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光与教团-佛光篇(人间佛教系列1)
 
{返回 人间佛教系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33
佛光与教团-佛光篇(人间佛教系列1) 
 
星云法师著
 
目录
 
〈总序〉人间佛教正法久住
怎样做个佛光人 - 第一讲 
怎样做个佛光人 - 第二讲
怎样做个佛光人 - 第三讲 
怎样做个佛光人 - 第四讲
怎样做个佛光人 - 第五讲
 
  〈总序〉人间佛教正法久住
 
  我们生活在人间,人间有男女老少,人间有五欲六尘,人间有生老病死,人间有悲欢离合。在缺憾的世间里,我们如何获得欢喜自在?如何发挥生命的价值?如何拥有安乐的生活?这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
  
  佛陀降诞人间,示教利喜,为人间开启了光明与希望;佛陀依五乘佛法,建立了「五戒十善」、「中道缘起」、「因缘果报」、「四无量心」、「六度四摄」等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创办文化、教育、慈善等事业,提出「传统与现代融和」、「僧众与信众共有」、「修持与慧解并重」、「佛教与艺文合一」等弘法方向。多年来,以「佛法为体、世学为用」作为宗旨,人间佛教渐渐蔚然有成,欣见大家高举人间佛教的旗帜,纷纷走出山林,投入社会公益,实践佛教慈悲利他的本怀。
  
  二○○四年,我在香港和台北作例行的年度「佛学讲座」,三天的讲题分别为「佛教的生命学」、「佛教的生死学」、「佛教的生活学」。我言:生命为「体」,作为本体的生命,是不增不减、永恒存在、绝对、无限、真常的;生死为「相」,每个生命所显露的现象,是有生有灭、变化无常、相对、有限、非常的;生活是「用」,生命从生到死,其中的食衣住行、言行举止、身心活动等等,无一不是生命的作用。因此,体、相、用,三者密不可分。我们既来到世间生活,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有生死,三者是一体的,其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整个人间佛教可以说就是「生命学」、「生死学」、「生活学」。
  
  今后,我预定在世界各地讲演〈人间佛教的戒、定、慧三学〉。所谓戒定慧,有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趣入解脱,是学佛的次第;在人间生活,更需要断除烦恼才能获得究竟的妙智,才能自在悠游于人间!
  
  一九四九年,我从中国大陆来到台湾之后,为了适应广大民众的需求,毅然采取面对面的讲说弘法。从宜兰乡村的弘法,到城市各处的聚会;从监狱的开示,到工厂的布教。一九七五年,在台北国立艺术馆举行佛学讲座,首开在国家会堂讲演佛学之风。接下来,我弘法的脚步,由北至南,由西至东,从学校到军营,从国内到国外。近二十年来,随着弘法的国际化,我更是终年在世界各地云水行脚,奔波结缘。
  
  讲演的对象,有一般男女老少的信众,也有大专青年、企业界精英、教师、警察等特定对象。讲说的内容更是包罗万象,经典方面有《六祖坛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法华经》等,也讲说佛教的义理、特质与现代生活的种种关系,以及佛教对社会、政治、伦理、经济、心理、民俗、命运、神通、知见、因缘、轮回、死亡、涅槃等各种问题的看法。
  
  三十年前,佛光山的弟子们将我历年来讲演的内容,陆续结集成书,并定名为《星云大师讲演集》,共有四册,二十多年来不知再版了多少次!许多读者将此套书视为认识佛教、研究佛学必读之书,也有不少出家、在家弟子,以此演讲集作为讲经说法的教材。
  
  这套讲演集已缺书好一段时间,不时有人频频询问、催促再版。我重新翻阅,觉得此套演讲集讲说时隔近三十年,抚今追昔,虽然佛法真理不变,人心善美依然;环境变迁有之,人事递嬗有之。因此,决定将此书全新改版,不以演讲方式呈现,去除与现今社会略微差异之处,重新校正、修订、增删,并依内容性质,分类为〈佛光与教团〉、〈佛教与生活〉、〈佛法与义理〉、〈人生与社会〉、〈禅学与净土〉、〈缘起与还灭〉、〈宗教与体验〉、〈学佛与求法〉、〈人间与实践〉、〈佛教与青年〉十册,总字数一百余万字,因内容多与人生有关,故取名为《人间佛教系列》。为保存、珍重历史,同时又为方便后人参考、查询,仍将讲演的时间、地点记于每篇文章之后。
  
  我之所以将此套书名为《人间佛教系列》,是因佛陀出生在人间,修道、成佛、说法度众都在人间;佛教本来就是佛陀所说,本来就是「人间佛教」!因此,我依循佛陀的教诲,无论所写、所言、所行,心中不时系念众生的福祉。我出家已超过一甲子,毕生竭力于人间佛教的弘扬与实践,主要是希望全世界各族群能相互尊重,人我能相互包容,社会彼此和谐进步。《人间佛教系列》是为我初期弘法历程,以及一以贯之的人间佛教思想理念的鲜明见证。
  
  这十册是《人间佛教丛书》第一套的结集,以后尚有第二套,甚至第三、第四套的结集。由于,人的生命在不停地和事业、时间赛跑,我一生也与著作、讲说、服务人间在竞赛,所以,一切就随顺因缘了!
  
  出版在即,为文略说弘法因缘,并以心香一瓣祝祷人间佛教正法久住,所有众生皆能身心自在,共生吉祥。
  
  二○○五年七月星云于佛光山法堂
 
 
怎样做个佛光人 - 第一讲
 
    佛光人第一讲
  
  台湾大学的师生,都自称「台大人」,在中国文化大学的华冈师生,称做「华冈人」。所以过去、现在,凡与佛光山有缘的人,都应称为「佛光人」。
  
  「怎样做一个佛光人?」佛光山的大众,都应该先知道这个问题。举凡佛光山的宗旨、目标、道风、守则等等,在山上住过的老师、学生、徒众,都应有深切的认识。
  
  现在我把「怎样做一个佛光人」分成数点,贡献给与佛光山有缘的大众。
  
  一、佛光人是常住第一,自己第二。
  
  在家,父母生我形体,养我色身;因此父母第一,自己第二。出家,常住生我慧命,养我法身,同样的是常住第一,自己第二。常住是我们的根,没有根的草,生命不能长久;没有根的树,既不能开花也不能结果。没有常住的人,就好似一个没有灵魂的人。
  
  常住是我们的家,家里有温暖,家里有教言。没有家的孤儿,日子不好过;没有常住的徒众,既没有师承,也没有法统,那里像是佛弟子呢?
  
  古德们有的为常住服务终生,甚至艰苦或兵难都不和师长分离;有的人为常住奉献所有,与常住生死相依。现在有一些人擅离常住,忘失初心,不知恩义,不重根源,人道既亏,何能进入佛道?佛光人应把常住的利益建立在自己的利益之上。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忠臣义士,甘愿为国牺牲,这个国家那有国魂?一个团体如果没有尽心尽力的干部,这个团体怎有生命?所以做一个佛光人,凡常住需要,无不全心全力来承担,因为在我们的思想精神里,本来就是常住第一,自己第二。
  
  二、佛光人是大众第一,自己第二。
  
  有常住就有大众,常住是我们的家园,大众是我们的法侣。没有大众,不能办事;没有大众,不成僧团。爱护大众的人,才是尊重自己的人。《维摩经》里说:「佛道到哪里去求?佛道在众生中求!」凡是具有圣贤气质的人,都是把大众的存在建立在自己之上;凡是自私的俗人,才忽视大众,注重自己。我们到佛光山来成为佛光人的一份子,要知道佛光山不是靠一人所能担当的,荷担佛光山弘法利生的是常住三宝和十方大众!可以说:没有大众,就没有佛光山;没有大众,就没有个人。佛光人应尊重大众,不可忽视大众;应容纳大众,不可排除大众。
  
  僧团,本来就是和合众的意思,也就是清净和乐的大众。个人,只是大众里的一根螺丝钉,只是混凝土里的一粒砂石。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这根螺丝钉,把整个机械锁紧;用自己的这粒砂石,把混凝土牢固。要尊重大众,帮助大众,不可自己先做大众里的逃兵。
  
  三、佛光人是事业第一,自己第二。
  
  佛光人很多,在佛光山的聚集,不是痴聚!我们有兴隆佛教的理想,我们有普济社会的愿心。我们知道未来佛教的慧命,完全寄托在佛法的事业上。教育、文化、慈善等佛化事业,都是传教的方便。
  
  我国自明清以来,教务衰微,僧伽素质下落,主要原因就是佛教没有事业。社会信众除了丧葬仪式偶需佛教外,竟不知佛教对他们还有其他关系。
  
  近四十年来,我们为佛教造就人才,而这些人才办了养老院、育幼院、托儿所、幼稚园、中学、大学、杂志、报纸、电台、电视、讲堂、医院、出版社、图书馆等,可以说我们的事业带动了佛教的发展。
  
  菩萨道的弟子,本来就该以「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我国号称大乘佛教地区,但目前能有几人具备菩萨道的慈心悲愿?所以应披心沥肝,誓愿身为佛光人,要以弘法利生的事业为职志!「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只求佛教的发展,不管自我如何牺牲,也是甘心情愿。我们决心以弘法利生的事业,供养三宝,奉献给一切众生。
  
  四、佛光人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
  
  语云:「金钱诚可贵,生命价更高,为了自由故,两者皆可拋。」佛光人应改为「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为了佛教故,两者皆可拋。」如果不把对佛教的信仰,建立在自己之上,是无法获得宗教所给予的价值。
  
  自古以来,历代都有英雄豪杰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事迹,他们成仁取义的风标,应该就是我们佛光人信仰上的蓝本。
  
  唐朝玄奘大师为了佛教译经事业,亲往印度求法,面对一片荒漠,他立誓:「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往东土一步生」的精神,便是以佛教为第一生命,自己为第二生命的精神;扬州鉴真大师为了前往日本弘法,历经七次危险,共费十二年时光,才能将佛法带到日本。那种「为大事也,何惜身命」的精神,也就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的认识。古德们凭借这种精神和认识,佛教在世间,才能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我们非为衣食而信仰佛教,非为名利而信仰佛教,非为安逸而信仰佛教,非为逃避而信仰佛教;佛光人是为了佛教而信仰,为了佛教而服务,为了佛教而奉献,为了佛教而牺牲。所以,我们佛光人的守则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
  
  怎样做一个佛光人?第一讲的四点是:
  
  第一、佛光人是常住第一,自己第二。
  
  第二、佛光人是大众第一,自己第二。
  
  第三、佛光人是事业第一,自己第二。
  
  第四、佛光人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
 
 
怎样做个佛光人 - 第二讲
 
   佛光人第二讲
  
  佛光人所以称做佛光人,当然在思想、精神、风格等各方面,佛光人与一般大众是不一样的。怎样做一个佛光人?第二讲中,我也提出四点意见和佛光人共同勉励。
  
  一、佛光人要先入世后出世
  
  佛法分世间法、出世间法;一般把世间法称做俗谛,把出世间法称做真谛。有些人以为佛教只尊重出世间法,鄙视世间法。但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世间人道未成,怎能完成出世的佛道?故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不容否认的,今日佛教衰微的原因,就是过分地忽略了世间资生的问题,急于求证出世的解脱,致使世人病我佛教为消极、厌世。不知大乘佛教的精神,虽然要有出世的思想,但也要先作入世的事业。
  
  没有入世的事业,和人间实际的生活脱了节,假如天天高呼出世的口号,国家不爱,父母不孝,族友不亲,这样就能容存于天地社会之间吗?
  
  耶稣教虽有天国的思想,但他们对人间的事业非常热心,创办学校、医院,赚了大家的钱,大家还说他们好。佛教提到世间,就认为娑婆似苦海,三界如火宅,把人间形容得像牢狱一般可怕,但谁又不在三界娑婆的人间讨生活呢?
  
  由于这种思想的偏差,可怜的佛教自隋唐以后,出现了数百年日渐衰微的现象。近三十年来,因为社会的进步,时代的需要,佛教入世的事业越来越多,佛教的发展也越来越蓬勃。所以,我们佛光人要肯定复兴佛教的不二法门,必然是先有入世的事业,然后再求出世的依归。
  
  二、佛光人要先度生后度死
  
  社会对佛教最大的误解,就是以为佛教是度死的宗教。平时不知佛教何用,到了往生的时候,才知道要诵经超度,致使人天师范的僧宝,沦于以经忏为职业,误尽了天下苍生,损失了无限的人才。
  
  我们佛光人并不反对功德佛事,但我们认为度生比度死更重要,我们必须先度生后度死。
  
  不用说,在佛教里度生的活动难做,度死的功德好为,因此谚云:「会得香云盖,到处吃素菜。」假如要弘法利生,就不是那么简单。一个人间佛教的推动者,不但要博通经论,而且必须具备一般社会知识,甚至天文地理、政经常识、讲说写作、各种技能,还有宗教体验、庄严行仪等,如果这些不能具备,就成为度生事业的缺失。
  
  度死的功德,当然也可作为度生的因缘。例如,一场庄严如法的功德佛事,不但亡者受益,生者也会因此有了得度的因缘。不过,佛光人还是应该先充实六度四摄的修养,并且培养多种技艺的能力,以作为度众的方便。比如,佛光比丘要以做医师、教师、教诲师、布教师、工程师、领导师为职志;佛光比丘尼要以从事护士、教师、文教撰写编辑、音乐师、美术师、家政师、语文师等为目标;佛光优婆塞、优婆夷,要护持真正的佛法--所谓真正的佛法,就是先度生后度死的人间佛教。
  
  我们佛光人要把佛化教育从幼稚园、小学、中学、推动到大学;从个人家庭推动到整个社会;从寺庙出家众推动到大众生活里。我们佛光人要把佛教文化普及于一切家庭,一切社会;我们佛光人要到处设立佛教慈济事业,我们要把佛光幸福、欢喜,布满人间。
  
  我们佛光人先度生后度死,至少也要做到生死一起度,千万不可只度死而不度生,因为我们佛光人感到生者比死者更需要佛教!
  
  三、佛光人要先生活后生死
  
  经常听到有人问:你为什么学佛?回答总是了生脱死;你为什么出家?回答也是了生脱死。「了生脱死」,当然是我们学佛出家的最高目标,但是如果把这件神圣大事,当成一句应付的口号,岂不是太不重法尊教。不少人学佛太过躐等,好高骛远,致使许多言行都像空中楼阁,不切实际,把话说得很大,却一点也没有实践。
  
  佛光人所以要这么想,并不是不重视了生脱死。只是,生活问题尚未解决,如何能解脱呢?比方:你没有吃饭,没有衣穿,如何能借假修真?如何能安心办理生死大事?
  
  我们常遇到一些初学的佛教人士,一开口都说:「我喜欢过清净的生活」,一闭口也说:「我喜欢入山修行」。这都是非常冠冕堂皇的话,仔细研究起来,就会发现问题。因为你喜欢过清净的生活,我就应该忙碌给你饭吃?你喜欢入山修行,我就应该苦命工作,帮助你的生活所需?你不觉得你的学佛太过自私吗?你去修行了生脱死,我们为你谋取生活所需,永远沉沦生死苦海,我们怎么办呢?
  
  古来的大德宗师们,他们学佛修行,都立志先发心为人服务。有的发愿生生世世做一条老牯牛,为众生拉车负重;有的人发愿陆沉头陀苦行,一工作就是数十寒暑。因为他们知道,生活的资粮不具备,生死又何能了脱?
  
  《阿弥陀经》说:若人欲生极乐国土,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这意思就是要我们办好生活上的福德资粮。佛陀住世时,每在说法中强调穿衣吃饭,经行劳动;我国百丈禅师更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呼吁。所以佛光人应上体佛陀和祖师们的慈悲,在此高度工业化的时代,人人都能先照顾自己的生活,进而断除忧悲苦恼,超越三界,永离生死轮回。
  
  四、佛光人要先缩小后扩大
  
  在社会人群中,流行着这么一句话:「满瓶不动半瓶摇」,意谓真正有学问、有能力的人,并不急于求表现;一些不成熟的人,却反而喜欢耀武扬威,争取表现。
  
  佛教中的学道者,有不少人不知养深积厚,不明大器晚成,总汲汲于攀缘,希望一蹴就能功成名就。
  
  目前佛教里的情况,自己未受僧众教育,却喜欢作僧伽师资;自己尚未受具足大戒,已经招收徒众;出家后不安于学,喜欢云游浪荡;佛门规矩不懂,已在专职贩卖如来。在这种情况之下,怎能出现法门龙象?佛寺丛林又怎能成就圣贤?
  
  所以,我们佛光人,不可流于时习。我们学道,要甘于十载寒窗的煎熬,要接受安贫乐道的生活;宁可无钱无位,不能无道无格。我们要先缩小自己,不要急于求售,等到因缘成熟,再自然扩大。
  
  最后,我希望我们佛光人要像千年老松,能经得起岁月寒暑的迁流;我希望我们佛光人要像严冬腊梅,能受得了冰天雪地的考验;我希望我们佛光人要像空谷幽兰,能耐得了清冷的寂寞;我希望我们佛光人要像秋天黄菊,能熬得过寒霜雨露的摧残。因为唯有能忍耐的人才能成功立业,唯有能缩小的人才能扩大自己!
  
  怎样做一个佛光人,第二讲的四点是:
  
  第一、佛光人要先入世后出世。
  
  第二、佛光人要先度生后度死。
  
  第三、佛光人要先生活后生死。
  
  第四、佛光人要先缩小后扩大。
 
 
 
怎样做个佛光人 - 第三讲
 
   佛光人第三讲
  
  我之所以一次又一次的讲佛光人应该如何如何,主要因为佛光山开山数十年以来,佛光人一天多过一天;我们佛光人不能不树立风格,不能不确立原则。其实这些佛光人所应树立的风格和确立的原则,也不一定只限于佛光人必须这么做,凡所有佛教徒,不分宗派,不论老少,大家都应该遵守这些规定,自能影响到佛教的兴隆。
  
  怎样做一个佛光人的第三讲,我分四点来说:
  
  一、佛光人不私收徒众
  
  印光大师论及佛教衰微的原因有所谓「三滥」,即滥收徒众、滥传戒法、滥挂海单。其中尤其是滥收徒众,导致僧格堕落、教团散漫,最为严重。我们如有志于重整佛教僧伦,应从不滥收徒众做起。
  
  目前,出家太过容易,因此有一些人的福德因缘和善根既不具备,预习僧团的生活行仪和信心也不够,便急急忙忙的出家,也急急忙忙的还俗;进出佛门太过容易,这是佛教的缺失,也是这一代青年的悲哀。
  
  出家,不能不找一个师父依止剃度。在佛教里,师父度人心切,告诫弟子的条件并不苛刻,甚至还有些讨好徒弟的诺言。因此,师教徒不严,徒敬师不够;师不像师,徒不像徒,就是这样形成的。
  
  尤有甚者,有些师父收徒,并不是为佛教培养人才,而是为自己收人众有所斩获;徒弟拜师也不是为了献身佛教,而是找寻一个关心爱护自己的亲人。经云:「因地不正,果遭迂曲」,师徒间用心如此,真是差之毫厘,缪之千里了。
  
  就算在家信徒宣誓入佛,那也是皈依三宝,不是如一般所说「拜师父」。佛教所以缺少推展的力量,就是因为信徒全都给师父占去了,真正的佛教已没有佛教徒了。
  
  不少在家信徒,也只知有师父,不知有佛教;只知供养师父,不知护持佛教。「教」与「徒」分了家,佛教又怎会有弘法利生的力量?
  
  我们佛光人不可以私收徒众,要把徒众还给常住,甚至还给佛教。出家弟子只论辈份,不依某一人。例如:第二代的都是师父,则第三代的就都是徒弟;如果是在家众的弟子,所有出家人都是师父,所有在家众都是弟子。
  
  佛光人的僧宝,人人都可以收徒弟,但男女众只有大师兄为法定的代理师父,自己只是很多师父之一。佛光人应明白将此告诉下一代,否则,不算佛光人!
  
  我之所以有此主张,实因见到佛教中人人收徒、收孙,有时师父们各自卫护自己的徒弟,造成同参道友彼此之间势如水火;就算师父们无争,弟子们也会各自以师为背景,划清界线:「这是我师父的!」「那是你师父的!」,自然而然就会闹得人我是非、乌烟瘴气了。
  
  希望佛光人都能体念佛法根本精神:「我只是众中之一。」让清净和合的僧团,真正做到:一切是公的,不是私的;徒弟是佛教的,不是自己的。
  
  二、佛光人不私蓄金钱
  
  金钱是烦恼祸患的根源,但也是修道的资粮和佛化事业的净财。发心出家为僧的佛光人,应该对金钱有正确的认识及合理的态度。
  
  我们不可贪财,但也不必自命清高说:「我们不要钱。」烦恼祸患的金钱固应远离,但净财资粮对于修道、弘法事业的推动,也是非重要。个人可以没有钱,佛教不能不富有。
  
  目前佛教界对金钱有一些不正确的看法和作法,例如:
  
  1.以为有钱就没有道德,有道德的人不该有钱。
  
  2.佛教人士不会用钱,但会积聚。
  
  3.个人比寺庙富有,寺庙比教会富有。
  
  4.委托信徒放高利贷,和信徒合作投资世俗事业(如:养鱼、开百货公司),供俗家亲人使用,或留给子孙。
  
  5.用在少数人的身上,不知道用在佛法事业上。
  
  6.只知道收,不知道舍。
  
  世俗人对金钱不能看开,贪求无厌,还情有可原。但佛教人士对金钱放不下,甚至不会使用,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佛光人不是不该拥有金钱,但佛光人不该私蓄金钱。佛光人对金钱处理的方法应该做到下列数点:
  
  1.出家、在家,彼此不可有金钱的借贷。
  
  2.为常住大众积聚净财,不为自己储蓄。
  
  3.不私自化缘,不贪取檀越的供养。所谓「信施」,只是透过我们,用来做弘法利生的事业。
  
  4.有钱,十方来十方去,把钱用在佛教和大众身上的人,才是会用钱的人。
  
  5.假如为理想、事业和计画中的需要而储蓄,应存在本山福田库中,否则即不合法。
  
  6.本山大众,不管任何人,如查询某人在福田库中存款多少,或议论其长短,乃是干涉他人之行为,应提出纠举。吾等佛光人,所有净财资粮,如果能遵照以上原则奉行,庶几对金钱就无过了。
  
  三、佛光人不私建道场
  
  佛光人的聚合,乃是有志奉献佛教的僧团。我们认为佛教比寺院重要,常住比个人重要。因为个人只是常住的一份子,常住只是佛教的一个单位。佛教的利益才是寺院常住的利益,寺院常住的利益才是个人的真正利益。
  
  佛光人应有团队的精神,应有整体的观念,要以佛教的利益为利益,要以常住的利益为利益。往大处去设想,往远处去计画,自己不要营求私利,自己不可私有道场。道场,乃修行办道的场所,供十方大众修学之处,不是个人的安乐窝。今日佛教界,到处都有私自营建的道场,分散了佛教的力量,像一盘散沙,各自为政,不易发挥集体的力量。另外,有些佛教僧众的观念,是「宁可吃一家饭,不愿吃万家饭」,意谓只要侍候好一两位有财力的信者,免得麻烦为信徒大众服务,致使佛教弊病丛生,佛教衰微的现象,莫此为甚!
  
  佛光人不可私建道场,古德所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佛光人要从大众里培养奉献的精神,要从团体里磨炼入道的信念。学佛首重发心,不发心弘法,如何能使佛法普及?不发心利生,如何能拥有众生?须知佛教的慧命乃寄在传教的事业上。我等朝暮所求的佛道,是在一切众生间,佛光人如要保持一份佛子纯真的德性,千万不可谋求私利,自图安乐。宁可庸庸碌碌在僧团中修行,也不要瞎打主意,以为自己有某些信徒护持,有力量拥有道场,这里成立一间精舍,那里开设一间佛堂。既不能挂单接众,又不能专心办道,忙碌的应付于生活之间,与当初出家时的大心宏愿相距甚远,反而更不能贡献于佛教,也可说是自己最大的损失。
  
  佛光人虽不要私建的道场,但可以有公众的道场,把自己的心量放大,公众的道场就是自己的道场。在公众的道场里,可以获得大众的助缘,可以增加学道的见闻,还有同参们的激励,职务上的观摩。佛光人若是拥有私自的道场,不只会失去大众,甚至还会失去自己。
  
  四、佛光人不私交信者
  
  佛教里有些僧众把信徒看作是自己私人的,因此常听到:「某某信徒是某某法师的徒弟。」私人的徒弟多了,「佛教」反而没有「徒」了。
  
  信者皈依的时候,本来就是皈依三宝,不是皈依某某人,即使皈依某某师父,仍然应该称做佛教徒。
  
  佛教徒,是佛教的,是僧团的,是大众的,我们在感情上不可把他们看作是属于自己所有的。
  
  佛光人和信徒来往,要以常住代表的身分,接引信徒,照顾信徒,这纯是道情法爱,不可建立私人的来往关系;因为一有私人来往,就不会以常住为重,最后自己和信徒必然都为常住及大众所弃。
  
  我见到一些和信徒有私交的僧青年,接受信徒的馈赠,等于是公务员接受了民众的贿赂。吃了五谷不能不消灾,因此就会循私,不是拿佛法作人情,就是拿常住作牺牲,甚至和信徒结成世俗的兄弟姊妹,反认信徒为义父义母,使僧格堕落,法统废弛,良深浩叹!
  
  我又见到一些佛教中的大德,和信徒合伙经营事业,最后失败时痛不欲生。或委托信徒转放贷款,导致倒闭时不敢吭声;就算不致失败倒闭,当无常一到,是他自己的,但也是佛教的净财,究竟存放在哪里,却没有人知道,这不是很大的损失吗?
  
  佛光人不可在世俗人家轻易走动,不可轻易交托信徒购买物品,不可把钱财存放在信徒家中,不可随便接受信徒的馈赠。我们佛光人与信徒来往纯是佛法的、公众的,僧俗之间需要净化,不可俗化。
  
  怎样做一个佛光人?在第三讲里我希望大家做到:
  
  第一、不私收徒弟。
  
  第二、不私蓄金钱。
  
  第三、不私建道场。
  
  第四、不私交信者。
  
  因为无私才能大公,大公才能入道,入道才能办事。
 
 
怎样做个佛光人 - 第四讲
 
   佛光人第四讲
  
  我自童年进入僧团,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岁月,在佛教里所修所学,所见所闻,自有些心得,尤以目前佛教的现状,僧众的臧否,有一些耿耿于怀,甚至忧心忡忡。如部分僧众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想的都是自私愚痴的观念,这样怎能绍继如来,弘范三界呢?因此,我们佛光人要学习自我要求,改革思想,增强信念,把不当的习气扬弃,把不正的言行摒除,所以在第四讲里,提出以下四点意见:
  
  一、佛光人不私自募缘
  
  化缘,在佛教里是一件很美而又很有意义的好事,宇宙的一切人和一切事,要靠缘才能存在;佛教界的事业,要靠缘才能办理。可惜多少善缘善事,都给不当的运用,成了恶缘恶事;如强捐强募,私有私占,致使美好的法缘,成了今日佛教最为人垢病之处。
  
  例如出家尚未受戒,或受戒尚未参学,就先学会化缘;那些挨门挨户的索讨,只赢得一句「老板不在家」的回答,佛教丢失体面,莫此为甚!
  
  近来,由于各大德的弘传圣教,佛教徒也逐渐增加,化缘并非十分困难之事;所以一些无志无愿的僧徒,不用自己的智慧道德、苦劳牺牲来奉献佛教,却先想到化缘。滥用了化缘,自己纵有收获,但佛教的公益,佛教的尊严,损失更多!
  
  本来,佛教有句谚语:「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但一些初出家者,假借闭关住山之名,先向信徒化缘,先找信徒护法。甚至买电视机向人化缘,出外旅行向人化缘,要衣服穿向人化缘,要买书籍向人化缘。化缘、化缘,招致了信徒的穷于应付,最后他们只得宣布与佛教无缘。
  
  我们佛光人,应有忧道不忧贫的精神,除佛法公众的事业以外,绝不私自向信徒化缘,宁可无衣无食,无钱无缘,也不私自化缘。
  
  二、佛光人不私自请托
  
  佛光人不私自化缘,更不私自请托。
  
  一些不明事理不顾大体的僧众,见到信徒,有诉说不完的一些请托:「请代我买一件布料」、「请代我买一双鞋子」、「我要维他命、药品的治疗」、「我想要日制收录两用机」,信徒买好以后,因是出家师父,他不好意思要钱,只得说由我供养好了。受者自鸣得意,以为自己德高望重,受人尊敬供养,不知道这是最恶劣的行为。
  
  不但如此,还有一些好走官势豪贵之家的僧徒,今天拜托你护持法会,明天拜托他帮助化缘,引权位而自重,托巨室为后援,庸俗腐化,腐化庸俗,僧格堕落,僧伦不修,无过于此!
  
  更有甚者,自己无才无能,无学无道,但又喜好建寺,待寺成之后,既无信者,又无徒众,只好请托地方土豪劣绅,参予名位,你做管理人,他做董事长。最后这些临时乌合之众,因为理想不一,信念不同,纠纷者有之,诉讼者有之,这一切皆种因于请托所造成的后果。
  
  语云:「人到无求品自高」,《八大人觉经》云:「无自多求,增长罪恶。」所以,我们佛光人应学普贤大愿王之「请佛住世」、「请转*轮」,宁可求法求道,也不要向世俗请托。当然,人间所贵者,相互依助,虚心请托,也是正常的人际关系。为了弘法利生,即使向人叩头请托也无可厚非。但不可为一己之私利,忘记僧宝的尊严,走权势之门,托自己私事。佛教里请托越少,僧宝的地位就越高。
  
  三、佛光人不私置产业
  
  我在第三讲里希望佛光人不可私建道场,现在我还要强调佛光人不应私置产业。
  
  有一些年轻者,常希望自己有一栋房子,或是希望父母分给他一份产业。我常看到年轻的学道者,当他们有了产业,自己的道业就没有了。
  
  过去有位女众不愿嫁人,来山要求出家,她带来父母给她预备的嫁妆,如电冰箱、电视机、汽车等,当时我叫她把那些东西送回去,她说她自己并不要那些东西,送给常住大众用好了。我说:「不行!你以后在教室里听课,听到电视机的声音,你会想那是你的电视机;你看到有人吃冰棒,也会想到那是你电冰箱里的冰棒,你怎么能安心修道?」
  
  她回答说不会,又说了很多好听的话。但后来当我仍坚持叫她把东西送回去的时候,她舍不得那些东西,只有自己和那些东西一起回家,不再来了。
  
  还有一些原来已出家多年的人,本来在佛教里很安住身心的求学求道,但后来他的父母买一栋楼房给他,他为了要管理那栋楼房,也只好回家守门户去了。
  
  财产,对俗家人有其必要;但对出家人,如果他不会运用财产的话,产业会埋葬一个修道者。世俗之人,产业越多越好;学道之人,产业越少越好。否则,产业不但不能帮助修道,反而成为修道的障碍。基于上述理由,佛光人除了常住公众的产业,千万不可存有置产的私心;因为私置产业长养贪心,贪欲的洪流,会把我们本已安住的身心冲失。
  
  四、佛光人不私造饮食
  
  在佛教里做住持当家,学问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品德和供养心。本山对大众是有心供养的,尤其饮食、灯光、热水,不愿意限制大众。但私造饮食,这是绝对不许可的。
  
  有名的律宗首剎--江苏龙潭宝华山隆昌寺,自古以来,每年春秋二季传戒,住众千人,严持戒法,被尊为模范道场。不知由什么时候开始,准许大众除正餐过堂以外,个人可以「烧小锅」,私造饮食。从此,住众成年累月不上殿者有之,不过堂者有之,在房中宴请外客者有之,偷窃山中蔬菜竹笋者有之,盗用常住油盐者有之;僧格的堕落,制度的破坏,自此,宝华山无复昔日的庄严神圣了。
  
  偶尔私造饮食,本是轻微小事。但私造饮食影响所及,却使僧团弊病丛生,岂能不戒慎之。丛林里面,在大寮监斋侍者像旁,写着一副对联:「未供先尝三铁棒,私造饮食九铜锤。」可见过去大陆诸大丛林,已注意此事,所以要提早防患未然。今我佛光人应体会开山建寺的苦心,了解僧团制度的重要,千万要遵守,绝不私造饮食。
  
  本山所有设备,已够大众使用。若有宾客,可在朝山会馆用餐;若有病者,如意寮中可以方便饮食;若因公务误餐,法味堂中留有菜饭;若是特别喜吃酸甜苦辣者,可以吩咐典座特别制造供养大众。
  
  佛光人如系精舍颐养天年者,年老对常住有贡献者,或已担任常住堂主多年者,对于饮食虽可方便,但仍不可邀约他人共进餐饮。第四讲,即:
  
  第一、不私自募缘。
  
  第二、不私自请托。
  
  第三、不私置产业。
  
  第四、不私造饮食。
  
  如果大家都能奉行以上各点,则我佛光人必能团结自强,光大佛教。
 
 
怎样做个佛光人 - 第五讲
 
   佛光人第五讲
  
  我每次和本山职事、学生、徒众等讲说「怎样做一个佛光人」,并非是标新立异、创宗立派,我只是惭愧自己无德无能,无法要求全佛教的人士接受我的意见,只能期望我的学生和徒众能遵照指示,确立做人的原则、轨范、弘法的观念;希望佛光人都能切实奉行。
  
  须知目前佛教现状,既无制度,又无是非,到处茍延生活,胡混时光,如果我们不高举信念上的旗帜、思想上的目标,怎能为佛教承先启后,策励将来?所以在第五讲中,我提出四点希望:
  
  一、佛光人要有宗教情操
  
  我们学佛不同于一般世俗之人,佛光人应拥有宗教情操。
  
  什么是宗教的情操?宗教情操就是宗教的性格,意即与生俱来的牺牲、奉献、忍耐、慈悲、公正、无私、诚信、淳朴等的宗教美德。如果在自己的性格里没有这些宗教美德,此人就没有宗教情操。
  
  宗教情操固然是与生俱来的美德,但也可靠后天的培养。佛教徒每天的朝暮课诵、过堂用餐、出坡作务、参禅念佛,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宗教情操。佛教徒以为一切修行只是为了了生脱死,其实宗教情操如果没有培养好,怎能了生脱死呢?
  
  现在一些出家剃度受戒之人,究其志愿与精神,有几人具有牺牲奉献的发心?有几人具有慈悲忍耐的德性?更遑论其他公正、无私、诚信、淳朴的性格,有时甚至连一般的做人之道都不俱全,又怎能对佛教和众生做出最大的贡献?并且证悟自性了生脱死呢?
  
  我们发心学佛,把自己奉献给三宝,须先考查一下自己的宗教性格。现在佛教衰微的原因,就是僧团里具有佛教性格的人太少了。我希望佛光人不能疏忽宗教性格,不能不培养宗教情操。
  
  怎样培养宗教情操?应先具有四心:
  
  一、离欲心。二、惭愧心。三、平等心。四、慈悲心。
  
  然后再具有四德:
  
  一、威仪德。二、行持德。三、忍耐德。四、普济德。
  
  总之,佛光人的佛教性格,应该是信仰比生命重要,佛教比自己重要,大众比个人重要,道德比金钱重要。有了佛教的性格,做好佛光人就不困难了。
  
  二、佛光人要有因果观念
  
  现代的社会,常被有道之士批评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为什么会如此?主要的原因就是,今日社会大众普遍缺少因果观念。
  
  佛法召示我们:「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生为现代欲海洪流的芸芸众生,普遍不明因果,不怕因果。目前社会上,到处是能骗则骗,能贪则贪,能抢则抢,能占则占,横竖法律不是万能宝典,违法也不一定有人知道,就算有人知道,法律也不一定能制裁。其实不然,即使没有法律制裁,因果也不会不制裁的。
  
  一个人如果做了违背道德的事,即使逃得了法律的审判,也逃不了良心的审判,逃不了因果的审判。日本楠正诚死后,在衣服里留了五个字「非、理、法、权、天」,此五字的意思就是「非」不能胜「理」,「理」不能胜「法」,「法」不能胜「权」,「权」不能胜「天」;「天」就是因果,因果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过去佛教长老大德,考验后学,也是先观察他是否忠诚,然后明了他是否有因果观念?因为学道之人,若不忠诚,若无因果观念,则此人一定会营私舞弊,弄法玩权,非但无益于大众,甚至还会伤害到常住和佛教。
  
  不幸的是现在佛教僧团亦如社会,因果的观念越来越淡薄,没有为教的热忱,没有为众的公德。曾任中国佛教会秘书长的常惺法师以「惑业苦」的定律,讥讽应赴者为「和尚怕斋主,斋主怕因果,因果怕和尚」,真是刻划到了极顶。
  
  我们佛光人,应不同于流俗,僧格的树立,应先有因果观念!宁可无钱、无衣、无物,也不能不明因果;宁可无名、无位、无用,也不能违背因果。
  
  侵犯常住公物,是违背因果的定律;浪费常住所有,是违背因果的行为。只凭一己之私,不顾佛教荣誉,不念他人利益,所以古德慨叹「袈裟下失却人身,而作披毛戴角还」的警语,即此之谓也。
  
  三、佛光人要有惭耻美德
  
  《佛遗教经》云:「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在佛教里想要激励自己的菩提心、荣誉感,以及进德修业、敦品向学,没有比惭愧的美德更重要的了。
  
  所谓惭愧,惭者怕对不起自己,愧者怕对不起他人。一个人能够时时仰无愧于天,俯无怍于人,则此人的道德梵行,就几近于圆满了。
  
  但是遗憾的是,现在的人已经不太重视惭耻的美德了。例如有些明明是僧宝,他不知僧宝的尊严,居然出卖僧格,亲近白衣;有的美其名曰灌顶,曰传法,白衣上座,僧装下跪,这不是佛说的末法现象吗?有少数经忏之流,上着袈裟,下穿革履;口诵经文,心计单银,这不是无惭无愧的写照吗?还有那些身披法衣,手持引磬,挨门挨户敲打者,说得好听是化缘,其实是如丐者乞讨,这不是丧心病狂、忘失惭耻的美德吗?还有一些坐享信施供养,不知福利大众,一意攀缘世俗,不知安份修持,这岂非不重己灵、不知羞惭为何事吗?
  
  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说:「正法像法,皆已灭尽,仅存末法,有教无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竞争人我,尽逐利名,举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是何名?衰残至此,殆不忍言!」省庵大师继续说:「每一念此,不觉泪下。」这就是惭耻之心,这就是菩提正念。希望我佛光人亦如省庵大师,常念众生受苦,常思正法久住,痛切忏悔业障,发心弘法利生,做一个保持惭耻心的真正佛子!
  
  四、佛光人要有容人雅量
  
  我经常告诉大家:我们要有容许异己的雅量。
  
  人,是非常复杂的众生,有地域的不同,有性别的差异,有年龄的悬殊,有职业的类别,还有信仰、思想、兴趣、利害种种的不同,没有容许异己存在的雅量,就不能体会因缘和合的佛法,就不能认识互相依存的真理。
  
  语云:「有容乃大。」大海容纳百川众流,所以才能成为大海;虚空容纳森罗万象,所以才能成为虚空,做人要能包容异己,人格才能崇高。
  
  非常可惜的是,佛陀虽开示我们「远离我执法执」的宝训,然自古以来,我执、法执一直是古今佛子的通病。
  
  参禅的禅人不容念佛的净人,念佛的也批评禅者的不是;学教的指斥修行的盲修瞎炼,修行的人指斥学教的不重修持;住茅蓬的头陀说大寺院的住持好名好利,大寺院的住持说住茅蓬的头陀是自了汉的焦芽败种。总之一句,在佛教里,到处都是你说我不对,我说你不该,批评毁谤,毁谤批评,到以后同归于尽,佛教灭亡就天下太平了。
  
  过去有某秘书长告诉我:某领导人要他研究如何打倒东方佛教学院。他说:「天主教的神学院,耶教的圣经书院都不必打倒,为什么同教的人要打倒同教的佛教学院呢?」所幸有这位好心的秘书长,不然,我们的佛教学院不被打倒,也会遭遇更多的麻烦了。
  
  希望做为佛光人的大众,不要强人同己,要明白「方便有多门,归源无二路」,不必人人顺我,眼耳鼻舌各司其用,才能成为健全的有用之人。有了铁路,再建一条公路,甚至再加高速公路,分工合作,才能发挥更高的功能。
  
  谚云:「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何必不容许他人存在?若不能明白这个道理,自相残杀,只凭私怨、嫉妒,那会成为佛教的罪人啊!
  
  怎样做一个佛光人?在第五讲里,我希望佛光人做到:
  
  第一、要有宗教情操。
  
  第二、要有因果观念。
  
  第三、要有惭耻美德。
  
  第四、要有容人雅量。
  
  佛光人如果能做到以上四点,则进德修业、增福增慧,不为难也。

{返回 人间佛教系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人生与社会-社会篇(人间佛教系列2)
 佛教与青年—青年篇(人间佛教系列4)
 学佛与求法—求法篇(人间佛教系列6)
 佛光与教团-佛光篇(人间佛教系列1)
 宗教与体验—修证篇(人间佛教系列10)
 禅学与净土—禅净篇(人间佛教系列9)
 佛法与义理—义理篇(人间佛教系列7)
 佛教与生活—生活篇(人间佛教系列3)
 人生与社会-社会篇(人间佛教系列2)
 人生与实践—慧解篇(人间佛教系列5)
 缘起与还灭—生死篇(人间佛教系列8)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名(nāma)[栏目: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The Path to Arahantship]
 圆觉经直讲 第二章 回归自性的家园[栏目:宋智明居士]
 久炼成钢[栏目:人生的阶梯·星云大师]
 楞严禅师、慈宗及其道场简介[栏目:楞严悲华法师]
 心静入法循善缘[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妄想不断不能开悟[栏目:宣化上人]
 彻悟人生 第三十三个故事[栏目:觉真法师]
 慧律法师语录精华全集(五)[栏目:佛教格言]
 堪叹世人不如马[栏目:邹相美文]
 一切行持都是为了成办解脱[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