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后炮
下象棋的时候,有的人善于用「车」,有的人善于用「马」,但也有一些初学下棋的人,最喜欢用的就是「马后炮」。
一般人指马后炮就是「事后孔明」;也就是事前无能,事后才来吹毛求疵、吹牛吹嘘、批评攻击、幸灾乐祸、说风凉话,甚至扯人后腿,这些都是放马后炮的行为。
由「马后炮」一词,就延伸到社会上一些人常常不能洞察先机,不能在事先准备,不能做好安排,等到事后才来饶舌,才来怨您怪他,所以就被讥为「马后炮」。
八掌溪事件发生时,围观的人很多,但是大家都没有尽力去抢救,到了事后放马后炮的人,怪政府、怪领导人、怪地方机关,最后没有人负责,只有行政院的副院长游锡(方方土)请命下台,自己承担,以安民众不平之心。其实,当游锡(方方土)辞职下台时,就可以看得出他有担当,未来将更有重用。
每年台风过后,由于事先没有做好防台准备,到了灾情发生后,大家都在放马后炮;对于地震、环保等公共安全政策,事先没有规划完成,到了事情发生之后,大家才来放马后炮,马后炮在大家一阵哄哄之后,也就没事了。
现在的时代,是个抢先抢快的时代,报纸的新闻报导,只要慢了一步,成为明日黄花,即为读者所不喜欢;电视新闻一直重播同一则报导,也为读者所厌弃。现在都讲究先知先觉者,不能做先知先觉的人,也要做现知现觉者,后知后觉的人,就是落伍了。马后炮有时候能发挥威力,但一般在有备的情况下,光是会放马后炮,与现实、时事又能有何助益呢?
不做事先的准备,放马后炮的人就多了;事前充分沟通、协调,就无需放马后炮。现代的人都不赞美马后炮的言论,都希望先知先觉,凡事观察入微,洞烛先机。所以,与其放马后炮,做事后的孔明,不如凡事未雨绸缪,先做好事前的防范措施,总比事后再来放马后炮有意义得多。《人间福报》2002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