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道次第》修学漫谈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72

《道次第》修学漫谈 

济 群

——2008年6月讲于西园寺般若堂

  学习这件事,确实大有学问。我们现在的学习,多半是一种学院式的学习,是停留在书本知识上的学习,甚至对知识本身的掌握都不是很完整,很准确。在心行上的作用,那就免谈了。这样的学习,哪怕学得再多,过一段时间,在社会上忙一忙,可能就丢光了。因为它没有落实到心行上,没有转化成内在的生命品质,所学只是浮光掠影,流于形式。尤其对在家居士来说,平日事情很多,用于学法的时间有限。如果泛泛而学,是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的。
   我不知道你们现在到底学得怎样?仅仅考试一下,或是写篇文章,说明不了多少问题。关键在于,学进去没有?所学法义在心行上产生作用没有?

   为什么将《道次第》作为专修班的重要学习内容?原因在于,这部论典为我们提供了非常简明的修学套路。通过这一引导,可以使我们摆脱凡夫心,进入解脱的轨道,成佛的轨道。
   修行的作用是什么?简言之,就是完成心行到生命轨道的调整,最终完成内在品质的改善。我们的起心动念,既来自于固有串习,同时也在强化这一串习。而我们现有的心行基础就是凡夫心,就是轮回的轨道。所以,这些心念都是和六道相应的,和地狱道相应,和饿鬼道相应,和畜生道相应。再好一点的,是和人道相应,和阿修罗道相应,和天道相应。
   从心念形成生命轨道,代表着生命的因果,生命的缘起。它既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因为每种外在结果都是内在心行的外化。三恶道,是由内在烦恼所导致;佛菩萨,也就是由生命品质所决定。我们找到问题根源,也就知道修行的重点在哪里,需要调整的是什么。
   《道次第》中,宗大师为我们建立了从道前基础到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修学引导。其中的每一部分,都是通过对某个法义的思维和观修,使心行契入其中,完成某一阶段的修行。如道前基础,是通过思维暇满而发心皈依。然后进入下士道,通过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来完成人天乘的修行。中士道和上士道,也是同样的修学理路。

   思维法义的作用,是帮助我们建立一种认识,形成一种观念。如思维暇满,是帮助我们认识暇满人身的巨大价值,认识它的难得易失。当我们学修相关内容时,对现有人身是否生起这一认识?是否真切感受到它的殊胜之处?
   如果学了《道次第》之后,关于暇满的认识依然停留在书本上,依然是宗大师的说法,而我们仅仅是了解这一知识,知道暇满、义大、难得这些名相,并未落实到心行去认识,并未意识到人身多么重要。我觉得,这种学习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真正的学佛,是把这一法义转化为自身观念,并以此返观,对现有人身生起如理如法的认识,知道如何珍惜人身,使用人身。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步骤。其一,掌握暇满人身的知识,知道其中究竟说了什么。其二,将知识转化为自身观念,成为人生观的组成部分。其三,以此看待自身问题,将所学观念运用于修行。倘能按照这一次第落实,那就意味着,我们真正懂得了法义,懂得了其中内涵,而不仅仅字面的意思。也只有这样,所学才能成为自家宝藏,而不是一些用来自我满足的只是,或是一些向别人展示的说法。
   以上步骤中,闻思修都已具备。不是说,必须在座上禅修才是修行。《道次第》的禅修,包括观察修和安住修。所谓观察修,是通过对法义的思考和认识,逐步落实为自身观念。所谓安住修,就是对法义确定无疑并进入相关心行轨道。比如学修暇满,首先是由“人身难得今已得”的庆幸而生起珍惜之情,然后安住其中,保持这种心理状态。
   当然,这种修行不是一次就能奏效,就能定型的。因为我们内心还有许许多多的固有串习在干扰,在抢占心灵频道。稍不留神,又会在惯性力量中回到原有轨道。此时就需要再思考,再观察,再用法义进行对照,直到这种珍惜之心再次提起。真正意识到,人身是今生最大的财富,是唯一可以用来改变命运的机会,必须牢牢把握,有效使用,以此成就它所蕴含的最大价值和究竟利益。
   用现在的话说,思维暇满就是帮助我们重塑价值观。那么,这个价值究竟是什么?换言之,活着的理由是什么?若对人生没有深层思考,反而容易找到一个打发自己的理由,比如人们常说的“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为了事业,为了享乐”等等。他们认可这些理由,就能心甘情愿地付出一生。当然,这种认可往往带有“自欺”和“随众”的成分。所以,那些比较有思想的人就不容易满足于这一答案,他们看到了这些理由的虚幻,也不认同其中的价值,但又找不到足以说服自己的理由。对于想要找到答案而无从知晓的人来说,这种思考是极其痛苦而无望的,不少人甚至因此走上了绝路。
   所以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我们的安身立命之处。找到答案,也就找到了人生的究竟价值,我们才能确定自己究竟要什么,不要什么。所以,这是关系到整个人生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尽未来际的大事。
   通过对暇满人身的思考,我们是否建立了与此相应的价值观?是否找到了生命的终极目标?这是我们需要自我考量的,如果没有确切的答案,就说明我们这一阶段的学习尚未过关。

   我们对《道次第》中的任何一法,都要这样来落实,才能使修行走上正轨,次第进入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
   下士道的修学,主要是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关于念死,论中提供了很多思考角度,使我们保持对死亡的警醒。具备这些认识后,我们还要借助思维使之转为自身观念,并以这一观念看待死亡,完成心行调整。其作用在于,通过念死来放下执著,从而摆脱凡夫心和由此形成的串习。
   念三恶道苦,则是通过对这种痛苦的恐惧,达到止息不善行为的效果,进而对三宝生起依赖和信心。轮回中的每个众生,都是无助而不能自主的。因为我们不能把握命运,不知去向何方,所以需要寻找依赖。多数人会把家庭、孩子作为依赖,这就形成了养儿防老的传统。从目前来看,这一观念也因种种现状发生改变,所以人们又开始转向储蓄或购买保险等,以此增加安全感。但这些就能靠得住吗?我们所要寻找的,是托付身心的依赖,是整个人生的保险,这就需要寻找可以摆脱轮回的究竟归宿。
   《道次第》中,每一法义的思维都具有导向性。定位准确之后,还需要有量化指标,达到深信不疑的程度。如果将信将疑,或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模糊认识,是难以完成心行调整的。这个标准是什么?比如对三恶道的思维,达标的考量,就是对三宝生起真正的皈依之心,从而止息不善行为。
   皈依,是下士道修行的重点,也是贯穿佛法修学的核心。如果对三宝信心不足,修行是不可能入门的。我们对一切教理能否如实接受,对一切法门能否信受奉行,都取决于我们对三宝的信心。有多少信心,就能获得多少法益。所以,在《皈依共修仪轨》的观察修部分,不仅要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还要思维三宝功德。事实上,念死和念恶道苦的目的,都是为了对三宝生起信心。如果意识不到自身处境,三宝再好,也无法引起重视。就像对健康人来说,医术再高明的医生,也不会觉得多么重要。而对身患绝症的病人来说,若能出现一个治愈他的医生,必然会紧抓不放,视为救星。也正因为如此,医生才能对他产生作用。
   很多人念佛都不能念得相应,原因何在?一方面是对轮回的险恶处境缺乏危机感,一方面是对三宝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如果他觉得眼下这个地方很安全,很舒适,自然会乐此不疲地过日子。念佛,也不过是为了把这个日子过得更好一些,还是为过日子服务的。这样的念,怎么可能和佛菩萨相应呢?

   在下士道的修行中,念轮回苦是帮助我们生起皈依心。贯穿到中士道,则是生起出离心的必要前提。当我们说到“轮回的本质是苦”,对这个问题有多少认识?或许有人会说:天天念苦不是太消极了吗?这个世界有越来越多的消遣和娱乐,似乎也不见得有那么苦。
   从感觉而言,佛法也说有苦、乐、忧、喜、舍,并非一味的苦。从现象来看,“善业感得乐果,恶业感得苦果”,也是有苦有乐。那么,佛陀为什么又说“人生是苦”呢?这正是佛陀对轮回所作的本质判断,所谓“有漏皆苦”。对于这一观念,我们认识到什么程度?接受到什么程度?不少人担心,这种对苦的认知会影响现实幸福,于是心存抗拒。如果我们不去想,苦就不存在了吗?显然,回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我们希望解决苦,就要正视人生的现实。众生都是避苦而趋乐的,但我们能否找到一种快乐,无论何时享受都是快乐的?无论享受多久都是快乐的?倘能具备这些特点,才是本质性的快乐。事实上,我们找不到这样的快乐。因为世间所有快乐都是建立在某种前提下,且享受到一定程度就会转为痛苦。反之,痛苦却是具有本质性的,若不加以缓解,我们时时都会生活在痛苦中。
   如果不吃饭,就会饱尝饥饿之苦。在这种痛苦被缓解之前,始终都是苦的,而且会越来越苦,直到生命结束。此时,吃饭就会成为快乐,因为它使饥饿得到缓解。可见,快乐不过是对痛苦的一种缓解。当身心产生任何一种需求,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在它被满足前,痛苦会持续存在。而且,这些痛苦不是一次满足就能彻底解决的。因为我们的身心会源源不断地产生需求,制造痛苦,这就是“有漏皆苦”的本义。

   这种认知,是我们发起出离心并寻求解脱的重要基础。说到解脱,也有不少人会感到恐慌:“现在的种种幸福,是否会随解脱而消失?”这就需要了解,解脱究竟是什么?《道次第》中,宗大师明确告诉我们:能解脱的是什么?所解脱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解脱?如何获得解脱?
   佛教所说的解脱,就是解脱生死,解脱轮回。而生死和轮回的根源,又在于我们的惑和业。业,是由心念及言行造作的种子。惑,则是无明和烦恼,其中有见惑和思惑之分。见惑,指无明形成的种种错误认识,如身见、边见、邪见等错误观念。一旦见道,这些迷惑将被彻底瓦解。此外,还有很多错误认识产生的烦恼,也就是思惑。这就需要在见道后不断作空性观修,在观修过程中,将心灵尘垢逐步去除。当所有心垢被清空,就能成就解脱,证得圣果。
   所以,解脱不是解脱外在的什么,不是放弃所有走入山林,这只是抵达解脱的方式之一。当然,放弃是一种容易见效的重要手段,但终究还只是助缘,关键是在于心行调整。如果内心惑业尚未去除,即使住到月球上,一样会烦恼,一样会痛苦。反之,若能断除惑业,当下就是净土,就是现法乐住。

   当我们看清生命真相,就会知道活着究竟是为什么,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否则,就会因迷惑而形成种种错误的知见、观念和想法,并由此产生烦恼。因为观念制造心态,当观念出现问题,心态自然也会存在问题。
   我们每天要面对很多事情,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不论什么方式,归纳起来,无非是正确和错误两种。所谓正确,就是和事实真相相符;所谓错误,就是和事实不符,是盲目而充满情绪的处理方式。以正见如实观照,就会透彻事物真相,从而发展出智慧。反之,则会引发诸多烦恼。所以,认知心理学也是通过对认知的调整来治疗心理疾病。因为这些疾病的根源就在于错误观念,及由此产生的错误想法。
   唯识学中,将这种错误想法称为遍计所执,即出于妄情而对一切现象产生妄执。世间任何一种现象的存在,都是依因待缘而起,属于依他起。当我们面对这个依他起的现象时,往往会把固有的错误观念投射其上,从而产生错误设定。唯识学经常举的例子就是:黑夜中把绳子误以为蛇,吓得魂飞魄散。再如我们所熟悉的“杯弓蛇影”,也是同样的例子。其实,凡夫的整个认识都存在这一问题,都是带着有色眼镜在观察世界。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被自身经验和观念处理过的,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我们想要解脱,首先要摆脱这种错误观念的束缚。怎样才能摆脱?这就必须发展出如实见。所以在今后的学修中,还要将重点落实到对正见的掌握,以及将正见转化成止观的禅修上。整个佛法的学习,无非就是学解脱、学慈悲。三藏十二部典籍,八万四千法门,最终都是帮助我们完成这两大任务。其中,又以解脱为本,因为慈悲就是解脱的延伸和圆满。当我们获得解脱之后,看到无量众生还在饱受痛苦,发愿解救他们,把自己获得的解脱经验告诉他们,就是菩提心,就是慈悲的修行。在具备解脱能力之前,这种慈悲都是不圆满的。
   佛教所说的涅槃,也不是指死后的境界,而是一种息灭。在我们内心,有贪的火,嗔的火,痴的火。这些无明之火不断燃烧,在我们的相续中形成一种强大串习,进而导致种种烦恼。当烦恼现前,心就会陷入其中,面对的是烦恼,感受的也是烦恼。我们看待任何人,任何事,都是这种烦恼的投射,使生命在躁动不安的状态中不断制造轮回。
   涅槃,就是对烦恼的彻底止息,对轮回的彻底止息。那我们又是靠什么力量去止息呢?就是靠空性慧,空性观修。而空性所呈现的,就是一种寂静、喜悦、祥和。这种寂静不是没有声音,而是一种内在力量,这种力量是安静而强大的,会源源不断地散发出喜悦,也就是解脱之乐,涅槃之乐。

   我们通常所感受的快乐,只是一种粗糙、易变的感觉,是身心渴求被解决时产生的满足感。但我们要知道,凡是依赖外在得到的快乐,都是暂时的,不究竟的,必然带有负面作用。因为在依赖过程中,内心又会形成相应的串习。当串习形成而依赖对象又失去时,串习就落空了,无处安住了,于是就惶惶然不可终日。人们依赖上班来打发时间,一旦退休,就心无所属,百般无聊。人们依赖家庭来寄托感情,一旦爱人变心,就身心崩溃,备受伤害。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凡是给我们带来伤害的,都是我们曾经依赖、曾经在乎的对象。
   这种痛苦,正来自我们内心形成的串习。没有这种依赖的串习,无论世界怎么变化,都无法对我们造成伤害。我们没有使用电脑前,没有形成对电脑的依赖前,没有谁会说:“少了电脑就不会过日子。”可对现在的很多人来说,电脑已是生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道具。一旦离开,轻则感觉不便,重则心生失落。为什么电脑会变得这么重要呢?关键就是内心形成了依赖电脑的串习,而这种串习需要得到满足。
   任何串习都代表着一种需求。这种需求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从天而降,是我们逐步培养起来的。当一种需求出现,我们就以相应的方式予以满足,并因此产生快感。一旦快感消失,我们又会为了得到快感而不断重复这一过程,最终形成串习。可是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那个依赖已久,甚至被我们视为自身一部分的东西没了,真是要命的打击。
   不少人因为失恋而痛不欲生,其实,在没有遇到对方前,独自一人是不是就那么痛苦呢?是不是就活不下去呢?显然不是。为什么曾经拥有再失去之后会如此难以忍受呢?问题就在于,他们在恋爱过程中已形成依赖的串习。当这种串习足够强大,就会像胶水一样,把我们牢牢粘在上面。这时再要分开,自然会感到撕心裂肺的痛苦。
   现代人为什么浮躁不安?就是内心有种种力量涌动,总是想着:我要干什么,我该去找谁。这些念头,正来自无明制造的串习。观修的作用,就是使串习不再有现行机会,就像火,没有木柴就不会继续燃烧。所以在佛法修行中,见性始终核心所在。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在强大的串习中,商人有商人的串习,学者有学者的串习,艺术家有艺术家的串习。这种串习就像磁场一样,影响着各自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甚至我们与生俱来的相貌。要和这些串习斗争,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串习来自长期的培养,不仅仅是心理力量,一定程度之后还会物化,转化为力量巨大的生理习惯。所以,我们面对串习时往往身不由己,就像老象溺泥,不能自拔。如果我们不愿任其摆布,势必发生激烈冲突。要想在斗争中取胜,一方面需要毅力,一方面还需要善巧,需要有效的方法。《道次第》所提供的,就是帮助我们调整心行的引导。从正确认识到形成观念,然后再用正确的观念思考问题,由此调整不良串习,从而改善生命品质。
   你们学了一年《道次第》,只能算是这门课的一年级,应该继续二年级、三年级的学习。如果能在三年内把《道次第》按以上要求学好,今后就有能力学修任何一部经论,就懂得怎样认识并应用这部经论。
   《道次第》不仅对佛法作了纲领性的归纳,更包含着一种方法、一种规则。从这个意义说,三藏十二部典籍、八万四千法门,都可以用《道次第》来统摄,可以按以上所说的步骤学修。在掌握《道次第》的基础上,或是继续学习中观、唯识,以此加强正见;或是继续学习《入菩萨行论》等,以此深化对菩提心的实践。这样修行,将是一条成佛的直接路线。
   如果觉得听过《道次第》就算完成任务,并不懂得怎样运用,那还是停留在知识层面。即使再学其他种种经论,那也不过是在知识上增加一些知识,依然不会对心行产生影响,依然不会起到学佛的作用。久而久之,就会对修学失去信心。再或者,就是跑来跑去,以为自己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法门而已,却不知从自身寻找问题。那样的话,再好的法门,对你也是没办法的。
   目前,整个教界多数都是这个情况,虽然学一些佛教知识,做一些佛教事业,但用心仍是凡夫心的延续,并未因为学佛而改变。因为心行基础没有改变,学得再多,也感受不到法益。到最后,甚至对法的兴趣也会逐步失去。作为在家居士的学习,因为时间有限,更要讲究效率。而《道次第》就是一部最简明的引导,值得我们大大用心。直接针对心行存在的问题,逐一认识,逐一解决。

   此外,教界还普遍存在不得要领或偏执一端的问题,这两种情况也是因为缺乏完整的修学套路。传统的修学方式,往往是跟随一个师父。但在明眼师长难得一见的今天,这种个人化的方式会导致很多弊端。遇到一个念佛的师父,他告诉你要念佛;遇到一个诵经的师父,他告诉你要诵经;遇到一个持咒的师父,他告诉你要持咒;再遇到一个参禅的师父,他告诉你要参禅。如果不懂得将这些修法纳入整个修学体系,必然会无所适从。
   作为佛法修学,是存在一个普遍规则的。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个规则,具备这个基础,才有能力继续学习任何法门, 才不会出现偏差。否则,过早的一门深入往往会带来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就像盲人摸象那样。虽然也摸到了,但只是局部而已,对整体依然一无所知。甚至会因为对局部先入为主的印象,从此放弃对整体的探究,这是很可悲的。
   在今天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可以接受的知识太多,没有一定的消化能力,看得越多,可能越茫然,越无从下手。所以,首先要把框架建立起来,然后才知道,这一法门属于整个修学体系的哪一部分,应该从什么样的角度,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修学。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我始终在提倡《道次第》的学习,目的就是帮助大家认识这种普遍规则。
   最后,将以上所讲的修学步骤作一归纳:一是准确理解法义,二是形成人生观念,三是以此认识问题,四是调整不良串习,五是重复正确心行,六是改善生命品质。我希望,专修班的学习不要浅尝辄止,而应继续深入。按照刚才所说几个步骤,把每个修法真正落实到心行,真正运用起来。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造就慈悲品质
下一篇:《道次第》修学地图
 僧伽禅修教育之未来展望
 云游——处处无家处处家
 戒律与佛教命脉——《标宗显德篇》解读
 僧伽教育的检讨
 真的信因果了吗
 《道次第》修学漫谈
 安住佛法修学,探寻生命真相——济群法师与青岛居士一席谈
 依止善知识的九大利益
 《道次第》修学意义
 不要让凡夫心抢占频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素食多智可提高智慧[栏目:素食与健康]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柳暗花明 绝处逢生——《金刚经》略谈[栏目:智泉法师]
 精进念佛是否就能对自己的眷属有帮助[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一讲[栏目:南亭法师]
 十八届:学习仪轨的意义(明海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念修金刚萨埵 遣除一切罪障(普巴扎西仁波切)[栏目:金刚萨埵法门]
 为谁持戒为谁修[栏目:济群法师]
 一天至少念多少声佛号才有效果,才能有效地去除妄念?[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烛台[栏目:无声息的歌唱]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