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五章 密乘六妙门 第二节 正行修法
 
{返回 六妙门修证全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21

第二节 正行修法

正行中的随门有修身法一项,年龄较大或不乐有相之观修者,可以跳过不修,同样能获得解脱圣智。

㈠、数门修法

身心保持清净之时,应排除其他一切想念,惟心观每一息出入,自初次默数至二万一千六百次。可使行者获得善巧,以知每日出入息之次数。一般行者可分为四段来修:l、从一至十;2、从一至百;3、从一至千,如每日修二至四座,能到此数或再增至二千亦足;4、从一至二万一千六百次。

㈡、随门修法

复次,观想入息,起於何时;息入时,是何状况,并须思量,入息是否及於身体一部分以上。

如果人息时不能遍及全身时,应调节令遍。

以如是修习故,心自随息出入(两得调和,若合符节)。如是,了知出入息之本性。如果起有相之随息随修法,则应分:

l、观气要从面前五尺而吸人鼻中,经喉、心、脐、下抵密部(会阴),遍及全身。呼时心随气从鼻孔出至面前五尺。

2、观想眉间或鼻端或脐内有一大如豌豆,蓝灰色的气点,随气缓缓呼出,又随气吸入眉际、鼻端或脐中。

3、心气合一後,再观呼出、吸入、停住的状态与时间。尤其是观住时,应著重观察住於何处,入吸时则由鼻至脐而住,出则由脐至鼻而出。又观住者,是否由脐遍住全身,若仅住脐,仍为粗观,一定要达到呼吸停止之时,气遍全身才是细住。

4、「如是修习,自能如实了知;息之每一出入,是何色彩,经时若干,停留若干时间。一此时宜观气从头顶至脚底,遍及全身,有无损益,决不宜过增过减,所出之气,暖冷是否得中。如此观察,即能见到五大五气之色;地气黄色,在鼻端前十二指;水气白色,在鼻端前十三指;火气红色,在鼻端前十四指;风气绿色,在鼻端前十五指;空气蓝色,在鼻端前十六指。其中的气色又与五欲、五盖、五烦恼等变化有关,可以看出行者的心色状态。

5、「次当观想每一出息为白色嗡字(梵文字),每一入息为蓝色吽字,息在停留期间则为红色「阿」字(梵文字)。」

出气变白色「嗡」字为身金刚,进气变蓝色「吽」字为意金刚,气住变红色「阿」字为语金刚。由此转出入息悉成三字,以通解遍身脉结之气,尽令渐次入於中脉。这是转变业气为智慧气的要门。

6、「复次,缘壶形者,应用力吐出内部浊气,务使尽纯,分三步行之:㈠、 自鼻孔,徐徐吸入外气。(二)、气入後,观想成为壶形。(三)、使气留住,以能持久为度。

此法又称宝瓶气,出浊气应出三次。吸入时,下压至脐下四指处,如函盖相扣,气藏其中,犹如空瓶子一样。观想藏气之处,成为壶形,并中挺下腹,持之久住,初学可以由短到长。到忍无可忍时,可观出遍全身,由毛孔排出,此後直街头顶,再由鼻呼出,此法只宜一次。如合齿用口慢慢呼出也可。工夫高者,可以观气人中脉,而至於心,业气即变为光明智气。

以上六部修法,可以健身安心,但仅为基础,并未人佛法妙要,以下四门,方是正修。


{返回 六妙门修证全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五章 密乘六妙门 第三节 止门修法
下一篇:第五章 密乘六妙门 第—节 加行修法
 第三章 六妙门念佛法要 第二节 随息念佛门
 第五章 密乘六妙门 第—节 加行修法
 第四章 六妙门与禅宗 第四节
 第三章 六妙门念佛法要 第四节 观想念佛门
 六妙门修证全书 自序
 第六章 养生六妙门 第六节 还门的养生功法
 第二章 六妙门讲义 第四讲 随机方便适宜的六妙门
 第四章 六妙门与禅宗 第一节
 第一章 六妙门修法 第三节 后善的修法
 第二章 六妙门讲义 第十讲 圆观六妙门的圆机妙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修养功夫[栏目:蔡礼旭老师]
 三九三 残滓本生谭[栏目:第六篇]
 道场是非多可否继续做义工[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自序——祝福,永不止息[栏目: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关于对藏传佛教、密法的几个错误认识[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