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八识规矩颂》讲义
 
{返回 唐仲容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076
《八识规矩颂》讲义 一、叙论 世亲而后讲唯识学的有:护法、德慧、安慧、亲胜、难陀、净月、火辨、胜友、胜子、智月十大论师。此诸论师见解大同小异,玄奘依护法论师的主张作《八识规矩颂》以津梁后学,使后之学唯识学者以此为准绳。此颂有四部份: (一)五识颂、(二)意识颂、(三)末那识颂、(四)阿赖耶识颂。每一部份皆依“性、量、境、界地、心所、作用、转依”七项加以说明。故学此颂者,必先对此通贯全书的七项作一定的了解。 一、三性:有漏识性有善、恶、无记三种。以道德为体,而有自利利他之用的,是善性;以非道德为体,而有自害害他之用的,是恶性;一般心理和作为,既不是善,也不是恶,无有善恶之可记别的,是无记性。 二、三量:量是分别度量义,识对境界的认识,就是对境界的度量。识的量境,(一)是“现量”:能量的识与所量的境二俱现前,中无间隔,现现观照,如眼见色,耳闻声等,均属世间现量;在无漏位,无分别智实证真如,言思道断,心行处灭,名为“现观”,是无漏的现量。(二)“比量”:意识缘境,除五俱意识,定中意识有现量外,其余多属比量,用语言文字分别推度一切事理,是为比量。(三) “非量”:在观境时没有看清事物的实质,而随迷情错误地判断,这种错觉,便是非量。如入暗室,见绳为蛇,似现量而实非现量,是为“似现量”;如理解原子是最极细微固定不变的物体,而实不尔,是为“似比量”。似现量与似比量,均为非量。 三、三境:境是识所缘的境相。(一)“性境”:性谓体性,此境有体,即是实境。八识之中:前五识变色、声、香、味、触五尘;阿赖耶识缘种子、根身、器界为境,均是实物,皆为性境;第六意识中五俱意识与定中意识亦有一分性境,此皆世俗的性境。(二)“独影境”:此境是意识用名想概念推度一切事理,但有影相而无实体,名“独影境”。此境有二:①有质独影:如游子思念家园,学生在书本上推想原子、电子等形相,虽是独影境而却有其物,是为“有质独影”;②无质独影:如有人言龟毛兔角,言者闻者心里会有龟毛兔角的影相,但龟本无毛,兔本无角;又如看神话小说,心里会引起种种神话性的影相,而实无其事,这些都是“无质独影”。(三)“带质境”:迷情挟带本质,见似某物而实非某物的错觉影相。此有二种:①真带质:如第七识执赖耶见分为我,不用名相,而见分实有其物,是为“真带质”;②似带质:如见桌椅等物,所见的是木质或石质,而并无桌椅等实体,然见者自以为见的是桌椅等物,实质上他所知的只是桌椅等名想概念,此似带质而实无质为其所带,故名“似带质”。一切众生在通常见闻觉知的生活中常常都是似带质境,由于境不真实,常常都在非量错觉之中。三境与前三量各有所属,密切关联,就是说现量缘性境;比量缘独影境,非量缘带质境。 四、界地:界谓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地谓九地,即欲界地、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 (除欲界地外,此四为色界四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此四为无色界四地)共为九地,前五识欲界全有,眼耳身三识色界全有,以上诸天皆无;鼻舌两识色界天无,在无色界天五识全无。意识、末那、阿赖耶三识,三界九地皆有 (无想天无意识)。 五、心所:八识心王起时必有相从的助伴,助伴与心王相应,为心王所有,故名心所有法。心所有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根本烦恼六、小随烦恼十、中随烦恼二、大随烦恼八、不定心所四,共为五十一法。此五十一心所意识全有,阿赖耶识只有遍行心所,末那识有五遍行和别境中慧、八大随烦恼以及我痴、我见、我爱、我慢四根本烦恼,共十八种心所,前五识有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中随烦恼二、大随烦恼八以及贪嗔痴三根本烦恼,共三十四心所法。 六、作用:前五识对于内身外器所有粗显物质现象能遍了知,也就是一切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属物质部份的皆能了知,是其作用。第六意识能动身发语、造身口意三业,感世间一切苦乐果报;也能修戒、定、慧,造无漏业,引生出世离系果。第七识执八识为我,又能为根生起第六意识,并能为前六识染净依,也能为第八识生起的根,此四方面皆是末那识的作用。阿赖耶识作用有五:①受熏,②持种,③变起和执受根身,④变现器界,⑤为动物生命去后来先的主体。 七、转依:修大士行至圆满位,能了别的八识便转为无漏四智。第六意识转为妙观察智,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阿赖耶识转为大圆境智,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四智各有二十二相应心品,即无漏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和随其所应的自净识,此名大菩提。大圆镜智现佛报身及土,亲自受用广大法乐;平等性智现他受用身土,化度地上菩萨;妙观察智能善分别诸法自相共相,能善了知所度有情根性胜劣,善说法要,教化无量有情;成所作智现种种化身,教化地前菩萨、声闻、独觉以及欲界众生。报身、他受用身和化身以及所依诸土及四智相应心品,皆属无漏有为法,无漏有为与世间众生所属的有为法,其性清净,是我法二空的真理,属无为法,此无为法即是佛的法性身土。转依不但转识成智,而且在生活环境方面也要转生死诸苦为永无生死、常乐我净的涅槃。涅槃有四:①“自性涅槃”,即诸法从因缘生,本无自性,自然空寂的涅槃;②由无分别智断灭烦恼障,证得无生无死的涅槃境界,而前业所感之生命尚存的“有余依涅槃”;③由无分别智断灭烦恼生死苦因,证得无生死的涅槃境界,而最后一生的身命亦灭的“无余依涅槃”;④由大悲大智二力,断灭烦恼所知二障,出离生死,而常化度众生不住涅槃;同时虽常化度众生,出入世间而又不住世间,心常安住,自他平等,染净平等的真如实相境中,是为“无住涅槃”。众生有自性涅槃,声闻、独觉有自性、有余依和无余依三涅槃,佛有此四涅槃,但主要无住涅槃。 此外,识名虚妄分别,虚妄分别即“依它起性”,“它”指因缘,识依因缘生起,一切法皆从缘生,一切法唯是识,故识即是缘生法。识从缘生,缘有四种:①“因缘”;即是生起各个识的各别自种,各现识从自种生已,又能熏习本识,成为能再生的自种,故种与现行识互为因缘。现行识之生,必带四缘,而以其种子为主要依据,是其“因缘”,又名“种子依”。②“等无间缘”:等是等同,同类引生,故名为等。每一识生必以前聚自类识为开导,使接着它生起的自类识能与其续缘一境,使前后认识相续,有条不紊,是为“等无间缘”。此缘指一识前后刚灭的前念对刚生的后念中无间隔,有开导用,故此缘命名“开导依”。③“所缘缘”:上缘是认识义,下缘是条件,识为能分别,必有所分别的对象,才能生起这种对象是识的境界,要有境界为条件,识才得生,故此条件名“所缘缘”,亦名“境界依”。此缘有二:l、亲所缘缘:是能缘识直接所变,所缘的境界,此境由能缘识变,故古唯识家依此义立境界依。2、“疏所缘缘”:诸识变境必须仗托本质境才能引起识生、自变所缘境相。此本质境是能缘识间接所缘的境界,不由能缘识亲变亲缘,故名“疏所缘缘”。但是要有本质境,才能引起某种识生。别变亲所缘境。如眼见色,耳听声,必仗第八识所变的境界为本质,才能有眼、耳识亲变的色声亲境,故据疏所缘义还是应立境界依。④“增上缘”:增添力量,助其生起,故名增上缘,亦即助缘,诸识生起的助缘,主要是它所依的根,故此名“俱有依”。根之外凡能助此识生的力量,亦得名“增上缘”,故此缘有多。八识之生总的来说不出“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四种;但增上缘中不只一法,故具体分析,第八识以其自种为“因缘”,前聚自识为“等无间缘”,种子、根身,器界为“所缘缘”,末那为它生起的根,是其“增上缘”,此识但有此四缘,余识不尔。第七识有五缘,以其自种为“因缘”,以前聚自识为“等无间缘”,执第八识见分为我,是“所缘缘”,以第八识为“根本依”,又以第八识为生起之根。第六识六缘,以其自种为“因缘”,自识前聚为“等无间缘”,法尘为“所缘缘”,以末那识为根,又以末那识为“染净依”,第八识为“根本依”。鼻舌身三识各七缘,各以其自种为“因缘”,各以前聚自识为“等无间缘”,各以其境界为“所缘缘”,各别以意识为“分别依”,末那为“染净依”,第八识为“根本依”,各各以其净色根为“俱有依”。耳识八缘,七缘仿鼻等识,再加一“空”。眼识九缘,八缘仿耳识,再加一“明”。 二、五识颂释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此二句中上句说五识所缘之境为“性境”,所具之量为“现量”,其性通善、恶、无记。“性境”谓有体性之实境,五识缘色声香味触五尘皆各由自种生,有实体性,故名性境。“现量”是能缘识与所缘境二俱现前,中无障隔,现现觉了,是为现量。五识缘境不依名取相,唯是现现觉了,故其境是性境,量是现境。五识通三性,虽不极显而亦可知。一般人与人接触,慈心现时眉低目眯,气细言和,笑容可掬,是与善性相应的具体表现。若遇怨家仇对,顿时两眉剑竖,两眼圆睁,气粗身暴,或摩拳擦掌,刀杖相加,是恶性嗔心现行的具体表现。在平常视听言动都很正常,没有显著或善或恶的表现时,皆属无记性的具体表现。 下句言五识所通的界地。一般来说,欲界有情五识俱有,无色界有情五识俱无,色界有情离欲界欲,无有饮食,生初禅天已无鼻舌两舌,唯有眼、耳、身三识。至于二禅、三禅、四禅诸天有情,古人有言无眼、耳、身三识;然《五蕴论》言十八界几色界摄的答文中称,唯除香味鼻舌四界,其余诸色界皆有,据此可知眼、耳、身三识色界四禅皆有。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此二句言五识相应的心所有五遍行、五别境、十一善法、中随烦恼二、大随烦恼八、根本烦恼有贪嗔痴三,一共三十四种心所与之相应。遍行心所遍与八识相应,于五识自不例外。大体而言.前五识与意识关系极为密切,意识有五:即五俱、独头、梦中、定中及乱意识。五识与五俱意识同起同灭,凡与五俱意识相应的心所皆得与五识相应;不与五俱意识相应的心所多不与五识相应。根本烦恼中“慢”,主要是我执的表现,前五识无执,故不与五识相应。恶、见、疑、恶作、寻、伺,此六心所多是意言境,前五识缘境离名,故无此五心所;眠与梦中意识相应,故非五识所有心所;忿、恨等十小随烦恼,皆是贪嗔痴三根本烦恼现行的差别,前五识与根本烦恼中贪嗔痴相应,即可赅十小随烦恼,故不别立此十心所。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八七好相邻。 此二句言五识所待之缘,谓眼待九缘,耳待八缘,鼻舌身三识各七缘。五识各以其自种为因缘,各以其所依之根为主要增上缘,随其所应分别以色声香味触为其所缘缘,均以第八识为根本依,第七识为染净依,第六识为分别依,鼻舌身三识唯有七缘;耳识缘声必有空间距离,故加一空即成八缘;眼识缘色既有空间距离又须光明乃见,再加一明,即成九缘。五识所依之根同是净色,均在身中,故言好相邻也。 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此中上句言五识的作用,鼻舌身三识缘境,必须境与根合,始能起用,故曰合三。眼耳两识缘境必须境与根有一定空间距离,然后起用,故曰离二。下句言根能发识而实非色根直接起缘色等诸境的作用。因为五识各有由自所熏习的潜能寄存于本识之中,也就是五识各有自种。在色境与眼根相对时,由本质境倒影映现在眼根网膜之上,刺激眼根引动本识中眼识潜能腾跃而起,由眼根出,将网膜上倒影舒放广大,反映于本质境上,此如电力由灯泡放光照物一样。光虽由灯泡发出,实乃电力所发之光,而非灯泡直接发光。眼识与眼根的关系虽极亲密,而实非一,其余耳鼻舌身诸根与耳、鼻、舌、身诸识的关系虽极密切,而各有体,例此可知。然一般愚者不知唯识道理,认为眼等五识即眼等五根直接所起之作用,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与此中真实情况完全相反,真是愚不可及。总之,五识的作用主要是观世界间色、声、香、味、触五种尘境,因为它只是现量,没有比量;只有性境,没有独影、带质,决不能以理境为缘,故曰观尘世。然复当知,此观尘世实乃五识之用,决非五根之用。 变相观空为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此四句总显五识转依相。初句显五识转依为成所作智,其智以后得无分别智为体。后得无分别智与根本无分别智有别,彼智所缘为理性,此智所缘为事相。五识未转依位,但观色法尘境,不思维诸事议理;既转依后,其智亦不缘理体真如,故次句云“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此言五识转依的时位。“圆明”即指“大圆镜智”。成佛时入“金刚喻定”断尽赖耶识中有漏名言习气及异熟习气,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及无垢识,由此圆镜智现起无漏有为法的报身,而有无漏五净色根,根发无漏五识。成所作智乃有圆足的相应心品而使得生。“成所作智”者,成佛所应作之事,其事为何,即“三类分身息苦轮”。诸大乘人主要是以度众生为要务,在因位必须大用功力以度众生,在果位无为而无不为,不用功力而随缘化度,对地前加行位菩萨现千丈大身而为说法;对资粮位菩萨、二乘学、无学及人天有情现丈六金身进行化导;对三恶道随类化身进行度济,如是三类分身,即能化度无边异生,而使之出离,解脱,故曰:“三类分身息苦轮。” 三、意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 此中初句显意识的性、量及所缘境。意识有五,内容较杂,故通善、恶、无记三性。意识分别能力最强,故通现、比、非三量。意识活动范围极为广泛,故其所缘通性、独影、带质三境。次句言意识所通的界趣。欲界中意识全有;色界中除无想天,其余皆有。无色界中除无所有处天,其余皆有。此意识通于三界,第七末那识,第八赖耶识俱通三界;但意识通三界显明亦知,非如第七第八两识通三界之隐微难知,故曰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此四句总言与意识相应的心所相,心所总有六位五十一法:即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根本烦恼六、小随烦恼十、中随烦恼二、大随烦恼八,共为二十随烦恼,再加不定心所四,总为五十一法,意识活动范围极为广泛,故五十一心所全与之相应,但是心所性别有异,绝非完全同时同境俱起。特别是恶性的烦恼现行,则障蔽善法,而信等善心所不起;若善心所现行时则能制止烦恼而恶心所不起。一定是意识现起时善法与恶法分别相应,而不同时配合,故曰“善恶临时别配之”。总之,意识在善、恶、无记三性上,在欲界、色界、无色三界的流转上,在苦、乐、舍三受的领纳上,虽恒常转变移易而无定,然与之相应的心所或根本烦恼、随烦恼,或信等十一善法总是与之相连束而不舍离。以故意识在造作上常有善业恶业之相续无穷。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此二句,上言意识支配身语最极有力,造业独胜。下言由依此业力能招后有异熟果,由斯业报展转相续,而众生有轮回之苦。业有身,口、意三种不同,总以思为其体。审决二思属意业,能动身思属身业,能发语思属语业,而总以意业为主,身口业皆由意识支配而有,故曰“动身发语独为最”。意识所造善恶诸业,在现在世能感部份增上果。若业熏本识,成为业习气,即业种子,在本识中变异成熟,便感当来“异熟果”由业种上的引业力能使本识变现某趣的根身(正报)和器界(依报),成为“总报”,名为“异熟”。由业种上的满业力感前六识决定生活享受,有种种不同,即是“别报”,名“异熟生”。异熟与异熟生,总名“异熟果”。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此四句总显意识的转依相。意识转依为妙观察智,此智善能观察诸法自相共相,善能了达一切有情根器胜劣,教化众生,与大雨自觉觉他,无不微妙,故曰“妙观察智”。菩萨见道登欢喜地,开始证得此智,故曰“发起初心欢喜地”。可是初登欢喜地只能破分别我法二执,断分别烦恼所知二障,而俱生我法二执及其所引生俱生烦恼所知二障犹未除灭,不时现行缠缚身心,使妙观察智不能圆满转得,故曰“俱生犹自现缠眠”。菩萨在修道位不断修戒、定、慧及无相无分别智,到达第七地远行地后、第八不动地前,破除俱生我法二执,第六意识无障缠缚,纯属无漏,而妙观察智始得圆满,普照十方刹土,故曰:“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四、末那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此中上句言末那识的“境”和“性”。此识所缘是“带质境”,由于执第八识见分为我,便有迷情;有了执我的迷情,不能亲缘第八识见分,而迷情中挟带有第八识见分的本质,故曰“通情本”。又由于谬执第八识见分为我,有了迷情覆蔽真相,故其性虽属非善非恶的“无记”,而实有覆,非如第八识无执无著的“无覆无记性”。下句言末那识的量属“非量”。所以然者,因它缘第八识的见分为境,而谬执为我,不见其境的真相,故是“非量”。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此二句言末那识相应的心所有八大随烦恼,五遍行及别境心所中的慧、根本烦恼中的贪、痴、我见、我慢,共十八法。因此识执八见分为我,自然会对我生爱而有贪,因有我执其心昏昧而有痴,执我则其错误认识而为邪见,有我执则自高举而有骄慢。由于有此以我执为中心的贪、痴、见、慢四根本烦恼,自会常常颠倒昏迷,而生八大随烦恼;因有我见,自必与别境中的慧相应,至于遍行心所,原属遍与八识相应,当然于第七识自不例外。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此四句总显第七识的作用有显著的两方面。由于第七识恒常而委细地执赖耶见分为我,生起俱生烦恼障,有恒行不共无明,镇住有情,日夜昏迷,不得解脱生死轮回之苦。只有依法修行,使第七识不执赖耶为我,才能断除俱生烦恼,成阿罗汉而得出离;或大乘人在不动地前,末那舍去我执,再进而于金刚道空去业果相续的异熟,才能成大牟尼而得解脱。若不依法修行出离生死,有情永远为俱生我执所覆蔽,而长夜沦迷,绝无出期。这就是此中上二句所说第七识所起的作用。同时由于第七识常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根本烦恼及掉举、昏沉等八大随烦恼相应,制约着前六转识,恒常染污,不得净化,而一定要第七识清净,前六转识才有清净的可能,故末那识是前六转识生起的一份增上缘,而称之为染净依。这就是此中下二句所说第七识的作用。此外,若详言末那识的作用,除此二种还有两种,就是它能外为第六意识生起的根,内为第八赖耶识生起的根。而共有四种作用。一般人不知第七识为何物,若知其具如前所说四种作用,则可知在世出世间染净转化的关系上实为一主要中心输纽,切不可抹煞其在这方面的重大意义。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 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此四句总显第七识转依相。第七识转依为平等性智,此识在有漏位恒常执赖耶见分为我,即于人有自他之别,于法有染净之分。既得转依,破除我执,即于人自他平等,于法染净平等,故名平等性智。此智在什么时位最初转得,当知大乘菩萨在见道位登极喜地,第六意识初转妙观察智时,此第七识即开始转得平等性智,故曰“极喜初心平等性”。此智在什么时候才能圆满转得?当知远行地后,不动地前,既得纯无相智,又修无功用行,以无为之为,无用之用,恒常隐约而细微地任运自然的正行势力,能使俱生我执消灭于无形,此时此位平等性智即圆满转得,故曰“无功用行我恒摧”。此智的妙用怎样?即如来以此平等性智现他受用身土,为十地菩萨对机说法,故曰:“如来现起它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如来的报身名自受用,受用自己所应有的广大法乐,对十地菩萨示现种种与自受用身近似的身土,使地上菩萨易得受用与佛近似的殊胜法乐。故名“他受用身”。什么是十地?菩萨见道破分别我法二执,断分别烦恼所知二障,得部份妙观察、平等性二智,受殊胜法乐,又有堪能广化有情,故初名“极喜地”。次修净戒,令戒行圆满,三业清净,远离犯戒尘垢,故二名“离垢地”。次修种种禅定,命定学圆满,能发出种种殊胜智光,故三名“发光地”。次修菩提分法,智慧火焰猛烈,焚毁种种烦恼,故四名“焰慧地”。次修出世离欲,同时又悲济有情,不舍世间,能使世出世道并行不悖,实属难能可贵,故五名“极难胜地”。次修种种缘起,深达法性,能令殊胜的无相般若现前。故六名“现前地”。次于一切巨细诸法平等观照,勤用功力,使无相智殊胜圆满,用功修行到最后边,故七名“远行地”。次修无功用行,随缘任运,观法化众,心常不动,故八名“不动地”。次修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训词无碍解,辩说无碍解的四种智慧,说法利生,方便善巧,故九名“善慧地”。最后功行圆满,大法智云蕴含无量三摩地门、陀罗尼门,具无边慧、无边功德,如大云层蕴含无量微细水珠一样,故十名“法云地”。如是十地一地比一地胜进,一地比一地广大,层层深入,终至觉行圆满。在此长期过程中皆由如来现种种相应的微妙身土,说种种相应的微妙正法,领导地地菩萨依次前进,最极究竟,至佛果位。如是一切皆平等性智的妙用。 五、阿赖耶识颂 性惟无覆五遍行,界地随它业力生。 此中上句言赖耶识的性是无覆无记;相应的心所是遍行。阿赖耶识没有我法执著,没有障蔽,又不造善恶业,故其性是无覆无记,由此无覆无记性就附带显示出它的量是现量,境是性境,故颂中不别显它的量与境。赖耶识只有自性分别,不造善恶业,故不与善心所及烦恼心所相应,又与意识关系疏远,不缘名言,故不与别境心所和不定心所相应。因此,它的心所只是五遍行。 下句言赖耶识的界地。赖耶识于欲、色、无色三界皆有,不仅全通三界,而且三界九地皆是它随有情善恶业力之所变现。有情造业有善恶两类,皆能熏习成种。恶与善业皆有上中下三品。恶业下品感傍生,中品感鬼趣,上品感地狱;善业下品感修罗,中品感人趣,上品感天趣,故欲界六道所有的根身器界皆是赖耶识,随有情造业熏习成种之所变现。至于色界无色界皆是有情修世间离欲道所有定业熏习成种,赖耶识随定业力的高低胜劣不同,而变现出种种差异的界地。颂中所言“界地随它业力生”,即是显赖耶识通于三界,而且世间所有界地皆是赖耶识随有情业力之所变现,无赖耶识则无界地可言。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二乘谓声闻独觉二种小乘。前者闻佛声教才能成道正果,是为下根;后者在成道生中能无师自悟,证离系果,是为中根。此二但求一己解脱,无大悲利济群生的愿行,故通称小乘。佛陀对此二乘但讲我空,不谈法空,讲前六识,不讲第八赖耶识。故《阿毗达摩经》云:“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此中胜者指殊胜的大乘人。大乘人能通达世出世间深妙的缘起正理,能圆证我法二空的诸法实相,故佛陀必须向彼开示一切法所依的阿赖耶识。小乘人不尔,不能接受此殊胜妙法;若向彼开讲赖耶缘起,则不唯无一,而反有害。以故《解深密经》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一般人只有第七识执第八识见分为我的俱生我执,并无第六意识执八识为我的分别我执。若向大惑不解的凡夫和但求自了的二乘愚者说阿赖耶识,则彼等将会在意识上用名言分别,执赖耶为我,从而增添其我执,助长其无明,故佛陀于小乘法中不谈阿赖耶识,而于大乘法中处处宣说此识。因之,大乘讲阿赖耶识时,小乘便起而反对,认为“大乘非佛说”;大乘人为了破邪显正。不得已而与之进行强烈的争辩。如《摄大乘论》、《成唯识论》等皆多有破小乘反对阿赖耶识之文。故此中颂文有“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之说。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此二句言阿赖耶识具能藏诸法种子、诸法种子为其所藏、第七识执藏识为我的三藏义而得名,并显此识浩瀚无涯,藏种无量,如大海水因风击动而万波俱作,不可穷极。《楞伽经》云:“如海遇风缘,起种种波浪,现前作用转,无有间断时,藏识海亦然,境等风所击,恒起诸识浪,现前作用转。”正是此中“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之义。“七浪”者:谓七转识及彼心所的种子,因境等刺激而起之现行。现行复熏成种,如海波降而为水;由诸识种遇缘复起现行,如海水又因风击而复生波。由是种现熏生,辗转往复,犹如海水与波辗转往复,而无有停息之期。此正阿赖耶识集起名心的具体概况。 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此两句言阿赖耶识的作用。八识之中前七转识为能熏,第八赖耶具有“可熏性、无记性、坚住性、与能熏共和合性”四义,故能受熏;既能受熏,即能持种;赖耶识随引业力由内四大种变现根身为正报;由外四大种外变器界为依报;至于有情生命前后相续,死此生彼,全由赖耶识去后来先作主公。如是五用皆为赖耶所独具。由斯宇宙万物生生化化,无穷无尽,皆是赖耶识的功用,故此独名“所知依”。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此四句总显第八识转依相。菩萨在第八不动地前修,无功用行,推伏俱生我执,第七识不执藏识为我,故曰“舍藏”。初成佛位住金刚喻定,顿断第八识中一切最微细的烦恼,所知二障习气,及续生业习气,永除世间有漏生死苦果,故曰“异熟空。”由斯第八识染分赖耶全部消除,而净分执持无漏菩提种性的无垢识与大圆镜同时现起,由大圆镜智证得清净法身,现起至极庄严的报身及自受用土。同时此圆镜智妙用无边,普于十方尘刹,协助平等性智现他受用身土,协助成所作智现无量化身土,教化无量有情,故曰“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返回 唐仲容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下一篇:《唯识三十颂》讲记
 丰富多彩的禅生活
 成佛唯一无二的殊胜妙法
 谈学佛要点
 试论有为无为两缘起说的会通
 唯识精要前言
 长期学佛实践形成的定见
 七五自述
 五蕴论讲义
 《金刚经要义》总结
 关于佛学的本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Baso’S Four Propositions,One Hundred Negations[栏目:Shunryu Suzuki]
 《金刚经》大义(全国讲经交流会)[栏目:圣赞法师]
 我想在您前面忏悔生生世世的业障,同时想请您给我们皈依。[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