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六上 五 如影随形的业力
释金明编
{返回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87

五 如影随形的业力
 
 一天晚上,月亮光辉,有个父亲带着儿子,出去做贼;父亲到人家屋子里去偷东西,叫儿子在外面把风;得手后,赶快拉了儿子就跑。

跑了一段路,儿子忽然惊叫起来:“爸爸 ! 有人追来了 ! ”

“在那里 ? ”父亲急问。

“哪 ! 你看 ! ”儿子指着爸爸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影子说。

这个小朋友很天真,他说的话,恰与佛法符合。原来我们一切的行为、动作后,都会留下潜存於心中的一种力量,佛教把它称为业力。业力留存在心中,紧跟着我们不放,好像我们的影子,跟随着身体一般。

从我们行为、动作的出发点说,业力计有三类:身业、口业和意业。

从我们行为、动作於人於己的利害关系说,业力分为两种:善业与恶业。

例如:我们做利人的善行,就是身的善业;身做害人的恶行,就是身的恶业。口说利人的善语,就是口的善业;口说害人的恶语,就是口的恶业。意起利人的善念,就是意的善业;意起害人的恶念,就是意的恶业。
 
 
 
  业力,可以决定我们的前途 ! 所以我们的身、口、意,一定要有善的行为、动作,将来才有美好的前途。


问题:

1.有个父亲着儿子,去做什么?
2.父亲和儿子回家时,儿子在路上惊叫起采,是因为什么?
3.父亲问儿子来追的人在那里,儿子指着什么给父亲看?
4.我们—切的行为、动作后,都会遗留下什么?
5.业力留存在心中,紧跟着我们不放,好像什么?
6.从我们行为、动作的出发点说,业力计有那几类?
7.从我们行为、动作於人于己的利害关系说,业力分为那几种?
8.什么是我们身体的善业和恶业?
9.什么是我们口头的善业和恶业?
10.什么是我们心意的善业和恶业?
11.我们要怎样做,将来才有美好的前途?
 

 


{返回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六上 六 因果报应
下一篇: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六上 四 玄奘大师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四下 十 容忍和宽恕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六下 一 六祖大师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二上 九 卫塞节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三下 二 太子在苦行林修行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六下 二 悟达国师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二下 一 太子同情穷人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六上 七 狂人得救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五下 四 人生的痛苦要解除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四上 十二 太子成道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六上 二 法显大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你可以不生气 第二章 熄灭怒气[栏目:一行禅师]
 何为是魔?如何破除,如何降伏?请法师开示,赐予成就。[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结善缘也是一种摄受[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元代蒙古王室与藏传佛教的关系(赯吉思)[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唐密传承一祖龙猛菩萨[栏目:唐密祖师]
 龙猛受南天铁塔金刚萨缍灌顶为密宗开祖之推论[栏目:太虚法师]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二)闻法六垢之外散 内收和疲厌[栏目:圣者言教]
 无缘见佛破口大骂遭恶报[栏目: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禅修时观想上师归依境,上师三处放光观不清晰,请问该怎么办?[栏目:圣道光辉·答疑解惑]
 08-025《大乘庄严经论》法语辑要[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