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净土深义 目录 自序 内容大要
 
{返回 法藏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935

净土深义/台湾法藏法师宣讲

台湾法藏法师宣讲


首页附[印光大师法语三则]
念佛之人,若是一心念佛,不念世间家业儿女,决定可以蒙佛慈力接引往生。无论修持久近,乃至临终始得善友开示,一心念佛,或止念上十声即命终,亦得往生。——《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四897页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失其扼要,而复又生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卷上174页

念佛法门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仗佛慈力,可以带业往生。无论功夫深浅,若具真信切愿,至诚称念,无一不往生者。若是凡夫,欲仗自力修持其它法门,欲了生死,其难如登天也。——《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四168页


目 录

自 序
内容大要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真实之教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第六讲 问题解答

自 序

净土法门在近四、五百年的中国佛教中,一直是个流传广远,弘扬普遍的法门,直至民国以来,各宗共弘的盛况依然不减。然而由于近一世纪来的世局不定,已使得近代的佛法义解,呈现着衰微不振的现象。影响所及,净土法门的弘传与解说,也一直处在一种顺古、通俗乃至频炒冷饭的情况中而无法改变。固然佛法的正义古今皆同,并无异说或新解可求,但论及弘扬,却又不得不有“时代因缘”之考量。一味地拾古人牙惠,除了不能契合时代和众生根机以外,更显示了这一代僧伽,在住持佛法这件事上的怠惰与失职!

在资讯快速流通,各类传承之佛法已普遍而大量地互相交流、影响的今日,净土教的弘传,已不能再以孤芳自赏,或自说自话的方式为之。经云:“未法众生,处于五浊。”人们分别心重,信根薄弱,他们看多、听多,可是却思想杂乱、生性多疑,难以信入法门而坚固实践。因此今日佛法之弘扬,若单以突显自宗或贬抑他宗的方式进行,不但成效不彰,而且也不符合佛教的需要与佛法的精神。今后唯有以更广大的心量,从比较和吸取他宗的优点当中,将自宗的教说,立基在更广大的佛法基础上,而又不失本宗的立场,才是廿一世纪传扬佛法的通途之道。

《净土深义》之讲说,正是鉴于长期以来,台湾净土教的修学与弘扬,或一味地遵古、应景,而了无时代新义及实修效益;或教义混滥、以偏盖全,而思想狭隘、排拒他宗;或学者、修者于教义茫然,信行不固等缺失,而思有以改善。谓之“深义”,并非讲者有何创发,乃为有别于一般对白衣启信为主的通俗解说,今则以出家众为主要对象的净土法门介绍。讲说中,希望透过经证的方式,以提醒净宗行者(尤其是出家人),如何以大乘正见为基,而生信、发愿、立行、以至不退。如此说理既然稍深,故权且立名如此(净土深义)。此中,对于摄生三愿之阐发、分析、品位关系之判别、比较,乃至《无量寿经》之会本可否,及真宗学者对中国净土宗的批判之回应等,皆有论及。今以音带补充讲义重新印刷,将与音带一同出版之缘,作序述其大要如上,愿见者、闻者同沾法喜云。

时维
佛历二五四0年(1996)季夏

愿心法门 释法藏
讲述于台中·大坑

内容大要

本讲座以僧伽为对象,以彰显净土教法之体、用为目的,有别于以一般信徒之启发信心为主的通俗讲演。讲中尝试用经证的方式,来深化对净土法门的理解,从而体会其不离圆满大乘,而又超胜通途大乘的深义所在。同时亦借由往生三愿之比较分析,来认识此法门之所以三根普被,而又圆具妙法的原因。此中更于自、他二力的分别及往生品位的高低,也有精要的提示。对于想再深入净土法门堂奥的缁素大德,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返回 法藏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下一篇:净土教法的生死观
 梵呗略考
 这辈子,做过什么坏事?
 给想要学佛的年轻人建议
 随喜
 以「我」为中心,就是一切苦的来源
 怎样在工作当中也能够专心念佛
 淫欲之害与对治方法
 断烦恼 ,了生死
 净土教法的生死观
 法华三昧忏仪辅行集注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华经讲演录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栏目:太虚法师]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三十六章 辗转获胜[栏目:妙祥法师]
 王道与佛法的冲撞[栏目:包容的智慧]
 方便施教对机而演[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玄奘故里行(妙华法师)[栏目:玄奘研究]
 第一篇:初修导引 贰、摄引权便 三、障碍对治[栏目:智敏慧华上师开示录·圆觉心法指归]
 大伯的布施[栏目:上师讲故事]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五八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老二哲学 被领导学[栏目:往事百语]
 低声低声[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