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求新求变
 
{返回 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24
   求新求变
  
  历史上,多少的政权,因为求新求变,故而能使国家脱胎换骨,再一次面貌全新。例如商鞅变法,终使秦朝兵强国富;王安石的变法,也曾一度让宋朝的政权焕然一新;日本的明治维新,使得日本成为现代化的国家;康有为的变法维新未成,致使满清亡国。
  
  世间上,任何事情都是「法久则生弊」,要不断的求新求变,才能适应时代。中国向来以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而自豪;中华文化有许多固然是非常优秀,但是执着而不开化,一味的固守历史陈迹,好象一潭死水,又如一个关闭的仓库,背着往昔的包袱,不思求新求变,一直保持封建的思想、专制的体制,如此想要跻身世界的前端,实在难矣也。
  
  旧的机器不淘汰更新,产品的水准怎么能提升?田园里的品种不知改良,怎么能增加生产?现代的教育制度不随着时代的潮流改革,一直让莘莘学子受着填鸭式的教育,戕害青少年身心,令人遗憾。
  
  政府的一些法规,例如寺庙监督条例、建筑法规等,一直不知求新求变求改进,不但削弱了国家的力量,也阻碍了国家的进步。
  
  中华民国的宪法历经多次的增修,全民也就赖着这一部政客把持玩弄的宪法,勉强还能有一些生存的空间。但观佛教的一些制度、规矩、戒律,至今都听不到一些音声想要求新求变,不禁让人对佛教的未来忧虑,不知佛教徒在今后的大时代里要如何立足?怎样图谋生存?
  
  就拿佛教的丛林制度来讲,过去一直说是祖师们的规矩,不能更改。但是现在权威的墙终于倒了,革新后的佛教,百家争鸣,大家求新求变,不再自设籓篱,勉强有一些空间得以在现代的社会能够立足,齐头发展。
  
  但是另一方面,在佛教的戒律上,怎么样不合时宜的,从来也听不到一点异议。佛法的真理不容更改,这是毫无疑义;然而二千五百年前从印度传来中国的佛法戒律,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的社会需要,因此虽说根本戒可以保存,但在生活细节上的小小戒,即使在佛陀时代就已经「随遮随开」,但当今仍有一些人总爱引用「佛已制戒,不得更改;佛未制戒,不得增加。」佛教徒用二千五百年前托钵生活的观念,或一千年前中国深山丛林的生活方式,要想迎向廿一世纪的工业社会,此实难矣!
  
  所以,今日国家社会,需要佛教界大家放弃我执、法执和偏见,不要再故步自封,能够合力来求新求变,则国家幸甚!佛教幸甚!《人间福报》2000年7月13日

{返回 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爱情红绿灯
下一篇:美好的掌声
 自在人生
 欲的正邪
 活着就要动
 恕道的重要
 同床异梦
 慈眼视众生
 习气与习惯
 万能的人类
 化敌为友
 不二法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性善论考辩(达亮)[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佛学纲要 第九章 佛教的研究方法[栏目:蒋维乔居士]
 为什么要成佛[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四六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第二十二品 地狱品[栏目:南传法句经故事集]
 十二药叉大将结名祈愿法[栏目:药师佛·行法颂言]
 An Exhortation[栏目:A Manual Of Buddhism]
 助念与往生[栏目:仁焕法师]
 从今做个好人[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八章 中国佛教净土观念的类别与转型 第五节 人间净土思想的倡导[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