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学佛法的基本认知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45

修学佛法的基本认知

——2004年夏讲于哈尔滨极乐寺
济 群

   今天,我和大家谈一谈修学佛法必须具备的基本认知。
   佛法博大精深,尤其在今天这个资讯和媒体极为发达的时代,我们得以广泛接触各种法门。除汉传各宗派外,还有因缘了解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目前,甚至有不少年轻人是通过网络学佛。网上不仅有很多佛学资料和讲经音像,还可以接触并认识不少出家师父,足不出户便可听闻妙法,请益受教。可以说,现代人学习佛法的机会远比古人更多、更便利。
   在这个看似“容易”的过程中,相关问题也就产生了:我们如何分辨法义的真伪、邪正?我们虽然见多识广了,但真正产生作用的有多少?落实于心行的又有多少?我们不妨认真反省一下:修学佛法之后,烦恼减轻了没有?对人生的认识改变了没有?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问题又出在何处?
   学佛的关键,不仅在于接触了多少法门或读诵了多少典籍,而在于所学能否落实于心行,转化为改造生命的力量。佛法虽然浩如烟海,谈理论有三藏十二部典籍,论实修有八万四千法门。但基本要领是共通的,核心部分也并不太多,这正是古德所说的“佛法无多子”。
   那么,哪些是佛法的根本呢?

一、人身的价值

   首先,必须认识到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
   很多人不曾意识到,人的身份究竟有多重要。因为我们此生是以这一身份来到世间,似乎做人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殊不知,在无尽的生死轮回中,我们历经多少劫的沉沦漂浮才有机会生而为人。虽然世界上有几十亿人口,但从六道轮回的角度来看,和无穷无尽的空间中难以计数的生命总量相比,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得以生而为人者几何?正如佛陀告诫我们的那样: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茫茫宇宙间,我们有幸得到人身,是今生所能拥有的最大福报。除此而外,即使贵为帝王,其价值也无法与之比拟。当我们谈到价值时,往往只想到家中的房子、汽车值多少,想到自己的孩子、事业有多重要。我们关注的,无非就是这些,每天的用心也无非纠缠于这些,似乎人生的所有价值就蕴涵其中。或以日进斗金为人生价值,或以身居高位为人生价值,或以生活奢华为人生价值。当然,也不能说这一切就毫无价值,只是对人生而言,其意义是短暂而非永久的。可悲的是,这些眼前利益反而成了很多人终生不悔的追求。
   我们学佛,应明确何为真正的价值。和财富、地位相比,拥有人的身份显然更有价值。当然,社会上也有很多要钱不要命的莽夫,为赚钱一切都在所不惜。但深究起来,这些人往往是存有侥幸心理,若必须一对一地交换,一边是钱,一边是命,又有谁愿意达成这笔交易呢?当生命和金钱不可兼得时,再贪婪的人也会意识到生命之可贵:若是一命呜呼,再多的钱又有什么意义呢?无论财富、地位,还是事业、感情,在死亡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对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人而言,曾经孜孜以求的这一切,不再有任何意义。即使我们再执著、再留恋、再不舍,也只能两手空空地离开这个世界。在那个时刻,财富不过是空洞的数字,事业不过是逝去的旧梦,家庭不过是难以割舍的牵挂。往往是,生前拥有得越多,离开时的遗憾也就越多。
   不仅是生命,乃至我们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比财富、地位更为重要。一般人不会意识到,健康的眼睛或四肢有多大作用。因为我们习惯于使用它们,习惯得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唯有失去时,才会发现它们的价值:没有眼睛,就会失去五彩的世界;没有耳朵,则会失去音声的世界。
   人类之所以贵为万物之灵,正在于我们拥有的色身和身份。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但又强调“人身难得”。因为我们的所有追求必得依赖这个身份才能实现,尤其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精神追求,如艺术生活、宗教生活。遗憾的是,多数人并未有效利用这一身份,反而成为色身的奴隶,一生只为饮食男女忙碌,为接踵而至的欲望操劳。不仅为此付出了今生,更为这份执著造作种种必须偿还的恶业,殃及未来生命。尤其在世风日下的今天,稍有不慎就会沾染种种不良习气。常常是事业做成了,心态和品行却做坏了,实在是得不偿失。因为事业是暂时的,而做事过程中积累的心行却不会过期作废。
   事实上,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物质追求,也不在于普通的精神追求,而是成就佛陀那样圆满的慈悲和智慧,如诸佛菩萨那样尽未来际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否则,即使因行善而感得人天果报,终是流转生死的有漏之因。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发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和佛菩萨是无二无别的,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摆在眼前的现实是,我们和佛菩萨有着天渊之别。原因何在?因为我们是活在凡夫心的层面,所作所为都不曾超越凡夫心。无论怎样努力,所成就的利益也是有限的。若想实现生命最大的价值,唯一的道路,就是开发我们本具的佛菩萨般的品质,这才是生命的无价之宝,尽虚空、遍法界的财富皆不能与之比拟。
   成佛的修行,唯有人的身份才能成办。若拥有人身而不加珍惜,精勤道业,未来又将流浪六道,不知何时方为了期。希望大家莫要蹉跎岁月,否则将是今生最大的浪费。

二、发心

   发心代表着人生的目标和指向。不仅学佛要发心,成办世间利益同样需要发心。人们希望成家立业、升官发财,也属于发心的一种。世、出世间任何事情,都要心的参与方能成就。在做事过程中,人们通常只关注外在结果,却忽略了心的参与及在参与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我们要知道,同样的行为,以不同的发心来做,结果会大相径庭。对于凡夫来说,一切行为都是建立在凡夫心的基础上。那么,凡夫心又有哪些特征呢?
   凡夫之所以为凡夫,根本原因是在于无明。无明,又名不觉。当我们每产生一种想法、情绪或念头时,无法在当下以智慧去观照并照破,也就是《心经》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我们常常在不知不觉的当下,一头就栽进这些想法、情绪或念头中,被它们左右数天、数月甚至持续一生。就像武侠小说描写的那样,一辈子沉浸于爱恨情仇中,似乎生命的全部意义皆维系于此。
   作为旁观者,我们或许会为这种畸形的人生感到不值。事实上,我们自己也常常扮演类似的角色。每一种想法、情绪或念头出现时,因为缺乏智慧的观照,我们那颗四处攀缘的心就会粘附其上,进而产生执著。当心落入这些陷阱后,念头又会继续攀缘念头,最终越陷越深。对我们所讨厌的人,时时想到他的诸般不义,如此,负面情绪越想越大。一旦成为主宰我们的力量,痛苦自然在所难免。如果在这些想法萌芽之时,我们能以智慧进行观照,便能将烦恼消融于觉照中,使之不能继续产生作用。
   无明而外,我执也是凡夫心的重要力量。凡夫的特点是处处想着自己,一切皆以自我为单位,如我的想法、我的事业、我的家庭、我的健康等,痴迷于自我感觉中。而这种关于“自我”的错觉,正是一切贪嗔痴烦恼的根本。我们所以会起贪心,是因为“我”喜欢,于是想占为己有;所以会起嗔心,是因为“我”讨厌,欲除之而后快。
   佛法的缘起观告诉我们:一切现象本无“我”及“我所”。当我们粘上自我的感觉后,它就成为烦恼之源。比如这个茶杯,本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无“我”及“我所”,更不会对我们构成任何影响。但我们买下茶杯后,立刻在上边粘附了自我的感觉,认为茶杯是“我的”。于是乎,当这个茶杯丢失或损坏时,我们难免会受到影响。
   其实,世间时刻都在发生各种天灾人祸,但并不是所有变故都会对我们构成伤害。能使我们为之动心的,只是发生在我们身边并与我们有关的人和事。世间每天都有无数孩子患病甚至死亡,一般人只会对此感到同情,甚至漠不关心的也大有人在。但对于母亲来说,孩子的病痛就是头等大事,若不幸夭折,更难以从丧子之痛中摆脱出来。原因就是母亲在孩子身上粘附了“我”的感觉。可见,真正构成伤害的,并非某个孩子的健康状况,而是这种“我”的感觉。
   凡夫心的力量,还包括贪心、嗔恨心、我慢心、嫉妒心。这些力量左右着我们的一切心行,渗透于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情。即使学佛之后,我们还会带着这些心行习惯进入佛门。比如,我们会贪著寺院的环境,贪著崇拜的师父,贪著所修的法门。表面来看,我们似乎也在学佛,也在修行,但心行仍滞留于凡夫心。
   若不能及时认识到这一点,最后成就的也只能是凡夫心。
   了解凡夫的心行之后,便能明确以怎样的心学佛。凡夫往往带着世俗的功利心亲近三宝,无非是保平安、求福报。若以这样的目的学佛,是对生命的极大浪费。佛陀的教法,是让我们了解生命真相,进而帮助我们实现人生最高价值,这才是佛法的不共之处。
   所以,我们要发大心,立大愿。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在因地发起宏愿才成就的。如阿弥陀佛在因地发四十八大愿,成就西方净土;药师琉璃光如来在因地上发十二大愿,成就东方净琉璃世界。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也都是从发菩提心开始,为利益一切有情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以为成佛是无法兑现的梦想。在因地上,那些业已成就的诸佛菩萨,也曾和我们一样是可怜的众生。我们之所以修不起来,是因为菩提心尚未发起。而我们现有的凡夫心是非常狭隘的,很难平等饶益一切众生。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强化自己的发心,同时以正见剔除世俗菩提心中的杂质,由世俗菩提心升华为胜义菩提心。如此,距离佛道就不再遥远。因为菩提心具有觉悟、平等、无限、无所得的特征,当我们以一切众生为利益对象并将心量扩张到无限时,就能和佛菩萨相应。这正是《华严经》所说的“初发心即成正觉”。
   我们通常认为:发心是起点,成佛是终点。而起点和终点之间三大阿僧祇劫的距离,足以使心力羸弱者退却。但我们要知道,发心的心和成佛的心是一而非二,并无本质区别。所不同者,只是发心的纯度尚未圆满。若发心发得准确、到位、究竟,当下这颗心和成佛所成就的心,就是无二无别的。由此可见,成佛并非遥不可及,更不是天方夜谭。因为成佛所应具备的品质,众生心中本已具足,只需将它圆满开发出来。
   如何开发呢?首先要发出离心,意识到轮回的本质是苦,这就必须以放弃现世享乐为前提。若我们仍贪著现世安逸,是无法摆脱凡夫心的,这也正是古德特别强调的“舍弃今生”。其次是要发菩提心,不仅自己希望出离,更发愿帮助一切众生解脱。
   发心,是修行能否成就的关键。如果发心正确,修行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发心圆满,也就是修行的圆满成就。以《华严》的见地来说,发心圆满即等同于修行圆满。同时,猛利的发心还可对治贪著等诸多烦恼。若我们发起猛利的出离心,不再贪著世间五欲六尘,再去念佛、修行,便能与道相应。一般人之所以修行不得力,多是因为对现世的贪著太深,故一句佛号很难念得相应。

三、皈依

   许多人只是将皈依当做获得佛教徒资格的形式,很少意识到它对修行有多么重要。其实,整个佛法修行都未离开皈依的内涵。我们所皈依的佛、法、僧三宝,代表着佛法的全体,缺少任何一宝,都是不完整的。学佛,从皈依外在的三宝开始,最终在自己生命中实践内在的三宝,涵盖了从修行到成就的全过程。
   皈依三宝,关键在于对三宝生起强烈的依赖之心。通常,各人都有自己依赖的对象,包括感情、事业、金钱、地位等,并以此作为人生追求。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依托都是不可靠的。我们依赖感情,但亲人可能会变心;我们依赖孩子,但孩子长大后未必听话。于是有人说,世间唯有金钱最可靠,因为它永不变心,但世间每天都有破产的人,即使将钱财锁在保险柜中,通货膨胀也会使它们大幅度缩水。
   以佛法的智慧来看,人命无常,国土危脆,世间一切依赖都是不可靠的。而轮回之路是崎岖的,稍有不慎就会造下无穷恶业。在茫茫的生死苦海,在无尽的险恶轮回,我们随时可能落入三恶道中。人们只是被一些暂时的快乐所蒙蔽,看不到自身所处的险境。
   死亡何时来临?我们没有丝毫把握。一口气不来,转息便是来生。来世投身何处?我们更是茫然无知,唯有随着业风飘荡。不断地念死无常,不断地思维恶道之苦,才能珍惜现有的分分秒秒。同时,对三宝产生强烈的依托感。在生死大海中,三宝犹如帮助我们逃离苦海的唯一舟航。离开这条救度之船,只能独自在海中挣扎。不少佛弟子虽皈依三宝,却未将三宝视为生命的依怙,甚至不曾在内心占据重要地位。在我们的心目中,还是金钱好,还是儿女好,还是事业好。即使遇到挫折时,也不肯深信因果,深信佛菩萨所揭示的生命真相,宁愿相信那些似是而非的道听途说,相信街头摆摊者的信口开河。这样的皈依三宝,只是徒具形式而已,并未在我们的心行产生作用。
   皈依三宝,应不断忆念三宝功德。就像那些追星族,每天都在听着偶像的歌声,模仿偶像的装扮,搜集偶像的消息。在这种强化过程中,偶像就在其心中树立起崇高的地位。我们选择三宝作为皈依对象,也应不断思维佛陀无量的慈悲、智慧和功德,确信唯有佛陀才能将我们从生死中救拔出来,唯有佛法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唯有僧宝才是修行不可或缺的助伴。强化三宝在心目中的地位,才能将佛法深入于内心,念念与三宝功德相应,最终成就三宝的功德。
   在佛法修行中,有两种方式:一是依据经教,通过闻、思、修的熏习,依循持戒、得定、发慧的步骤进行。一是直接以佛陀为榜样,以佛陀所行作为自身观修和临摹的对象。我近期所讲的《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原理》,正是对这一修行方法的详细阐述。《普贤行愿品》出自被誉为“经中之王”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是见地高超、至圆至顿的修法。虽有很多人以诵念《行愿品》为日常功课,却极少有人认识到其中蕴涵的观修方法,更无法运用于修行实践。我在研习《普贤行愿品》的过程中,感到这一法门极其殊胜,乃“菩提心的无上观修,成佛的临摹方法”。《普贤行愿品》的修法,是根据佛菩萨的心行而设定,每一愿皆以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为利益对象。所以,修学《行愿品》不应仅仅停留于念诵,更要认识并实践诸佛菩萨的功德,以《行愿品》揭示的心行特征调整我们的心,从而使生命内在品质发生变化。
   同样,忆念三宝的过程,也正是念念成就三宝功德的过程。皈依三宝,就应以三宝为今生依托,通过诵经、拜佛、观想,树立三宝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所以,皈依不仅是单纯的仪式,也不仅是学佛的开始,而是自始至终贯穿着整个修行过程。

四、深信业果

   学佛的人,大约都以为自己是相信因果的。但扪心自问:我们对因果究竟信到什么程度?是“深信不疑”的“信”,还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式的信呢?
   对于学佛者而言,深信业果是非常重要的。无明烦恼为什么会使我们流转生死?造作恶业为什么会使生命感得苦果?正是因果规律在支配。勤修戒定慧为什么能成就佛果?同样取决于“如是因感如是果”的原理。唯有深信业果真实不虚,我们才能自觉地止恶行善,真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未来,为什么还会做出种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原因就在于不曾深信业果,从而怀有侥幸心理,以为自己会是那个逃脱恶业惩罚的幸运儿。久而久之,对因果的敬畏日渐淡薄,甚而流于习惯性的麻木。如果我们注意观察,会发现生活中充满因果的实例,只是以往未加注意罢了。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口口声声相信因果,却毫无顾忌地造作恶业。这种所谓的“相信”,只是虚假的装饰而已。同时也说明,他们对业果的认识是极为浮浅的。
   佛教所讲的因果是三世论,不仅贯穿着我们的今生,也贯穿着无尽的过去和未来。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其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对于不具备宿命通的凡夫来说,既看不到过去,看不到来世,也看不清现在,所以才会心存侥幸。如何才能加深对因果的认识?必须时常亲近善知识,认真闻思经教,以此强化业果在内心的警策力。
   事实上,因果的另一层面是我们当下可以感觉到的,那就是心行的变化。当我们与贪嗔痴相应时,内心的负面力量随之增长,人性也随之堕落。一个贪婪无比的人,永远体会不到心满意足的快乐;一个嗔心炽盛的人,永远感受不到心平气和的从容。那么,贪嗔痴从何而来?正是我们逐渐培养出来的。我们对金钱、色欲的执著,便是滋长贪嗔痴的养料。即使外在一切并未因我们的贪嗔痴有所改变,但这些不善的心行力量仍会对自身生命构成过患。每件善行乃至一念之善,将使人性中善的力量得到张扬;反之,人性中恶的力量也会随之增长。世间有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很自我,有的很开放;有的很尖刻,有的很宽厚;有的很吝啬,有的很大度……每一种性格,都是生命的无尽积累。其中的负面因素,正是痛苦的源泉。
   如果我们深知:每一件善恶行为必将对生命构成影响并留下痕迹,还会任意造作恶行吗?事实上,不仅一切行为如此,甚至起心动念也是功不唐捐的。我们的阿赖耶识就像电脑硬盘一样,忠实记录着输入的每一份资料。即使我们可以骗尽天下人,但永远骗不了自己,也绝无可能逃脱因果的自然法则。
   “业决定”的道理告诉我们:有所为必将招感业果。这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任何起心动念及外在行为,必将在内心形成力量。二是今生的乐果皆来自过去世的善业,而今生的苦果则来自过去世的恶业,所谓“业不作不得,业已作不失”。
   当然,我们也不必为已造作的恶业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因为焦虑和自责皆于事无补。当我们认识到曾经犯下的恶业后,应至诚地发露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以如法的忏悔清洗人格,荡涤种种罪业。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从此深信业果,慎护身口意三业,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决不造作新的恶业。如此,才能生生增上,在菩提大道上勇往直前。
   以上给大家提供了修学佛法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认知。佛法虽然浩瀚,但所有修行都离不开这些基础。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论》中,将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皈依三宝、深信业果作为学佛修行的道前基础及共下士道的内容,又以“发心”贯穿三士道的修行。可见,这四点不仅是学佛之路的必要基础,也是修行成就的根本保障。

2007年10月修订版

 


修学佛法的基本认知·问答  

  问:如何发起菩提心?
  答:发菩提心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如何发起;二是发起后如何巩固。
  菩提心的发起,我们可以参照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阐述的十种因缘进行观修,也可依据《菩提道次第广论》中阐述的“七支因果”和“自他相换”来修习。其中,“七支因果”由阿底峡尊者所传,“自他相换”由寂天菩萨所传。
  那么,发起后又如何巩固呢?最重要的是,应时刻念兹在兹。面对任何一件善行,都应发心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做。若能每天不断地这样想、这样做,菩提心必定会在内心形成强大的力量。

  问:学佛如何与生活、工作相适应?
  答:首先是在发心上,在生活或工作中,能以菩提心去做每件事,自然与学佛相应。其次是明确做事原则,知道何为应作,何为不应作。关于谋生之道,佛教中有正命和邪命之分。正命,即符合戒律的工作;邪命,即不符合法律或戒律的行为。作为佛弟子,应以正命立业、造福社会。若以邪命自活,即使念佛诵经,也与佛法不相应了。除此而外,我们在做事过程中应保持智慧的观照,以免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各种情绪,从而引发各种执著妄想。

  问:情执心重,理论知识却使不上力,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执?
  答:情,来自无尽生命的积累,力量极为强大。若想根除情执,必须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首先是戒的力量,情的产生需有具体对象,若不接触引发情执的因缘,就不会由此产生情感的执著。即使过去生中积累了一些宿缘,若能以戒严加防范和守护,缘也不易成熟。其次是定的力量,面对引发情执的外境时,若能以观照力系心一境,心就不易为其左右。第三是慧的力量,以智慧透彻情的虚幻本质,就能在根本上铲除情执。情亦是因缘所生法,了无自性。当我们产生情执时,应以正见照破它,将其消融于智慧的观照中。

  问:持八关斋戒到后半夜时,若坚持不住,可否休息一下?
  答:八关斋戒并未要求不倒单,可以正常休息。受持八关斋戒,必须了解戒相,如是才能根据戒相正确持戒。与五戒相比,八戒的重点有两条:一是不淫欲,一是不非时食。五戒的要求是“不邪淫”,允许夫妻间正当的性生活。而在受持八戒的一日一夜内,须严格戒除一切两性关系。第六条“不著香华蔓,不香涂身,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及第七条“不坐高广大床”,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守护“不淫欲”这条戒。至于“不非时食”,也是要严格持守的,须等次日明相出后才可进食。具体时间以在室外可以看到掌纹为准。

  问:如何认识八关斋戒的意义?何为幽冥戒?
  答: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居士种下出世解脱之因而慈悲开设,其意义在于,在家居士可通过受持八戒而感受清净的出家生活。因八戒已接近沙弥戒,故如法受持一天八关斋戒所得的功德,可超过一生受持五戒的功德。
  幽冥戒是为那些鬼神所授,只要如法而行,也体现了佛法的大慈大悲。

  问:八关斋戒可以自受吗?
  答:八关斋戒应尽量礼请出家僧人传授,尤其在如法的道场,受戒效果会比较好。若所在地没有僧人或清净的道场,也可以自授。

  问:不忍用药毒杀蟑螂,又该如何对待它们呢?
  答:对蟑螂、蚊子等众生,我们同样要以慈悲心对待。尤其发了菩提心之后,应以一切众生为利益对象,平等对待。在生活中,我们要搞好环境卫生,防范它们的滋生。若在打扫过程中无意伤害了它们,是不犯戒的,不过性罪还是有。但因是无心伤害,业罪也不会很重。

  问:如果心外无法,无为心造,那么外境、外缘是否如龟毛兔角,是纯粹的假名安立?
  答:按中观的认识,一切缘起现象皆属假名安立,是无自性的,但并不否定缘起有。按唯识家的观点,心以外是没有法的,我们所缘的一切都是心的显现,都不曾离开我们的心。

  问:等流习气和异熟习气的区别在哪里?
  答:这是比较专业的问题。所谓等流,即因和果是相似的;所谓异熟,即因和果是不同的。如因是善或恶,果是无记。等流习气又称名言习气,异熟习气又称业习气。在生命延续过程中,是两种潜在的重要力量。

  问:道理明白了,怎样才能在生活中实践?怎样培养定力?
  答:如果真正明白了道理,自然就知道如何实践。今天所说的忆念三宝功德、发菩提心等,并非单纯的理论,而是希望大家将这些关键的教法落实于心行中。至于定力的培养,必须通过长期的实践,通过不断强化形成持续稳定的心行力量。

  问:对于去除我执,理论上已经清楚了,可如何落实到实处?
  答:消除我执必须依靠智慧和止观的力量。通过禅修培养止的力量,通过闻思和正见培养观的力量。首先在观念上认识到五蕴是空的,色身是空的,山河大地是空的,外在世界和我们的起心动念皆是因缘所生,其中没有我,也没有我所。我和我所,只是我们附着于客观对象的一种感觉。这些现象本是无我的,只要我们不将自我感觉附于其上,便不会因此产生我执。这也是一种思维训练,经常做如是观修,我执便会逐渐淡化。

  问:对于出家众来说,怎样才能解行并重?
  答:事实上,解和行也不必完全分开,解的过程也是行的过程。如闻思经教,我们思索苦空无常,若这种思考非常深入,本身也是行的方式之一。因为在思考过程中,我们对世间的执著正在随之减少。一旦这些观念真正产生力量,修行也就走上了正规。正如经中所言:观无常足以得道。

  问:修行是否应做到绝情、绝法、绝交?
  答:说到“绝情”,佛弟子应以大慈大悲之心利益一切众生,这本身就是真情大爱。说到“绝法”,佛弟子应将佛法落实于心行,念念都要如法。说到“绝交”,对众生不仅不能绝交,还应视为自己的骨肉至亲,对他们产生对母亲那样的感恩心。所以,修行未必要做到这“三绝”。

  问:相对于一心念佛,诵经是否属于夹杂?是否该在早晚功课中保留?
  答:想将一句佛号念好,也是很不容易的。有些人念着、念着就念不下去了,无法完全放下,也无法使阿弥陀佛在我们生命中真正产生力量。原因何在?正是因为不重视闻思经教,对这句佛号的内涵理解得不深入、不透彻,念到最后只剩下空洞的声音。这时,念“阿弥陀佛”和念“桌子”已没什么区别了。
  “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内涵非常深广。若想将这句佛号念好,必须有深厚的经教基础。从念他方阿弥陀佛到即心是佛,内涵极为深厚,若对经教缺乏认识,很难将佛号念得相应。所以说,“不要夹杂”是有前提的。若已对佛号理解得非常透彻,才可以“一心念佛”。否则,在尚未明了念佛究竟念什么之前,就将闻思经教视为夹杂,恐怕是欲速则不达。

  问:如何找到适合自己修行的法门?
  答:寻找相应的法门,最好先亲近善知识,在其指导进行选择,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世人学门手艺尚须拜师,而学佛修行是将凡夫改造为佛菩萨的重大工程,更须依靠有修有证的师长指导。

  问:怎样对出家师父产生坚定的信心?
  答:学佛固然是要亲近善知识,但并非所有出家人都适合亲近。目前教界的问题也不少,僧人素质参差不齐,所以依止前必须谨慎选择。一旦择师之后,应对师父生起恭敬尊重之心,时常忆念师父的功德、智慧及恩情,以此坚定自己的信心。若带着凡人的眼光和习气,将拜师视为拜干爹、干妈之类。不是发心追随师父学佛修行,而是拉关系乃至说事非,那对修学是没有好处的。   问:可以佛道双修吗?
  答:这是不行的。学佛就是学佛,修道就是修道。学佛,是选择三宝作为我们的依赖。皈依三宝时必须宣誓:“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所以,皈依后就不可再选择其他宗教。

  问:修念佛法门,是否要要打坐和修定?
  答:念佛法门也包含打坐和修定。如以禅坐的姿势念佛,若能念到念念相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本身也是修定。一旦正念在生命中产生稳定和持续的力量,就是定的作用。

  问:如何看待网络弘法和网络学佛?
  答:网络弘法只是采取的媒体不同,但面对的众生和问题还是一样的。今天,网络使我们看到了很多难得一见的珍贵法宝,也可以听到不同法师、不同宗派乃至不同语系佛教的开示,这种便利都是过去无法想象的。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网络提供的资讯太多,许多人热衷于在网络到处闲逛、攀缘、论战。虽然看得很多,花的时间也很多,真正落实到生命实处的几乎等于零,甚至造作不少口业,殊为遗憾。若不能亲近善知识并选择一个法门深入修学,网络提供的方便,很可能会给学佛带来负面影响。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论“方便与慧,成佛缺一不可”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的实修理路
 《道次第》修学的目标和重点
 掌握八个修行核心
 心灵环保
 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十九问——济群法师答《新民周刊》记者河西
 人心和人生
 学佛释疑篇(下集)
 看见心的本来
 佛法修学次第的思考
 生活禅,不仅仅是生活——济群法师专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三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金刚经》释义 第十五品、持经功德分[栏目:法界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听闻轨理Ⅲ[栏目:见悲青增格西]
 念佛开示[栏目:傅味琴居士]
 五三一 姑尸王本生谭[栏目:第二十篇]
 入菩萨行 入菩萨行集要 第八品 静虑[栏目:入菩萨行·如石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