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现观
唐仲容
佛教的理论和方法都是以实践为中心的。不过实践这个名称在佛学上叫做业。实践是思想、言语、行动的总和,佛学上的业是身口意的总和。实践的力量叫做业力;实践的因果关系叫做业感缘起;属于私人的个别实践叫做别业;属于集体的共同实践叫做共业;自他两利的、有崇高意义的实践叫做善业或净业;自他两害的、无价值无意义的实践叫做恶业。恶业或染业能发生种种不良影响,招致痛苦,使社会堕落,造成整个世界的黑暗;善业或净业能发生种种优良的影响,招致幸福、使社会进步,整个世界成为光明。
佛学不仅在理论上推重实践,而且进一步要在日常生活中打破我执和法执,致力扩大慈悲与智慧;也就是要抛弃个人主义和庸俗主义的实践,而要求获得舍己为群、舍迷从悟的实践。是以凡学佛者必先发起“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四弘誓愿,常发“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常修“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行,以及“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的六度万行。同时,对生产活动也并不忽视,如我国古代禅德亲身力田、打铁、编笠,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便是很好的实例。
从事有意义的实践,可以提高驾驭客观事物的能力,排除有碍人类生存繁荣的事件,创造有益于人类的东西。这样,不但可以把人类生活逐步改善,而且使人们在客观事物面前,在周围的环境面前做了发号施令的主宰者。可是要人而能到达主宰事物,事必须具有高度的科学智慧和技术。就是说,人不仅要观察客观事物的真相,而且要运用高度的智慧掌握事物的规律发掘事物的效能来丰富人类物质和精神的生活。掌握了马列主义的人在实践过程中极力排除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可能达到这个圆满境地,一般人们是很难企及的。因为人们用名想概念分别事物,不能直接地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的真面。
把主观的成见谬执当作真实,是之谓颠倒梦想;经常在这里兜圈子,是之谓长夜沦迷。这就是人们在认识事物上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非彻底解决不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从事佛学上的现观正是这个重要法门。
什么叫做现观?现观有三意:一、认识事物泯除一切名想概念,打破能所对立,而使心境融合无间,亲证现知,是名现观。二、过去的事物已灭,未来的事物未生,都非全部真实,惟有现在正现起的事物体用俱全,可算全部真实。智慧湛寂,不落前后,契入现前现实具体事物,本事物的质量善巧处决,名现量智,但以现实具体事物为所观境,是名现观。三、绝去主观的智慧照物,任运通达,毫不用力,而他所缘的又是性境客观自具,不同于主观的纯由意识记忆想像所现起的独影境;也不同于教条的由心情疑似所现起的似带质境。这样能观智与所观境,二俱现成,而无丝毫造作,所以名为现观。此中第一义是根本智的现观,禅家谓之如来禅,它在认识事物上具有彻底的真实性。第二义是后得智得现观,禅家谓之祖师禅,它在应接事物上具有最大得灵活得纯熟性。因之现观是最彻底最正确的认识活动,也是最极美满的精神生活。而迷与悟、凡与圣,都以证得它与否来划分。
怎样才能达到现观?达到现观的方法,佛典中说得很多,主要的涤除妄念与长养净智这个法子。
什么是妄念?通常的人用名想概念分别事物,都带有我执(主观)和法执(教条)的成分,正与客观事物的离言性相背,所以都是妄念。因此妄念即指通常所有的即使是属于善的或正的一切分别。怎样涤除妄念?在昼夜二十四小时中不分动止语默,遇到事物或某种思想现前,都要在心地上察看明白所起之念是什么念,是否落在一边,这样觉照,这样明白,就是觉悟,觉悟即是智慧,慧光照耀,妄念自消,久久这样用工,自尔分别不起,妄念净除,这就是禅家所说的修无念行,神慧说的“故虽偏修万行,而以无念为宗”,正是这个法门。要把善恶邪正的念头完全扫光,显露着心的实性和一切事物的实性,即慧能所说的:“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净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因此,修无念行是通达第一义的正智净遣分别的妄念,所谓般若的空观中观都是建立在这个无念正智上。慧能说:“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智无余。”更指示除妄念既然去,净智出现的境界。因为学佛的人在认识的总体上展开真与妄的斗争,此生彼灭,此消彼长,如光与暗,来去同时,去妄念必生净智,求生净智必先去妄念。净智既生,则能于诸事物了了分明,亲证本质,现观实相,且能予以方便善巧的处理。慧能说:“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这说的就是净智的行相。
怎样长养净智?在日常生活中,任净智应事接物的妙用流行而不加阻,则智用日增,这是长养净智的第一法;其次还要于现有的净智而进一步精究内学,以及一切科学,努力为群众谋福利,以锻炼自心,成就十力种子及一切智智。瑜伽云:“菩萨乘驭如是无戏论理,善能成熟佛法及诸有情。”慧能亦云:“既心无所攀缘,不思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应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这都是说已得净智,即当扩而充之,使其长养发育,直至圆证无上菩提。涤除妄念,似乎是消极无为,正面是求无所得;长养净智,正是积极有为,在无所得上达到真有所得。人必先无为而后可以有为,所以在起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得根本智后,必起方便善巧、成己度人的后得智。人必先无所得,而后乃能真有所得,所以释迦先于般若经中广诠无所得义,而后于涅槃经中说有常、乐、我、净的四德。若只知涤除妄念而不知长养净智,认遣妄念就是偏修众善,那就犯了瑜伽所谓恶取空,堕在禅家所谓百物不思一念绝的错误。若欲求净智而不直于心念起处随即觉照遣除,则虽终日勤修净行,只是徒劳形神。涤除妄念、长养净智是实证现观方法。人们执我执法,不能彻底现见一切现实事物的真相,不能现受主观(这是指净智不是指妄念)和客观上现成的真乐,自缚于苦恼之中,这是必须修证现观的理由。学佛的人所谓了生脱死、成佛作祖,中心环绕在破我法执,彻底现见一切现实事物的真面,现受主观和客观上现成的真乐,是为体证现观。随所在处,随所缘境,都能引法现量智慧以现观一切现实境界,是为达到现观的具体方法。用此具体方法,不断努力,自能获得现观而成为真正的觉者,彻底解决在认识上存在的严重问题,掌握了绝对的真善美,人们的生活便由此有了丰富的内容和真正的价值。
从佛学上讲,认识是五识与五俱意识勤缘外境时总和的活动。五识与五俱意识都是现量性境,因此实践也是亲触外境,而可方便地说为世俗的现观;现观即是最彻底的认识活动,也是一种作为,而可方便地说为胜义的实践;这是实践与现观的相互融摄。学佛的目的,在于圆证一切真实以求成就无上菩提。瑜伽说真实有四:一、世间极成真实;二、道理极成真实;三、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四、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此中前二是世俗的真实,是在一般的实践中证得的;后二是胜义的真实,是圣者现观实证的境界。若欲俱证此四真实,就非把实践和现观融合不可。只求现观而丢掉实践会形成如下的缺点:
一、任何人都是社会的成员,如果修现观而不与实践融合,小之个人生活无着,大之对社会无所贡献,失掉大乘的积极精神。
二、现观是生动的,不是枯寂的,若不与实践融合,藏在深山古庙,沉空守寂,必致形如枯木,心如死灰,毫无活泼的生气了。
三、现观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若不与实践融合,只从闻思方面取些材料来依之修止修观,只是玩弄观念概念,陶醉于抽象的冥想。
四、现观是要实证客观的真实性,如佛说的“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不与实践融合,便没有生动的丰富的客观事物为其所缘境,那就只能自修其心,自悟其性,成为绝对的唯心主义者。
五、现观是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的,妄念既消,净明境现,但这种净明是无分别智的新生,不是绝对精神的复活;无分别智现起以后,要在见闻觉知言语行动中增进资长,如不与实践融合,此智就失其所养而趋于萧索了。
六、修证现观需要有健康的体魄,昏沉病痛,安能证真?
以上缺点,过去的学佛者,除杰出的大德意外,都受当时的制度和思潮的影响而难于避免;现代的学佛者也常犯了而不自觉,甚至把错误认为是正行。这必须迅速改正,不然就不能与时代精神相合,不能走向成佛之道。
处在现社会,欲把实践与现观融合,在方法上,是否可以完全遵古呢?对于这个问题,应当说必须遵古而又不可食古不化,也就是要根据悲智等运的原则和农禅(中国禅宗自百丈禅师始,都结合着生产活动来参禅,就是修真现观)的精神,再与现代的环境相适应来确定方法,把农禅法门推广到工禅,直贯彻到军、政、经济、文教各种工作中去。因为所有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群众幸福,充分发挥大悲的精神,充分发挥大智的作用,也正是圣义谛的现观。一面工作,一面修禅,在实践的现实生活上现观,在现观的真知灼见下实践,把科学、道德和艺术三者在日常生活中打成一片,人人都可成为爱国爱人民的劳动英雄,人人都是圆通自在的禅者。
修禅,不要当做一件专门的事来做,要在日常生活上、应事接物上、工作上来磨练,逐渐绝弃主观的分别心,根据具体事实来分析一切事理现证现知,在思想上涤除个人(我)得失的一切妄念,使心境空闲净明、然后依此净明心境而无忘无助、不取不舍地工作,这样外面从容不迫的作事,内心却为如如不动,此之谓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亦正由于内心如如不动、才能把工作做得恰到好处,此之谓超以相外,得共环中。这就是修禅的方法,也就是融合实践与现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