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六祖坛经 第十九集
 
{返回 六祖坛经讲记·中广电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04

六祖坛经 (第十九集)

1981年 中广电台 档名:9-4-19

◎教授坐禅第四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然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着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着也。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着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着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着心着净。却障道也。】

这一章经文不长,是本经里面文字最少的,但是很重要。因为坐禅是禅宗的基本修学法,若对于坐禅的理论与事相不能真正了解,则会盲修瞎练。古德说:「坐禅虽标榜身口意三业不动,然一切处心不动,则语默动静无不是禅。」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在世间,讲经三百馀会,说法四十九年,足迹遍五印度,大经常赞叹说:「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禅定,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若只说盘腿面壁是禅,不是盘腿面壁就不是禅,这决不是祖师门中正确的禅定。所以,在六祖平常教诫中,弟子特别集结法要,告诉我们大师教授坐禅的纲领。经文分为四个段落:

第一段:「解释坐禅」。六祖说:「此法门中,无障无碍。」这一句是这一章经的总纲,我们要牢牢的记住。大乘佛法、一乘佛法确实是无障无碍,正是《华严经》讲的四无碍法界。尤其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就是真正的禅定;有碍则非禅定。六祖说:「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由此可知,坐禅的「坐」字,并不是盘腿面壁打坐的「坐」,而是取这个字的意思;譬如,我们身坐在那里,身就「不动」。坐禅不是教我们身坐;换句话说,不是教我们身不动,而是教我们心不动,这才是坐禅。心不动是「坐」,身不动不是「坐」。「禅」是什么?见性不动。见性不动,《楞严经》十番显见里说得好,「显见是心,显见不动」,显见不动就是禅。换句话说,说了一个「不动」,当然不灭、不失、无还、不杂、无碍、不分、超情、离见都包括在这一句的意思里面。这就是真心,这就是佛性。所以,自性不动就是禅,自性清净心就是禅心,就是真正的禅定。这是大师在此地特别教诫我们,我们必须要体认。

这一章题目是「教授坐禅」,似乎是偏重在禅宗的修学上,实际说来,一切大乘佛法,包括净土法门在内,无不是修学禅定。尤其是《楞严经》,所讲求的是「楞严大定」,那是上上之禅。而《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观世音耳根圆通章》是《楞严经》的精华,可见念佛就是修的禅定。因此,教授坐禅这一章的宗旨、方法,是遍及一切大乘所有的法门,我们不要看得太窄小。

第二段:「解释禅定」。六祖说:「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面我们能离相,这就是禅。内要是不乱,若见境心不乱者,这是真正的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这是南传顿教对于禅定解释的精义,语言虽然很简单,意境确实是有相当的深度。尤其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能够心不乱、心不动,这才是佛祖所谓的禅定。六祖又举《净名经》做证明,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高子遗书》云:「但自默观吾性本来清净无物,不可自生缠扰」,只要自生缠扰,就是违背了自性清净心。「吾性本来完全具足,不可自疑亏欠。」实在讲,一切众生与诸佛如来是平等不二,诸佛如来比我们并没有增加一些,我们比诸佛如来也没有缺少什么;法法本来具足,我们要能体认这个事实真相。「吾性本来荡平正直,不可自作迂曲。」平等正直是本来心,本性本来如是;我们在境界里不平等,行事不正直,这是病,这不是真心里面所有的。所以,不可自作迂曲。「吾性本来广大无垠,不可自为局促。」这个意思在《楞严经》有详细的说明。「吾性本来光明照朗,不可自为迷昧。」迷是迷惑,昧是愚昧;迷惑、愚昧也不是我们真心本性原有之物。「吾性本来易简直截,不可自增造作。」我们要像佛菩萨一样,在日常待人接物之中,要修学「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如此才能与真性相应,才是真正的禅定现前。

第三段:「大师教导我们正确的修行方法」。这里面有几句话非常重要。六祖说:「于念念之中,要自见本性清净」。念念之中,就是二六时中。六根接触六尘起作用的时候,正如宗门说的「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这是要「自见本性清净」。特别要注意到的,大师教我们要「自修自行,自成佛道。」修就是修正我们的毛病过失。我们念念中不见自性清净,这就是过失;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这就是正确的。这一个大前提非常重要。

六祖说:「此门坐禅,原本并不执着心,也不执着净,也不是不动。」大师在黄梅东禅寺八个月,每天舂米破柴,可见他不是不动;他在黄梅八个月是修的真定,而我们凡夫肉眼却看不出来。这是修学坐禅重要的纲领。六祖说:「四威仪中,即行住坐卧,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诸位特别要记住,前面所讲的「自修自行,自成佛道」,不是对人,也不是对事。对人、对事则有是非曲直,对自己决定没有是非善恶。自性本来清净,自性本来不动,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第四段:教导我们,不明了这桩事的真实相,免不了要发生过失。祖师开导我们:「心元是妄」,这是讲心意识;「故无所着」,着就是迷。修行人起心若执着净,「我现在修的是净土,我现在的身心很清净」,你自己妄立一个清净相,这样就不清净,就将我们的自性本净障碍住,就被妄境所缠缚。迷人身虽不动,口里常说别人是非长短好恶;换句话说,自己身不动,接触外面,妄心、妄念还是随时起来,与道就相违背。由此可知,真正修行人,如六祖所说的不见他人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总而言之,修行人如果执着心、执着净,总是障道,总是错误。这是「教授坐禅」的纲领,希望我们能记住,对我们的修学能有所帮助。

 


{返回 六祖坛经讲记·中广电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六祖坛经 第二0集
下一篇:六祖坛经 第十八集
 六祖坛经 第六集
 六祖坛经 第三八集
 六祖坛经 第三一集
 六祖坛经 第二0集
 六祖坛经 第二九集
 六祖坛经 第十八集
 六祖坛经 第二七集
 六祖坛经 第三七集
 六祖坛经 第十五集
 六祖坛经 第十一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宣隆大师传 17、回答唐达镇僧团领袖、最高大哲士唐达大师的提问[栏目:宣隆古创迦韦大师·宣隆大师传]
 无死的金刚心 第8章 多杰登巴[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菩提道次第论科颂讲记[栏目:菩提道次第专题·主要解释]
 法门平等,为什么教派之间会有争论?[栏目:达真堪布]
 The Integrity of Emptiness[栏目:Thanissaro Bhikkhu]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1)[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023 妙法莲华经文句(释普门品)(隋,智顗)[栏目:02 疏论]
 生死大事 - 生死像睡一场觉[栏目:方外看红尘]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01序[栏目:久美多杰堪布]
 第七十回 归心似箭[栏目:自然的代价]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