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与求法—求法篇(人间佛教系列6)
 
{返回 人间佛教系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41
学佛与求法—求法篇(人间佛教系列6)

星云法师
 
目录
〈总序〉人间佛教正法久住
皈依三宝的意义 
求法的态度
学法四依止 
如何进入佛法
从何处下手学法 
 
 
 
  〈总序〉人间佛教正法久住
 
  我们生活在人间,人间有男女老少,人间有五欲六尘,人间有生老病死,人间有悲欢离合。在缺憾的世间里,我们如何获得欢喜自在?如何发挥生命的价值?如何拥有安乐的生活?这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
  
  佛陀降诞人间,示教利喜,为人间开启了光明与希望;佛陀依五乘佛法,建立了「五戒十善」、「中道缘起」、「因缘果报」、「四无量心」、「六度四摄」等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创办文化、教育、慈善等事业,提出「传统与现代融和」、「僧众与信众共有」、「修持与慧解并重」、「佛教与艺文合一」等弘法方向。多年来,以「佛法为体、世学为用」作为宗旨,人间佛教渐渐蔚然有成,欣见大家高举人间佛教的旗帜,纷纷走出山林,投入社会公益,实践佛教慈悲利他的本怀。
  
  二○○四年,我在香港和台北作例行的年度「佛学讲座」,三天的讲题分别为「佛教的生命学」、「佛教的生死学」、「佛教的生活学」。我言:生命为「体」,作为本体的生命,是不增不减、永恒存在、绝对、无限、真常的;生死为「相」,每个生命所显露的现象,是有生有灭、变化无常、相对、有限、非常的;生活是「用」,生命从生到死,其中的食衣住行、言行举止、身心活动等等,无一不是生命的作用。因此,体、相、用,三者密不可分。我们既来到世间生活,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有生死,三者是一体的,其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整个人间佛教可以说就是「生命学」、「生死学」、「生活学」。
  
  今后,我预定在世界各地讲演〈人间佛教的戒、定、慧三学〉。所谓戒定慧,有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趣入解脱,是学佛的次第;在人间生活,更需要断除烦恼才能获得究竟的妙智,才能自在悠游于人间!
  
  一九四九年,我从中国大陆来到台湾之后,为了适应广大民众的需求,毅然采取面对面的讲说弘法。从宜兰乡村的弘法,到城市各处的聚会;从监狱的开示,到工厂的布教。一九七五年,在台北国立艺术馆举行佛学讲座,首开在国家会堂讲演佛学之风。接下来,我弘法的脚步,由北至南,由西至东,从学校到军营,从国内到国外。近二十年来,随着弘法的国际化,我更是终年在世界各地云水行脚,奔波结缘。
  
  讲演的对象,有一般男女老少的信众,也有大专青年、企业界精英、教师、警察等特定对象。讲说的内容更是包罗万象,经典方面有《六祖坛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法华经》等,也讲说佛教的义理、特质与现代生活的种种关系,以及佛教对社会、政治、伦理、经济、心理、民俗、命运、神通、知见、因缘、轮回、死亡、涅槃等各种问题的看法。
  
  三十年前,佛光山的弟子们将我历年来讲演的内容,陆续结集成书,并定名为《星云大师讲演集》,共有四册,二十多年来不知再版了多少次!许多读者将此套书视为认识佛教、研究佛学必读之书,也有不少出家、在家弟子,以此演讲集作为讲经说法的教材。
  
  这套讲演集已缺书好一段时间,不时有人频频询问、催促再版。我重新翻阅,觉得此套演讲集讲说时隔近三十年,抚今追昔,虽然佛法真理不变,人心善美依然;环境变迁有之,人事递嬗有之。因此,决定将此书全新改版,不以演讲方式呈现,去除与现今社会略微差异之处,重新校正、修订、增删,并依内容性质,分类为〈佛光与教团〉、〈佛教与生活〉、〈佛法与义理〉、〈人生与社会〉、〈禅学与净土〉、〈缘起与还灭〉、〈宗教与体验〉、〈学佛与求法〉、〈人间与实践〉、〈佛教与青年〉十册,总字数一百余万字,因内容多与人生有关,故取名为《人间佛教系列》。为保存、珍重历史,同时又为方便后人参考、查询,仍将讲演的时间、地点记于每篇文章之后。
  
  我之所以将此套书名为《人间佛教系列》,是因佛陀出生在人间,修道、成佛、说法度众都在人间;佛教本来就是佛陀所说,本来就是「人间佛教」!因此,我依循佛陀的教诲,无论所写、所言、所行,心中不时系念众生的福祉。我出家已超过一甲子,毕生竭力于人间佛教的弘扬与实践,主要是希望全世界各族群能相互尊重,人我能相互包容,社会彼此和谐进步。《人间佛教系列》是为我初期弘法历程,以及一以贯之的人间佛教思想理念的鲜明见证。
  
  这十册是《人间佛教丛书》第一套的结集,以后尚有第二套,甚至第三、第四套的结集。由于,人的生命在不停地和事业、时间赛跑,我一生也与著作、讲说、服务人间在竞赛,所以,一切就随顺因缘了!
  
  出版在即,为文略说弘法因缘,并以心香一瓣祝祷人间佛教正法久住,所有众生皆能身心自在,共生吉祥。
  
  二○○五年七月星云于佛光山法堂
 
 
 
皈依三宝的意义
 
    一、皈依的意义
  
  皈依是「皈」投「依」靠的意思,也含有救济、救护之义。三皈依是指归投三宝,依靠佛、法、僧三宝,借着三宝功德威力的加持、摄护,能止息无边的生死苦轮,以及能远离一切怖畏,而得呵护、解脱一切忧悲苦恼。
  
  世间的人,依靠金银财「宝」,就能获得物质生活;若能依靠佛法僧三「宝」,就能得到精神升华的安稳。
  
  《成佛之道》一书说:「众生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在一生又一世的时间推移过程中,流转升沉于苦海中,亟需依靠三宝的舟航,才能到达彼岸。但众生愚痴,不知皈依,有的知道求皈依,却误信邪师外道,甚或迷恋世间的财宝、权位、眷属、生命……等,殊不知财产为五家所共有,逢到大水、大火,遇到盗贼、恶王,或生了不肖儿女,财富随即就转眼成空,而崇高的权位也将落空。如《顶生王经》记载:顶生转轮王统一四大洲,上升忉利天,与帝释共同治理天宫,终不免坠落人间,忧愁而死。亲爱的眷属,一旦无常来时,也要分离;再者,有生必有死,故生命不足恃,而国家、社会,也总在治乱之中,流转不已。因此,这一切均不是究竟的皈依处,故有『皈依处处求,三宝最吉祥』之谓。」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载道:「众人怖所逼,多皈依诸山、园苑及丛林、孤树制多等。此皈依非胜,此皈依非尊,不因此皈依,能解脱众苦。诸有归依佛,及归依法僧,于四圣谛中,恒以慧观察,知苦知苦集,知永超众苦,知八支圣道,趣安隐涅槃。此归依最胜,此归依最尊,必因此皈依,能解脱众苦。」
  
  此之皈依,即由深切之信心,深信佛、法、僧三宝确为真正的皈依处,能因之而得种种功德;既知三宝有此等功德,乃立愿做一名佛弟子,信受奉行,恳求三宝的威德加持摄受,将一己的身心归属于三宝,从此不再信奉天魔外道。
  
  《大乘义章》卷十说:「归投依伏,故曰归依。归投之相,如子归父;依伏之义,如民依王,如怯依勇。」
  
  一般而言,皈依是信仰。希愿领受外在的助力,从他力而得到救助,这是他力的宗教,佛教皈依固然有此意义,而除此之外,更有不共外教的地方,因为皈依的最深意义、最终目的,乃是皈向自己的自心、自性。即如佛陀在涅槃会上教诫弟子的「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的皈依真义。这明示了弟子应依仗自力,依正法修学,依自己的佛性,自己能成佛故。因此自己身心之当体,即为正法涅槃。能够有这样的认识,这才是皈依的真正意义。
  
  二、三宝的意义
  
  三宝者,佛、法、僧也。
  
  佛法僧为什么要叫三宝?世间财宝解决吾人生活问题,出世财宝,即佛法僧能成长吾人的法身慧命。
  
  佛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故称为佛。此处指佛教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或泛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其实究竟说佛就是指的我们自己,人人都有佛性,皈依佛就是皈依我们的佛性真心;就像是点亮心里的灯,好象建设了一座发电厂。
  
  法者,轨持义。所谓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四法宝,能成无上正等正觉之轨道,如三藏义理,故名为法。此处指根本佛法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三法印,或泛指大小乘十二部经等。所谓法就是真理,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法性,也就是不死的法身慧命。皈依法就好象是在我们的生命里的法海汪洋;好象为自己建设了一座自来水公司,洗净自己的罪业,消除自己的无谓烦恼,所以法水长流。
  
  僧者,和合义。有事和、理和二义。
  
  事和:见和同解(思想的统一)
  
  戒和同修(法制的平等)
  
  利和同均(经济的均衡)
  
  意和同悦(心意的和谐)
  
  口和无诤(语言的喜悦)
  
  身和同住(居住的安乐)
  
  理和:能证无为择灭之理。
  
  由此事理二和,上弘佛道,下化众生,自度度人,故名为僧。此处指当初跟随佛陀出家修道的五比丘,和千二百五十五位大比丘阿罗汉,或泛指现前僧众,以及大菩萨僧众。僧者乃福田之意。就好象是拥有了大地,拥有了田地;开发了心田里的土地之后,就可以种植建设,就能对自己的功德深深不移了。
  
  《成实论》卷一说:「佛者,以一切种智,知一切法自相差别,离一切不善,集一切善,常求利益一切众生,故名为佛;法者,佛陀教化所说真理,是名为法;僧者,出家奉行此佛法真理者,名之为僧。」
  
  简单地说,三宝就是三种可以帮助我们得度的宝筏:一、佛是导师;二、法是方法;三、僧是指导者。
  
  《宝性论》卷二也举出六义,说明三宝的意义:
  
  1.希有义:佛法僧三宝,累经百千万劫,一如世间难得的珍宝;众生福薄,不能值遇,犹如世间的珍宝,不是贫穷人家所能拥有。
  
  2.离垢义:佛法僧三宝,诸漏净尽,无有垢染;就像世间的珍宝,内外莹澈,体无瑕秽。
  
  3.势力义:佛法僧三宝,具六神通,拔济众生,出离苦趣;就像世间的珍宝,除贪去毒,有大势力。
  
  4.庄严义:佛法僧三宝,能以正法严饰修行人,令得身心清净;就像世间的珍宝,严饰身首,令人姝好。
  
  5.最胜义:佛法僧三宝,是世间上最殊胜的;就像世间的珍宝,是所有宝物当中最殊胜的。
  
  6.不改义:佛法僧三宝,不为世间法所变易;就像世间的真金,烧打磨炼,不能变易。
  
  由于上述的六义,可以知道「佛如医王」,佛能以法救济众生;「法如良药」,法的功用能疗病苦;「僧如看护」,僧能代佛宣化,僧的慈悲,能弘护佛法。
  
  因是之故,三宝如苦海的舟航、暗室的明灯、病者的良药。三宝,有度人济世之功;有觉世牖民之用,因而称之为宝。
  
  三、三宝的种类
  
  三宝的种类,古来有很多分法,不外从事相上和理体上说。可分为:三种三宝、四种三宝、六种三宝。
  
  (一)三种三宝
  
  1.别相三宝:又称阶梯三宝、别体三宝,佛陀最初于菩提树下成道,但示丈六之身,及说《华严经》时,特现为卢舍那佛身,是为佛宝;佛于五时所说之大、小乘等经律,是为法宝;最初随佛出家,秉佛之教法,修因得果的声闻、缘觉、菩萨等,是为僧宝。此佛法僧三宝又名为最初三宝。
  
  2.住持三宝:指流传、维持佛教于后世之三宝,即一切庄严的佛像,皆称为佛宝;一切佛说的经典佛书,称为法宝;出家比丘、比丘尼等称为僧,是为僧宝。此佛法僧又名为常住三宝。
  
  3.一体三宝:又称同相三宝、同体三宝,就其意义与本质而言,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但体性为一。例如,佛从觉者之立场而言,为性体灵觉,照了诸法,非空非有,故称佛宝;但佛德足以轨范一切,亦即法性寂灭,而恒沙性德,皆可轨持,故亦称法宝;又如佛为完全无诤之和合状态,僧团之特质为和合无诤,故亦称为僧宝。如此,则一宝实具足三宝,故又名理体三宝。
  
  (二)四种三宝
  
  1.一体三宝:是说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然体性同一。
  
  2.缘理三宝:又作同相三宝、理体三宝,即以一切智五分法身为佛宝,以灭谛涅槃为法宝,以学、无学等诸贤圣为僧宝。
  
  3.化相三宝:释迦如来为佛宝,如来所说之灭谛为法宝,先智苦尽之圣者为僧宝。
  
  另,《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以释迦如来为佛宝,四谛为法宝,憍陈如等五比丘为僧宝。
  
  4.住持三宝:一切佛像为佛宝,一切经卷为法宝,一切出家比丘(尼)为僧宝。此三宝能流传、维持佛法于后世也。
  
  (三)六种三宝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记载:
  
  1.同体三宝:即三宝同以净法界真如法身为其体。
  
  2.别体三宝:佛以三身佛为自性。五蕴之假者及法身义随其所应,皆名佛宝;法以三乘无漏所摄之教法、理法、行法、果法等为自性;僧以三乘之圣众,具足理事之和者为僧宝。
  
  3.一乘三宝:谓一乘所有之三宝,即不定种性之方便所修。以究竟之法身为佛宝,一乘之法为法宝,一乘之菩萨众为僧宝。
  
  4.三乘三宝:谓通于以三乘之三宝为所归之体。即为三乘者所现佛之三身为佛宝,三乘之法为法宝,三乘之圣众为僧宝。
  
  5.真实三宝:谓依三乘真实之教旨,而论同体、别体、一乘、三乘等所有三宝之实义。即以三身为佛宝,一切无漏之教、理、行、果为三乘之法宝,一切住向、住果、住道等三乘之圣众为僧宝。
  
  6.住持三宝:以舍利及佛像等为佛宝,以示住世不绝;以贝叶文字为法宝,即今之大藏经、一切经等,以示住世不灭;以剃发染衣僧为僧宝,以示佛法之不断。
  
  三宝的名称、种类虽多,但归纳起来不外有三:
  
  1.最初三宝:又称「根本三宝」、「最初三宝」。皈依佛,以释迦牟尼佛为老师;皈依法,以佛陀所说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真理为老师;皈依僧,以最初随佛陀出家的五比丘为老师。
  
  2.住持三宝:礼一切诸佛佛像为佛宝,一切诸法经典为法宝,一切出家僧众为僧宝。
  
  3.自性三宝:皈依佛,人人皆有如来佛性;皈依法,人人皆有平等无差别的法性;皈依僧,人人皆有般若清净的身心。
  
  此三种三宝实乃一体,因为有最初三宝,于是有住持三宝;有住持三宝,才知道人人皆有自性三宝。所以,皈依三宝者,其实就是肯定自己、认识自己、依靠自己。所谓「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这才是皈依三宝的真正意义。
  
  四、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者,如得灵丹妙药,能够医治贪瞋痴的心病;如灯烛星月,能够指引我们的迷途;如苦海舟航,能够脱离生死的苦海;如贫人得宝,能够庄严我们的身心。
  
  《俱舍论》卷十四说:「皈依三宝能究竟解脱众苦。」
  
  《大乘义章》卷十也举出三点皈依三宝的旨趣:
  
  1.为远离生死之恶、不善。
  
  2.为求出世涅槃。
  
  3.为利益众生。
  
  《优婆塞戒经》说:「为破诸苦,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皈依三宝。」
  
  《般若经》云:「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得名,无为即无漏之别因也。由此三宝常住在世,不为世法之所欺慢,因此称为宝,如世间的珍宝为众生所重。今此三宝为诸群生,三乘七众所归仰。」
  
  《善生经》说:「若人受三自归,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四大宝藏,全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皈依三宝者,其福过彼,不可胜计。」
  
  《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说:「假使满三千大千世界中,诸佛如来,譬如竹苇甘蔗稻麻,彼等诸佛世尊至真等正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二万岁中,常以一切娱乐之具,衣服饮食床卧汤药,种种奉施,乃至灭度之后,收其舍利起七宝塔,一一宝塔皆以香华伎乐缯盖幢幡香烛油灯,种种所须,悉皆供养,实得无量无边不可算不可数福德之聚。佛言:阿难!犹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淳净心作如是言: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所得功德胜前福德,百倍千倍万倍,不可算数,譬喻言辞所不能知及。」
  
  《杂阿含经》云:「与须达令受三皈,终生天上。有怀妊者为其胎子,受三自归;生已后有知见,复教三皈。设有奴婢客人怀妊生子,亦如是教。若买奴婢,能受三皈、五戒者,然后买之,不能者不买。乃至乞贷举息,要受三皈,然后与之。若有施三宝物者,从世尊闻,称名咒愿乃得生天。佛言:善哉!如来有无上知见,审知方便,皆得生天,故知皈依三宝,功德最大,不得不受。」
  
  《法句譬喻经》中有一段记载:「从前帝释天五德离身,五衰相现,自知命尽,当下要堕入畜生,在一个以冶陶为业的人家受驴胎。帝释天立刻驰往佛所,稽首作礼,伏地三自皈命佛法僧众。未起之间,其神识已至陶家驴腹之中。当时,驴因没有绳索系缚,行动之间,破坏坯器,主人用鞭责打,驴腹痛,即时伤胎,其神识即刻又还入原来身中,五德还备,复为天帝。当时,佛陀为其说法,帝释天即知无常之要,明白罪福的变化,了解兴衰的根本,从此欢喜信受三宝,故再进而得须陀洹道。」
  
  又,《旧杂譬喻》卷上记载:「从前佛陀至忉利天为母说法的时候,有一天人,寿命垂尽,他寿终之后,当下生拘夷那竭国,受疥癞母猪腹中作子。当时忉利天人愁忧无计可施,有另一天人告诉他,当往求救于佛陀,天人听后,即刻往佛所稽礼。佛告天人:『欲脱猪身,应当皈依三宝。』如是三日,天人依从佛陀的指教,朝暮归依。七日之后,天人寿命已尽,因为已自皈的缘,生维耶离国作长者子。」
  
  从以上所说,我们可以知道,皈依的功德其大无比,所以众生皆当皈依三宝。藉由三宝的威德加持,净化身心,感召善因好缘,成办诸事,并且找回生命的价值,重新认识自我宝贵的清净本性,开发每个众生本具的如来佛性、平等的法性以及清净的真心。
  
  五、皈依三宝的程式
  
  皈依三宝是信佛、学佛的基础,也是受持一切戒的根本。故禀受三皈依有二种:
  
  1.翻邪三皈:翻从来之邪信而初入佛道受三皈者,名为翻邪三皈。
  
  2.重受三皈:翻邪皈依后,进而受在家或出家戒法时,每次受戒,都要重受三皈依,是名重受三皈。
  
  皈依三宝是在家信徒入道的戒法,所以应从证明师求受。
  
  《阿含经》云:「于受归戒前,先须忏悔,然后方可授于三皈。」
  
  《大智度论》云:「正欲受时,具修威仪,至一出家人前,戒师为说善恶两法,令识邪正,生其欣厌,开托心神,然后为授云:
  
  「我某甲(称自己名)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说)
  
  「我某甲(称自己名)尽形寿,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说)
  
  前面三皈三遍,是三皈依戒的正授,后面的则为三皈的三结,纳受三皈依的无作戒体,即在于正授之际。
  
  依《大名经》及律说:受皈依者,先要恳切忏悔,生恭敬心、清净心,长跪合掌,在皈依本师前,依师长教,自己立下誓愿说--
  
  「我弟子○○○,尽形寿皈依佛,两足尊;尽形寿皈依法,离欲尊;尽形寿皈依僧,众中尊。」(三说)
  
  「愿大德忆持,慈悲护念,我是优婆塞,我从今者乃至命终,护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说)
  
  另外,关于皈依三宝的仪式程式,依「新集受三皈五戒八戒法式」之律文,受法如左:
  
  先教求受三皈者,令礼敬已,在本师前蹲踞合掌,师教云,汝随我语:
  
  「我某甲(称自己名)始从今日,乃至命存,归依佛陀两足尊,归依达摩离欲尊,归依僧伽诸众中尊。」(如是三说)
  
  师云:「奥箄迦(译云好)。」
  
  答云:「娑度(译云善)。」
  
  其次,将佛光山皈依三宝仪式程式详列如后:
  
  (一)礼佛三拜
  
  (二)迎请和尚
  
  (三)唱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五)诵《般若心经》(一卷)
  
  (六)请圣:和尚鸣尺云
  
  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刚才既闻三皈之义,理当从闻生解,由解受持。汝等起立,端秉虔诚,至心奉请三宝龙天而为证护。今随我迎请,各称自己名字:()
  
  (引礼呼:一齐起立、合掌)
  
  (和尚起座、拈香、作观、举梵,大众同音唱和。受持者每一请毕,顶礼一拜)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请:
  
  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西方接引,阿弥陀佛;东方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惟愿,慈光摄照,哀愍下情,满我所求,证盟皈戒!(三请,下同)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请:
  
  大小二乘,毘尼律藏;五篇三聚,解脱木叉;十二分经,权实教典;八大宗要,开示圣典;离欲真净,甚深法宝。惟愿,真理光辉,照彻我等,谨运一心,归命顶礼!香花迎,香花请,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请:
  
  观音、势至、文殊、普贤、清净海众、诸大菩萨;律藏会上,优波离尊者;西天东土,历代祖师;临济正宗上若下舜大和尚。惟愿,不违本誓,慈光摄照,光临道场,证盟皈戒!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请:
  
  光明会上寄位诸天、梵释四王、天龙八部、韦陀伽蓝、土地城隍、诸大护法、护戒神王、金刚力士、幽显灵祇。惟愿,不违本誓,起驾莅临,慈悲喜舍,监坛护戒!
  
  (七)宣誓
  
  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上来迎请三宝,此时三宝慈光摄照汝等身心。汝等今既发心皈依三宝,今在三宝座前宣誓,我有话问汝,汝等应至诚回答。
  
  和尚问:「汝等善男子、善女人,今天自愿发心皈依佛,以佛为师,生生世世不皈依外道天魔,汝等能做到否?」
  
  皈依者:「能。」
  
  和尚问:「汝等善男子、善女人,今天自愿发心皈依法,以法为师,生生世世不信奉外道邪教,汝等能做到否?」
  
  皈依者:「能。」
  
  和尚问:「汝等善男子、善女人,今天自愿发心皈依僧,以僧为师,生生世世不跟随外道门徒,汝等能做到否?」
  
  皈依者「能。」
  
  (八)忏悔、发愿(一句一拜)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九)皈依(和尚念一句,皈依者随后念一句)
  
  1.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一拜)
  
  2.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生生世世不皈依外道天魔;
  
  皈依法,生生世世不信奉外道邪教;
  
  皈依僧,生生世世不跟随外道门徒。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一拜)
  
  3.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生生世世永不堕地狱;
  
  皈依法,生生世世永不堕畜生;
  
  皈依僧,生生世世永不堕饿鬼。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一拜)
  
  (十)和尚开示
  
  回向
  
  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
  
  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
  
  礼谢和尚(顶礼一拜)
  
  礼谢诸师(顶礼一拜)
  
  在《萨婆多论》里面,有一些特别的指示,如喑哑不能语言的人,自己不能回答,由人代其回答,也可得受三皈,假如自己能言,而不如上发声宣布,不能得受。另外,如求受三皈弟子先称法,后称佛,不成三皈,因为三宝位次有差别,不可颠倒。若愚痴不晓,非恶心说出乱次者,不算有罪,并可成就三皈弟子。如果事先知解,而存心倒说,即已犯罪,更不能成就三皈。三皈的对象:趣通五道,皆得三皈。说到皈依的地点,除极重的地狱以外,就算山间树下,空野海边,旷野洞穴,轻系地狱,皆得成就皈依。
  
  在《大集经》里面说:「如果是妊娠女人,恐惧怀胎不安,或希望胎儿平安,发心先受三皈依者,胎儿必能平安。乃至胎儿出生以后,身心健康,福慧具足,一切善神,皆为拥护。」
  
  六、皈依三宝的利益
  
  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可以说在人生中,所得利益总加起来,也不及皈依三宝的功德之大之多。《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说:皈依三宝所得的功德之大,若具足四事供养,乃至建七宝塔供养舍利的功德,尚不及皈依三宝所获得的功德之百分之一。「夫三宝者,千生难遇,万劫难逢,皈依者,福增无量;礼念者,罪灭河沙。譬如灵丹之妙药,疗百病而蠲除。冥冥黑夜中,三宝为灯烛;滔滔苦海内,三宝为舟航;焰焰火宅中,三宝为雨泽。」由此可知三宝的功德。
  
  没有皈依三宝,即使拜佛烧香,也只能算是佛教的尊敬者,不能算做佛教徒,如果是佛教徒,第一具备的条件就是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究竟有什么功德利益呢?总结经典中的功德利益有下列十点:
  
  第一、找到了宇宙间第一伟大的圣者释迦牟尼佛作为老师,成为正式的佛弟子。
  
  第二、经云:「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畜生;皈依僧,不堕饿鬼。」故一旦皈依三宝以后,立刻可以恶道除名,人天有份。
  
  第三、如顶戴宝冠,身着华服,人身立刻庄严;而皈依三宝,则道德、人格、信仰因而提升。
  
  第四、佛陀指示护法龙天、一切善神,在末法时代,要保护、加被所有皈依的三宝弟子。
  
  第五、能够获得世间大众的尊敬,并以为模范。
  
  第六、消灾免难,平安吉祥,一切好事,都会成就。
  
  第七、能积集广大福德,得大富贵,如为人生前途造了平坦的道路,如苦海茫茫中有了舟航。
  
  第八、减少烦恼,得遇善人为友,到处都能得方便。
  
  第九、有受戒的资格。皈依三宝的人可以受持五戒,参加八关斋戒等。
  
  第十、终有一天,必定得度。即使没有修行,只要皈依三宝,将来弥勒菩萨龙华三会的时候,也能得度。
  
  七、皈依者应注意的事项
  
  一般人求师证明受皈依后,则称皈依某法师,其实所皈依者为僧伽,非为某法师。故皈依僧者,一切僧皆为我师也,不管贤愚,皆当尊礼为师,自称弟子,不可贡高我慢,更不可妄自分别谁贤谁愚,这是皈依者首先应注意的。
  
  其次,一般信佛学佛的人,经常只有一皈,而没有三皈,如信佛而不闻法敬僧,或闻法而不礼佛敬僧,或敬僧而不礼佛闻法,甚或把佛当神明看待,只是一味求升官发财,求福求寿,这些都算不得是正信的佛教徒,真正皈依三宝的佛弟子,应当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法,以增长智慧;礼佛敬僧,以培植福慧功德。
  
  皈依三宝的人有下列问题不能不知:
  
  第一、皈依不是素食,不是受戒,更不是出家,皈依三宝只是宣誓终身信奉三宝,誓愿不再改变信仰。
  
  第二、皈依三宝可以敬神,敬祖先,敬异教徒,但应知道尊敬不同于皈依,尊敬是礼貌,皈依则是将身心思想信仰完全投入三宝。
  
  第三、皈依三宝不是一时、一次、一皈,皈依是尽形寿的。瑜伽戒本云:一日不皈依便是犯戒,皈依是皈依佛法以外,更皈依僧伽大众,不是皈依个人。
  
  故知皈依后,要以佛法来规范身心,坚固信仰,变化气质,把过去的贪心化为喜舍,把瞋恨化为慈悲、把懒惰懈怠化为勇猛精进,把消极悲观化为积极乐观,并进而求受在家五戒、八关斋戒等,来提升自己的信仰层次,并植下趣向菩提的种子。
  
  八、如何做一个佛教徒
  
  皈依三宝以后,如何做一个佛教徒呢?兹有下列诸事,应当注意:
  
  第一、要正信三宝:做一个正信的佛教徒,首先要对三宝深信不疑,如太虚大师说:皈命者,举现报之形寿资具,尽投于佛法僧海中,不复执我、我所,从此唯佛法僧为所依之主,为所归之处,绝不因形寿资具之迁,退转于佛法僧之信仰。换言之,身可灭,世界可坏,对佛法僧之信仰终不摇夺。盖佛法僧如海,现报之身如沤,沤有存亡,海无得失,能如是皈命佛法僧,于佛教方成正信。
  
  所谓正信,因为我们深信三宝是真真实实的,是清净有德的,是有能力解救我人的。皈依者的四不坏信即:
  
  1.对三宝信心不改变。
  
  2.对皈戒信守不毁犯。
  
  3.对三法印信奉不怀疑。
  
  4.对道场信念不动摇。
  
  第二、要正见人生:正见是人生入道的要门,《成佛之道》说:做一个三宝弟子,要:
  
  1.正见人生有善有恶。
  
  2.正见人生有业有报。
  
  3.正见人生有圣贤和凡夫。
  
  4.正见人生有前生和来世。
  
  第三、要正语说话:所谓正语就是善良的口业,也就是十善中的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我们的口中藏有一把利斧,说话不当,不但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身为佛教徒,不但不应该恶口伤人,更应该积极的布施爱语、柔软语、给人欢喜,如此必结善缘,所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所以正语是成佛的一大因缘。
  
  第四、要正命生活:正命就是指正当的经济生活和谋生方式。譬如开设赌场、酒家、贩卖杀生用的钓鱼具、猎枪等商店及屠宰场等行业,都不是正命。还有看相算命、计较生辰八字都不应该,甚至扶乩都不应作。
  
  而正当的经济生活,是除日常生活所需外,还要挪出一部分钱用于布施,一者为自己多种些福德,同时也帮助需要救济的人。在《杂阿含经》里就有一首偈语说:「一份自食用,二份营生业,余一分藏密,以抚于贫乏。」
  
  在《涅槃经》中,对财富的处理办法则是,除了生活所需之外,有四分分法:四分之一用以供养父母妻子,四分之一用以补助仆佣属下,四分之一用以施给亲属朋友,四分之一用以奉事三宝沙门。
  
  因此,佛教徒对金钱要有一套正当的处理方法,若能如经上所说,适量的用来供养布施,护持佛教事业,不但成为兴隆佛教的净财,同时也为自己广植福德因缘。但是净施要在「不自苦、不自恼」的条件下,才算合法。
  
  最后我要告诉皈依三宝者:「一切佛法,皆由善知识力而得圆满。」因此,皈依三宝后,要时常回到常住道场,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法。若能常念三宝,自然福慧无量。
  
  附录-三宝的呼唤
  
  1.皈依三宝可以使人生更多采多姿,更踏实安全。
  
  2.你要丰富人生,必须先要皈依三宝。
  
  3.人生不能没有信仰,踏出信仰的第一步--皈依三宝。
  
  4.一生的转捩点,转迷为悟、转邪为正、转恶为善,就是要皈依三宝。
  
  5.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大事,就是皈依三宝。
  
  6.皈依三宝是心灵的依靠;皈依三宝是永恒的宝藏。
  
  7.皈依三宝是迈入幸福的捷径!
  
  8.皈依三宝是走向真理的道路,是认识了自己。
  
  9.皈依三宝,一入佛门即进入佛法的堂奥。
  
  10.皈依三宝是受戒的基础,是成佛的根本。
  
  11.想不受苦报,便应皈依三宝,相信因果轮回之理,勿造恶业。
  
  12.信仰,要向好朋友推荐--皈依三宝大家一起来。
  
  13.慎重推荐,究竟皈依处--三宝最吉祥。
  
  14.真正的故乡--来自三宝;真正的依靠--来自三宝。
  
  15.趋向真理大道--皈依三宝。
  
  16.打开心灵之窗--皈依三宝。
  
  17.重建幸福人生--皈依三宝。
  
  18.找回本来面目--皈依三宝。
  
  19.点亮一盏永恒的心灯--皈依三宝。
  
  20.人间净土的建立--人人皈依三宝。
  
  21.心灵起死回生的开始--皈依三宝。
  
  22.生命的导航--皈依三宝。
  
  23.放下人生的重担--现在正是皈依三宝的时候。
  
  24.佛陀亲切的呼唤,您还要犹豫多久?赶快回到三宝的怀抱里。
  
  25.一盏夜路明灯,一艘苦海慈航,一块上好福田,一位智慧明师。
  
  26.心灵的环保,生命的清流,病患的良医,那就要皈依三宝。
  
  27.来自两千五百年佛陀的诚挚呼唤--皈依三宝。
  
  28.以慈悲来代替怨恨,以般若来感化邪恶,以施舍来帮助吝啬,以皈依三宝来净化自我,净化社会。
  
  29.您皈依三宝,三宝就会与您同在!
  
  30.圆满人生,就要从皈依三宝开始!
 
 
 
 
 
求法的态度
 
    一、皈依的意义
  
  做人有做人的态度,做事有做事的态度;同样地,求学有求学的态度,求法也有求法的态度。具备了求学的态度,才像个求学的人;因此,求法的人,也必须具备求法的态度,才像个求法的人。
  
  佛法是一个原则,是一个指标。如果肯用心思惟四句偈,或三言两语,必有无限妙用;能够躬身力行,则受用不尽,获益无穷。反之,再好的佛法,如果不能在心里生根,即使再好、再微妙,仍然是无所增长。
  
  求法究竟应抱持什么态度?最主要的,应该有一颗虔诚、恭敬、庄严的心。为了求法,有的人辞去优厚的职业;有的人和家庭作种种的奋斗,割爱辞亲;有的人不惜千里跋涉,远道而来。虽然方法不一,但是大家所抱持的理想和目标却是一致的。因此,心怀「为大事也,何惜身命」的志愿,为真理而奉献,为佛教而牺牲,才是求法者应有的态度。
  
  普贤菩萨有十大愿,愿愿都是为了摄受众生,庄严净土。在此列也举出十个「求法」的愿望,并逐条分析于后:
  
  第一愿:要坦诚大方。
  
  第二愿:要感恩说好。
  
  第三愿:要虚心下问。
  
  第四愿:要改过迁善。
  
  第五愿:要变化气质。
  
  第六愿:要勤俭忍耐。
  
  第七愿:要虔诚礼诵。
  
  第八愿:要勇猛正见。
  
  第九愿:要求真务实。
  
  第十愿:要慈心悲愿。
  
  第一愿要坦诚大方
  
  大体而言,今日的青年还不够坦诚,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却又讲很多。常常言不由衷,敷衍了事,也不坦诚行事,不切实检讨,这样的求法态度,不能获得实益。另外,态度上也不够大方,譬如吃饭,佛门有句话说:「放大肚皮吃素菜」,本来他可以大方吃饭的,但是当师长从旁走过,或者与师长同桌共餐时,就显得腼腆不安,手足无措。有些人读书时,心里罣念某些未完成的事情,恐怕遭人非议;做事情时,则又想着功课没有复习。患得患失的结果,书未读好,事情也做不好。
  
  所以,一个求法的人,不论待人、处事、读书、修行,必须认真、专心、坦诚、大方。只要不过分,不目中无人、大言不惭,适度得体,则没有什么行不通的。
  
  人与人之间所以有隔阂的产生,主要是缺乏坦诚,《维摩诘经》说:「直心是道场。」《佛遗教经》说:「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俗语也说:「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我们应该具备这种朗朗心胸,做的事,没有一件不可以告诉人;说的话,没有一句不可以让人知道,胸怀坦荡,态度诚恳,一切问心无愧,磊落大方,这样的为人处事,求学求法,相信一定能获益良多。
  
  第二愿要感恩说好
  
  求法,首先要感谢三宝恩,因为没有三宝,我们好象迷失在黑暗中,见不到光明;没有三宝,我们仿佛漂浮在大海里,没有救生艇。三宝的慈悲光明,把我们接引到佛国净土来,我们怎能不感恩呢?
  
  感谢三宝恩的同时,我们还要感谢师长恩。师长授课,远道而来,不仅旅途奔波,废寝忘食,为了上几个钟头的课,还要花几天的时间忙碌准备。老师们的用心良苦、精神毅力,能不感恩吗?
  
  往昔求法的人,为了求大德明师指示,千山万水,不惜长途跋涉,有时抵达目的地,仍不蒙大德开示半句;有的长期劳役,听不到一句佛法。浮山法远禅师慈心结缘,却遭迁单开除;密勒日巴为法建屋,数度遭上师拆除重建。过去的学子,因为知道佛法得来不易,所以登门求师访道时,都能兢兢业业,珍视爱惜。可是,现在情形不同了,老师热心教导,希望传授佛法,学子得来太容易,反而不知珍贵。故凡学法明理的人,都应谨记「饮水思源」、「师恩如山」的古训。怀着感恩的心,知识才能跃进,也才能得到佛法的乐趣。
  
  在日常生活中一粥一缕,当思来处不易;一砖一瓦,是多少人辛勤血汗的结晶。对于恩惠不知感谢的人,是无法得道的。一般青年最大的缺点就是希望「别人为我」,却不晓得「我为别人」;只想「社会能给我什么」,却从未想「我能给社会什么」。
  
  今天的时代,国家进步,社会繁荣,民心安定,物质丰富,因此从事慈善工作的人很多,譬如奖学金的设置、各项活动的举办。可是,一个真正的三宝弟子,不只是接受别人的布施,自己也要能够付出。因为接受别人的布施,表示自己贫穷;惟有能够付出,才表示自己富有。
  
  研究佛法,就是要学习为人设想的道理。或许有人说:「我们是学生,功课繁重,那有时间研究如何为人?」事实上,只要你有力量就可以帮助别人。也有人说:「我根本没有什么力量,又如何帮助别人呢?」没有力量没关系,总该有心吧!人不能没有心,感恩者,要感恩于心,既有心,凡事就必须用心:如何充实自己,如何推广社会福利,如何与更多人结缘,如何让更多众生得度?
  
  日本宗教家中岛先生曾说:「在日本,从小父母、老师,甚至社会长者经常教导我们『缘』的道理,就是人与人之间经常结缘。日本是一个佛教国家,所以佛教的思想很普遍,大家一有机会就想帮助人,与人结缘,因此,缘就越结越广,越结越深。」
  
  学佛,要学习广结人缘,佛法讲众缘成就,任何一件事情不可能单独存在。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对于这个世间上的一切,就不会感到不满。譬如:当你伫立窗前,微风轻轻吹拂,枝头上的小鸟宛转歌唱,庭院里飘来花香,心旷神怡之际应想到:宇宙自然界多么地厚待我呀!我所拥有的是这么的多,能不感恩吗?时常怀着感恩的心,内心会觉得更富有。
  
  除了要有感恩心,在言语上更要经常赞美说好。俗语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传达感情的工具,若运用不当,则成为伤人的利器,因此,不能不谨慎。一般人说话,常犯几个毛病:有的人讲话「话中带刺」,喜欢别人称赞自己,却常以恶语伤害他人;有的人讲话敷衍虚伪,不切实际;有的人讲话信口开河,不负责任;有的人讲话不经过思考,话不得体;有的人讲话东拉西扯,毫无意义。《龙舒增广净土文》卷十二中曾列九种譬喻,说明口业的得失:
  
  1.口诵佛名如吐珠玉。
  
  2.口宣教化如放光明。
  
  3.口谈无信如嚼木屑。
  
  4.口好戏谑如掉刀剑。
  
  5.口道秽语如流蛆虫。
  
  6.口说善事如喷清香。
  
  7.口语诚实如舒布帛。
  
  8.口言欺诈如蒙陷阱。
  
  9.口出恶气如闻臭味。
  
  一般人在言语上最大的毛病,是建设性的、赞美别人的话说得太少,而无用的赘语、不满的言论发表得太多。经上记载:释迦牟尼佛往昔因中与弥勒菩萨一同修行,因释迦牟尼佛经常赞叹诸佛菩萨,以此赞叹功德比弥勒菩萨早成正觉。
  
  因此,求法学道,要学习知恩报恩,要随时赞美说好,心里常怀着感恩的念头,口里常说着赞美的言词,将我们有限的生命领域扩大,奉献自己一份热忱的心力,以期共同完成佛教的使命。
  
  第三愿要虚心下问
  
  佛教的教育是重视有疑问的,譬如在禅堂里,主七和尚要大家提起「疑情」,有时问:「什么是佛?」「什么是法?」或者问:「什么是祖师西来的大意?」「什么是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来面目?」「念佛者是谁?」一连串的疑问要你自己去参证,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参学中先要有疑问,有了疑问后,再虚心去寻觅答案。
  
  时下有些青年,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常常来请教问题,用尽种种方法替他解答,却又不肯采纳。譬如:
  
  「老师,我应该怎么样才能把书读好?」
  
  「从最浅近的基础打起,也要把字练好。」
  
  「老师,我觉得学习英文似乎比较重要。」
  
  「不错,英文也重要,英文通达了,将来可以到国际弘法。」
  
  「老师,您说得不错,但是研究佛法应该比学习英文重要。」
  
  他似乎都比你高一等,不管你怎么说,他总是以「不过…然而…但是…我觉得……」来否定你的意见。
  
  有一次,一位大专学生用电话约好时间,说有问题请教。可是,当我们见了面,他劈头就说:「大师,我有一个问题请教您,我觉得这个问题……」
  
  劈哩叭啦讲了二十几分钟,连让我插嘴的余地都没有,只有正襟危坐地听他发表高论。又过了将近十分钟,他看看腕表,忽然讶异地说道:「啊,对不起,今天打扰您了,我还有事情要办,改天再来请教您,再见!」
  
  「喔,再见!」当我送走他,才想起他是来请教问题的,可是,始终我都没说过一句话。
  
  学佛,应该注意培养谦虚实证的态度。唯有虚心,才能获得实益。好比茶杯里,假如装满脏东西,即使再添入甘美的食物,也难以下咽。如果个人过去旧有的习气太重,执着太深,那么,再好的道理,再新的观念,也无法纳受庄严。譬如一个人走路,后一步不肯放弃,如何能向前跨进一步呢?因此,具备虚怀若谷的态度,才是增进道德学问的根本。
  
  如果了解虚心的道理,平日便要多留意周遭的事物,发掘问题,有了问题,再进一步去寻求解答。所谓「学问」,就是学而能问;学而不问,不算是真正学习。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若没有疑问,则表示「学问」没有进步,知识学问就在「学」与「问」中长成。若耻于问人,则疑情永远不能解开,智慧亦永远停顿在某一阶段,因此不论求学或做事,皆要能虚心,能不耻下问。
  
  大家在思想上、行为上互相切磋琢磨,必须认清自己为什么学佛?为什么出家?一个学佛的人,不但能淡泊名利,能断除烦恼,还能知因识果,能行持精进,如此才能与真理相应,也才不枉入宝山。
  
  第四愿要改过迁善
  
  现代的一般青年,普遍有种共通的毛病,就是有过错不肯改正,尤有甚者,不肯接受批评。如果在大庭广众中指正他的缺点,就认为严重打击他的自尊心,使他在大众面前?不起头来。其实,这是一个不懂佛法的观念。
  
  在佛教中,不论谁有了过错,必须在二部僧众面前披露忏悔,一经过忏悔,就能洗清过失,谁也不能再指摘他过去的不是。如果一再地遮掩隐藏自己的过错,则永远也没有澄清的时候。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一个人不怕有过错,只怕不能改过,语云:「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修道者彼此相处,应坦诚对待,偶有过错,互相规劝。把过去的观念陋习改正,把内心的无明烦恼去除,化心浮气躁为慈悲祥和,导暴戾无理为柔顺有礼。唯有能改过,才能受益,唯有从改过中,才能培养自己伟大的情操。
  
  神仙对森林里的动物说:「我有神奇的力量,如果你们对自己身上有什么不满意,我可以帮忙修改,让你们长得更美丽。」
  
  神仙问猴子:「满意自己的相貌吗?」猴子骄傲的回答:「我觉得自己很美,有许多的仰慕者呢!帮马大哥修脸吧,他的脸太长了。」
  
  马听了生气地说:「我的脸很有个性,常常有人要我做明星,我对自己感到很荣耀。还是帮象妹妹修修鼻子吧!」
  
  胖象妹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地说:「我很满意我的鼻子,吃饭、洗澡都给我很大的方便,我看,孔雀姐姐的尾巴灰灰的,还是请仙人帮她,让她更动人吧!」
  
  孔雀不好意思地对仙人说:「我的尾巴确实不好看,请您帮我修改修改。」仙人掏出仙丹告诉孔雀:「只要你服下,就会有效果。」
  
  隔天清晨,森林被一阵热闹的惊叹声吵醒。原来,孔雀服下仙丹后,灰暗的尾巴开成一片绚丽的七彩,深深地吸引所有动物的目光。
  
  人没有十全十美,事情也不见得都能顺利完成,修正、改过是必经的门路。大家进入佛门求法,既然把「色身交给常住,性命付予龙天」,就要蠲除自己的成见,让师长、善知识来教导你,来雕塑你,学问道德才能增长,慈心愿力才能发扬,有朝一日,才能负荷如来弘法利生的使命。
  
  第五愿要变化气质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变化气质。为什么要修行?也是为了变化气质。求法、学道,因为天天拜佛、念佛,自然气质变得高尚清秀庄严。
  
  印度波斯匿王有一位面容丑陋的女儿,由于长得难看,国王不得已将她下嫁给贫民窟的一位青年。
  
  婚后,这位青年因为公主实在丑陋而不敢带她出门,每有盛会都是自己只身前往。久而久之,大家都奇怪为什么驸马从不带公主出门,于是有几位跟驸马交情好的官员决定一探究竟。
  
  被留在家中的公主,伤心自己长得丑陋,使得夫婿在人前?不起头来,便天天诚心的在佛前礼拜。当她不断的恳切忏悔往昔业障后,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合掌祈求的粗糙双手,渐渐变得雪白润泽;瞻仰佛像的朦胧细眼,也慢慢变得晶莹明亮。当她向佛陀倾诉心曲,求佛陀宽恕的时候,整个人流露出虔诚高雅的气质。
  
  那些因好奇、疑惑而前去偷窥公主的官员,个个被公主庄严美丽的神态所吸引,纷纷谴责驸马将美人暗藏深宫,不欲人知,国王、皇后和驸马得知公主因忏悔功德,容颜气质为之改变,由衷感恩佛陀慈悲教化,让他们重享天伦之乐。
  
  学佛,要学习把世间的陋习改变成高尚的气宇,把懈怠懒散的个性变化成勇猛精进。《维摩经》说「心净国土净」,《华严经》讲「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唯识家则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变化气质,是要靠自己的修持,靠自己的毅力,每一个人都是改造自己的工程师,自己想成为什么样子,一切的取舍都在于自己。
  
  平日的贪欲、瞋恚、嫉妒、自私、偏执、骄傲,要把它改变成慈悲、喜舍、宽宏、中道、温和、勇敢。唯有能自我反省、自我改造,才能出人头地。因为要变化气质,不是别人能够帮助你的,必须自己有勇气、有决心、有毅力,切实去实践,所谓「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就是这个道理。
  
  第六愿要勤俭忍耐
  
  佛光山是一个七众弟子的道场,出家僧众、在家男女青年都可以前来求法;我们不是为了贪图学位名利而学道,也不是希望佛教给予我们荣华富贵。佛光山的道风是朴素勤俭、是行解并重、是福慧双修,到这儿来,要把佛光山优良的道风维持下去,不但要勤于学习、勤于劳动、勤于做人、勤于修行,还要能忍耐、忍辱、忍苦、忍气、忍难,如此方能见道。我个人曾经从勤俭忍耐中深深体会到很多道理。
  
  我在佛教丛林里生活十年,十年之中,做了六年的行堂、两年的香灯、一年半的司水,都是自愿发心为常住做事。当时生活简单,似乎没什么事可做,环境很干净,也不必时常打扫,几天才倒一次垃圾,因为没有东西可倒,大家克勤克俭,丝毫不浪费,因此觉得生活上没什么烦琐的事情。
  
  为什么当时要做六年的行堂呢?因为我常想:当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吃一天饭做一天事。俗语说:「食人之禄,忠人之事;吃人茶饭,与人担当。」又说:「得人钱财,与人消灾。」百丈禅师也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我既然受惠于佛教,就要感恩图报,做好一个出家人。
  
  时下有很多僧青年,不要说发心做六年行堂,即使六个月,或六星期都会受不了,甚至于打扫一个星期也会做不下去,想要马上轮组调换。对于勤劳作务,不能耐烦的人,是不能有成就的。
  
  由于现代物质太丰富,人的欲望也随着物质在增加。但我个人始终不以为靠物质便可滋养我们的身体,我认为滋养身体须要用佛法,所谓「禅悦为食」,即是最好的证明。佛法虽然没有禁止我们对物质的需求,但是,佛法告诉我们,对于物质的欲望要适当地节制,因为世间上不可能有喜欢什么就拥有什么的如意事,所谓「不如意者十常八九」。所以,求法学道,不要养成浪费金钱、好吃零食的坏习惯,要从佛法中去体会禅味,以代替物质的欲望。
  
  其次,讲到忍耐,平时我们观察一个人是否能成器,往往先看这个人有没有忍耐力。世界上最大的力量就是忍耐的力量,忍的功夫可以成圣成贤,譬如忍饿、忍穷、忍贪、忍气、忍苦、忍难、忍魔,这种忍的力量,实为禅定、持戒所不及,因为忍耐的功德很大,可以成就一切。
  
  法远禅师在大雪纷飞的寒冬,为了求法,千里跋涉至远方一寺院,到了山门,没有人理睬他,一直等到夜晚,归省禅师看他不肯离开,端了一盆冷水朝他身上泼,并且声色俱厉地赶他走。但是,法远禅师平静地说:「大德,我为法不远千里而来,岂是这一盆冷水就能赶得了的?」
  
  禅师抱着大志大愿而来,为了求法,不畏屈辱,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禅师。学佛的人,要时时反省:能忍受工作的繁忙吗?能忍受身体的饥饿吗?能忍受天气的寒冷吗?能忍受无理的气愤吗?
  
  人,是万能的,只要我们有大愿心,有大智慧,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以坚毅不拔的节操去求法,佛道就在眼前了。
  
  第七愿要虔诚礼诵
  
  一般社会上的求学只是求知识、谋技能,求法,则必须福慧双修、行解并重。
  
  有些人到佛门中来,兜一圈又走了,连边儿都没沾上一点,原因何在呢?那是因为没有宗教生活的体验,也没有尝到佛法修持的妙味,因此无法在佛门中生根,犹如水上浮萍,随风飘荡。如果想在佛教中安身立命,则必须虔诚礼诵,从礼诵中与佛法相契。
  
  一个人每天如果能念佛一支香,则身心能与阿弥陀佛合而为一;如果能禅坐一炷香,则会感到人格在升华,心胸在扩大;如果能虔诵一卷经,则能感觉饱餐法味,其乐无穷。在这种情形之下,假若有人要你离开佛教,相信你绝对不会离开,因为你已经在佛法修持的体验中得到宝藏。
  
  另外,佛殿,除了礼佛课诵外,还有什么功能意义呢?我认为大家可以把佛殿作如下的观想:
  
  (一)把佛殿当做战场
  
  有人说:佛殿是诵经礼佛的地方,战场是敌我厮杀的地方,两者怎能相提并论呢?殊不知,礼佛诵经是为了消除烦恼,要与妄想魔王作战,借着佛法的力量来驱逐烦恼魔王,我们新的生命才能产生。在与魔王厮杀时,不但要勇敢,而且须付出很大的力量,才能把烦恼魔军驱除,所以说要把佛殿当做战场。
  
  (二)把佛殿当做学堂
  
  我们进入佛殿,是为了向佛学习,以佛为良师,学佛的慈心悲愿。我们要不断地反躬自问:我们学习了多少佛的德行?所谓「明佛之理」、「合佛之心」、「达佛之境」、「成佛之道」、「感佛之恩」、「敬佛之德」、「满佛之愿」等,究竟做到了几分?所以我们要像个学生,在学堂里认真用功,认真学习。
  
  (三)把佛殿当做矿场
  
  一般的矿场里有金、银、铜、铁、锡等能源,我们的内心也有很多智慧的宝藏。在佛殿里,可以借着诵经礼佛的功德力,开采出许多智慧的宝藏。所以每个人都应该辛勤努力,做个勤劳的采矿者。
  
  (四)把佛殿当做电力公司
  
  电力公司是一切灯光的来源,电力公司的总开关一开,街市、乡村各地的电灯都能大放光明。在佛殿里,从诵经礼佛中开启佛性的能源,点亮我们心灵的灯光,心灵的灯光一亮,精神的领域里,即可与外界的电灯一样光明皎洁。
  
  (五)把佛殿当做自来水厂
  
  自来水厂的水,供给我们日常饮用。在佛殿中诵经礼佛,获得的甘露法水,不但能洗涤内心的贪瞋愚痴、无明烦恼的污垢,还能滋润我们的菩提种子,令它发芽成长。有甘露法水的滋润,自能身心清净,法喜充满。
  
  虔诚礼诵能获得如此的妙处,大家应该好好去修持,从修持中增长道业,令自己的人生观臻于上境。
  
  第八愿要勇猛正见
  
  有些人缺乏正见,道听涂说,人云亦云,明知道是歪理,却由于缺乏正见,不能秉公处理,遂让真理隐晦不明。
  
  学佛的人,都应该具备正知、正见的节操。佛法讲八正道,八正道中以正见为首。一个人如果不能具备正见,则无法契入佛法。《华严经》上说:「正见牢固,离诸妄见。」《胜鬘经》也说:「非颠倒见,是名正见。」有正知正见的人,对是非、善恶、真伪才能做正确的思惟,发诸于身口意才有正确的行为,长养善念慧命。所以正见对于修学佛道的人非常重要,有人学佛一辈子,仍无法与佛法相应,唯有去除邪知邪见,方能进入佛法的智慧大海。
  
  有的人不信仰佛教,不了解佛法的精深奥妙,仅以一己的短见而认为佛教是迷信,这就是缺乏真知灼见;有的人初入佛门,尚未体验佛法的禅味,仅见到一些佛教中的事情,就认为不过如此,遂生退转之心,这就是缺乏勇猛精进。因此,我们有了正见之后,更要勇猛向前。《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上》说:「居家懈怠,则衣食不供,产业不举。出家懈怠,不能出离生死之苦。」一个人如果想得到宝物,也要努力去挖掘,何况想获得珍贵的佛法宝藏,更应尽心竭力,不畏艰巨。
  
  经上记载:一位年老的比丘,因为掉举昏睡,堕失正道,转生为龙,一位年仅八岁的小沙弥,却因为精进禅定,当生证得阿罗汉果。所以一个人在修行的途中,贤愚长幼的不同,并不重要,主要在于知见是否正确,行持是否勇猛。
  
  在佛教中,一个破戒的人,只要至诚忏悔,仍有重生的希望,而一个破见的人,则如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破戒,是个人行为上的过失;破见,是根本思想的偏邪。行为上的过失,可以医治,而根本思想的偏邪,则真理无法再进入他的心中,永远与佛道隔阂。因此,一个修学佛法的人,首先要培养正见;有了正当的见解,才能勇猛精进,深入佛道。
  
  第九愿要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是人性的本能,也是人性可贵的德行。一个人做人处世要求人格能够达到真善美,信仰佛教也要求心灵能够充满真善美;写文章的人要求内容富有充实感,绘画的人也希望描绘的画面具有真实感;活跃于舞台上的人物,其理想是「实至名归」,要求实际表现与名誉能够一致。总之,这个世间上,无论有形无形,若事若理,求真求实是人类最大的愿望。所以,求法也必须要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按步循序地去发掘知识的真实相。
  
  《百喻经》里有个故事:有一个富人,看到别人盖了一座三层楼房,富丽庄严,尤其第三层轩窗楼阁,明朗几净,心中不禁欣羡起来。回家后,便叫木匠也依样建筑。
  
  当木匠开始丈量地面,堆土砌砖,造起房子的时候,富人看了不明白地问:「你想做什么?」木匠说:「盖三层楼啊!」富人叫起来:「我不要下面二层,你只要帮我盖第三层就好了。」木匠说:「那有这回事,没有第一层、第二层楼,那里会有第三层?」富人还是坚持:「不必了,你只要建第三层楼就好了。」所有邻人听到了,都笑富人的愚痴。
  
  佛陀说,有些佛弟子,不能精勤努力,踏实修持,懒惰懈怠,却妄想求得道果,这就像那位富人一样啊!
  
  我常慨叹,有人写了几年的字,都不能把字写好;有人读书读了几年,也不能把文章作好,这都是因为不能求真务实,凡事敷衍了事,虚应故事一番。抱着这种心情,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成功;何况学佛求道这等大事,又岂是敷衍草率就能获得实益的呢?所以一个求法的人,必须凡事谨慎,求真求实,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
  
  第十愿要慈心悲愿
  
  慈心悲愿是现代僧青年最重要的修养,因为一个人有了慈悲心就不会生起瞋恨心,如大慈弥勒菩萨偈云:「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任他自干了;他也省力气,我也少烦恼。」乍看之下,似觉悲观消极,其实,这是菩萨的大慈悲。维摩菩萨因众生病而生病,地藏菩萨因众生受苦而入地狱,有慈悲心,故能代众生承担一切痛苦,把慈悲心建立在般若智的基础上,自然就能利益一切众生,真正做到「人我众生,三无差别」的境界。
  
  佛教中所谓的「慈」,是给予快乐;「悲」,是拔除痛苦。譬如:自己生活物质丰富的时候,会想到贫寒交迫的人;自己身体强健的时候,会想到病苦缠身的人;自己儿女绕膝,享受天伦之乐时,会想到鳏寡孤独的人。如此推己及人,便是佛教所谓的「慈悲」。平常一般人看到自己喜欢的人受苦时,比较容易生起悲心,但是,看到不喜欢的人得到利益时,则兴不起欢喜心。其实,一个修学佛道的人,应该不论欢喜不欢喜,都能予乐拔苦,平等施舍,甚至于对怨家仇人更应施予慈悲,以示修道者的无私风范。
  
  今后大家学习的方向有多种:口才好的学习当教师,将来做一个布教家;文笔好的努力习作,将来为佛教著书立说,以文字弘法;富于慈悲心的人,将来从事佛教的慈善事业,各人尽己所长,担负弘法利生的重任。
  
  综观求法的态度,方法很多,古人有云:「朝闻道,夕死可矣!」佛陀因地修行,心怀「为闻佛法,不惜牺牲生命」的决心;玄奘大师西行求法,坚持「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的态度。此外,昙无谶冒险患难的精神,法珍比丘尼为法忘躯、吃苦耐劳的大志,都可以作为我们求法的模范。闻法若能够择要而行,则终生受用,学佛求道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一心一意去求学,将来必能学而有成,为佛教贡献出一己才能。
  
  一九七七年八月讲于中国佛教研究院
 
 
 
 
 
学法四依止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得到五祖弘忍的衣钵离开黄梅之后,许多人在后面追赶,希望夺回衣钵。第一个追上的是惠明,六祖知道人已赶来,便把衣钵摆在大石上,自己隐到草丛中。惠明看见石上的衣钵,用手一拿,却是怎样都提不动。惠明于是明白,衣钵是传法的信物,没有得法,纵然用武力抢夺,也是恶行。于是他大声说道:「尊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这时,惠能才从草丛中出来对惠明说:「你为法来,我为你说法。」
  
  在佛教大乘经典--《维摩诘经》里,记载文殊菩萨和舍利弗尊者,率诸菩萨、罗汉们探望示疾的维摩居士的经过。舍利弗与诸圣众到维摩病室时,舍利弗为探病者没有床座而挂念。
  
  大菩萨化身的维摩居士知道他的挂虑,于是探问舍利弗:「尊者,你是为法而来?还是为床座而来?」
  
  舍利弗尊者尴尬的回答:「我们是为法而来,非为床座而来。」
  
  今日到佛门求法学道者,犹如昔日惠明不为衣来,而为法来,亦如舍利弗诸圣众集会在维摩丈室共论佛法,是为求法、求道而来,不为欣赏明媚的风光,也不为贪享美味的素菜,更不是为环境和招待的周全与否而来。因此,修学佛法的态度当依止下列四法为准则:
  
  一、依法学不依人学
  
  依法而学,是说以「真理」为依据,凡事按真理而行事。人之所以不足以为依,因为人的思想、见解各有不同;人有生、老、病、死,时时来去迁流,人事更递变化,而法(真理)则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所以学道应依法不应依人。如《华严经》说:「以法为依,以法为救,以法为归,以法为舍。」
  
  佛陀时代,有一天,一位经常跟佛陀到处弘法的弟子对佛陀说:「佛陀,您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老师。」
  
  佛陀听了这话,丝毫没有露出喜悦之色,反而问弟子:「你见过世界上所有的伟大老师吗?」
  
  「没有。」弟子回答。
  
  「你认识现在活在世界上所有的老师,或未来将出生的所有老师吗?」
  
  「不认识。」弟子再次回答。
  
  「那么,你说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老师,这句话毫无意义,因为你没有办法知道你所说的话到底是真是假。」
  
  「我只是想称赞您,因为您的教示这么高明。」弟子辩白道。
  
  佛陀说:「假如你认为我的教示对你有帮助,那么实行我的教示,遵循我的教示,这比称赞我,更能使我高兴。」
  
  佛陀接着问身边的另一位弟子:「如果你要买贵重的黄金,没有试验之前,你会付钱吗?」
  
  「当然不付,因为万一是假的,那不就白花了冤枉钱。」弟子如此回答。
  
  「这就与我所教的事情完全一样。」
  
  佛陀继续说道:「你们不要认为我所说的,就一定是正确真实的。你们应该自己去试验我的教示,看看是否真实不欺;如果你发现它是真实而有用,那么就去实行,不要只是因为尊敬我,才实践我的教示。也不要批评别人所教的,说别人的教示不好,世界上有很多伟大的教师,他们都有帮助别人的办法。因此,对他们任何一个人都不可心存轻慢,他们教得好不好,这不是你的事,你的事只在使自己离苦得乐,同时帮助别人离苦得乐。」
  
  弟子们听了佛陀的教示,从此更能以理性、客观的尊重态度看待任何的人和事。
  
  佛陀明示依法不依人,即是要我们依据佛陀教法「信解行证」,不要因人的优劣改变信仰。身为佛教徒要「护情更要护理、护财更要护道、护私更要护公、护己更要护他、护家更要护国、护身更要护心、护人更要护法、护神更要护佛」。唯有以法为依,才能走上学佛的正道。
  
  有人说,在学校需要接受老师的教导,初学佛法,同样需要法师大德们的开导,怎么可不依人而学?师长们的确能教导我们,可是教导者的言教,须要经过自己的体会和认识,才有所得,不是人人可以直接将教导者之言教,取为本身的经验。
  
  有人问赵州禅师:「怎样参禅,才能悟道?」
  
  赵州禅师站起身说道:「我要去小便了。」
  
  走了几步路,赵州禅师回头对询问者说:「唉!像这种小事,都要自己去办才行。」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曾经开示:「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六祖坛经》也说:「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方得解脱者,无有是处。」这都是说明,要相信自己,依靠自己;要相信真理,依靠真理;不可依靠其他。
  
  上自佛陀,下至师长、教授的言教,都是先知先觉者的经验。他们宣扬真理,引导学子走上真理大道,我们固然敬领其人教言,但是欲得收获,还是得靠自己亲自去体验。
  
  二、依智学不依识学
  
  智是指「无漏般若」的智慧;识是指有漏的「分别意识」。
  
  为什么要依智学,不可依识学呢?因为世相虚幻,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所分别、认识的现象,时刻都随着虚幻的世相变化。所以,以识来分别、认识世间的森罗万象、千差万别,毕竟不够彻底。
  
  舍卫国有一位清道妇,每天清晨就在城内各通衢要道扫地,清除污秽的水沟和马路,她无暇顾及自己的身装,所以总是一副污秽的模样。城里的人遇到她就避开,不敢与她接近。他们忘了这个清道妇替大众服务的功劳,反而嘲笑她是「臭女」,看到她,不是掩鼻就是吐痰。
  
  佛陀怜愍这位清道妇,便召她到耆阇崛山亲自对她说法。城里的人听到佛陀为「臭女」说法的消息,纷纷跑到耆阇崛山想要一探究竟。经过河边时,看见一道不可思议的光辉,光辉下是一位正在洗衣服的女人。
  
  到了山顶,他们问佛陀:「佛陀,您常说清净的话,为什么与城里人人最讨厌的臭女交谈呢?佛陀,你不感觉有损身分吗?」
  
  「你们来这里时,途中有没有看见一个女人在河边洗衣?」佛陀问。
  
  「有啊!那女人好象有毫光似的。」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女人就是你们所说的臭女。她清洁你们的城市,替你们整理市容,给你们清净,你们却嫌她污秽。」佛陀又说:「清洁不在于外表的干净与否,要心里清净才行。她每日为你们扫秽除垢,心地早就清净了;你们嫌她污秽,可见你们心中尚未清净,光有外表,有什么尊贵呢!」
  
  所以,《维摩诘经》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心地清净才是真正的清净,心地污秽,徒有光鲜的外表,实在不值得称叹。
  
  韩国的镜虚禅师,有一段时间都带一名女子回寮,并且关起房门同居同食。弟子满空怕大众知道这件事,一直把守门外,只要有人找禅师,便以「师父休息了」来挡驾。
  
  满空心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鼓起勇气敲了师父的房门。才进门,就看见这名女子长发披肩的躺在床上,身材苗条,师父很自然地在她细白的背部摸着。
  
  徒弟一见非常生气地大声问道:「师父!您怎么可以这样?您这样怎么能算人天师范?怎么对得起十方大众?」
  
  镜虚禅师一点也不动气,轻言慢语的说道:「我怎么不可为大众模范?」
  
  满空指着床上的女人,以斥责的语气说:「你看!」
  
  师父却平和的对徒弟说:「你看。」
  
  这名女子听到师徒对话,缓缓转过身来。徒弟猛然一看,只见一张不见鼻子、眉毛,连嘴角也烂掉的脸,正哭笑不清的望着自己。原来,是一名患了痲疯病的女子。
  
  这时,镜虚禅师把手上的药往满空的面前一伸,泰然的说:「那么,你来吧!」
  
  满空跪了下来说道:「师父,您能看的,我们不能看;您能做的,我们不能做!弟子愚痴,请师父原谅。」
  
  世人对于是非好坏,常常自信地说:「是我亲耳所听,亲眼所见。」其实由于短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没有深入了解,为六识所蒙骗,实是愚痴短见盲聋之徒。
  
  而无漏般若,是本性上的大圆镜智,可以如实照见世间万象,又如光明朗照,可以看见自己本来面目。所以,学佛不能从枝末差别来认识世间,必须「转识成智」,以「无漏般若」,从根本认识宇宙和人生,才不会被世间幻化妄相所迷惑。
  
  三、依义学不依语学
  
  语言文字是使我们获得知识,帮助我们获证真理的方便。各国的语言文字,其字形、发音虽有不同,但是所要表达的道理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应该把握它的根本,在事物的道理上,分析了解,不可只在语言文字上执着不舍,否则只是皮毛上之计较,而把真正意涵给忘记了。
  
  阿难尊者继承大迦叶的衣钵,为禅门二祖,活到一百二十岁。一天,有个沙弥在路上念着偈语:「若人生百岁,不见水潦鹤;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阿难尊者一听,叫住沙弥:「沙弥!沙弥!你的偈语念错了,应该是:『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解了知。』」
  
  沙弥回去之后,把尊者的话告诉老师,老师说:「你不要随便听信老朽的阿难,他已经很老了,不懂什么佛法了。」阿难尊者看到佛法的流传这样坎坷,不胜感慨,真是翻腔易调。
  
  「世人爱听人言语」,谎言说上百遍,也变成真理;谣言经过几个人一再传说,就完全牛头不对马嘴。一架飞机变成九十一架、曾参杀人的事例,都值得我们省思。
  
  在禅宗公案里,云门文偃禅师说:
  
  「假如今日我见到释迦牟尼佛说法,就一棍打死喂狗子吃。」
  
  「什么三藏十二部教理,把它拿来当抹布!」
  
  祖师如此狂言,好象谤佛、谤法,其实不然,他是要我们超越语言文字的执着,彻悟语言文字以外的真理。
  
  所以,大家在真理的大道上,要把我们的知见、执着舍去,在知见执着外,体会不偏不倚的本来真实面目。
  
  四、依了义学不依不了义学
  
  「依了义学,不依不了义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依究竟绝对的真理,不依各种方便、不究竟的方法。
  
  《法句譬喻经》中记载佛陀教化弟子依了义的事迹。当时,僧团中有一位般特比丘,天性迟钝,佛陀曾派五百个证得阿罗汉的比丘教导他,经过三年,还是一句偈都记不得。佛陀非常怜悯他,便亲自教他一首偈语:「守口摄意,身莫犯非,如是行者,得度世时。」
  
  般特比丘听了佛陀的教化后,感激涕零,并证得阿罗汉果。大家对愚钝的般特比丘突然悟道,非常讶异,纷纷请示佛陀。佛陀告诉大家:
  
  「学道不必贪多,能够实行最重要。般特虽然只了解一句偈的要义,但他能契入佛法的奥义微妙,一心直入,身口意三业无染。可是世间人学得多,却不究竟,徒然扰乱心神,于道有何益?」佛陀又说了一首偈:
  
  「虽诵千言,不义何益?不如一义,闻行可度。
  
  虽多诵经,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中国历史上,陈朝后主为了提升佛教素质,想要检核当时出家僧尼。与大臣商议,如果考核落第者,就下令停止修道。天台智者大师得知,立即上表劝诫皇帝:「提婆达多能诵六万象所驮经典,不免堕入地狱;般特日诵一句偈,即获得阿罗汉果。能否得道,不在多诵!」
  
  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教为适应众生根机,有深浅不一的佛法,在深、浅佛法之中,又依各种法门树立种种的专修宗派。所以,佛法虽然浩如湮海,但是其修持法门是秩序井然,不致使行者眼花撩乱,不知取舍。
  
  《法华经》中,佛陀说:「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这是说佛陀所告诉我们的各种修持法门,都是方便法门。方便法门是适应众生的程度,适应众生的根机而设立的,但不能把这种适应程度和根机的方便法认为是究竟,最究竟者是与佛心相应,这就是依了义佛心,不依不了义的方便。
  
  《金刚经》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此段经文告诉我们,好比坐船渡河,到达彼岸的时候,即应上岸而去,不应再执守渡船不舍,若不舍渡船,带之而行,岂不成了累赘?
  
  无论学习什么,都要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我们求法学道也须如此,不能入宝山而空手回。佛陀虽观机逗教,敷设各种法门,但唯有谨守四个依止的原则来修学,才能不偏颇、不疑惑,获得真正的般若智慧。
  
  一九七二年七月讲于佛光山大专佛学夏令营
 
 
 
 
 
 
如何进入佛法
 
   研究佛学应该带着什么样的心情?以下以四点说明研究佛学的方法:
  
  一、用信心而入佛法
  
  学佛能净化我们的身心,升华我们的人格,安顿我们的生命,开展我们的世界,帮助我们找到心灵的主人。国父孙中山先生曾说:「信仰就是力量。」《杂阿含经》卷二十六说:「何等为信力?于如来所起信心,深入坚固。」信心是大道的源流,是功德的慈母。经典里,也以各种譬喻说明「信」的重要:信如手,入宝山可以挖取宝藏;信如杖,走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以为依靠;信如船,可以横渡生死大海,到达涅槃彼岸;信如力,有了坚固的信心,自然产生力量;信如财,有了信心的财宝,人生将更丰富。信心可以长养善根,可以成就一切。信心的重要,就像树木的根本,根部扎实,枝叶自然茂盛。无论做什么事业,具有信心,才能无所不办;如果没有信心,便一事无成。
  
  有一个人失足落井,古井位于荒郊,无人经过,无法求救,如何才能爬得上来?落井的人看着井口,没有别的念头,只有一心想着:「我要有轻功、能飞,一飞就可以跳跃上去。」就这样朝思暮想,精神集中,果然生出一股无形的力量,让他能够升空跃出。
  
  信心能产生力量。佛陀时代,舍卫城东南边有一条大河,河水悠悠,深而广阔。岸上住有五百多户人家,他们以捕鱼为业,从未听闻佛法,而且习性刚强,贪利自恣。
  
  佛陀观察他们的机缘成熟,是得度的时候了,便到河边的一棵大树下静坐着。佛陀的光明,如日月照射全村,温暖旖旎,村人莫不惊奇,皆来问讯,佛陀让他们围坐在树下,为他们讲说五戒十善之法。但是,这些已习惯欺骗别人、不信真言的大众听了,心中无法生起虔信奉行的心,仍然刚强顽固。
  
  慈悲的佛陀,见他们不能起信,便化作另一个人从江对岸,双足越江踏水而来,江水只没到此人的足踝。
  
  他从容不迫的来到佛前,稽首礼拜。众人见了,惊怪地问他:「我们从久远以来就居住在这水边,从来不曾见过有人能在水上行走,你究竟是何人?有什么道术,能走在水上而不会下沉?」
  
  那人答道:「我是住在江南那边的人,我知道我很愚痴冥顽,听说佛陀在这里说法,我为了想获得闻法的喜悦,从南岸预备到这里。可是河水滔滔,不能过来,我便请问岸上的人,水是否很深,岸上的人告诉我,水只齐踝。我因为相信他们的话,便过来了,并无其他的异术。」
  
  众人听说,惊讶不已,这时佛陀欢喜赞叹道:「善哉!善哉!凭着虔诚恳切的心,就可以度脱生死的大海,数里宽的江面,何足为奇呢?」
  
  于是,佛陀为他们宣说种种法,刚强难化的捕鱼人,此时也心悦诚服,不再怀疑不信,并求受三皈五戒,成为在家的佛弟子,而且从此不再捕鱼,改营他业。
  
  古人说: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如反掌折枝那么容易;吾心信其不可行,反掌折枝就难如登天。有了信心,就有力量,只要用虔诚恭敬的信心研究佛学,一定能满足心中的愿望。
  
  二、用疑心而入佛法
  
  佛教和其他宗教不同,除了强调信仰之外,也从另一个角度,主张用疑心研究佛学,用疑心而入佛法。
  
  禅宗叫人要「提起疑情」,就是要生起疑惑的心。它主张青年学子要有问题,所谓:「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佛法如大钟一般,轻轻撞它,它就响小小声;你重重撞它,它就大大声响;你不去撞,它就不响。也就是要提出问题,才能获得解答。
  
  佛法不怕有问题,佛教经典三藏十二部五千多卷,都是有问而说的,弟子提出问题,佛陀依问题而说法。无问自说的唯有《阿弥陀经》等少数经典,因为《阿弥陀经》微妙难信,众生不知道,所以佛陀只有自己讲说。
  
  又西元前二世纪,支配西北印度的希腊大夏国弥兰陀王,当时因不信佛法,对那先比丘提出种种问难。那先比丘以车与轴、毂、辐等关系为譬喻,说明人生无常及善恶报应等佛教教义,并且回答了国王的问难。弥兰陀王听了以后心生欢喜,深深信服,不仅皈依佛教,广行布施,还表示出家意愿,最后恭送那先比丘离开王宫,这就是有名的《弥兰陀王问经》。
  
  譬如,弥兰陀王曾问那先比丘:
  
  「听人家说,念佛一声,罪灭河沙;礼佛一拜,福增无量。为什么念佛拜佛有那么大的功德?我不相信。」
  
  那先比丘反问国王:「如果一个人把石子投到大海里,会不会沉下去?」
  
  「一定会沉下去。」国王回答。
  
  那先比丘再问:「如果把大石头放在船上,大石头会沈到水中吗?」
  
  弥兰陀王回答:「不会的,大石头虽重,但是因为有船,所以不会沉下去。」
  
  那先比丘这时回答:「念佛拜佛可以灭罪的意思也是如此。佛法如慈航,一个人虽然曾经做过恶行,但是因为他一念向善,明白善恶因果,生忏悔心,专心念佛,就不会沉沦恶道,就像那石头,有了大船的承载,就不会沈到水里。」
  
  弥兰陀王一听,心开意解,连声赞叹说好。
  
  可见佛教不怕人家提出疑问。学佛参禅不要顾虑什么、害怕什么,尽管打破沙锅问到底。佛教禅堂里,有所谓「提起话头」,亦即要行者努力参究疑情,如:「父母未生我之前,什么是我的本来面目?」「什么是达摩祖师西来大意?」「念佛者是谁?」这些问题叫人莫测高深,难以解答,不是一般常识上的问题,而是要提出疑情,才能有所获得。自己参究疑情,才是真正自己的体验。
  
  三、用悟心而入佛法
  
  研究佛学是为了要求觉悟,所以,应用「悟心」来研究佛学。「悟」,不是知识上的理解,一般人在学校念书,求的是知识,学习佛法求的是觉悟,是求身心的体验。「悟」像心花开放、像茅塞顿开。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了的,在剎那间,「啊,我懂了!我明白了!」「悟」不是知识的逐渐增加积累,而是突然间的彻知。
  
  怎样才能获得悟的境界?有一位初学者问禅师道:「学人初入丛林,什么都不懂,请大师开示我怎么样进入佛法?」
  
  禅师说:「你听到枝头上的鸟在叫吗?蝉在鸣吗?你看到小溪的水在流吗?百花在开放吗?」
  
  初学者回答说:「是的。」
  
  禅师告诉他:「佛法就从这些而入。」
  
  佛法不是玄奇奥妙,它不是离开我们生活,它是活泼泼的在我们生活里。懂得流水的声音,那就是佛陀说法的广长舌声,看到开放的花朵,那就是如来清净的法身;悟道的话,穿衣吃饭都是道,睡觉拉尿也都是道。「道」不远求,「道」就在每一个人的生活里,「道」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有一位龙潭禅师,到天皇禅师座下参学,一年一年过去,天皇禅师从未向他开示佛法。时间一久,龙潭禅师不耐烦了,他向天皇禅师告假,要求他去。
  
  天皇禅师惊讶的问:「你要到哪里去?」
  
  龙潭禅师说:「我要到别处求佛法。」
  
  天皇禅师说:「我这里也有佛法,何必到别处去学呢?」
  
  龙潭禅师回答说:「我来这里很久了,未曾听到禅师为我讲过一句佛法。」
  
  天皇禅师说:「你可不能冤枉我,你拿茶来,我就喝;你拿饭来,我就吃;你向我合掌,我就跟你点头。我那一天不对你说佛法?」
  
  龙潭禅师给他这么一讲,低下头想。
  
  天皇禅师又说:「不要想,想就错了。要去体会,直下承当。」龙潭禅师听了,言下大悟。
  
  原来,扬眉瞬目都是佛法,一花一草一木,都含有无限的禅机,平时不知道真理就在我的内心,宇宙万有是我心中的宇宙万有,众生人类是我心中的众生人类。因此,平时所学都是向外追求,越求越远。佛法是要我们向内追求,能向内追求,「道」就会和我们很亲切、很靠近。
  
  讲解的佛法还不是真的佛法,真正的佛法,要靠自己去体悟。
  
  从前有一对以偷窃为业的父子,有一天,儿子问他的父亲:「爸爸,你老了,以后我怎么谋生,您总该传授我一点秘诀吧!」
  
  经验老道的父亲说:「好啊,今晚就传授给你。」
  
  夜静更深,父亲要儿子随他外出,找到一户人家下手偷窃。他们偷偷的翻墙,进到室内,打开柜子,父亲叫儿子先藏在柜子里。忽然间,父亲大叫:「有贼!有贼!」主人一听,马上惊醒,高喊捉贼。
  
  老贼机警地逃跑,小贼还被关在柜子里。他心想,父亲真是岂有此理,怎么把我关到柜子里,大声一叫就跑掉了,叫我怎么办呢?
  
  这时候,小贼不能靠老贼,只能靠自己了。有什么办法才能脱离这个危难呢?人到紧要的关头,虽然「山穷水尽疑无路」,也要求得「柳暗花明又一村」。小贼情急智生,在柜子里学老鼠「叽叽喳喳」叫声。主人拿着灯找贼,听到老鼠的声音,心防松懈了,「唉呀,这是老鼠叫,贼跑掉了。」
  
  当他们防守一松,小贼往外冲出去,把灯用力吹灭。主人立刻随后追赶,小贼很是着急,「糟糕,后面有人追上来了。」随即又想了一个办法,冲到古井边,拿一块石头丢入井中,主人追到井边说:「唉,今天出人命了!」说完就走了。
  
  小贼安然脱困。一回到家,就责问他的父亲:「你今天怎么这样捉弄我?」
  
  爸爸问:「我怎么捉弄你?」
  
  儿子说:「你把我关进柜子,大叫『有贼』,差点把我害死。」爸爸问:「那你怎么出来的?」
  
  儿子如此这般一说,爸爸听了高兴的说道:「儿子,我有传人了,你悟到这个道理,就知道随机应变要靠自己,别人是不能传授我们什么的!」
  
  进入佛门参学也是要自己努力精进,不管老师舌灿莲花,说得天花乱坠,自己不体会、不实践,那么,佛法也只是一般哲学,一些知识而已。
  
  四、用无心而入佛法
  
  许多人有心求法参学,有心很好,但是学习佛法要用无心学习,而不用有心。因为有心是有分别,有动念,有前后差别,无心才是真心。有些青年朋友,初加入佛学社团,热心服务,一、两年后,遇到种种困难,就退失道心。这就是所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西天;学佛五年,佛不见了。」
  
  有心而学佛法,是计较心、比较心、分别心;无心来学佛法,才是真心。「无」不是一般有无的「无」。过去,有人问一位禅师:「禅师,您入定的时间很长,请问您是有心入定,还是无心入定?」禅师答道:「我入定既不是有心,也不是无心,我是超越有无对待的心。」
  
  「无心」,是指离有为的心,是超有超无。佛法不是用分别而进入,是用无分别而进入,有分别是知解,是知识;无分别是般若,是观智。它像一面镜子,张三来,它还你张三的样子;李四来,它也还你李四的样子。它像镜子没有分别,可以还给每一个人本来面目。
  
  道树禅师建了一所寺院,与道士的「庙观」为邻,道士放不下观边的这所佛寺,每天变一些妖魔鬼怪扰乱寺里的僧众,想把他们吓走。今天呼风唤雨,明天风驰电掣,将不少年轻的沙弥都吓走了。
  
  十多年过去了,道树禅师却仍住在寺院里,丝毫不受影响。最后,道士所变的法术都用完了,可是道树禅师还是如如不动,道士没有办法,只得将道观放弃,迁离他去。
  
  有人问道树禅师:「道士们法术高强,您怎能胜过他们呢?」
  
  禅师说:「我没有什么能胜他们的,如果有,勉强说也只有一个『无』能胜他们。」
  
  「无,怎能胜他们呢?」
  
  禅师说:「他们有法术,有,是有限、有尽、有量、有边;而我无法术,无,是无限、无尽、无量、无边;无和有的关系,是以不变应万变。我『无变』当然会胜过『有变』了。」
  
  有一位年轻的法师发心替我开车。刚开始时,他非常仔细用心,连握方向盘都非常用力,可是却常常出问题,不是碰到这个,就是碰到那个,总会出一点小车祸。
  
  慢慢的,他不再那么执着方向盘,比较自然一点了。他处处留心,虽然如此,还是常常出问题,不管是转弯、换车道,都让人感受到驾驶技术不是很纯熟。
  
  再过几年,慢慢的,他开车可以不用心了,他无心了。在车上,他一边开车,一样可以打电话,一样的发表意见,但是从来没有一点问题,不让人觉得他更换车道,车速加快或减慢。到了无心开车,反而没有错失。
  
  他的开车过程让我想到,世间上许多人对于任何事情,最初总是执着、用心,虽然用心、留心,因为有分别、有计较,就容易有差错。总要等到无心,才能水到渠成,自在无罣碍。无心不是没有心,无心是自然,无心是物物一体,无心是无所不用心。
  
  无分别,不是没有是非、好坏;其实,要有强烈是非观念,要有善恶差别的思想,要有好坏圣凡的等级,那是对世间一般人说的。学佛的境界,必须以无心对有心,无分别对有分别,以般若智慧对一般知解认识。从本性体会的智慧,来照亮一切,观察一切。
  
  有一位初学者问沩山禅师:「什么是道?」
  
  禅师回答:「无心是道。」
  
  初学者说:「我不会。」
  
  禅师说:「你去找会的人。」
  
  学者又问:「谁是会的人?」
  
  沩山禅师不客气的回答:「不是别人,就是你自己。」
  
  今日世界人心纷乱,物欲横流,多少人在烦恼中打转,究其原因,大都只重物质价值,不重精神价值。我们必须先从心里建设起来,用「信心、疑心、悟心、无心」来进入佛法,才能真正的无所不办,无所不胜。其次,修学佛法者也要能从佛像僧容里,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从花草砂石内,认识自己的清净本性;从座椅拜垫上,体会自己无限的生命;从夜晚明月中,握住自己的永恒未来。
  
  一九七三年七月讲于佛光山大专佛学夏令营
 
 
 
 
 
从何处下手学法
 
   我们学习佛法应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呢?以下提供四点意见:
  
  一、我们学习佛法-从淡处落眼
  
  社会一般人总以为「多」才是幸福,因此汲汲于名利富贵的追逐,以为不如此,人生就没有意义。我们若要一心学佛,首先应从名缰利锁中走出来,从平淡处落眼。
  
  宋朝理学家程颢先生曾经写过一首〈春日〉诗:
  
  「云淡风清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明道先生从淡淡的云朵中,体会到一个修道者应该有超然物外的怀抱,充分表现他恬淡悠闲的人生态度。在佛教中也有一句话:
  
  「莫嫌佛门茶饭淡,僧情不比俗情浓。」
  
  有人认为佛门太清淡,却不知道青菜萝卜往往最下饭,粗茶淡饭正是养身的佳肴。平日吃了多少油腻的大鱼大肉,改换清淡的素食,会觉得更爽口。平淡无味的茶水,能够消除百病,香馥浓郁的烈酒,却会致人于死。
  
  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常人交往,总希望能获得对方的感情,当无法得到同样份量的回报时,用情越深,烦恼就越多。佛教里的一切总是淡淡的,看起来好象无情,其实是大慈悲,这就是「情到深时情转无」的境地。因为从平淡中培养的友情,才能长存,如果感情太浓厚,就好比乌云密布的天空,暴风雨很快就会来临。若能将名利心减一分,道念必可增一分;把感情少一分,智慧必能长一分。
  
  「淡」字运用在平常的生活里,有无限的奥妙。要制造人生的高潮很容易,而要把人生安放在平淡中却很困难,佛法说:「平常心是道。」这需要一颗「不忮不求」的平常心。
  
  佛陀时代,大迦叶尊者习惯过清净淡泊的修道生活。佛陀曾经特别告诉他,不要继续苦行,把粪扫衣脱去,改穿信众所供养的轻衣,静静的养老,不要过度疲劳。
  
  虽然受到佛陀这么高的慰劳,但大迦叶尊者仍不肯改变他的头陀苦行,他向佛陀说道:
  
  「佛陀,头陀苦行在我并不以为苦,反而感到很快乐,我不为衣愁,不为食忧,没有人间的得失,我只感到清净解脱的自由。」
  
  听了这一席话,佛陀赞扬大迦叶尊者,未来佛法得以弘扬,就是因为修道者像大迦叶尊者这样坚持严肃清淡的修道生活,培养自己的德行,便能吃苦,便能忍耐,便能甘于淡泊,一心一德,为法为人,僧团因而得以巩固,让真理之光永远普照着世间。
  
  一代大师弘一法师,他的一生正是「淡」字的写照。有一次,他的挚交好友夏丏尊,发现弘一大师的毛巾太破烂了,要为他换一条新的。大师说:「不必了,还可以用。」住的地方有臭虫,他却能安之若素;粗糙难咽的米饭,也能甘之如饴,对他而言,再粗陋的物质条件也觉得满足。从其淡淡的生活中,散发出无限的馨香,这是何等的风范,因此感动夏丏尊亲近佛法,成为虔诚的佛教护法。
  
  人生或可灿烂如春花,但是终究必归于寂静,我们要从五彩缤纷的花花世界,回归到平淡而永恒的世界。来到佛门学佛,要把过去的一切习气、念头、思想,暂时放下,以清新的心情来接受佛法,才能体会出平淡中的甘美味道。
  
  二、我们学习佛法-从无处着手
  
  平时一提到佛教,许多人有一种感觉,以为佛教是消极的、逃避的、空无的。世俗所谓的「空无」,和佛法所言的「空无」,意义是不一样的。我们学佛,就要从「空」、「无」入手。
  
  过去,我们所追求的是有形相、有对待的世界,却不知道这个「有」的世界,是虚幻不实,短暂无常的「假有」与「妄有」。平时我们的眼睛总喜欢看五颜六色,鼻子喜欢闻香的东西,嘴巴喜欢吃甘甜的食物,却忽略这些物质享受,容易腐蚀我们纯洁的心性。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佛教喝斥的正是这些会染污清净自性的色声香味等尘垢,反对的是人世间的吃喝玩乐;佛教所要「空」的是足以戕害天真的物欲,而向往一种真空不变,真实遍在的妙有世界。
  
  这种「真空妙有」的世界,具有无限的悲心,无限的力量,这种「空无」的世界比「妄有」的世界更丰富,更充实。
  
  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五个国王互相为邻,常有往来。其中,普安王跟着佛陀修学佛法,最受各国国王尊重。有一天,五王开会时,普安王问四王:「在你们人生之中,认为什么最快乐呢?」
  
  「在百花灿烂的花园中游玩,我觉得最快乐。」第一位大王回答。
  
  「我觉得戴着王冠,跨骑银鞍的白马,住在金殿玉楼,接受文武百官与全国人民高呼万岁的时候,最为快乐。」第二位大王回答。
  
  「我认为得到花颜窈窕的美人与聪明伶俐的儿子最快乐。」第三位大王回答。
  
  「我觉得能与父母共长命,和妻子眷属在一堂,身着绫罗锦绣的美服,口吃山珍海味最为欢乐。」第四位大王回答。
  
  轮到普安王时,他开口说道:「你们说的都不错,那些的确也很快乐,但那些快乐并不长久。我以为不生、不灭、不苦、不恼、不寒、不暑,所谓解脱的快乐最快乐。」
  
  四王听到普安王如此说,奇怪的齐声问道:「你为什么有这种快乐?哪里能得到?请你教示我们。」
  
  「在祇园精舍对大众说法的佛陀,就是教示我们这样的法门。」普安王说。
  
  五王即时来到祇园精舍礼拜佛陀,请佛陀教示,佛陀慈悲的对五王说法:「众生暗愚,没有正智,所以爱着目前暂时的快乐,不知道其中隐藏许多的罪祸。要求永久的快乐,快乐中没有罪祸,就必须修学正道。」
  
  接着,佛陀教示修学正道的方法,五王听后,了悟这娑婆世界是五浊充满,不能求得永久的快乐,希望永远的解脱与快乐,只有学佛修行。于是,他们广布德政,感化国内人民奉行佛法,人人安乐和顺。
  
  外出读书工作的人,夜晚了,需要回家休息;四处飞翔觅食的鸟儿,天黑了,便飞回巢里栖息。同样的,我们的心,也要有个安置处,心有所安放,生活才能稳定,办事或做学问才能落实。那么,我们这颗心要安放在哪里呢?《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告诉我们要把心安放在「无」的上面,以往我们总是把心放置于外在有形的世间,熙熙攘攘于物欲的追求,这是忽略了沧海桑田,瞬息变幻的可怕。或者把心寄托在感情上,然而自古多情往往空余怅恨,感情的变化莫测与难以把握,更是致苦的根源。
  
  我们的心中无所企盼,不想获得什么,自然就不会有失去的痛苦,这就是「无」的境界。《心经》说:「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菩萨有智慧,所以心中没有任何执着与罣碍,这才是远离痛苦的涅槃大道。
  
  「无」的世界,并不是没有,「无」是「无限」、「无执」、「无累」、「无求」的意思,证悟到「无」,尽管有心、有情、有爱,但是不会受人事的障碍,反而更能体会丰富的内容。好比一面镜子,拭去了镜面上的尘埃,能够将各种东西清清楚楚的显现出来。
  
  六祖惠能大师听到《金刚经》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句子时,豁然开悟,他能从「无」中证悟出「有」的无限妙用,这种「无」的世界是遍一切时,遍一切处而存在的;这种「无」的世界是离诸语言文字、超越对待的;这种不住不着的「自性」,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
  
  《维摩经》描写维摩诘居士以默然无言的态度,显示入不二法门的境界,终于获得文殊菩萨的赞叹,可见「无」不是没有,而是离开一切戏论的真理世界。
  
  「无」不是否定一切,反而是更肯定一切。「无」本具足一切,不假外求。「无」才能「有」,好比口袋空了,才能装进更多东西;杯子空了,才能倒进清水。学习佛法,也要抱着「空无」的观念态度,这样佛法才能深入心中;也唯有体会「无」的妙用,才能建立新的人生观。
  
  三、我们学习佛法-从疑处用心
  
  一般的宗教总是要信徒们对教义必须有绝对的信仰,不容许丝毫的怀疑,认为信了才能得救,才能上天堂,否则就下地狱。
  
,
  佛教当然也讲信仰。《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仰是一切善行的根据,我们对佛法有正信,自然能够依照佛法所指示的去行善,所以正信是一切美德的发电厂。但是,佛教除了正信之外,还有某些与一般宗教不同的特色,那就是佛教还建立在疑情上面。
  
  我们平常说「学问」,即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出疑问,宋朝理学家也说过:「做学问当在不疑处有疑。」我们不断地提出疑问,然后努力去寻求答案,有一天这些疑问获得解决时,我们的见地就向前迈出一大步;文明的进展,正是建筑在科学家们无数的问号上。儒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就是要提出问题,也就是禅宗的「参」。
  
  禅宗的大德高僧,在禅堂参禅打坐的时候,最重视的是「提起疑情」。有了疑情,才能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我们学佛也要产生问题,参透疑情。
  
  佛教为什么要参「话头」?因为平时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我们虚妄分别心所产生的虚妄世界,是一种虚幻的现象,而不是真如实相。经过一番大疑,好比倒溯着水流,才能追出它的源头,参话头就是要我们抱着疑情去追究生命最根本的来源,经过这一番大疑大悟之后,才能使我们看到天上那轮皎皎的明月-自性,而不是指明月的手指。
  
  不过,这并不是一般世俗的怀疑主义。佛教所谓的「提起疑情」,不是邪见,更不是执着愚昧,疑情必须建立在正信之上,从信仰中起怀疑,譬如参「念佛是谁?」首先要相信有正知正觉的佛,相信之后才能修此法门,不相信,如何能参透自己的本来佛性?如同生重病的人,不信医生的诊断,即使是灵芝仙草也难救治。
  
  四、我们学习佛法-从拙处力行
  
  我们为何要笨笨拙拙,不要聪明灵巧?古人说:「大巧若拙。」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表现在外表的,往往是笨拙的形态。譬如妇孺皆晓的愚公,发动全家人去移山,大家都讥笑他愚笨,事实上,我们赶不上的,正是他锲而不舍的愚笨处。
  
  以前印度波罗奈国有个居家学佛的人,名叫优波曲提,他想要修学佛法,却不知道从何处入门。当时有一位耶贳轲阿罗汉,看他开设贩卖种种物品的杂货店,于是教导他一个修行的方法。耶贳轲阿罗汉说:
  
  「你以后就用店里的黑豆和白豆来修行,如果心里生起善念,就下一个白豆,生起恶念就下一个黑豆,如果每天都是白豆,那么你必定是善人,有所成就了。」
  
  优波曲提听了很高兴,每天依教奉行,老实的用黑豆、白豆来计算心里的善恶念。起初,黑豆多白豆少,渐渐地黑白均等,后来,他的心全系念在善法上,碗里装的全都是白豆,最后,优波曲提证得了须陀洹初果。
  
  我们形容一个最有智慧的人为「大智若愚」,原因是一般人往往自视甚高,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等聪明的人,于是贡高我慢,恃才傲物。其实所谓「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真正聪明的人是韬光养晦、谦恭平和的人,表面看起来平平凡凡,实际上内在有无限的智慧。
  
  我们都知道,孔子的学生当中,颜回算是最聪明的,孔子却赞美他「不违如愚」。颜子之可敬处,正是其「愚不可及」之处,因为「不违」良师善言,正是他成圣成贤的主要原因,佛教说「依教奉行」也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学佛要从笨拙处力行,这笨笨拙拙就是要我们踏踏实实、稳稳扎扎守住自己的道业。不取巧、不诡诈,勤勤恳恳的修持。譬如排队吃饭,循规蹈矩的排队,一定能吃到香喷喷的白饭。做学问也是一样,成就是必须靠平常用功,点点滴滴累积而成的。
  
  太虚大师的弟子会觉法师创办武昌佛学院时,有一次对同学们开示说:「我最讨厌自以为聪明的人。」出家人自称为「老拙」,这种「拙」并不是真的笨拙,而是内在充满智慧,外表呈现的是一种圆融、随缘的拙朴。我们学佛并不是以乖异的言行来迷惑大众,而是抱朴守真,从谦卑学起,用笨工夫脚踏实地的修行。
  
  我们不妨把宇宙看作有五尺高,昂昂六尺之躯,要生活其中,唯有低头才行,?头行走必定寸步难移。尤其今日的学佛者,更应该祛除知识份子的优越感、怠慢心,实实在在做一个笨拙的耕耘者。
  
  有人以为学了佛法,就能具有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神通;又有人说,学了佛法,能够仙风道骨,不食人间烟火,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
  
  有师兄弟二人一同修道,师兄不喜好研究佛学,只对神通好奇,于是到处寻师学习神通。师弟不同于师兄,他只是老老实实的在寺院里研究经文,研读佛法。
  
  二十年后,师兄真的学会了神通,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可是师弟还是日日读诵经文。有一天,两个人刚好有事要共同渡船到江的对岸,而在江边会了面。
  
  两个人二十年不见,师兄看到师弟心里很欢喜,便问:「师弟,你近来学佛法,有些什么成就吗?」
  
  师弟说:「我每天研读《华严经》、《法华经》如此而已。」
  
  师兄一听,心想:「没有出息!每天只是读经、读经,又没能显义成文,又没有神通自在。」他轻慢地的对师弟说:「我真不知道你这么没有出息,每天只是读经,你看看愚兄。」
  
  他立刻走到长江的岸边,凌波虚步,踏着江水的波浪,用神通横渡过江,让岸上的人看得惊奇不已。而在长江的这一边,师弟则花了一毛五的钱买了一张船票,乘着船,也「摇、摇、摇」的到达江的对岸。
  
  先到对岸的师兄等到师弟渡了江,便对他说:「你看愚兄刚才一个凌波虚渡,神通价值如何?」
  
  师弟却不急不徐地回答说:「师兄,你看看师弟刚才一毛五的价值又怎么样呀!」
  
  这位师弟的意思是,你花二十年学的神通,我却只要花一毛五分,不是一样的可以渡过江来了吗?
  
  我们学佛法,是在于净化身心,脱离烦恼,对万世万物有新的认识。过去我们被纷纭差别的事相迷惑,对自己的本性不能了解,执着主观,骑在牛背上,却在找牛。学佛之后,应该好好认识、了解,不要入了宝山空手而回。
  
  好比一个寻找春天的人,踏破了草鞋,回家偶把梅花嗅嗅,蓦然才察觉「春在枝头已十分」。我们的自性本来具足,舍近求远,只有离道越远。
  
  在佛法上如能有证悟的体验,这时候山河大地已经不是石头,不是水流,而是如来清净自性。学佛的目的,就是要证悟这「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道理,能够如此,才不失学佛的意义。
  
  《维摩经》说:「为佛法而来,非为床座而来。」求法果真能大死一番,从「淡」处、从「无」处、从「疑」处、从「拙」处去下功夫,必定能培养新的人生观。
  
  一九七五年七月讲于佛光山大专佛学夏令营

{返回 人间佛教系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生与实践—慧解篇(人间佛教系列5)
下一篇:佛法与义理—义理篇(人间佛教系列7)
 人生与社会-社会篇(人间佛教系列2)
 禅学与净土—禅净篇(人间佛教系列9)
 宗教与体验—修证篇(人间佛教系列10)
 缘起与还灭—生死篇(人间佛教系列8)
 学佛与求法—求法篇(人间佛教系列6)
 佛教与青年—青年篇(人间佛教系列4)
 佛法与义理—义理篇(人间佛教系列7)
 佛光与教团-佛光篇(人间佛教系列1)
 佛教与生活—生活篇(人间佛教系列3)
 人生与实践—慧解篇(人间佛教系列5)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十九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课 十牛图颂(宋.廓庵师远)[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十二册]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二品 忏悔罪业 第十五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强素质,外树形象——就解决“僧俗混乱现象”对僧团建设的几点建议(体恒法师)[栏目: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专题]
 慈悲心与菩提心[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因果可转变 (佛教通俗讲座)[栏目:李炳南居士]
 佛说梵网经 十重戒 第八悭惜加毁戒[栏目:佛说梵网经·白话文]
 人,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栏目:佛教徒基本问答]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栏目:惟因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