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摄大乘论讲记 第三九卷
 
{返回 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03
第三九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二八页,「戊二、说入次第」。
 
第三九卷
 
我们这一科是讲到「入所知相」。前面二科主要是建立大乘的正见,所谓的甚深见;现在我们讲到第三科,就是「入所知相」。这个「入所知相」,它表面的意思,就是要引导我们趣入生命的真实相,或者说是趣入诸法实相。这个趣入诸法实相,它是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大乘的广大行,它正式修行的时候,是六波罗蜜广大的善法;但是在修学广大行之前,我们必须作好二种心理准备:第一个是菩提心,第二个是空正见。我们必须透过大乘的止观,先建立菩提心跟空正见这二种根本,当作我们修习六波罗蜜的一个基础。这个观念我们先简单的说一下。在佛法当中,所有的法门,只要是要转凡成圣的,一定要修空观。这个空观,有小乘的空观跟大乘空观的差别。小乘的空观,主要的思想是修无常,观察生命是变化的,你今天跟昨天是不一样,你明天跟今天也不一样。所以他从无常当中,看到了生命的流动变化,因为这种不安稳性,这个时候,他知道生命是苦恼的。从苦当中,他知道生命是没有主宰性,没有一个自我,所以无常故苦,苦即无我,从无我当中,他契入了空性。这种小乘的空观,从大乘的角度来观察,无常观当然有它的殊胜处;但是如果从小乘的思考,它从无常观当中,对外否定了外在一切的人事,对内否定了内心所有善恶的作用,契入了一种灰身泯智的状态,大乘佛法认为这是一种偏空的修学。反观我们大乘的空观,它在修学的时候,是有所消灭、有所保留,有所放下、有所承当。这样的空观是什么内涵呢?我们上一次讲过,大乘空观它的基本精神,是「遍计本空,依他如幻」,它所消灭的是内心的妄想执着;它保留了内在的菩提心,你内心的责任跟希望,这个是不能消灭的。就是你在观一切法空的时候,你同时要加强你「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广大愿力──就是菩提心,这就是大乘空观的一个特色,它有所破坏、有所建设,这样才能够契入诸法实相。所以本论这一科的「入所知相」,就是希望一个菩萨,你在正式启动六波罗蜜之前,你应该在内心当中,成就二种的根本善根:第一个是菩提心,第二个是空正见。如何成就呢?就是透过修学大乘止观,所谓的「遍计本空,依他如幻」,而建立这二种根本。这就是这一科「入所知相」的主要内涵。前面已经把这个大意说过了,这以下说明大乘止观的一个修学次第,就是悟入诸法实相的次第,叫做「说入次第」,「说」明悟「入」诸法实相的「次第」。
 
戊二、说入次第(分二:己一双问悟入,己二依问别答) 己一、双问悟入
 
这当中有二科:第一科「双问悟入」,第二个「依问别答」,先有一个「问」,再一个「答」。我们先看「问」的部分:
 
由何云何而得悟入?
 
这个地方对悟入诸法实相,它提出了二个问:第一个是「由何悟入」?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才能够悟入诸法实相?第一个是讲悟入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修习大乘的止观,所谓「遍计本空,依他如幻」这样的一个方法才能够悟入。第一个是问悟入的方法。第二个「云何悟入」?这个地方是说明它的浅深的差别。大乘的空观是「遍计本空,依他如幻」,这样的一个智慧,有什么浅深的差别呢?这个地方讲到由浅入深,从胜解行地,到见道、修道、究竟道,它的一个浅深次第。所以这个地方,讲修行大乘止观:第一个是说明它的修学方法,第二个说明它修学的浅深次第,提出二个问题。
 
己二、依问别答(分二:庚一总标意言答由何问; 庚二别显方便答云何问) 庚一、总标意言答由何问
 
这以下正式回「答」,这当中有二科:第一个「总标意言答由何问」,第二个「别显方便答云何问」。先说明悟入的方法,再说明次第。怎么样悟入诸法实相呢?先说明它的方法,我们看论文:
 
由闻熏习种类,如理作意所摄,似法似义有见意言。
 
我们从凡夫有所得的妄想执着当中,以这样的心态要跟诸法的真理相应,这当中有二个方法不可以缺少:第一个「由闻熏习种类」,就是你刚开始要听闻大乘佛法的甚深法义,特别对于诸法三自相的道理,所谓的「遍计本空,依他如幻」,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内涵?你要很清楚的了解。就是透过听「闻」的「熏习」,而产生一种「种类」,这个「种类」就是跟真理是同类,也就是说产生一种随顺于真理的种子,透过大乘佛法的「熏习」,内心产生一种随顺于真理的善根种子,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所谓的闻所成慧。第二件事情呢?「如理作意」。当我们把这样佛法的道理,听闻明白以后,一天当中应该拨出一点空闲的时间,把这些道理重复的思惟,内心当中产生坚定的理解。前面是一种种子,这个地方是讲观照的现行,这个叫思所成慧。透过听闻跟如理思惟,会有什么结果呢?这个地方产生了第三种结果,「似法似义有见意言」。这个时候,我们对于生命的真相,这种「似法似义」,对于佛法这样的一种义理,会产生一种相似的理解,或者说一种相似的观照。比如说,我们凡夫的思想,对生命的了解,都是非常极端的,一般人都是很极端的。当他生命在的时候,他永远保持常见,他不知道他要死亡,他不知道人生是短短几十年,人生只是个过客,他不知道。他作了很长远很长远的布局,他在生命还在的时候是落入常见;当他死亡到来的时候,往往产生断见,认为死亡就是生命的毁灭,开始恐怖:这都是不对的,这二种知见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了解生命现象呢?我们刚开始一定要听闻佛陀的教诲,佛陀说:生命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我们从水流当中去了解,哦,原来生命是像水流一样,它虽然变化,有很多的波浪,但是它可是相续的,有前生、有今生、有来生。所以我们从水流的相续、变化,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真相,不偏断见、也不偏常见。所以我们对诸法实相的了解,一定要透过对佛法的听闻,然后如理的思惟才能够产生,这就是我们修习止观的一个主要依据。佛法的修学跟外道最大差异:外道的修学,它不重视所谓的传承;只有佛法,它一定要有三世诸佛、历代祖师的清净传承。外道他在禅定当中想出一个观念,他出来就叫弟子照着做,持牛戒、持狗戒,都是这样子,无本之学,没有根本。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说明所有智慧的来源,只有二种情况:第一个是听闻正法,第二个是如理思惟,产生对法义随顺的相似观照、相似理解,这就是我们修习止观智慧生起的因缘。
 
庚二、别显方便答云何问(分二:辛一胜解行地及见道位 ;辛二修道及究竟道位) 辛一、胜解行地及见道位(分三:壬一悟入渐次;壬二 悟入义利;壬三悟入依止) 壬一、悟入渐次(分二:癸一标由方便;癸二显入次第) 癸一、标由方便(分二:子一四寻思;子二四如实智) 子一、四寻思
 
前面是一个总相的说明,把智慧的生起作一个总相的分析;这以下作一个别相的分析。这个智慧有什么浅深的次第呢?这当中有二科:「一、胜解行地及见道位;二、修道及究竟道位」。从凡位到「见道」是一个次第;「修道」到「究竟道」,初地以后到成佛又是一个次第,本论分二个部分来说明。我们先看第一个「胜解行地」跟「见道」,这当中分二段:第一个说明「悟入」的「次」第,第二个说明「悟入」的功德。「悟入」的「次」第当中分二段:第一个说明悟入的「方便」,第二个再正式说明它的「次第」。先说明悟入的「方便」,这当中有「四寻思」跟「四如实智」,我们看论文:
 
由四寻思。谓由名、义、自性、差别假立寻思。
 
我们在凡夫的时候,内心当中有很粗重的妄想执着,这个时候,我们如何往诸法实相踏出第一步呢?要修「四寻思」。这个「寻思」就是对事物的推求观察,一种正确的推求观察。我们对于万事万物,应该怎么去观察呢?佛菩萨告诉我们要从四个角度观察:第一个是「名」,名寻思。「名寻思」就是每一个法,它一定有它的一个名称。比如说这是一张桌子、这是一张椅子。我们首先知道一切法的安立,它一定先有一个名言,名字言说是它的一个假名。第二个是「义寻思」:前面的「名寻思」是能诠,这「义」是所诠。我们想到这张桌子的名言,就知道它有什么样的作用;想到椅子,就知道椅子的作用。这个「义」就是它的义相,它所诠释的一个功能。第三个是有它的「自性寻思」跟「差别寻思」,每一法有它的自知体性,也有不同于其他的差别体性。这就是「名寻思、义寻思」、还有「自性假立寻思、差别假立寻思」,从这四个法当中,就构成了宇宙万物的体性跟差别。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说我们今天内心产生一个想法:这个花很漂亮。那这个「花」是一个名言,表示这不是张桌子,是花。它怎么样呢?它是很漂亮的,不是丑陋的。这个法的成立,有它的名、义、自性、差别。就是你一定是先有花,花跟很多的名言串连起来,它是跟漂亮串连的,由这样的一个名言,带动了义相,带动了它的一个体性,带动它的差别。这是说明:所有万物的生起,都是从名言开始。这个名言,可能我们初学者不是很了解,名言就是一个心灵的联想。你看到这个花,你联想到它很漂亮,这个时候它的体性就被你决定了,它是一个漂亮的体性。比如说,我们日常生活,有饮食、有衣服、有房子、吃穿住的日常日用品。有些人他对饮食,产生很多美好的联想,说:这个世间上,穿衣服怎么穿都没关系,吃东西最实在,吃到肚子最实在。他对饮食产生这样的联想,这个人的生命自体跟差别,他的福报可能都是表现在饮食当中,他往饮食方面的造业会特别强烈,因为他刚开始产生这样的联想、这样的名言,就会产生这样的知见,就会产生这样的行为,就会有这样的命运产生。有些人说:诶,这个饮食吃到肚子,一下子就没有了;衣服穿在外表,可以给人一个永久的印象,这个是比较持久的。你认为衣服是持久的联想,那你的生命当中,一定会拥有很多的衣服。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自性跟差别呢?因为你产生这样名言的联想。所以这四种寻思就是说明:宇宙万法的生起,都是我们凡夫最初的一念的联想,然后去造作,这个生命才会出现。并不是一切法有它真实的体性,不是的,都是我们先动一个念头的联想,然后从联想当中,名言产生义相,产生我们自己的见解,这个义相就是见解,由见解带动你想要去追求、或者你要去否定它的行为,最后决定你命运的变化,这个就是自性执,这个就有助于我们去了解生命是怎么生起的。
 
子二、四如实智
 
及由四种如实遍智。 谓由:名、事、自性、差别假立如实遍智。
 
如是皆同不可得故。
 
这个「四如实遍智」跟「四寻思」的内涵,是完全一样的,只是浅深的不同。也就是说,我们刚开始观察生命的生起跟变化,这个时候叫「四寻思」;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对这四个法的生起,产生坚定不移的理解、产生胜解,这个时候叫「四如实遍智」:就是「如实智」是坚固的理解,「四寻思」的理解是犹豫不决的。所以它的情况也是「名」,名言;「事」,这个「事」就是前面的义相;产生了「自性假立」的「如实遍智」,「差别假立」的「如实遍智」。这个地方是说明我们从这四个法当中,应该怎么观察呢?「如是皆同不可得故」,这句话就是在说明什么叫做「遍计本空」。
 
大乘佛法观一切法空,不是从外表的因缘上否定,它是从根源上去追求。这个法是怎么产生的?这个法的产生──其实我们的命运,就是我们最初的联想,心中不同念头的妄动。因为每一个人他活动的方向不同、处所不同,所以就创造了不同的命运。我们前面说过,生命的起源,最初就是一个名言,就是一个思想,你有很多不同的联想,才会有不同的行为跟果报。比如说,怎么知道「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呢?比如说,今天一贯道的弟子们,去作了一个布施、持戒、忍辱的善业,造好了以后,他的业保存在他的阿赖耶识当中。佛弟子也可以布施、持戒、忍辱,我们也造了一个善业保存在我们心中。假设他们二个人造的是同样一个善业,但是他们二个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结果都是成就一个善业,因为他们二个在造这个善业的过程当中,他们产生不同的联想。一个佛弟子,为了要成就往生极乐世界,他为了产生极乐世界的联想,而去造布施、持戒的业力,这个业力会在临终的时候,产生往生净土的力量。外道们修习善业,是为了要成就到上帝的天国,他产生这样的联想,这个时候善业的力量,是趋向天国的。
 
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是受着我们心中联想的名言、概念在支配,这个就是为什么生命会不断的相续,一个生命死亡又接一个生命,一个生命死亡又接一个生命,因为我们心中的妄想,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个就是生死业力的根源。我们总是认为:你为什么会来投胎呢?因为有业力。其实这句话只讲到一半,没有讲到重点。只有业力是不能投胎的,一定要有心中的联想、思想。你看阿罗汉,阿罗汉的阿赖耶识当中,有很多的业力都没有受果报,都还没有消完;但是阿罗汉可以无生,因为他心中的妄想全部被他破坏掉了,他没有任何的联想,他心中安住在空、无相、无愿,他对三界没有任何的联想,所以他的业力完全不能活动,他的业种子不能活动。没有这个联想去刺激这个种子,这个种子不能得果报。就是说这个种子你不去灌溉,它不能开花结果。所以这个「四寻思」主要是告诉你:生命是你的联想产生的,它不是真实的。所以,「如是皆同不可得故」,其实都是我们一念心所变现的,离开了一念心,哪有这些生命的现象呢?所以这个空正见,就是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你不要向外去攀缘;你回光返照,其实你今生所有的遭遇,都是你过去产生很多很多的联想,所以才有今生的相貌。如果我们改造心中的联
 
想,这个生命就会有变化,所以说「如是皆同不可得故」。这个地方是把大乘破遍计执的观法说出来。
 
癸二、显入次第(分二:子一入唯识性,子二入所知相) 子一、入唯识性(分三:丑一悟入遍计所执性;丑二悟入 依他起性;丑三悟入圆成实性) 丑一、悟入遍计所执性(分三:寅一先标所为;寅二 正显加行;寅三结能悟入) 寅一、先标所为
 
这个地方说明它的浅深次第,这当中有二段:第一个「入唯识性」,第二「入所知相」。「入唯识性」有三段:「一、悟入遍计所执性;二、悟入依他起性;三、悟入圆成实性」。先看「悟入遍计所执性」:
 
以诸菩萨,如是如实,为入唯识,勤修加行。
 
怎么样才能悟入遍计所执性呢?要怎么做?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他应该要「如是」,「如是」就是根据前面的四寻思,观察我现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正报身心,招感外面的依报环境呢?都是我刚开始动了一个名言概念,产生这样的理解,然后我去追求,所以现在的果报产生这样的自体跟别人的差别。你根据这样「如是」的观察,内心应该保持一个「如实」,「如实」就是很认真专注的去思惟观察,然后,「为」了悟「入唯识」实性的缘故,「勤修加行」,你要不间断的去修行四寻思的加行。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注解上说:一个菩萨深深的了解到「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痛苦的根源,跟别人完全没有关系。我们一个人会有痛苦,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有不好的联想,所以才会有痛苦。为什么圣人没有痛苦?圣人他处在这种五浊恶世,他没有痛苦,因为他没有这种错误的联想。所以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我们一种错误的名言,这个是痛苦的根源,应该要消灭的。所以菩萨要离开痛苦,应该要「勤加」的修习四寻思,把这个痛苦的根源找到,然后用空性的正见把它消灭掉,这叫「勤修加行」。
 
这个地方是说:当我们知道痛苦的根源是心灵错误的联想,这样是不够的,你要不间断的去对治它,不间断的。因为在我们心中,它是非常熟练的一个境界,是一个熟境界,因为我们长时间都是往这个方向思考,它在心中已经走出一条很深很深的鸿沟了,你要把它填平不容易。所以我们读古代的圣贤书,《论语》第一篇告诉所有的君子立身处世之道,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读圣贤书,一定要不断的复习、不断的温习,所以古人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因为你三天都没有修学圣贤的教诲,那只有一个结果:你跟妄想打成一片,没有第三种结果。我经常听到一些同参道友跟我说:法师啊!其实你讲的道理我早就知道了(哈──),其实我对这种人是满担心的,因为你怎么能够把修学佛法,永远停留在「知道」!如果你修学佛法永远停留在知道,你的生命在这个层次不断的空转,你就很难突破,因为你根本没有勤修加行。没有勤修加行,你心中错误的联想,没有办法对治,就不能提升你的生命现象,不可能!所以这个地方,他的成败关键,我们一个人在学佛的过程当中,是不是会不断的突破,或者永远停在原地,甚至于退
 
步?就是你要不断的听闻圣贤的教诲、思惟圣贤的教诲,这是一个关键。
 
寅二、正显加行(分二:卯一推求;卯二证得) 卯一、推求
 
这当中有二段:第一个讲「推求」,第二个讲「证得」。勤修加行应该怎么加行呢?这不能胡思乱想,应该怎么想呢?我们看论文:
 
即于似文似义意言,推求文名,唯是意言; 推求依此文名之义,亦唯意言; 推求名、义、自性、差别,唯是假立。
 
这是关键。我们如何根据大乘佛菩萨的教诲来修习「遍计本空」呢?大乘止观是消灭心中的执取,怎么消灭呢?这个时候你要依止「似文、似义」的「意言」,就是前面说过的,依止对大乘佛法的听闻,产生一种相似的理解、相似的观照,就是依止大乘的「文义」生起了观照。怎么观照呢?我们「推求」心中,有很多很多的「名」言,我们心中跟人事接触:诶,我看这个人,这个人是好人、是我的亲属、是我的朋友,你产生这样的联想;这个人是一个坏人,他对我很多的伤害,我们也产生这样的联想。我们刚开始还没修止观之前,我们总是认为这样的外境是真实的,它跟我的想法没有关系,它永远都是有独立体性的。就是所谓的好人、坏人,这件事情是得、是失,它是离开我们的心,有独立体性的,它是有自主性的,不能改变的。但这样的想法是错的,因为所有外境的安立,「唯是意言」,其实都是我们第六意识的虚妄分别心,或者说虚妄的联想所引生的。「推求此文名之义,亦唯意言」,当我们安立很多名言──好人、坏人的时候,我们就产生不同的见解,这个叫「义」相,其实这个「义」相,也是我们第六意识再一次的分别产生。由这个「名、义」所带动的一切法的「自性」,跟一切法的「差别」,都是我们内心的分别心所「假立」的。因为你有不同的分别心,所以这些人事就扮演不同的角色。他扮演什么角色,不是他有体性,是你自己安立他扮演这个角色,这些都是一个「假立」,内心的分别所假立的。离开你的分别心,这一切的好坏、得失都不存在。
 
这个观念我们说明一下。佛法对生命的看法,认为生命有二层次的差别:第一个叫依他起性,就是我们前生的业力所变现的果报,叫依他起,依托众缘的业力而引生。这个依他起性你不能破坏的,你生长在人道,你有什么的果报,这一部分修习空观是不能伤害的,这个因缘法不能破坏它。空观如果能够破坏因缘,那这个就是断灭见。修学佛法不能破坏因果的,不管是因、不管是果都要保存。所以由业力所变现的一切法这一部分,修空观你不要去动它。那我们要破坏什么呢?就是当这个果报出现以后,我们的分别心去受用这个果报的时候,产生很多很多的联想,这个就是你要破坏的了,就是遍计执。你安立很多的名言,产生很多的联想,这一部分是我们大乘止观所要破的,所以你不要破坏错了。我们现在应该很冷静的回顾过去的生命,到底我们做错了什么?才会让自己痛苦。我们产生很多的联想,当然不能说联想错,因为佛菩萨也有很多的观想,若佛菩萨要没有任何的想法,佛菩萨是没有办法度化众生的。我们凡夫联想的错误点到底在哪里?这个值得我们反省。我们的错误点,就是我们的联想是一个单向的思考。当我们看到一个好人,我们就认为这个人绝对是好人;这个人是一个坏人。人有好坏,事有得失,这件事情对我有利,这件事情对我有伤害,就是我们心中的联想是不平等,内心不平等,就是有所执取。所以有人说你去读《大般若经》六百卷,你把它读过几次,你自然就开悟了。为什么会开悟呢?这个道理,我们不要说迷信,好象《大般若经》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不是这个意思。你去读《大般若经》,或者没有时间,你读读《般若心经》。在所有的金刚般若的经典当中,佛陀教诫我们:不能生起单向的思考。你看佛陀在《般若经》都是双向思考──是诸法空相,它不是生也不是灭,不是垢也不是净、不是增也不是减,它是双向思考,而且是双向的否定。诸位我们可以试试看,你如果情绪不好很痛苦的时候,有一种很热恼的力量在干扰你,你去查你的心中──仁者心中必有一物,就是你产生错误的联想,而且这个联想一定是单向的联想:这个人真是坏,我对他这么好,他竟然忘恩负义。其实你应该怎么办呢?你应该想:其实这个人他不是好、也不是坏,他是一个因缘法,双向否定,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经常用双向否定,你的内心会慢慢慢慢从不平等而变成平等。我想在大乘佛法当中,第一个重点就是你生命的目标很重要,虽然生命短暂,但是你可不能空过。如果诸位还有记忆的话,我们曾经在佛前发下誓愿,我今生要做三件事情:第一个我要誓断一切恶,第二个我要誓修一切善,第三个我要誓度一切众生。你在佛前很认真的告诉自己、告诉十方诸佛菩萨:你要用你的生命完成三件事情,这是你的目标,誓愿力。当然我们日常也会开始产生行动,但是在行动的过程当中,我们发觉不是那么容易,搞到最后自己伤痕累累。为什么呢?第三个就是我们没有观照力。誓愿力、行动力,这观照力最重要,我们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脚步,我们是不是落入一种习惯性的单向思考?永远都保持一种对立──这个是好的、这个是坏的。你产生这样的联想,你永远在好坏得失当中打转,你很难跳脱你心中的遍计执。
 
我想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我们可以很冷静的作一个反省,就是:我出家这么久,我是不是进步了?一个人永远保持进步是非常重要的。在菩萨道什么叫进步呢?你发觉你刚出家的时候、在行菩萨道的时候,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做你想做的事情,你用你想做的事情来引导你,就是你这个人是用情感来带动菩萨道的,以有所得心来行菩萨道的。诶,慢慢的你发觉你时间久了,你开始把大部分的时间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就是你能够在生命当中,从去做我想做的事情,而转成去做我该做的事情,你这个人生命提升了,你的观照力生起来,你的遍计执减少了,你的内心跟诸法实相又迈进一大步了。所以这个地方就是告诉你自己「遍计本空」,其实我们心中,根据我们自己有所得的不平等的联想,就带动很多的义相,造成很多的追求,创造很多生命的自体跟差别,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心中的妄想捏造出来的。这个地方,就是我们应该要不断的向内心当中去推求。我们看最后的「证」相:
 
卯二、证得
 
前面的推求叫「四寻思」,这个证得叫做「四如实智」,看论文:
 
若时证得唯有意言,尔时证知若名、若义、自性、差别,皆是假立。自性、差别义相无故,同不可得。
 
我们这一念心长时间不平等的联想,而产生错误的行为跟果报,我们开始回光返照,在这一念当中,突然间「证得,唯有意言」,我们在寂静的心中,慢慢慢慢的感觉到:其实所有的生命现象,都是我的妄想捏造出来的,没有真实的自体。当你产生这样一个强烈觉受的时候,你就「证」得了「若名、若义、自性、差别」都是「假立」的,这一切法所谓人事的互动、得失好坏,称讥毁誉这个八风的因缘,其实都是我们每一个人妄想的心所安立出来的,所以「自性、差别义相无故,同不可得」。它的「自」体、它的对立「差别」,都是没有真实体性的。这个地方是说明我们的「遍计执」脱落了,内心从不平等而变成平等。
 
寅三、结能悟入
 
由四寻思,及由四种如实遍智,于此似文似义意言,便能悟入唯有识性。
 
当我们透过前面「四寻思」的推求,慢慢成就一种坚定的「四如实智」的理解,这个时候,我们就正式的依止大乘的法「义」,产生如实的观照,而「悟入」了「唯有识性」。就是一切法是一念的心识所变现,离开了心识无有少法可得,没有心外的法可追求,这个时候就成就了「遍计本空」的第一步。这个「遍计本空」的第一步,这个地方论文的内涵,「悟入」遍计执,就是破除对外境的执取,所谓的破所取相。当我们破了所取相以后,内心的状态是「境空心有」,外在的执取空了,但是心中的观照力还是存在的,叫做「境空心有」、或叫「心有境空」。这是我们悟入唯识实性的第一步,先破除外境的执取,这些人事好坏、得失的不平等概念,我们先加以消灭。
 
我们比较小乘的空观跟大乘的空观:小乘佛法的空观,对因缘所生法──依他起性,是全盘否定。所以当他成就小乘空观以后,他对生死没有好乐心、对无上菩提也没有好乐心,这不是我们所愿意的,因为他破坏了因缘。大乘的空观是不能去破坏因缘的,所以我们在讲大乘空观,我们喜欢讲无住,「应无所住」。诶,这一句话讲得好。就是因缘法,你不要加上你的联想就好,这就是无住。这个无住的次第,第一个是对外境先不要有所住,先脱离对外境的执取。我们的流转门,刚开始是一真法界,我们的心本来是圆成实性的一个平等不二的法界,没有任何的单向思考,刚开始是平等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动,开始有对立的思考,从真如变阿赖耶识,有能所的对立、有好坏的对立、有很多差别的对立。所以我们刚开始是先有内心的执取,然后从这个对立当中,又去造业,又产生了外境。所以我们是先有内心的执取,才有外境的执取,所以外境是比较粗的。所以我们流转的时候,是先成就内心的执取,再产生外境的执取;但是对治的时候是从外面对治过来,是先对治外境的执取,再对治内心的执取。这个地方智者大师讲一个譬喻说:这个衣服搞脏了,衣服外面的污垢,是一层一层卡上去的,你的衣服会脏,一定是从内而外的;但是你要把衣服的脏洗掉,是从外面洗进来,这个道理是这样。所以我们刚开始破遍计执,先脱离对外境的执取,你要脱离外境对你的干扰。你希望做一个自在的菩萨,不受外境的八风所吹,你一定要破除心中不平等的联想,你要保持双向思考,这是我们修行的下手处。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返回 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摄大乘论讲记 第四○卷
下一篇:摄大乘论讲记 第三八卷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二六卷
 《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二卷
 《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二十卷
 摄大乘论讲记 第四八卷
 摄大乘论讲记 第一○卷
 临命终时能否过关 放下因缘观照现前
 摄大乘论讲记 第六二卷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十二卷
 摄大乘论讲记 第四二卷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二五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辩证看“无暇”[栏目:菩提道次第修学札记]
 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栏目:智敏上师]
 相应55经 大地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56.谛相应]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三(一一七二)[栏目:杂阿含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七五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八集]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通解 5[栏目:照光法师]
 危难之时念弥陀 深海遇难终得救(陈兆启)[栏目:念佛感应]
 如何拣择(星云)[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色拉杰学习课程表[栏目:见悲青增格西]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