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寡
 
{返回 生活的层次·迷悟之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93
   三寡
  
  清朝曾国藩先生,一向被认为是重视修养的人,他能在十个「三」字上用功,如三忌,三薄、三实等,以减少人生的过失,其中以「三寡」最为人所效法。
  
  此三寡就是:第一,寡思虑以养神;第二,寡嗜欲以养精;第三,寡语言以养气,诚者斯言也。
  
  现在以这三寡来说明:
  
  第一,寡思虑以养神:思有二种,一是思想上的考虑,二是思念上的忧虑。思考就是思想,人应该要有思想,才有生命的内涵,但是思念的忧虑,会让人耿耿于怀、颠倒妄想,人需要的是思想见解,而不是思虑妄想,因其对身心无益也。
  
  第二,寡嗜欲以养精:欲有二种,一是善法欲、二是染污欲。如果是善法欲,则多多益善,例如要发展企业,要读书求学,要服务社会,要成家立业,这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欲望;染污欲,就如沉迷于情欲、沉迷于爱欲、沉迷于名欲,这就太损伤精神了。欲,要持之于中道,世间人都有欲,但是当利欲熏心,且超过了头,就是所谓的欲火焚身了。
  
  第三,寡语言以养气:人在世间,语言是不可缺少,也是最方便的沟通方式。长者对子弟的开示,朋友彼此间的闲话家常,学者、政要对社会大众的发表演说,都需要用到语言,所以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协调最重要的方法。但是,语言太多了,或是闲言杂语,唠叨不绝,就会伤神了。有些人因语言太多而造成喉咙的失声沙哑;选举时,参选人、助选员沿街呼喊:「救命救命!拜托拜托!」看他们伤身害神的情形,就知道语言过多是不益于健康的。所以语言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就要节制,才不会伤元气。除了语言要节制外,在金钱的花费与时间的使用也要节制。
  
  曾国藩先生的三寡对人生的修养,是很好的座右铭,但是人生求大、求多、求好,是很自然的,求寡就难了,就如钻石我们要求其大,黄金也要求其多,权位也要求其高,而寡是「少」的意思,也就违背了一般的常理,所以就要限制心中要大、要多、要高的贪念,而让身心过重的负担放下。
  
  现代人,就是因会不胜负荷,才会常喊「压力!压力!」所以人生有一些东西要能「寡」,如少烦少思、少情少爱、少欲少恼,但是寡廉鲜耻,寡信寡义,寡德寡学,那就不应该了。《人间福报》2003年3月16日

{返回 生活的层次·迷悟之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不可能
下一篇:学位
 阴德
 顺势
 十大死因
 期许
 依赖
 毁灭
 拿捏分寸
 最后通牒
 留白
 了解通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碧岩录》十五则讲记 第十 第五则 雪峰粟粒之上[栏目:冯学成居士]
 了义明灯 中篇 步上解脱道 脱离轮回海 十一 附一、如何供养和承事上师[栏目:东宝·仲巴仁波切]
 解义慧剑释 第五课[栏目:解义慧剑释]
 九十五年住持禅七圆满日导师开示[栏目:惟觉法师]
 如何追求真富贵[栏目:惟觉法师]
 请问如果心里有很多杂念,应该怎么做?如果很怕一个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应该怎么做?[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认识因果 第十一章 佛法实践[栏目:清净法师]
 回光返照[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印顺大师劝修弥勒法门[栏目:弥勒菩萨专题文集]
 5 滴水和尚[栏目:石头路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