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清贫思想
 
{返回 生命的密码·迷悟之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55
   清贫思想
  
  佛教对出家的子弟,一向提倡「安贫乐道」、「少欲知足」;然而过去因为过份强调「清贫思想」,所以造成佛教徒对苦行的执着。其实,人生如果过份崇尚享乐主义,过份热烘烘的固然会迷失自己;如果过份执着苦行,显得冷冰冰的,也会麻木自己。
  
  所以,「清贫思想」的真义,应该是要吾人过一种中道的生活。也就是在欲乐的前面,要有简单朴实的观念;在苦行的时候,要有人间法喜的性格。
  
  现在台湾的社会,可以说已到了物欲横流的地步,大家纷纷向「钱」看齐,生活里奢靡浪费、纸醉金迷,不知自己已做了物质的奴隶。所谓「清贫思想」,就是要我们找回自己心灵的富有,让心灵与大自然契合;让我们认识到:人生在世,需要什么,也不需要什么!因为三千大千世界都在我的心中,我拥有世界,夫复何求!所以,「清贫思想」是一种观念的播种,是唤起全人类的觉醒,也可以说是扭转社会乱源的一帖良药。
  
  说到「清贫思想」,释迦牟尼佛可以说是「清贫思想」的实践者。他放弃王宫荣华富贵的享受,过着出家三衣一钵、云水行脚的生活,看起来他好象什么也没有,实际上他拥有了宇宙万有。
  
  德蕾莎修女说:「拥有贫穷是我最大的骄傲。」「清贫思想」也不一定是「一无所有」;真正的「无」,「无」中才能生「有」,「无」才能无量、无尽。
  
  语云:「知足者虽卧地下,亦如天堂;不知足者,虽居天堂,亦如地狱。」「清贫思想」就是知足的生活;「清贫思想」是积极的观念,是自我主宰的生活,是清心寡欲、安然自在的人生。
  
  一个人在物质生活上如果能淡泊知足,才能不为形役;在心性上对于功名、富贵、人情不要太热衷,把身心安住在淡泊中,精神才会更升华。现在世间上到处充满了贫穷的富人;虽然金钱富有,因为不能满足,因此精神上是贫穷的。能够通达「清贫思想」的人,虽是贫穷,他也能享受满足的人生,所以「清贫思想」是简单朴实的生活型态,而不是贫穷;「清贫思想」才是真正富有的享受。《人间福报》2001年3月15日

{返回 生命的密码·迷悟之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魔鬼与天使
下一篇:蜈蚣论
 人要识大体
 人比人
 一时的荣耀
 以身作则
 家有聚宝盆
 思想一二三
 过现未来
 一水四见
 智慧的重要
 以疾病为良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戒律学 第十二章 规范会通论 第四节 从西方伦理学看佛教规范[栏目:佛教戒律学]
 060-011 普陀洛迦新志卷十一(志余门)[栏目:04 传记]
 执理废事罪岂有极[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一八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去除习气[栏目:佛网文摘]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一三一○)[栏目:杂阿含经]
 不清净施[栏目:宽见法师]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二节 泛说解脱道[栏目:厚观法师]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 第七讲[栏目: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讲记]
 爱心中爆发的智慧[栏目:多识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