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听话的艺术
 
{返回 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14
   听话的艺术
  
  人,在年轻时,听老师讲话,总觉得「话不入耳」,听老年人讲话,总觉得「唠叨不休」,这就是不会听话。甚至信仰宗教,听闻教义「以不懂为好」;或是听前辈讲话,莫不是要人慈悲向善、服务社会,总觉得这些话「与己无关」。对于闻善言而不肯着意,这也是不会听话。
  
  及至进入社会,对于长官的高言谠论,总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好似「听而不闻」,甚至对于智慧的前贤所开示的慧语智言,也是觉得没有什么重要。如此人生,没有一句善言法语贯注到心田里,怎么能开出智慧的花朵呢?所谓「此世间以音声做佛事」,对此等人也,又能奈何呢?
  
  除了这许多不会听、不肯听、不懂听的人之外,也有一些人偏听、误听、谀听、错听,因而造成许多是非、谣言,也是不胜枚举。例如蒋经国在世时曾说,抗战期中,敌军的飞机来轰炸,有人问几架飞机?结果从「是一架」飞机,变成「十一架」飞机,然后又从「就是十一架」飞机,变成「九十一架」飞机。所以难怪有人说:「带东西给人会减少,带话给人会增多」。
  
  所谓听话闻法,必须「如器受于水」,不可以把水盆覆盖起来,意即一个人如果心存贡高我慢,则智语慧言就难以进入他的心中;如果你的心中有了先入为主的偏见、邪见,就像盆中有了杂质,即使再纯净的法水也会被污染;如果你的心中如水盆有漏,则即使天降甘露,也会流失。
  
  不会听话又如「种子植于地」,土地太坚硬,种子不能萌芽;田里杂草丛生,荆棘遍地,即使发芽也难以成长茁壮;如果暴露在土表上,种子容易被鸟雀所吃,更是没有机会开花结果。
  
  所以听话的艺术必需具有四点:第一、善听:就是要会听话,甚至所听到的话,都能往好处想。
  
  第二、兼听:所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听话要能两面皆听,才不会失去客观、公允。
  
  第三、谛听:就是要用心听、注意听,听后还要用心思惟、记忆。
  
  第四、全听:听话不能只听一部份,更不能只听正面,不听反面;只听好话,不听坏话,要能全听才能周全,才不会误事。
  
  佛陀时代,有一个弟子将「生灭法」听成「水鹩鸦」,不但荒谬可笑,甚至险些误了自己追求真理之道。听话的艺术,岂能不慎!
  
  《人间福报》2000年11月9日

{返回 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任劳任怨
下一篇:三好的价值
 自制的力量
 速食文化
 尊重专业
 推果寻因
 欺善怕恶
 改正缺点
 官员的尊严
 乌鸦的声音
 慌张误事
 人生四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集体创作[栏目:心灵小品·禅语故事]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张冬云)[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师父的叮咛[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个别学员在集体学习时爱说神通,以显示自己的境界不同一般,这种学员应该怎样对待?[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一时与一世[栏目:和自己竞赛·迷悟之间]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集]
 《碧岩录》十五则讲记 第一 解题[栏目:冯学成居士]
 少林寺与大悲寺:何为佛门正宗?[栏目:江灿腾教授]
 关于清净心的开示[栏目: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切]
 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一百零五课[栏目:中观庄严论解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