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六八 鹰本生谭
 
{返回 第二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31

                一六八  鹰本生谭
                                                                  (菩萨═鹑)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鸟训经」述调御自身心地之谈话。某日
    佛唤诸比丘曰:「汝等比丘!各自回返父之乡里托钵。」并说与此关联「大品」中之一
 59 经。佛云:「汝等且待,前生为畜生之类,舍弃父母之处所,至其它之处觅食,陷入
    敌人手中。其有智慧者,巧用计略,幸得脱出敌手。」于是佛为说过去之因缘。
        主分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出生为鹑身,住于耕地之土壤间。某
    日彼不于自己之食场觅食,思欲往他处猎饵,往森林之端。一鹰见之,鹑为鹰疾飞,
    降而捕捉。
        彼随鹰而行,叹曰:「予等至为不运,身少善业。我等不应至其它之食场觅食而
    往其处猎饵,若居于自己两亲遗留之处拾物,汝虽前来,我与汝战,将不负于汝。」
    鹰曰:「汝之两亲所遗之食处在于何处。」鹑曰:「在此耕地土壤之间。」鹰信己力可
    胜鹑,遂放鹑曰:「汝其行矣,虽归彼处,亦难逃脱。」鹑回居所,立大土块上云:
    「汝可来一搏。」鹑向鹰呼唤叫战,鹰自持己力,并翼俯冲,鹑知鹰以非常之势冲降
    搏己,迅速避入土块之中,鹰来势过猛,不能自制,胸撞土块破裂,眼球突出而亡。
 60     佛语昔日故事使此丘闻︰「汝等比丘!如畜生之类,徘徊于非自己食处而落入敌
    手,而于自己两亲所遗食之处,则能却敌。因此汝等不可徘徊于非己之领域,至他
    之领域,魔见乘隙,为魔之目标。汝等比丘!非己领域他之领域为何?即是五种之
    欲。五种之欲为何?即眼所知之色等,汝等比丘!此非比丘自己之领分,乃为他人
    之领分。」于是现等觉者(佛)唱第一之偈:
              一  鹑于己食场        鹰以力陷之
                  急降难自制        为此遭逢死
        鹰死而鹑出:「予真见敌之背矣。」鹑立其胸上,喜而歌唱第二之偈:
              二  予知此方便        乐亲传食处
                  今喜敌之灭        见己之利益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说明圣谛之理──说圣谛之理竟,诸多比丘达预流果及
    其它──佛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鹰是提婆达多,鹑即是我。」


{返回 第二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六九 阿逻迦仙本生谭
下一篇:一六七 完美本生谭
 一五四 龙本生谭
 一八四 山牙本生谭
 一八七 四美本生谭
 二五○ 猿本生谭
 一八八 狮子豺本生谭
 二一二 残食本生谭
 二二九 逃亡本生谭
 一九六 云马本生谭
 二四四 离欲本生谭
 一九五 山麓本生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百喻经 31 雇倩瓦师喻 Mason Wanted[栏目:百喻经 The Hundred Parables Sutra]
 玄奘怎样变成唐僧(侯虹斌)[栏目:玄奘研究]
 020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隋,智顗;宋,知礼)[栏目:02 疏论]
 自我成长 - 让人人都有饭吃[栏目:方外看红尘]
 漫谈大藏经[栏目:周叔迦居士]
 什么叫止修?什么叫观修呢?是指观想和思考吗?[栏目:阿松仁波切·利乐问答]
 大宝积经卷第五十九·文殊师利授记会第十五之二[栏目:所依经典·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四十七节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俱舍论颂疏序记[栏目:论疏]
 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经》讲记 第五讲 建造幸福美满的家庭[栏目:慧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