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情绪〝停看听〞,跟烦恼say〝掰掰〞
 
{返回 法藏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60

情绪〝停看听〞,跟烦恼say〝掰掰〞

  因为烦恼已经产生、坐稳了,我们才逼不得已的〝转念〞。

  其实我们可以在烦恼产生前:

  Step1.先观察到情绪的出现(当下的心情为何?谁在不满?who),要想:「欸!我怎么有种不同于平常的感觉?」

  Step2.紧接着,观察感觉的细微相(感觉是什么?what),「有不满、不愉快、放不下、求不得…等」,种种的〝逼迫感〞一直在心中冒泡呢?

  是否有念头:「怎么那么过份、为什么是那样、我忍耐他很久了…」的内在心声。

  又或者,「不想接电话、谁都不要惹我、我想揍人骂人…」的心情。

  Step3.当有上述的种种迹象时,先不想〝有没有道理〞,而是反问:「欸!我怎么会这样?」。烦恼的起因(为何有此感觉?why)是对方的态度、行事作风、还是我的〝执着〞呢?

  Step4.微调情绪(转念,how),接受它,用对心念调控它,使烦恼成为善的力量。

  比如:站在对方的立场思维,如果我是他,我会怎样?衡量自己的能力,难道我真的做不到吗?还是只是忍不下一口气?

  在本份上,我理当如此,而我却忽略?对方倒是提醒了我。

  还是~我习惯于得、被赞叹,不习惯于失、被误解,这不就是「我执」吗?

  他如此对待我,不正给我机会调柔。同时因为忍辱,也让自己随缘业消。

  今天我忍了下来,就算我多做一些,明的来看好象损失了时间,但是暗的来说我多了学习的机会,也得到了修养。

  这样一路〝停看听〞,从『观察烦恼生起的相貌、探索原因、到微调烦恼』的过程,其实就在转念,也就是佛法中的「觉」。


{返回 法藏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理性的出家抉择
下一篇:呼唤内在的觉性
 菩萨道的布施修行义
 智慧与慈悲
 其实,幸福意味着责任
 可以从外道改信佛法吗
 断恶
 净土深义 第六讲 问题解答
 成佛之道
 如何能至心念佛
 能认错就是修行
 法藏法师简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七一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八集]
 心灵的曙光[栏目: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五九三)[栏目:杂阿含经]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三昧行品第二[栏目:慈法法师]
 助念时,开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佛陀在哪里[栏目:达摩难陀长老]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5)[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中医女博士谈性开放的毁灭后果[栏目:戒邪淫文集]
 最胜耳传修心七义论讲记[栏目:其它善知识]
 我特别的懒惰,自己也知道,怎么样让自己能勤奋一点?[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