得到,就一定会失掉。
 
不要说佛法,你看中国的《易经》就是这个道理。《易经》在论断一个人的生命,以阴阳五行的生克来判定,就是这个大运跟流年,反正吉凶的神煞就这么多,你小时候命运好,你很可能中年晚运就不好;你小时候命运不好,你后面很容易苦尽甘来:就是你是先把福报享尽,还是享到后面去。所以,这个有为诸法,是兴久必衰,衰久必兴的。这个地方,佛陀提醒菩萨:不管你一生造多大的功德,这个都不能当依靠的,你不能在这个地方打妄想,赶快回到圆成实,这是所有圣人大安乐的依止处;这个依他起,它只是一个假名、假相、假用的过渡时期,我们在利益众生的一个方便,不能安住在这种功德相;「最胜义」的三世诸佛所安住的,是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理。好,这个地方,我们简单的说明三相名称的安立。
 
己二、广所执性(分二: 庚一显二遍计成所执性; 庚二释由品类能遍计度) 庚一、显二遍计成所执性 辛一、总标
 
前面是略说三相,这以下是「广」释「所执相」。菩萨所对治的是遍计所执,所以有须要把遍计所执的相貌,详细的开展。这当中有二段:「庚一、显二遍计成所执性;庚二、释由品类能遍计度」。先说明「遍计所执」的相貌,再说明它生起的差别「品类」。看「遍计所执」的生
 
起相貌,看「总标」:
 
复次,有能遍计,有所遍计,遍计所执自性乃成。
 
这个遍计执的相貌有二个:第一个是「能遍计」的心,第二个是「有所遍计」的境。你能够产生妄想,一定有一个能打妄想的心,跟你所接触的境界,这二个要和合。看「征释」,先看「征」问:
 
辛二、征释(分二:壬一别征;壬二随释) 壬一、别征
 
此中何者能遍计?何者所遍计?何者遍计所执自性?
 
什么是「能遍计」的心呢?什么是「所遍计」的境界呢?这二个合起来,什么叫做「遍计所执」的「自性」?提出三个问,这以下回答:
 
壬二、随释(分三:癸一能遍计;癸二所遍计; 癸三遍计所执自性) 癸一、能遍计(分二:子一出意识体;子二释有分别) 子一、出意识体
 
回答当中,我们先看「能遍计」。「能遍计」当中,先说明它的自体,「出意识体」:
 
当知意识是能遍计。有分别故。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妄想?这个妄想、执着是怎么产生的?这些妄想就是因为我们有第六「意识」、有心识。你说这个「花」,它为什么不打妄想?因为它没有第六意识。有第六意识,怎么就会「遍计」执呢?因为它有一种强烈的「分别」功能。前五识它只有自性分别,所以前五识虽然也有明了性,但是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它只是一种直觉的反应,不带名言。但是这个第六意识,它能够回忆过去,产生「随念分别」;它可以忆想未来,产生「计度分别」;它有寻思,有种种的「名言分别」:所以它就产生一种「遍计执」。这个遍计执的主要功能,就是第六意识。不过这个地方,大家也要注意,第六意识的分别也不一定是错。二乘的学者,他是把第六意识消灭;但是大乘佛法,是认为第六意识要转变,你应该把第六意识的分别,用来分别佛法,是这个意思。
 
子二、释有分别(分二:丑一征;丑二释) 丑一、征
 
「释有分别」中,有「征」跟「释」。
 
所以者何?
 
这是什么理由?为什么第六意识有分别,就产生遍计执呢?这以下回答:
 
丑二、释(分二:寅一显二因生;寅二显名遍计) 寅一、显二因生
 
由此意识,用自名言熏习为种子,及用一切识名言熏习为种子,是故意识,无边行相分别而转。
 
第六意识怎么会产生遍计执呢?这当中有二个情况:第一个,它的妄想执着是根据独头意识,就是根据自己的「名言」、根据自己的思想所引生的。第六意识有独头意识:假设第六意识没有依止前五识的帮忙,它不能攀缘现在;但是他可以坐在那个地方,眼睛一闭,回想过去、预测未来。这种对于过去跟未来的境界,它能够用自己的思想活动,把它变现出来,这个就是它能够产生遍计执的第一个理由,它有独头意识。第二个,它也可以用五俱意识来攀缘现在的境界,就是「及用一切识」,这个「一切识」就是前五识。第六意识也可以跟眼睛、耳朵合作,攀缘现在的色尘、听现在的音声;依止现在五尘落谢的影像,再加以种种的妄想,产生遍计执。所以这个遍计执,它有独头意识的遍计执,也有五俱意识的遍计执,独头意识攀缘过去、未来,五俱意识攀缘现在。我们看总结:
 
寅二、显名遍计
 
普于一切分别计度,故名遍计。
 
所以这个遍计执,就是第六意识的名言分别。在心理学,习惯作一个测试,拿一个透明的杯子,装一半的咖啡,让你来看,说出你的感受怎么样?有些人是比较知足、比较乐观的,他过去熏习这样的思想,他看到那半杯的咖啡:「唉呀,太好了!还有半杯咖啡可以喝。」他非常欢喜。有些人是比较悲观的思想,他看到这半杯咖啡,是看
 
到上面空的这一部分,他容易看到失掉的这一部分,得到的这一部分他很少看到,这是悲观主义者。就是说,如果你是乐观主义者,容易知足的人,你比较容易产生快乐,你快乐的时间会多一点;假设你是悲观主义者,你经常看到的都是生命的缺点、生命的遗憾处,你的所缘境都是在这个地方打转,你就容易产生痛苦,产生痛苦的因缘会多一点。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它的意思是说,虽然我们的快乐、痛苦,跟业力有关系,但是诸位要晓得:业力的受用只有一剎那,真正业力受果报只有直觉,就是前五识只是第一下的刺激;后面第六意识接手以后,那就看你怎么想。所以前五识的业力,除非你的业力真的太差了,你那个饥饿的感受,会一次一次的刺激;因为前五识的感受叫生受,如果说你真的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没有房子住,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刺激;假设基本的生活所需没有缺乏的话,那这个遍计执、这个名言分别,在你生命当中,是很大的主导作用。有时候我们逆境现前,那是一个果报,我们不能改变;那个果报刺激以后,它就消失了;但是你心中的妄想挥之不去,在心中不断的缠绕,会跟着我们几十年,乃至跟到来生去:所以你不能忽略这个遍计执,就是那个内心的感受,内心的感受是最强烈的,而且它影响你的时间最持久。其实前五识的果报,由业力所变现的感受,只是一个直觉,一剎那就过去,一剎那一剎那的过去,因为前五识只能够攀缘现在;但是到第六意识,把前五识的影像收集起来以后,你让第六意识分别起来,那不得了!你的快乐、痛苦,第六意识这个名言的计度分别,它是主导的作用。所以不是说你善业强,你就快乐,这不一定!其实这个第六意识的名言,占很重要的因素。
 
癸二、所遍计
 
前面的能遍计,是第六意识的独头意识,跟五俱意识的名言分别,那它所遍计的是什么呢?
 
又依他起自性,名所遍计。
 
我们之所以打妄想,一定是根据这些因缘所生的色心果报诸法,才能打妄想。有人就问:圆成实性跟遍计所执性,为什么不是所遍计呢?因为圆成实性,非所缘故。我们攀缘不到圆成实性,你攀缘不到它,你当然不可能对它打妄想,所以圆成实性是非所缘故。第二个,遍计执是非存在故,它根本不存在,所以你也不能对它打妄想,所以所有的妄想,都是依止「依他起」的。这是说明「所遍计」。第三段作一个总结:
 
癸三、遍计所执自性(分二:子一成所执性; 子二释由此相) 子一、成所执性
 
又若由此相,令依他起自性成所遍计, 此中是名遍计所执自性。
 
「由」于「此相」,这个「此相」,包括能遍计的第六意识的名言分别,也包括我们这些外在「依他起」的和合,内因、外缘的和合,使令这个「依他起」相,转「成
 
遍计」所执相,这个就是「遍计所执」的「自性」。我们再看第二个,什么叫「此相」呢?
 
子二、释由此相
 
由此相者,是如此义。
 
就是包括能遍计的第六意识、所遍计的依他起,这二个合起来叫做「如此」,就叫「此相」。
 
庚二、释由品类能遍计度(分二:辛一问;辛二答) 辛一、问(分二:壬一总问;壬二别问) 壬一、总问
 
前面的一段,是说明遍计执,它的能遍计跟所遍计的相貌;这以下说明遍计执它生起的过程当中,有什么差别的种类?这当中有「问」跟「答」,先看「问」:
 
复次,云何遍计能遍计度?
 
这是作一个「总问」。「能遍计度」的第六意识,它是怎么生起「遍计」的?这个「能遍计度」的第六意识,是如何生起「遍计」的?它的过程如何呢?提出「总问」,这以下「别问」:
 
壬二、别问
 
缘何境界?取何相貌?由何执着? 由何起语?由何言说?何所增益?
 
它的所「缘境」是什么?它是「取」着什么「相貌」?它是依什么而生起「执着」?依什么而造作种种身「语」的业力?根据什么而「言说」?最后产生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总共有六项的差别。就是这个遍计执,它是怎么生起的?生起以后是怎么变化的?最后产生什么结果?提出这个问,这以下回答:
 
辛二、答(分二:壬一别答;壬二总答) 壬一、别答
 
回「答」当中有二段,第一个「别答」:
 
谓缘名为境;于依他起自性中取彼相貌;由见执着;由寻起语;由见、闻等四种言说而起言说;于无义中增益为有。
 
这个遍计执,当然一定是有一个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它第一个接触的是依他起,所以在「缘名为境」之前有一个相,一定有一个相,但是这个相,是不带名言的相,就是依他起的相。当我们跟这个相接触以后,第一个对这个相安立了很多的名言。比如说,你看到这个花,你对这个花要打妄想,你一定要先出现花的共相,因为当你没有生起花的共相,你只安住在这个花的自相,你的心就不能动。当你生起花的共相,这个时候,你的心就脱离了依他起,就回到你心中花的影像。因为花是共于一切的,这个讲堂有花,大殿也有花。所以,当你对一切法安立名言的时候,其实你对外境已经脱钩,你开始注意心中的名言。
 
所以我们面对依他起,第一个是看到它的影像,第二个安立名言。当你心中安立名言的时候,你再也看不到依他起,你开始看到你心中的名言。所以我们看到依他起,只有一剎那的时间而已;第二个剎那,你心中安立名言以后,你开始注意你心中的妄想,你再也不注意外面是怎么回事了,你开始对所缘的依他起安立名言。
 
第二个,在「依他起」当中产生「相貌」,你根据心中的名言,把「依他起」的法,变现出很多很多差别的「「相貌」。如果这个人是比较乐观知足的,他会变现出比较美好的相貌,他心中受用美好相貌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如果这个人比较不知足、比较悲观的,他跟境界接触的时候,因为他名言是安立比较不好的名言,他就容易变现比较丑陋的、有缺陷的相貌,让自己受用。总之,因为名言的作用,他心中会产生很多很多美好的相貌、或者是丑陋的相貌出现,让自己受用,而这个相貌,已经跟外在的相貌,产生很大的差距。
 
第三个「由见执着」,这个相貌生起以后,我们开始产生强烈的执着,就是有这个「见」。这个「见」,就是由于长时间的颠倒推求,产生一种错误的智慧、一种判断力,你认为这件事情是这样子的。比如说,有些人他过去生可能对水有一些不好的经验,他看到水的时候,安立不好的名言,就出现丑陋的相貌,总是假设水要伤害你,而且你认为这个想法是对的,不能改变了,就是产生「见」。由这个「见」,就产生「语」,带动了「寻」思,这个寻思就开始造业,当然这个业应该也包括了身业,这个地方只是以语业来做代表。就是由这个「见」,去执着这个相貌,就会采取行动。这个地方是把遍计执,从你心中安立名言,然后变现影像、产生执着、最后推动你去造业,其实这个过程是结束了。后面的二段是补充说明,把它的前因跟后果,再作一个总结。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名言出现呢?「由见、闻等四种言说而起言说」。我们从过去跟今生的生命经验当中,我们有种种的「见」,我们亲自看到很多很多色尘的影像;或者「闻」,我们曾经听过什么音声;或者「觉」,这个觉包括了鼻、舌、身,我们的鼻、舌、身有种种的感受;见、闻、觉、知这个「知」,是指第六意识。也就是说,我们从过去跟今生的经验当中,产生很多的感觉,跟着感觉走。所以我们从生命的见、闻、觉、知当中,去安立了名言,这个名言是这样安立起来的。最后的结果,就从一切法是无常、无我的因缘法当中,产生一个真实的我相、法相的相貌出现。从我空、法空的真理当中,就变现一个我相、法相的真实相,让自己来受用,这个就是它的结果。
 
这个遍计执,我们如果回忆一下,你应该对遍计执也会有所了解。比如说,有时候我们肚子很饿,我们会观想一些美好的食物:这个东西吃起来多么的美味!但是你实际去吃的时候,你感觉没那么好吃;所以回忆有时候比真实更好。(哈──)就是说,其实我们心中想的跟实际的情况,的确是有距离,而这些距离就是遍计执。我们靠直觉安立名言,由这个名言,捏造很多的想象出来,所以我们对生命开始产生错误的判断,这个是一个造业的起因。最后「总答」:
 
壬二、总答
 
由此遍计,能遍计度。
 
由于整个「遍计」执的名言、相貌、执着,最后造业,就构成了「遍计」所执的整个过程。这个地方,佛法的意思是说:没有错!我们应该要断恶,我们应该断除这些杀、盗、淫、妄的罪业,这是应该的。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业是怎么产生的,那你只是靠信心来断恶:佛陀叫我不能做这件事情,我就勉强自己不做。你这样的一个持戒,是一个压抑性的持戒。就是说你没办法让烦恼停下来,但是你又不敢去做。你为什么不敢做呢?完全靠宗教情操的信心在资持着你,你这样的持戒,是非常辛苦,而且效果非常有限的。因为你来生的时候,当你的烦恼释放出来,有时候比今生更严重,因为压抑的结果,它会产生反弹的力量。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我们刚开始靠信心,这是正确的;但是进一步你要知道,为什么一个人会有造业的倾向呢?造业心理学,他为什么会造业呢?一切法因缘生,它一定有它的根源。哦,因为我们心中产生妄想,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对的、是快乐的,其实这是错误的判断。我们心中对外境,产生一个不真实的想象,然后诱惑自己去造业;你心中不真实的想象,当你知道这个道理以后,你就容易控制你的心念,这就是我们讲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你如果不知道心中想象错误,你一直认为心中的想象是对的,你很难修行,非常难修行,你就是心随妄转。就是你有什么想法,你就做什么事,一点克制力都没有。特别是净土宗的学者,很多人都犯了这个毛病。憨山大师说:很多的念佛人,只知道念佛,他不知道调伏心中的妄想,结果变成「佛只听念,妄想只听长。」他心中不断的打妄想,当然他的妄想都是靠这个娑婆世界,心中有很多的爱、很多的恨,这个心中的结,都是缠绕。虽然他心中有佛号,变成佛号跟妄想并存,到临终的时候,佛号现前、妄想也现前,妄想是熟境界,多生多劫的熏习栽培,念佛只有今生栽培,结果你的佛号被妄想吃掉。就是说,你平常就应该用止观跟佛号,破坏你的妄想,而不是念佛归念佛,打妄想归打妄想,这样是不对的。所以祖师强调:你一定要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之要务」,你要试着用你的佛号,去动摇、去破坏这个妄想。遍计执它是一个造业的根源,你不动摇它,你的生命就不能改变;那你念佛,只是在生命当中多了一个善业,如此而已,你要扭转生命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地方,佛陀慈悲告诉我们:为什么一个人会造业?就是「缘名为境」,先产生一个名言思想,然后从思想当中,变现很多虚妄的相貌,然后认为这个相貌是真实,产生执着,最后,因缘出现的时候,就推动我们的身口去造业,就是这么回事。所以我们应该知道,你心中所想的一切境界,都是错误的,刚开始先否定自己、先否定自己。好,我们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我回答二个问题:
 
问:请法师慈悲开示:「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虽然「六七因中转」,在一生当中,不一定能够完成;但在修行中,除了求生西方以外,身口意要如何实践,才能够往此方向进行?
 
答:「六七因中转」,其实就是第六意识,因为第七意识不能修观,第七意识的转,它自己也不能作主,其实是第六意识的转。问题是,第六意识是变化多端,它能够攀缘过去、攀缘现在、攀缘未来。所以我们一般来说,「六七因中转」的转变,就是刚开始先持戒,先成就善业力;第二个就修止观。持戒,当然大家知道,佛陀的戒法,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心里面要有一个底线,你心中要画一个标准出来,持戒的精神──有所坚持,有所让步。不管是自利也好、利益众生也好,你心中一定要有一个底线的,踩到这个底线,那大家就是依法办理,一定要有一个底线的。持戒之余,你要修止观,就是我们刚刚说的,观察「妄想无性」,去修空观。空观的意思,不是要你空掉外境,这个外境,依他起你不要空,你要空掉的是心中的遍计执、你心中的妄想。所以,刚开始它是一个内观,就是你打什么妄想,你告诉你自己:事情不是这样子。你先观察「达妄本空」,这个妄想是虚妄的,然后你再念佛,那这个念佛就有力量了。所以修止观,就是破坏你心中的妄想,就是做这件事情。那妄想一次一次被你破坏以后,你心中的正念就强,你自己就可以作主,而不是妄想作主,这个时候就是「六七因中转」。当然这个都必须以持戒作基础,因为你犯了戒,你就很难修止观,你心里的恐惧不安,你止观就修不起来。所以持戒,它会让你的身心安定,有助于止观,虽然它不是究竟,但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问:有法师说:「净密双修的功德最大,单修净土念佛法
 
门功德小」;但是又有另外一个法师说:「一心念佛,成就最快」:二位法师都是有德行的修行者,究竟哪一种说法最为正确?
 
答:蕅益大师说:法门很多,有些人适合专修,有些人适合兼修,这是不决定的。有些人他专修念佛法门,他很得力,他喜欢越简单越好;有些人他法门修得越多,他对净土越容易归依,你劝他专修念佛,他修不进去,他必须要兼修。这二个法师说的都对。喜欢简单的人,他就会喜欢修总持,一句佛号,「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但是有些人他喜欢广泛的修学,他读《华严经》《法华经》,他愈广,他对净土愈越容易产生归依,这个因人而异。不过,有一个地方要注意:不管专修也好、不管兼修也好,禅密双修、或者净密双修都好,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凡夫的心是不平等的,所谓的兼修,一定有一个主修,还有这个「副」,有一个正行跟助行。兼修,你要看谁兼谁?(哈哈)你看禅宗也说禅净双修,但是禅宗的禅净双修,他是念佛以后,参念佛是谁?他重点不在对佛号的归依,他是念完佛以后,观想为什么我能够念佛?他是去找出那个佛性。我们禅净双修,我们是以佛号为主,以观照力来破除佛号前面的妄想,它是用般若的智慧来扫掉妄想、来帮助佛号的相续。所以你的动机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我非常赞成所有的兼修,禅净双修也好、净密双修也好、广修八宗都好,但是你要知道你的正行是什么?你的目标在哪里?你来生的归依处在哪里?这是重点。就是什么是你的主行?那其他是眷属。你掌握这个重点,你怎么修都可以。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返回 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摄大乘论讲记 第二七卷
下一篇:摄大乘论讲记 第二五卷
 《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二十一卷
 《净土十疑论》导读 第四卷
 你只要努力一生,就能够彻底的把无始的生死解决
 不要试图改变别人 只能影响别人
 佛遗教经讲记 十
 修行胸量要大成就才可能大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十四
 你要生起三种信心,方能往生
 佛遗教经讲记 九
 现在念佛人的通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来意不诚退回原处[栏目: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坛经讲座 目录 序言[栏目:贾题韬居士]
 法喜与禅悦 一、修行方法[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精进禅修]
 如何摆脱被气功师、外道的控制[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七十一世 云淙净讷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一定要先成就自己[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顶礼开悟的流浪汉[栏目:普贤上师巴珠仁波切的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