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的修学要领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214

《菩提道次第》的修学要领   

——2004年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济 群

   我们应当发心为利益六道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学习佛法。
   做每一件事情,都是从发心开始的。学佛的要领,也在于如何用心。所谓修行,固然是对行为的修正,但关键还必须善用其心。所有的修行方法,归根结底是用来帮助我们调整心行。如果不善于用心,即使遍学三藏、广修道场、接引无量众生学佛,也无法使我们抵达解脱之道,甚至可以说,和成就佛道了不相干。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无始以来形成的用心习惯。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做哪件事不曾用心过?若是没有用心,便不可能将事情做成。但我们一向关注的,只是做事的结果,却从未在意自己是以怎样的心做事。这种忽略,正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是一切众生至今流转生死的症结所在。
   很多学佛的人也不例外。他们所关注的,是修了什么法门、做了什么功德,如此等等。却从不曾反省,自己是以怎样的心在做。正因为如此,虽然修了几十年,仍未摆脱原有的用心习惯,摆脱凡夫心的系缚。
   那么,出家是否就不存在这些问题呢?不少人出家以后,虽然生活改变了,所做的事情不同了,但用来做事的心却未曾改变。事实上,这种情况非常普遍。看起来,几十年都在学佛、修行、弘法,实际上,凡夫心却有增无减,只不过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罢了。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因为他们在做这一切时,没有正确的发心。于是乎,表面看是在学佛、修行、弘法,实际还是在培养贪嗔痴,增长凡夫心。这正是许多人修行却没有成就的原因所在。
   所以说,修行的关键就在于用心。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过去的用心方式,以出离心和菩提心做事,这才是成就佛道必须具备的心行。当然,菩提心可能无法一步到位。但我们应当时常作这样的观修和训练,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发心为利益所有众生而做,为解脱六道一切有情的痛苦而做。
   心行的成就是一种积累,也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只要我们不断如是观修,菩提心的力量就会日渐增长。当菩提心具有足够的力量之后,便能战胜凡夫心,消除凡夫心带来的一切负面作用。
   “舍凡夫心,发菩提心”,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修学核心。离开这个核心,即使事业做得再大,经论研究得再深,往往只是在以另一种方式助长我们的凡夫心。虽然做的是佛教事业,但只是积累了一些福德资粮;虽然学的是佛教典籍,但只是增加了一些佛学知识,对于修行证果却是徒劳无益的。

一、目标:舍凡夫心、成就佛陀的品质

   《道次第》涵盖了从学佛到成佛的整个修行过程,为我们修学佛法建构了非常清晰的脉络。论中所展开的层层引导,不仅次第井然,且扎实稳健。我们学习这部论典,应围绕道次第的要领进行,这就有必要对它作一个宏观的把握。如果我们真正把握了这些核心,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在此,我将扼要为大家作些介绍。
   首先,《道次第》所要成就的目标是什么呢?那就是“舍凡夫心,成就佛陀的品质”。事实上,这不仅是《道次第》的目标,也是整个佛法修学所要抵达的目标。

   1.舍凡夫心
   在无尽的轮回中,推动我们流转生死的动力,正是凡夫心。它的基石便是无明,并由此导致世间所有的烦恼。然后因烦恼而造业,在造业过程中,凡夫心又得到滋养和增长,如此循环往复。
   我们拥有什么?我们现在能感觉到的,唯有凡夫心。在凡夫的世界中,一切都是凡夫心的作用:烦恼、我执、贪嗔痴,皆为凡夫心的显现。
   凡夫心,属于佛经中所说的妄识的层面。关于这一内容的阐述,在佛教典籍中占有相当分量。如《阿含经》,就比较偏重对妄识的分析,很少讲到真心。而在大乘经论中,唯识宗更是重视妄识分析的典型,并将其归纳为八识、五十一心所,阐述得极为精确到位,故名虚妄唯识系。但分析妄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舍弃妄识。
   那么,如何才能舍弃妄识?在佛教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是认为妄识必须舍弃,如唯识宗所说的“转识成智”。唯识宗有转依之说,即转舍、转得。依唯识宗的观点来看,生命中有染和净两个层面。“染”是我们要舍弃的,“净”则是我们要成就的。从这个角度分析,“染”和“净”似乎有着截然不同的自体。舍弃染污的妄识,方能成就清净的识体。
   一是“即妄即真”,认为染污的妄识没有独立的自体。换句话说,在妄想生起之处,既没有根,也没有去处。事实上,它并未离开真心的作用。所以妄识并不需要舍弃,因为它本来就只是呈现在真心上的影像。当我们以智慧觉照之时,它自然就消归空性中,了无踪迹。
   认识到妄心的差别,舍弃妄心,这是修行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2.成就佛陀的品质
   舍弃妄心,并非修行的最终目的。我们还要进一步成就佛菩萨的品质。
   成佛,便是成就佛陀的功德和品质,成就佛陀那样究竟圆满的慈悲和智慧。如何才能成就这些品质?是通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逐步成就,还是我们心性中本自具足的?关于这些问题,佛教中也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如来藏体系的思想,提出佛性、如来藏和真心。认为我们一念的心性,本身就具足无量功德。我们只需将这念心开发出来,就能成就佛菩萨的品质。
   在佛教中,建立于真心思想体系上的修行,如禅宗、大圆满、大手印,都是立足于这样一种见地。也就是说,我们现前的一念心性,与佛是无二无别的。但对于凡夫众生来说,我们所具有的佛性未产生作用时,有和没有是一样的。在《涅槃经》中,将此比喻为贫女宝藏、力士额珠等,虽有若无。而修行的作用,就在于开发它。
   或许有的人会感到奇怪,我们现前的一念心性与佛无二无别,为什么现实中的我们又和佛菩萨有着天壤之别呢?那正是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凡夫心中。我们只有不断剔除心行中的种种杂质,发起勇猛的菩提心,并辅以止观的力量,才能圆满开发心性中具足的一切功德。否则,像声闻人那样,虽然已消除凡夫心,依然不能成就无量功德。
   按照《道次第》的观点,虽不以如来藏的思想为究竟。但只要通过正确的观修,同样可以在短时间内积累佛果的无量功德。菩提心具有无限的特征,这种无限正是迅速圆满佛果功德的秘诀所在。任何一件微小的善行,只要我们本着利益一切众生的无限之心去做,所得的功德便是无限的。正如任何一个数字被乘以无穷大之后,结果必然是无穷大。所以,如果我们发起真正的菩提心,对一切有情都能生起无限慈悲,并使心时时处于这种广阔的无限之中,很快就能圆满无量功德。

二、要领:三主要道

   《道次第》的修学目标,即舍弃凡夫心,成就佛陀的品质。关于舍凡夫心,本论主要是通过下士道和中士道的观修来进行。

   1.发出离心、舍凡夫心
   在《道次第》中,下士道的内容为念死、念恶趣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中士道的内容主要是念人天善趣之苦。同样是念“苦”,在不同的修学阶段,所念内容却大相径庭。下士道的修学,是以成就人天善果为目标,故念恶趣之苦,希求人天之乐。而中士道的修学,是以发起出离心为目标,故进一步念人天之苦,因为人天亦非究竟之乐,仍在有漏的三界之内。此外,还应该了解苦生起之因——集谛,即有情生命延续的原理及状况。
   我们要不断思维死亡之苦、恶道之苦,乃至人天之苦,思维烦恼和业给我们带来的痛苦。这种观修,有助于我们生起真正的出离心。
   说到出离,首先是出离环境。我们出家,就是对尘世生活的出离。但出离环境并非目的,因为任何境界都没有实质。我们之所以要出离环境,是因为心对境界的贪著。所以,出离环境是为了摆脱心对此产生的贪著,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出离凡夫心。
   凡夫心也属于集的范畴。我们希望出离苦,首先应出离集。知苦,方能断集。所谓集,就是烦恼、业力,就是生死相续。
   业力,包括身口意三业。一般来说,似乎偏重于身业和语业,但意业却是根源。贪嗔痴三毒,就属于意业的范畴。我们在贪的时候,就造下贪的意业;嗔的时候,就造下嗔的意业;执我的时候,就造下我执的意业。正如《地藏经》所说:“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贪的念头每启动一次,就造作一次贪业。再启动一次,贪业就得到增长,如是不断递增。当然,意业并不都是负面的,同情、关爱、慈悲也属于意业。
   生命就是无尽的积累。在这种积累中,意业才是根本,身业和语业只是意业的外在表现。任何善恶行为的生起,皆因意业的参与才有了力量,才会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形成种子。如果没有意业的参与,它所形成的力量是非常微弱的。
   在戒律中,每犯一条戒,都要考察是有心造作或无心造作。杀生,是有心杀还是无心杀;偷盗,是有心偷还是无心偷,并以此作为判断是否犯戒的重要因素。这也类似于法律所考量的动机。
   由此可见,心的参与非常重要。贪一次并不可怕,嗔一次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生命中形成了强大的贪心和嗔心。这些心行一旦成熟,将形成巨大的惯性,在未来生命中不断主宰我们,促使我们造作种种恶业。修行的根本,在于将心从贪嗔痴中摆脱出来,使它不受五欲尘劳的系缚。
   在我们的习惯中,贪心生起时,贪就代表了我们全部的想法,使整个身心毫无保留地投入这种贪婪之中。而嗔心生起之时,嗔就主导了我们全部的情绪,使每个细胞都燃烧着不可遏制的嗔火。
   那么,贪和嗔能代表我们生命的全部吗?事实并非如此。当我们的心介入情绪并为之左右时,我们已经感觉不出,情绪只是生命海洋中的一片浪花,并不是大海本身。在自然界中,一片叶子是微不足道的,可当它遮蔽了我们用来观察世界的眼睛时,它甚至就成了我们的整个世界。我们对情绪的执著,恰恰将它化为了一片蔽目之叶。
   如果我们具备智慧的观照,就会看清念头和情绪的真相,不随它左右,不受它伤害,因为情绪和念头只是虚空中的一片云彩,大海中的一片浪花。而我们的心性,却是虚空,是大海。如果我们执著一片云彩,这片云彩便是一切;如果我们安住于虚空,一片云彩又算得了什么?云卷云舒,虚空又何曾有过改变?
   具备相应的定力之后,我们还会感觉到,并不是每种负面情绪都会对我们构成伤害。如果我们受到伤害,那只是因为心执著其中。这种执著非常强烈的时候,会严密、坚固得像一个封闭的器皿。使我们误以为,这个器皿和充斥其中的情绪,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我们能够拥有的全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从来都不敢轻易离开这个器皿,从来都舍不得尝试打碎它,以为那样我们就会一无所有。事实上,当这个因为执我而构建的器皿被打破之后,我们所拥有的就是无限。或许,这么说并不准确,因为无限是不能被拥有的。在无限之中,已不再有“能”和“所”的存在。
   在学佛过程中,舍弃凡夫心是一项重大任务。佛陀他老人家在许多经教中谈到的空、无常、无我及戒定慧等,都是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利器。这种帮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帮助我们认识凡夫心的真相,一方面是帮助我们有效对治凡夫心。
   修行就如打仗一样。打仗,首先要认识敌人的危害性,其次了解敌人在哪里,然后才知道如何去对付它,最后还要采取行动,否则知道得再多也是枉然。而修行的困难还在于,所要面对的敌人是如此众多,包括我们无始以来积累的种种不良习气,其难度不亚于一人与万人敌。
   修行究竟修什么呢?这并不是一个多余的问题。事实上,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修行究竟在修什么,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对修行目标没有清晰的认识,很可能一辈子的修行都是在“成就”凡夫心。越是“精进”的话,“成就”往往也会更大。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所谓的老修行,越修脾气越大,越修我慢越重,越修越自以为是,觉得天下唯有自己真正修行,旁人皆是沽名钓誉之徒,皆是不如法的伪教徒。
   如果修行修到这样的境界,不论是解脱道还是菩萨道,都了不相干。因为无论哪一种修行方式,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去除我执,而非增长我执。
   在《道次第》下士道和中士道的部分,通过对死亡、恶趣乃至人天之苦的观修,使我们发起精进勇猛之心。唯有舍弃凡夫心,修行才能踏上正道,因此这一基础非常重要。很多人认为佛法修行的核心在于空性见,一旦证得空性,所有问题皆迎刃而解,事实并非如此。即使对空性有所体认,也并不能立即解决问题,因为通达空性也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克服凡夫心。见性只是真正修行的开始,之后还要通过修道来巩固它。我们要知道,凡夫心的根深蒂固,并不会因见道就立即彻底瓦解。所幸的是,见道能使我们真正具备摧毁凡夫心的力量,然后再通过修道使其从根本上解体,而不仅仅是被降伏。如果不解决凡夫心,未来生命依然不能自主。对于这个重中之重,我们决不能因循苟且。

   2.菩提心
   舍弃凡夫心,还将有助于我们发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如果我们没有深刻意识到人生短暂及恶趣之苦,修行就不易有迫切感,更不会有燃眉之急,自然也难以发起猛利的出离心。唯有真正意识到生命无常,不断念恶道苦,才会明了暇满人生对修行的重要价值。并进一步推己及人,想到世间千千万万的人虽然得到人身,却不能很好利用;想到六道一切有情,在无尽生命轮回中都曾是我们的姐妹兄弟,如今却沉沦于生死苦海,没有得救的机会。我们不断作这样的观修,才能发起广大的菩提心。
   所以,下士道和中士道的观修,不仅是舍凡夫心的良药,也是发菩提心的动力。大乘经教中说到,有些人可以直接从出离心入道,有些人可以直接从菩提心入道。无论是修学声闻还是菩萨乘,宗大师在《道次第》中的建构,都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我们在修行中健康、圆满地成就。
   成佛就是菩提心的圆满成就。整个《道次第》的修学可分为三大要领,即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又称“三主要道”。其中,出离心是引发菩提心的基础,而菩提心则是根本,是总持,是统摄一切的核心。如果以一种修行统摄三主要道的话,那就是菩提心,唯有它可以统摄出离心和空性见。
   以大乘佛教的观点来看,唯有菩提心才是成佛的不共因。大乘的修学核心,归根到底就是两点,一是菩提心,一是空性见。如果以最简明的方式来概括大乘佛法,无非是这两大内容。我们的一切修学都应围绕这两点,而最终所成就的也无出其右。
   在佛陀所具备的品质中,最主要的就是悲和智,也就是究竟圆满的慈悲和智慧。这两种品质,正是依菩提心和空性见而成就。
   依菩提心,成就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否则便难以圆满。阿罗汉虽然追求个人解脱,但并非不具悲心,乃至我们每个人,也都有或多或少的悲悯之心,但这些都不是佛陀所成就的大慈大悲。如何将一念悲悯之心转换并提升到大慈大悲的境界?唯有依靠菩提心的推动。所以,上士道的整个修行,都是围绕菩提心而发起、成就的。

   3.空性见
   此外,空性见也非常重要。通过相应的引导,每个人都能发起菩提心。或者说,我们都知道怎样在心行上去调整并接近菩提心。但我们所发起的,只是世俗菩提心,它是建立在凡夫心的基础上。既然是建立在凡夫心的基础上,这样的菩提心必然是有限的,是不纯净的。
   从世俗菩提心上升到胜义菩提心,需要有个超越的过程。即从有限到无限的超越,从相对到绝对的超越,从凡到圣的超越。突破这些局限,就是突破凡夫心的局限。如是,方能契入空性,引发胜义菩提心。这个过程需要空性见的指导,佛法所说的无我、无常、空,都是在帮助我们突破这一局限。
   很多人都会说:我很客观。事实上,仅以个体经验为参照,几乎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客观。我们想到有,即落入有的状态;想到空,即落入了空的状态,总之会落入一种“相”。我们所有的想法,都会落入意识的建构中。就像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无法摆脱地球的引力。除非有大于地球引力的力量推动,才能使我们一跃而出,直达云霄。如果没有空性见,没有特殊的善巧方便,我们很难走出凡夫心的轨迹,也无法超越自身的思维。
   空性见的作用正在于此,它可以帮助我们认清凡夫心的真相,帮助我们检验自身的修行。否则,我们有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境界后,往往会沾沾自喜,自以为摆脱了凡夫心的作用,乃至证得了涅槃和空性。殊不知,这仍是在凡夫心构建的假想中,被其千变万化的伪装所蒙蔽。
   古今中外,很多哲学和宗教都在探讨宇宙人生的真相,也自以为掌握了终极真理。事实上,他们只是将凡夫心建构的自我(当然这个自我非常微细)或者相似的境界,当做是法的真实。也就是说,他们都未能超越凡夫心建构的我执和法执。原因何在?在于他们不了解空性究竟是怎么回事。唯有佛陀在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后,以缘起的智慧为我们指出了空性见,帮助我们剖析凡夫心的真相,解构凡夫心所变现的虚妄世界。一旦认清它们的本来面目,我们才有可能从中摆脱出来。
   在佛法中,各宗各派都建立有相应的正见。众生根基不同,有些人适合从唯识见入,有些人适合从中观见入,有些人适合从大圆满的见入。不同的见,都可以帮助我们舍弃凡夫心,然后契入空性,证得中道实相。包括《阿含经》所说的无常见、无我见,同样可以达到契入空性、成就解脱的效果。
   我们现在学习《道次第》,主要是依应成派建立的中观见,以《般若经》为最高、最圆满的经典,并以龙树、提婆、月称的中观论典为依据。格鲁派的思想主要是源自深观和广行两大体系。不过,宗大师虽然继承了以弥勒菩萨为代表的广行派思想,却认为这一思想是对《般若经》的隐义进行阐述,因而也是般若思想的组成部分,只是在见上未能究竟了义。对于修学佛法来说,般若见确实非常重要。在藏地,信众历来就有供奉《般若经》的习俗,将之作为一切法的代表。而在汉地,对《般若经》也无比推崇,除三论宗以《般若经》为最高依据典籍之外,天台和禅宗也极为重视般若见在修行上的指导作用。从汉、藏大德们对《般若经》的推崇,都说明了此经在修学佛法中的重要地位。

三、建构:道前基础及三士道

   《道次第》的内容主要由道前基础和三士道组成。

   1.道前基础
   我们学习《道次第》,不仅要知道最终目标是什么,也有必要了解修学要领和入道基础。其中,入道基础是我们在修学佛法中最薄弱的环节。尤其在现代学院教育中,我们对法、对法师、对闻法都缺乏应有的恭敬。而缺乏恭敬的直接弊端就在于,我们很容易将社会上的一套习惯带入佛法修学中。正因为我们没有很扎实的前行,尽管也听了很多法,却不能落实到心行中,不能有所受益。
   《道次第》关于“道前基础”的部分中,有三点是我们必须引起关注并加以实践的。
   首先要遵循如法的听闻规则。听者应深刻认识到闻法的重要,于法及法师生起恭敬心,并在闻法过程中远离三种过、具足六种想。作为说法者,要思维说法的胜利,以无染心而说法,于大师及法生起恭敬承事,说法时应住五种想,说法过程应如律如仪,讲说完毕之后则应以净愿回向。如法的遵循听闻规则,不仅对个人修学大有裨益,对于正法久住也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是依止法。帕邦喀大师为《道次第》所作的科判中,将依止法名为“入道根本”,可见依止法的重要性。遗憾的是,不少人对此并未引起高度重视,这也是不少学佛者修学难有长进的主要原因之一。佛法从恭敬中得,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受益。在极度的恭敬中,我们的心是清净的,那样的心才能和法相应。反之,即使得到佛法的甘露,却没有清洁的法器去盛载,依然会被凡夫心染污。所以,藏传佛教将依止法作为重要的修学内容,确实蕴涵着特殊的意义。《道次第》所说的视师如佛、观德莫观失等,也确有其深意。现代人学佛,缺少的正是这份恭敬心和信心。依止法为入道根本,一切修行能否成就,关键就取决于此。
   如果没有依止法,我们往往会自以为是。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想法来学佛,因而,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跟着感觉走。有些同学对《道次第》不太以为然,不肯按部就班地学习,只选择自己有兴趣的经论研读,结果就出问题了。毕竟你们学习的时间还短,凭感觉难免会走弯路。尽管人生走点弯路也正常,但要付出时间的代价,而一生的时间如此宝贵,容不得我们轻易浪费。
   第三是认识到暇满人身的重要。殊胜的人身具有暇满、义大、难得三大内涵。暇满,是远离八种无暇,得到有暇、十圆满的人身。在六道众生中,这是最有利于修学佛法的身份。义大,是说这一身份能帮助我们实现成就无上菩提、利益一切众生的愿望,因此这一身份价值极大。可以这么说,成佛的价值有多大,这一身份蕴涵的价值就有多大。难得,是指在有情界中,种暇满之因和已得暇满果报的有情非常稀有。认识到暇满人身的巨大价值和难能可贵,目的是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人生价值,并为实现人生的究竟价值而努力。整个佛法修学都是为我们实现人生究竟价值服务的,而《菩提道次第论》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明而又实用的修学套路。

   2.三士道
   《道次第》的殊胜,在于它对修学佛法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合理建构。佛法是如此博大精深,如果没有纲领可以依循,很难在短时期内掌握其核心内容。
   具备入道基础之后,将正式进入道次第的修学,内容是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宗大师关于三士道的建构非常合理,以下士道、中士道为上士道的基础,以菩提心为统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由浅入深、从学佛到成佛的修学步骤,不仅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声闻乘和大乘教法的关系,对于引导三乘行者趋向无上菩提也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大乘经典只讲菩萨乘的修行,阿含经典只讲声闻乘的修行。如果我们想修习解脱道,就应按声闻的经典去修学;如果想修习菩萨道,则应按照大乘的经典去修学。两者未能有机结合起来,还多少存在一些相互排斥的现象。在大乘经典中,对小乘多数持贬低的态度,认为它不究竟,或对声闻的发心进行呵斥。当然也有部分经典带有融摄的性质,如唯识系的经典就比较圆融。而在声闻乘行者中,部分人干脆就不承认大乘。“大乘非佛说”并不是今天才提出的,在印度早就出现了这样的质疑。为了澄清这个问题,早期的唯识论典作了很多说明:一是证明大乘为佛说,且比小乘更殊胜。弥勒菩萨的《大乘庄严经论》、《辨中边论》,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随着《阿含》研究的兴起,一些学者以现代学术研究的方式来考证佛法,认为大乘是后来发展起来的。这种观点在欧美、日本和中国台湾比较盛行,使“大乘非佛说”这一古老话题再度浮出水面,并成为教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我们需要足够的智慧,才能正确看待大乘和小乘。否则的话,接受了《阿含》教法,结果诽谤大乘,由此造下深重的口业。所学的那一点点,还不够偿还谤法之罪,岂不是太可惜了?而学大乘的人,如果忽略解脱道的基础,盲目批判小乘,一样也是学不好的。
   在三士道的建构中,以菩提心统摄整个成佛之道,从人天乘进而解脱道,并最终抵达菩萨道,这个统摄非常合理。佛法毕竟是要面向并度化一切众生。一个殊胜的法门,应该任何人都可以契入。不论在哪个时代,上根利智毕竟只是极少数。而《菩提道次第论》所建构的这条修行之路,对于任何根基的人都适用,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下根者固然可以受用,上根者也同样对机。通常,智力高的人往往会缺乏耐心,不够勤奋。即使能在善知识指点下当下悟道,也要通过不断修道来克服凡夫心。这就需要共下士道和共中士道的磨砺,不断地念死、念恶趣苦。如果没有这种长期的观修,即使发起菩提心,也难以恒久地保持,甚至到最后会被凡夫心取而代之。
   有些根基较好的人,往往自恃无恐,感觉对生死也无所谓,但最后却被这无所谓害了。所以,利根人同样需要经历三士道的历练。而对于钝根者,则可从下士道开始入道修行,不会因起点太高而无法契入。下士道圆满了,就能得到暇满人身。有了这一保障之后,可以再接再厉,继续修习中士道、上士道,最终成就佛道。
   另外,对上根利智的人来说,三士道还提供了检测标准。有些人觉得自己见性了,觉得自己就是菩萨了,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呢?《道次第》告诉我们:下士道标准的心行是什么,中士道标准的心行是什么,上士道标准的心行是什么。如果下士道的心行还未达到,却自以为是上士道的根基,根本就不需要从基础修起,那不是痴人说梦吗?
   《道次第》的引导,将解脱道和菩萨道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圆满。下士道又称共下士道,中士道又称共中士道。下中上根机的人都能从中找到成佛修行的契入点而最终圆成佛道。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这一建构非常殊胜。具备这个框架后,无论今后学习解脱道还是菩萨道,都能很好地处理并衔接彼此的关系,而不会走向片面。不论我们今后修学什么法门,《道次第》都可以作为基础。

2007年10月修订版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恰到好处的幸福感
下一篇:发心、僧格、正见
 有与无——论三性与三无性
 关于业,你应该知道的
 有正见才看得见
 佛法对心理问题的解决
 对学院式教学的感想
 看见心的本来
 把握修学普遍规则的重要性
 《认识菩提心》讲座前言
 西园寺五百罗汉后记
 坐看云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十三课[栏目:入中论自释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2011观音法会开示(三)行善断恶是离苦得乐最究竟的方法[栏目:达真堪布]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五一九)[栏目:杂阿含经]
 第九品 恶品[栏目:南传法句经故事集]
 修行人的必备条件[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南传上座部佛教中的认知行为治疗(宁铂)[栏目:佛教心理学]
 僧伽的制度[栏目: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周易奥秘——心理学 第一章 神秘的周易预测[栏目:刚晓法师]
 南宗禅的无法之法[栏目:蔡惠明居士]
 佛陀故乡的灭族惨案[栏目:佛宝论·明贤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