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好恶
 
{返回 生活的层次·迷悟之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28
   好恶
  
  儒家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其实「好恶之念」,也是人皆有之。
  
  说到好恶,好的,爱之欲其生;坏的,恶之欲其死。我们每个人一生当中,好多的大事都有好之、恶之的看法;即使在一天当中,于生活中的琐碎之事,也有好之、恶之的习惯。例如,对一件衣服的颜色、款式,各有好之、恶之的分别;对一桌的饭菜,所谓各人口味不同,也都各有所好与各有所恶。
  
  在每个国家的各个大学里,都设有许多的研究所,或是开办各种科系,固然是为国家造就了多方面的人才,但其最初的立意,无非也是为了就着学子们的好之、恶之的性格而权宜开设。
  
  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皆由各人的好恶观念而左右。有的人对于亲生父母,百般的忤逆反抗;有的人虽是异姓、异乡人士,他认作义父、义母。可见好恶难有标准,都看当事人的心中一念。
  
  诗人看到月光,诗情画意;小偷仰望月光,视如寇雠。我喜欢一个人,信仰他,崇拜他,他如圣如贤;一个人,我不喜欢他,视他如仇如敌。喜欢吃臭豆腐的人,臭豆腐是珍馐美味;对不喜欢吃的人而言,臭不可闻也。
  
  好恶就是一个人的喜欢不喜欢、我爱我不爱,有的人好逸恶劳,有的人好善恶恶。一个人的性格如何,从他的好恶、爱憎当中,可以看出端倪。有的人好名好利,有的人好强好胜,有的人好权好势,但也有的人好仁好义、好忠好孝、好慈好悲,可以说各有所好,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各人的内涵和操守是优是劣了。
  
  好恶之心,还是一般世间人的人心、人性,一个人如果不要太强调自我的好恶,能以大众之所好为好,所谓「人之所好,我好之;人之所恶,我恶之」。不以一己之成见来强分好恶,而能还给世间好恶的标准,所谓忠奸、善恶、义利,自有他的人生规范与意义。
  
  假如说我们要更上一层楼,在佛教里认为,能把好恶之心、得失之念更加淡化,所谓「不思善,不思恶」,从中去找到一个无分别的世界,那么人生就更加能够解脱自在了。《人间福报》2003年12月10日

{返回 生活的层次·迷悟之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感恩
下一篇:关键
 瘟疫
 关键
 错误
 三寡
 以食为天
 七嘴八舌
 解决问题
 依赖
 感动
 死不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认识“和尚”[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我一生体弱多病长期吃药,做了好几次手术,请问法师这是我的业障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谁都没有错,都是轮回之错![栏目:开仁法师]
 摄大乘论 第4讲[栏目:韩镜清教授]
 人生是苦 人身难得(莫攻)[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四十八愿 第一讲:名号就是本愿[栏目:纯祥法师]
 遗弃慈亲人不如鸟[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推广素食[栏目:明日的佛教]
 八关斋戒的意义和功德[栏目:海涛法师]
 怎么叫信邪?[栏目:宣化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