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自知之明
 
{返回 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87
   自知之明
  
  人,知道事、知道理、知道学、知道人,都不算「知」;真正的「知」,要知道自己,才是真知。
  
  现在社会上,即使有的人很聪明,博通政治、经济、社会、科学、天文、地理等,然而「知」得愈多,可能愈不知。因为禅宗说「大事未明,如丧考妣」,若是不能知道自己,总是无知也。即以简单的一个问题来看,「人,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数千年来除了佛菩萨、罗汉以外,几乎很少人能把此事弄明白,所以不能自知,又何能知人、知事、知理呢?
  
  现在有很多人虽然知识丰富,但是见解不正,导致知识生病了。知识生病,就成为「痴」;因为愚痴,因而不能认识世间真相。这个世间的林林总总,在一个悟道者看来,其实是个颠倒的世界、愚痴的社会、邪见的人生,处处都是自我恼害啊!
  
  去除愚痴,佛教提出般若智慧的方法,例如:明白因缘,可以去除愚痴;懂得观空,可以消除愚痴;能够无我,可以洞澈愚痴;只要理直,可以解脱愚痴。然而,般若处处求,如果不能自知,又何能认识般若呢?
  
  知人很难,知事也很难,知理更为难。但最重要的,人要知道自己,才能改进缺点,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一般人的问题,出在于不知道人与我的关系;因为不懂「共体共生」的道理,因此不能生起慈悲心。一般人不了解心境一如、不能心境合一,因此心被境界所转,心被外物奴役。因为反主为奴,故而不能自知。
  
  其实,人的自性本来清净无染,我们的真如自性本自清净,因为一念不觉,不能自知,故而忘失自家本来面目,所以沉沦苦海。人因为从爱而生,爱不能净化,因爱而被愚迷所囚,故而不能解脱,所以不能了生脱死。
  
  《般若心经》说:「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能够认识自己,就能心无罣碍;能够认识自己,才能圆满人生。
  
  然而,人之不自知,正如「目不见睫」;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多少人每天忙于计较别人的得失成败,指责他人不如法,却忘了关心一下自己的起心动念;对于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责任、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认识,往往庸碌一生,一事无成。因此,人要自知,有自知之明,才能明理,才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人间福报》2000年6月25日

{返回 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兽之间
下一篇:社会是学校
 未来比过去美好
 吃亏的奥妙
 熏习的力量
 勤劳的结果
 自我改造
 是非的可怕
 非法非非法
 高贵的谦卑
 艺术的人生
 不当的朋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祈愿正法重现[栏目:慧律法师]
 能海上师永怀录[栏目:格鲁派大德传记]
 “道”不远人[栏目:论语禅]
 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一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组织及其内容 第三节 本书的表解说明[栏目:圣严法师]
 放下愚痴 靠近智慧[栏目:传喜法师]
 端坐佛怀抱 闻法断烦恼[栏目:传喜法师]
 《定解宝灯论》讲记(四十二)[栏目:定解宝灯论讲记·达真堪布]
 中论讲记 卷四 观如来品 第二十二[栏目:中论讲记·智谕法师]
 《<华严五教止观>讲义》释“语观双绝门”之三[栏目:华梵法师]
 新人新佛新世界[栏目:仁俊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